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步驟及工具

壹、研究步驟 一、確認研究主題

提出研究動機與問題,釐清研究目的及對象等,進而確認研究題 目。

二、蒐集整理相關文獻

廣泛蒐集政府部門、學術單位及機構等相關網站、電子期刊、各 校相關博碩士論文等,取得後依據不同研究主題分類彙整,進行文獻 分析探討。

三、 透過文獻探討,擬訂訪談大綱並進行前導性訪談

經由文獻整理分析結果和指導教授討論,擬訂訪談大綱初稿,並 與指導教授共同討論二位學員進行前導性訪談,訪談前再次說明研究目 的與研究倫理,並請受訪者簽署「訪談同意書」。訪談時間約90分鐘,

採全程錄音,訪談後謄寫訪談逐字稿。經由前導性訪談,受訪者認為訪 談大綱部分題目意思重疊性高,例如:題目一:接受家庭教育學分班對 您個人及工作上的意義或幫助為何?題目二:家庭教育學分班課程對您 目前工作的影響為何?研究者重新思考研究目的,認為此二題可以合 併,因此在正式訪談前,依據受訪者建議修改為:家庭教育學分班課程 對您個人及機構/教會的改變為何? 並且在個人改變部分,聚焦受訪者 夫妻、親子關係;工作的改變則聚焦在對教會/機構未來的發展方向等,

以幫助受訪者的回答更有系統性和聚焦,同時也回應本研究之目的。並 且根據前導性訪談結果修正訪談題目,進而形成正式訪談大綱。

45

101/11/23(五)

15:00 pm 2 小時 42 分 受訪者服務的

46

五、整理、分析訪談資料

將訪談錄音內容謄寫逐字稿,因時間緊迫,8 位受訪者資料請研 究所同儕代為謄寫逐字稿,過程中研究者隨時檢視與確認逐字稿內容 與謄寫結果是否無誤,逐字稿整理結果,再以電子郵件方式寄給受訪 者檢視內容。研究者將整理後的逐字稿反覆閱讀每份資料,劃出重要 句子,並將每段句子抽取出有意義的主題,進行資料分析與編碼。

貳、研究工具

資料蒐集方法會因為研究目的、時間、預算等不同而有所調整,

一般而言,深入訪談資料收集的工具包含以下幾種:

一、錄音設備

在取得受訪者同意下,將深入訪談過程用錄音機記錄下來,錄音 機可以錄下研究者與受訪者互動時的對話內容與受訪者情緒反應等,

有助於日後對於內容謄寫逐字稿及分析之用。

二、文字記錄

研究者在討論中將觀察受訪者的發言、互動及情緒性反應等,並 用文字做成大綱式記錄,等訪談結束謄寫逐字稿時再和錄音檔做交叉 檢證,以補強訪談內容之完整性。

三、訪談日誌

主要目的是紀錄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自身的反省及提供資料分析 時,讓研究者回到訪談對象所描述的情境脈絡下,檢視研究過程是否 合宜並提供修正之用。

四、研究者本身

質的研究常強調研究者是蒐集和分析資料的一種工具,也就是研 究者本身必須廣泛用其經驗、想像,發現觀察與研究資料中所隱含的 意義及情境脈絡。研究者在進入本系碩士班前,已逾十年時間在家庭

47

教育領域從事培訓及教材研發工作,期間曾與大專院校教授與研發團 隊學習如何規劃與執行完整的研究專案,爾後進入研究所就讀期間,

亦修習質性研究課程,課外時間參加過研究倫理議題講座及質性研究 工作坊,以增加研究能力。不論在工作經驗的學習或研究所修課,皆 具備質性研究之概念與操作流程,有助於本研究之進行,增加資料收 集的信賴度。

由於家庭教育人員學分班一至四班招生行政事務(包含報名、課表 安排、場地接洽及其他庶務等)皆由研究者親自處理與接洽,原則上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度,訪談進入現場時,可縮短由 陌生到熟悉的關係建立過程,研究者和研究對象可以很自然的互動,

更容易觸及訪談對象的內心歷程及實際觀點。

五、訪談大綱

為了幫助研究者在資料收集過程中,能在有限時間內掌握本研究目 的,並且讓訪談資料收集更加豐富性和完整性,進而編製訪談大綱。訪 談大綱是透過文獻的閱讀、整理並與指導教授討論擬定,以能收集到足 夠及適用的資料為目標,訪談大綱初稿時做了第一次預訪,實際訪談一 位曾經接受過家庭教育學分班課程的學員,經過預訪後,發現有題意不 清的問題與指導教授討論後進行修改,再進行第二次預訪,藉由二次訪 談結果完成大綱題目之確定。

本研究採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潘淑滿(2005)認為所謂半結構 式訪談是研究者在訪談前,依據研究問題及目的擬定訪談大綱,在訪 談過程中依實際狀況做題目的調整與修正,並且採開放性和延伸性的 對話,讓資料能夠收集得更豐富及飽和。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