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歷程

一、研究前準備階段

研究者依據自身的研究興趣,經由廣泛的資料蒐集和閱讀相關文獻,並與指 導老師共同討論,待確認研究題目及方法後,便開始著手擬訂訪談大綱。

二、資料蒐集階段

(一)尋找受訪者

研究者透過在漁會工作的父親、當地漁會組織、水產試驗所及自身的交際網 絡來尋求受訪漁民,在訪談前的聯繫作業中即先確認訪談時間與地點。由於考量 許多較為年長的漁民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故本研究採由口頭說明取代文字敘述的 訪談提綱及受訪意願書,在實際進行訪談之前皆先詳細的自我介紹、說明研究及 訪談目的、訪談進行方式及保密原則等,待確認其參與意願後才進行訪談。

(二)正試訪談

好的訪談過程應該要讓受訪者處在一種被尊重與平等的互動關係之中,研究 者也應該本著開放的態度和彈性的原則,讓受訪者能夠針對研究議題充分表達自 己的看法(潘淑滿,2003),因此在訪談時為避免受訪者感到壓力或有被干擾的 情況,本研究進行時通常採登門拜訪的方式,或是與受訪者約在他們較為熟悉的 活動場域(如漁會會議室、漁民交誼廳等),同時也會避免介紹人的參與,以免 影響受訪者回答的真實性。進行正式訪談時,研究者會先徵求受訪者的同意使用 錄音筆記綠,並依據訪談大綱進行訪談(表3-2),在確保題意不變的情況下,視 對方的表達狀況來調整問題的順序及使用的語彙。由於本研究的受訪者大多習慣

以「台語」交談,所以在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也會儘量使用他們所慣用的語言,

希望能夠讓受訪者感到更加自在,以增加表達內心想法的意願。此外,顏寧等人

(2009)亦提出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也應該要求澄清細節,以便掌握更精準的資 訊。因此當受訪者提到較艱深難懂的專有名詞時,研究者便會重覆覆頌,並請漁 民加以解釋,直至確定了解為止。

表 3-2 訪談大綱

主題 訪談問題

行業的選擇  請你說說當初進入本行的原因?

 可否描述入行當時的狀況?

 你喜歡這份工作嗎?為什麼?

 你是否希望下一代能夠繼續傳承這個行業呢?

漁業經驗  請問這個工作經驗有多久了?

 通常都捕捉哪些漁獲?

 你如何決定想要捕捉的魚種?

 從過去到現在,你是否曾改變過捕魚的種類?為什麼?

 你的漁獲如何?從以前到現在的漁獲量有改變嗎?若有,是 何時發生的?可以描述一下改變的情況嗎?

 你認為導致漁獲量減少的原因是什麼呢?

過漁  你有聽過「過漁」嗎?可否說明一下你認為什麼是「過漁」?

 你知道漁業署有提出哪些關於「過漁」的政策嗎?你是否曾 經配合過?

 你認為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現今漁業資源枯竭的情況 呢?

三、資料分析階段

(一)資料文字化

學者指出,質性研究過程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重要資料,因此必須將所有 言語行為或非言語行為一併記錄下來(陳向明,2002)。在資料文字化階段中,研 究者除了將訪談錄音檔一字不漏地轉謄為逐字稿外,亦會撰寫反思日記,將受訪 者當時的情緒及研究者的重要心得註記下來,以作為日後分析資料時的輔助參 考。

(二)重要句摘錄

受訪者在一個開放、不受拘束的訪談情境下,通常較能暢所欲言,盡情陳述 自己的感想,但也因此可能產生離題的情況發生;或者因為受限於受訪者的表達 能力,語、詞可能會有斷斷續續、邏輯不清的情況,因此研究者在進行資料分析 之前須不斷反覆閱讀逐字稿,以進行重要句的摘錄,將與研究主題有關的句子轉 譯成重要的概念短句,並排除與研究主題不相干的句子,以利後續的資料分析。

(三)資料分析

當研究者經由不斷反覆地閱讀逐字稿與重要句後,將對於總體意義產生初步了 解,其後便開始仔細審視與發現研究現象的來龍去脈,藉由比對重要句概念與概 念間的關聯性,並且為其編碼。透過由繁而簡、逐步分析與不斷比對的步驟,將 資料抽絲剝繭,最後萃取出核心概念。資料分析範例如表3-3。

表3-3 資料分析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