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國內長期過度依賴私人機動車輛的情況下,隨之而來的後果,便是空氣污 染、交通壅塞、停車空間不足、能源消耗等諸多負面問題。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 統計,1994 至 2009 年間,國內運輸部門之能源消費長期以來位居第二,約占全部 門比例在14%至 20%之間 (詳見圖 1.1),緊接於工業部門之後,而運輸部門內,公 路所導致之能源消耗數量大幅度地超越其他運輸方式(詳見圖 1.2),顯示國內都市 與城際運輸尚需一個更為永續的運輸環境。針對都市運輸,在發展與環境調和之 運輸系統的核心理念,以及世界倡導節能減碳、減緩氣候變化風氣的帶動下,積 極推展都市大眾運輸的同時,自行車所具備之優點使其漸嶄露頭角、受重視程度 大幅提升,種種促進大眾運輸與綠色運具使用之政策與實施計畫與日俱增。

-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能源消費數量比

工業部門 運輸部門 農業部門 服務業部門 住宅部門 圖1.1 國內部門別歷年源消費數量比例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 (Wisconsin Bicycle Facility Design Handbook, 2004)。然而由於自行車無自身動力,

此綠色特性使自行車於應用上適用於短程旅次或與其他運輸工具搭配使用(邱子 揚,民99;林俊宏,民 91),因此,自行車與大眾運輸整合之概念便油然而生。起 初國外在倡導自行車使用之際,便注重到自行車轉乘的課題。西雅圖自行車計畫 (Seattle Bicycle Master Plan, 2007)內容中提及,在提昇自行車使用與安全的總目標 下,自行車及大眾運輸工具結合與轉乘服務為一項使自行車運輸更為方便的配套

Martens (2007) 指出自行車轉乘或是將自行車與大眾運輸整合成一個旅次是 項尋求運輸更為永續之解決方法;陳建銘 (民 88) 也表示如能利用輕便的自行車個 人系統搭配快捷的大眾運輸,此方式應是解決今日都市交通現況及其所衍生之都 市發展問題的另一種思考方法;且在自行車與相關轉乘設施與法令政策之配合

下,應可吸引更多的汽機車使用者轉而利用自行車複合運輸之旅運型態,使更多 的車旅次得以被取代,除了都市污染與擁擠現象預期會獲得改善外,亦可增加轉 運以及自行車使用量 (Taylor and Mahmassani, 1996) ,且當自行車良好的介入與大 眾運輸整合之各項運具內時,不僅能增加各接駁運具間之競爭,同時可增進整體 運輸系統的品質 (Flavia et al., 2010) ;再者,若針對軌道系統,自行車與軌道運輸 整合的旅運方式更能有效地擴展車站之服務範圍 (Sherwin and Parkhurst, 2008) 。 由於空間與造價等因素之限制,導致捷運服務範圍有限,很難提供旅客及門 服務,對此,林俊宏(民 91)以及劉皓寧(民 91)均認為捷運系統可以藉由與配合其他 接駁性運輸工具來提高其可及性與使用效益,而在各種接駁運具中,自行車為一 種具潛力之軌道運輸到站運具(Rietveld, 2000),其移動性高、對環境友善,更兼具 運動健身效果與經濟之效益,自然成為極佳之運具選擇。另一方面,台北捷運公 司近幾年積極加強與其他低污染運具整合,持續增加自行車轉乘停車場之格位數 (如圖 1.3 所示),期望藉以活絡民眾使用自行車轉搭捷運之行為,使綠色運具更臻 相輔相成的效果。因此,在同時促進大眾運輸與綠色運具使用的前提下,若能積 極促進民眾利用自行車作為都市內短、中程旅次距離的運具,並將其作接駁捷運 使用來完成旅運需求,意即使自行車扮演補足捷運之角色,如此一來,不僅能減 少機動車輛的使用、擺脫機動車輛依存之都市環境,亦可提升綠色運具使用率,

創造一個更具永續的運輸與生活環境。

圖1.3 台北捷運公司自行車轉乘停車場歷年格位數

資料來源:2009 台北捷運公司年報

欲提倡民眾使用自行車轉乘捷運,除應了解民眾的行為旅運特性與偏好外,

引發民眾使用之動機因素亦應通盤解析。陳建銘(民 88)曾表示國內對於自行車轉乘 大眾運輸之研究仍相當缺乏;同樣地,Flavia et al. (2010)等人也認為自行車作為大 眾運輸接駁運具的角色常被研究者、運輸規劃者以及策略規劃者忽略。上述皆顯 示自行車轉乘捷運之研究課題尚有諸多探討的空間,由其在全球節能減碳蔚為風 潮當前,若欲解決因私人機動車輛所導致之嚴重環境汙染的問題,除了應用更良 善的科技和設備外,一個更全面性、有效的解決之道在於使用者的行為改變 (Haustein and Hunecke, 2007; Steg, 2005) ,而自行車轉乘捷運便是一種可行、與政 府政策相符、環保的旅運行為方式。

Sherwin and Parkhurst (2008) 指出由於民眾決定是否採用自行車與軌道系統 複合運輸方式時乃涉及到多層面因素的影響,如態度、個人能力、感知、同儕壓 力、習慣、道德規範、與情緒等,故近幾年許多心理學與社會學理論皆被應用於 運輸相關研究,以深入了解旅運行為的成因與影響,且深層理解旅運抉擇的心理 因素為成功影響民眾旅運行為之必要基礎 (Prillwitz and Barr, 2008;Prillwitz and Barr, 2009) 。吳佳玲(民 96)表示行為涉及個人內在層面的心智內容,對行為的觀 察須包括心理層面資訊;紀百晉(民 93)於曾於研究中提及人或使用者心理關聯因素 (如主觀感受)之重要性,且指出個人之心理因素對其行為的影響可能會大於外在環 境條件,因此認為將心理因素納入個體行為研究是不可忽視的;Prillwitz and Barr (2008) 更指出結合心理學、生活型態、以及旅運行為屬性的研究手段,是具前瞻 性的。經由心理學手段概念化的分析可幫助理解個人對某運具情感之本質,以及 所感知之行為改變障礙(Anable, 2005)。故本研究欲從心理層面,探究影響民眾使 用自行車轉乘捷運的因素及其影響重要程度,以期能作為推動自行車轉乘捷運時 之參考依據。

過去許多研究使用理性行為理論或計畫行為理論來預測與解釋人類的行為(如 沈依潔,民 93;陳鵬升,民 95;韓復華、顏鴻祥,民 98;C.H. Hsiao and C. Yang, 2010 等) 。計畫行為理論是近年來相當受旅運行為或預測運具選擇研究歡迎的一 種心理學方法,該方法可更細部地勾勒旅運行為與機動力選擇,且能充分理解旅

運選擇的本質與結構 (Prillwitz and Barr, 2008; Anable, 2005)。Conner and Abraham (2001) 建議將原本之計畫行為理論加入其他具體行為的認知概念,可提高模式的 預測能力;Bagozzi (1992) 認為計畫行為理論於解釋行為之發生仍略顯不足,若將 原計畫行為理論之間的關係加以延伸,可更了解行為發生之因素與其影響。因此,

本研究將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提出延伸計畫行為理論之研究模式,以預測民 眾使用自行車轉乘捷運之行為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