•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模式構建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問卷設計

3.2 研究模式與假設

3.2.1 研究模式構建

本研究欲探討民眾使用自行車轉乘捷運之行為意向,此乃涉及民眾對轉乘行 為的心理知覺認知,意即從民眾的知覺認知來判斷轉乘意向之傾向程度,因此,

研究架構將以心理學方法─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另經由文獻回顧歸納出其餘重 要相關構面,重新提出一新的研究模式,用以探究民眾使用自行車轉乘捷運之行 為意向。

由計畫行為理論模式可得知,一項行為之產生是源自於個人對於該項行為之 意向,而意向則決定於三項構面:態度、主觀規範(或社會規範)、以及知覺行為控 制,故此三項心理構面為本研究模式之固有構面,再依此延伸計畫行為理論,發 展其他影響意向或行為之構面,爾後檢驗本研究之延伸計畫行為理論對民眾轉乘 捷運意向之適用性與解釋能力。經由前章節彙整各類相關文獻後,本研究提出以 下影響民眾轉乘捷運意向構面:

(1) 態度(attitude),又分為工具性態度(instrumental attitude)與情感及象徵性態 度(affective-symbolic attitude);

(2)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亦可稱作社會規範(social norm);

(3) 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4) 環保意識(green identity)

(5) 環境滿意度(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6) 天候與地形承受力(weather and terrain resistance) (7) 感知機動需求(perceived mobility necessities);

(8) 習慣(habits);

上述構面之構成與定義將分別詳述如後。

一、態度(attitude)

依據計畫行為理論之定義,態度為個人對一特定行為之偏好、厭惡程度或評 價,並會直接影響行為意向。本研究所欲探討之行為為自行車轉乘捷運,此構面 即用以不同角度的態度觀點量測其對個人對自行車轉乘捷運行為之看法。從前面 文獻回顧可得知,影響個人運具選擇與 使 用 之 因 素 可 歸 納 成 : 工 具 性

(instrumental)、情感性(affective)及象徵性(symbolic),過去研究使用態度構面應用 於運輸領域時,通常集中於前述某一種因素,幾乎無分開或綜合探討不同功能取 向態度對意向之影響,Steg (2005) 指出計畫行為理論主要是使用工具性動機以及 一些社會動機之子集合,且過去使用計畫行為理論於汽車使用議題上之研究皆集 中於工具性功能上;而Haustein and Hunecke (2007) 則表示態度構面於運具選擇行 為研究時,操作手法通常是運用感受好壞、快樂或不快樂等簡單的情感量測標準,

然而當其使用於評估某種運具使用時應可操作地更仔細,Hunecke et al. (2007) 即 建議象徵性因素評估可依照計畫行為理論,作為態度變數進行操作。因此,本研 究之態度構面將同時考慮工具性、情感性及象徵性因素,並參考Steg et al. (2001) 整 併 方 式 , 分 成 工 具 性 態 度 (instrumental attitude) 與 情 感 及 象 徵 性 態 度 (affective-symbolic attitude) 。

二、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主觀規範以及知覺行為控制構面為計畫行為理論既有構面,行為意向將會直 接受到此兩項構面的影響。主觀規範主要用於評估受訪者感知採取自行車轉乘捷 運時,對其而言為重要他人或團體,如父母、親人、朋友、老師、公司等給予他 的贊同或反對程度。知覺行為控制則為量測受訪者對自行車轉乘捷運所感知的難 易度,以及對所需機會或資源之控制能力,此較偏向於評量個人對實際執行自行 車轉乘捷運可行程度之心理感知。

三、環保意識(green identity)

由第二章可知,個人規範(personal norm)或是對環境的責任感與道德認知會影 響個人之旅運行為。個人規範為個人所抱持之認為某件事是正確或錯誤的信念,

可用來評估存在於個人內在的道德義務,而道德義務感知會促使個人的行為舉止 偏向道德正確面。此與主觀規範不同之處在於,個人規範為個人本身所抱持之信 念,依據個人信念去從事某項行為,故此非因感知社會壓力而進行某行為;而主 觀規範對個人行為所產生之壓力源自社會,可反映出對個人從事某行為而言,重 要他人對他的期待的感知。Hunecke et al. (2007) 曾表示一些研究顯示個人規範對 環境友善運具之使用有正面的影響效果,且該構面會透過意向間接影響行為。過

去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會使用自行車轉乘捷運或騎乘自行車之原因是源於環 保考量,此即為個人環保規範之展現。故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將個人所感知之 環保意識程度納入衡量構面之一,用於評估個人對環境保護之關切程度及其對運 具選擇與使用上之影響。

四、環境滿意度(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過去諸多研究結果均指出自行車相關設施之供給與騎乘環境品質會影響個人 使用自行車轉乘捷運或騎乘自行車的意願,尤其自行車道、車站停車設備、空氣 品質、汽機車駕駛態度等是民眾較關切之因素,表示個人對於整體環境與設施等 實際層面因素之感受應會左右使用自行車轉乘捷運。因此本研究增加環境滿意度 構面,著重於評鑑個人對整體環境及設備的滿意程度,並參考沈依潔(民 93)之研 究,建構環境滿意度構面與工具性態度構面、情感及象徵性態度構面、和意向構 面之直接影響關係。

五、天候與地形承受力(weather and terrain resistance)

受限於自行車之特性,使用者必須自行提供動力且須直接觸外在環境,因此 天候以及地形坡度狀況對自行車轉乘捷運顯得格外重要。過去文獻亦提及氣候、

地形及坡度因素是影響自行車轉乘捷運之重要影響因素,在 Hunecke et al. (2007) 與 Hunecke et al. (2010)的研究中,針對自行車,特別將天候因素考慮進去並建構耐 候性 (weather resistance) 變數,評估即使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仍堅持使用自行車之 意願,由於在該篇研究中,作者雖將耐候性列為一單獨變數,但仍將其歸為情感 及象徵性態度的一部分,因此,本研究結合耐候性以及地形因素,組成天候與地 形承受力之獨立構面,並會間接透過情感及象徵性態度構面影響自行車轉乘捷運 之意向。

六、感知機動需求(perceived mobility necessities)

在計畫行為理論中,知覺行為控制構面是用來衡量個人所感知之去執行某種 預期行為的能力,若牽涉到機動力行為,則表示個人感知使用某種運具的能力,

而此感知會取決於兩種不同的因素:個人生活狀況與交通基礎設施,但在評估知 覺行為控制構面時,通常會被感知到的 考慮運具可及性所主宰(accessibility of

the considered mode of transportation),個人生活狀況的影響則僅被隱約地考量到 (Haustein and Hunecke ,2007)。

在個人生活狀況於知覺行為控制構面評估常被忽略的情況下,Haustein and Hunecke (2007)提出並定義了一個新的心理學構面:感知機動需求,指的是個人依 其 生 活 狀 況 所 因 應 產 生 之 機 動 力 相 關 影 響 的 感 知 (people’s perceptions of mobility-related consequences of their personal living circumstances),認為該新構面會 對運具選擇造成影響。此思考邏輯同樣出現於 Steg (2005)汽車使用的研究中,他認 為個人所面臨之機會亦有可能對個人使用汽車動機造成影響,由於旅運行為會受 制於情境特性(situational characteristic),影響個人對於各種運具的可及性與相對吸 引力,以及進行旅次之必要性。例如當民眾處於汽車依賴性高的狀態下,可能會 合理化其對汽車之使用,引發更正向的使用動機。

Hunecke et al. (2007) 與 Haustein and Hunecke (2007) 之研究皆區分了知覺行 為控制以及感知機動需求之控制信念量測,認為個人生活狀況之心理表徵應作為 一個相對於知覺行為控制的獨立因素,以區分個人對生活狀況以及交通基礎設施 兩種關於機動力行為之感知,故將感知機動需求構面獨立置於計畫行為理論模型 內。知覺行為控制以與感知機動需求的主要不同在於,知覺行為控制乃衡量個人 對選擇運具實際可及性的心理感知(如大眾運輸的可及性),而感知機動需求則可展 露個人日常生活對於機動力的需求,不僅客觀地呈現個人生活條件,更可顯示個 人對這些生活條件的主觀感受;進一步來說,其操作了個人源自於社會制約(social constraints)的機動相關實際需求之主觀感知,例如因為擁有小孩或是工作性質的緣 故;而研究成果亦證實當受訪者擁有小孩及工作,或其職業性質需要高機動力時,

他們在感知機動需求構面的評分上較高。舉例來說,若一個人認為他的日常生活 需要極高的機動力,則汽車就可能成為他運具之首選,導致其他替選運具的使用 率降低。

如前章內容所述,感知機動需求被當作預測環境友善運具使用行為的計畫行 為理論延伸構面(Haustein and Hunecke ,2007),亦為一項用來評估機動力行為所導 致的生態衝擊之心理變數(Hunecke et al., 2007) 。同時,Haustein and Hunecke (2007) 主張感知機動需求構面可適用於其他環境行為領域。自行車為一種環境友善運 具,且由於個人於面臨運具抉擇之過程不盡然是在其意志控制的情況下,很多時

候會受制於自身的實際需求與限制導致降低使用自行車之意願,故依上述定義,

相關於個人生活狀況的需求與限制部份由感知機動需求構面進行預測,為意向構 面的一項決定因素。

七、習慣(habits)

計劃行為理論作者指出個人過去行為確實會對未來造成影響,習慣的獨特貢 獻在於可以找到過去經驗之殘值(residue),導引個人作出習慣性而非理性的反應 (Ajzen, 1991)。事實上多數民眾的日常運具選擇是有習慣性,且不會永遠優先慎重 考慮到其他替選運具,故認為習慣項為一項重要之計劃行為理論獨立延伸預測因 子,並建議加入該構面以增進模式預測能力 (Anable, 2005; Haustein and Hunecke, 2007; Prillwitz and Barr, 2008; Prillwitz and Barr, 2009; Lois and López-Sáez, 2009)。

過去研究亦指出習慣項會對運具使用意圖或行為產生顯著影響(如 Haustein et al., 2009; Anable, 2005; 顏立杰,民 100) 。

習慣的建立是透過個人深思下的決定,且該決定在處於穩定的狀態下會被經 常性地重複,同時這個決定可永遠得出滿意的結果。習慣對個人來說是非常實用 的(functional),因為習慣可以讓人在緊張之局勢下減少必要的腦力活動、簡化並加

習慣的建立是透過個人深思下的決定,且該決定在處於穩定的狀態下會被經 常性地重複,同時這個決定可永遠得出滿意的結果。習慣對個人來說是非常實用 的(functional),因為習慣可以讓人在緊張之局勢下減少必要的腦力活動、簡化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