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科技提升效率

雖然捕魚多少帶點「靠運氣」的成份,但隨著漁撈設備及機械的更新與發明,

無形中也彌補了運氣不好的缺憾。受訪者認為,因為科技產品的發明而提升捕撈 效率,是造成「過漁」的重要原因。以下訪談內容清楚地揭露出科技介入漁業之 後所帶來的改變:

啊我後來有魚探機。他們是用眼睛在那裡看(尋找魚群),那個烏鯧魚用看 的,很容易看,但是因為用魚探機更快!…大家都在講,「喔,我們還在拉

(網子),結果他已經(捕)好了耶!連船都開走了!」…你就是輸我使用 魚探機啊!(EL-N-01-P15)

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帶動了機械化及生產技術的革新,科技發展的結果猶 如兩面刃般,一方面提升了人類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卻也對環境帶來巨大的衝 擊,更深深地影響著社會發展的方向,漁業也不例外。

回顧台灣的漁業發展,「科技」的引入可說是具有不可抹滅的影響。雖然日據 時期已為漁業立下了現代化的基礎,但因戰後受創甚鉅、百廢待舉,在因應龐大 糧食需求的情況下,國民政府於光復初期便開始實施一連串的振興漁業方案來鼓 勵漁撈、興建漁船,並且在民國六十年代推行「漁船設備機械化、作業科學化、

改進漁具漁法」的政策,帶入了新興的漁業科技,再次突破漁業發展之瓶頸,使 得沿近海漁業在產量上履創新高,一直到民國 75 年後因資源開始衰退才逐漸走下 坡(黃鴻燕,1991)。究竟科技是如何影響著漁業呢?大致上可以從漁法三要素,

即「探魚」、「集魚」和「漁撈」等三種設備的演進來探討:

無所遁形的魚群

出海捕魚,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有魚的場所,這個過程就是「探魚」。在浩瀚 無邊的海洋裡,若不知道魚群棲息於何處,縱使有再好的捕魚技術,也是巧婦難 為無米之炊。在尋找漁場的過程中,漁民必須考慮海流、潮汐、天候、海底質、

魚類生態等因素,「何時、到何處捕魚?」成為漁民的漁撈行動準則(陳憲明,

1987)。

在開始尋找魚群之前,必須先到達魚類可能生存、棲息的環境。由於海底的 深淺和地形地貌是魚群聚集及判定能否操作漁具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還沒有科技 化的設備時,漁民只能以繩索這類器材來探測海底,較為費時也不夠精確:「深淺 有沒有?都是用繩子沉下去探,早期都是用繩子沉下去的,你不知道哪裡有谷,

哪裡沒有谷,你不知道耶!」(KH-K-02-P5)。當漁民找到一處好漁場時,還要想 辦法確定方位,並紀錄下來以利下次再訪。早期還沒有衛星定位設備,就只能以 目視的方法找尋重要指標,例如把陸地上某一座明顯的山頭當作方位的參考依據:

「那如果說早期就都沒有這些科技,就是都靠一些經驗,看是說觀山頭(來定位),

還是說…就是都靠經驗」(KH-K-02-P5)。這種以簡單器材來「土法鍊鋼」或是「靠 經驗」的方式,免不了要經歷不斷地嘗試與修正錯誤,才能在日後作出更準確的 判斷,相對的在漁獲量也較不穩定,但這種方式對於環境來說卻是友善許多。不 過自從科技化的設備出現之後,漁民再也不必以人工來探測海底地形,也不再目 視參考指標為漁船定位,這項突破性的發明更協助漁民蒐尋魚群動態,讓牠們無 所遁形!

…現在已經發展到有衛星導航啊!哪個地方沉下去,哪裡都知道啊!這一趟

哪裡有魚、哪裡沒有魚都知道啊!(KH-K-02-P5)

傳統的探魚法是以目視的方式,直接用肉眼來尋找漁獲對象,或者利用海面 各種徵兆,如魚群聚集在水面下所吐出的氣泡、因密集而使水色改變等間接的徵 兆法來判斷。亦有以觀察海鳥飛翔狀態來得知海中魚群狀況的觀察方式(鄭森雄,

1992),但這些都是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作出正確判斷。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漁業 科學的領域中已發明出利用聲波的反射原理來偵測海中魚群存在的設備(廖正信、

李明安、李國添,2010),自從這種魚群探測器出現之後便成為漁船的捕魚利器:

科技的儀器啦,聲納!…以前一台是三十幾萬,後來變成六、七十萬、一百 萬,現在一台多少呢?現在最新型的一台大概要七百多萬!說不定要上千 萬!…從出港口到探測到哪裡有魚群、魚群的數量有多少、多重,都可以算 得出來,電腦程式都幫你算出來了!…包括距離有多遠…(數值)一直改、一 直改,例如說有二條大魚在玩,牠們被圍起來了都不曉得。直到被捉上來 了,牠們才想說:「我是什麼時候被捉到的」? 三腳虎(的聲納)就是這 麼厲害!(KL-B-02-P15)

這樣的配備時常還結合了 GPS 衛星定位和電子海圖三種功能,除了能夠提供 船隻所在位置的週邊海岸地圖、海底的深度、地形地貌、經緯度、航跡等相關資 訊外,還能顯示出魚群位置及族群量的大小,於是當漁民找到一個好的漁場時,

就能夠透過衛星定位系統將它設定且記錄下來,成為下次再訪的地點,絲毫不費

吹灰之力!

致命的吸引力

找到可能的漁場之後,有時在漁撈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漁獲效率,有些漁法 會藉由人工的方式刺激或誘集魚群聚集,這些集魚法大致有光、餌料、音響、附 隨物及人工魚礁等(鄭森雄,1992)。

由於大多數的魚類都具有趨光的特性,自古以來,漁民便利用此一特性發展 出一套用火光來誘魚的捕魚法,主要為吸引表層性的洄游魚類,這套方法雖然隨 著時間及技術的演進而有所改變,但大致上不脫離以「光」來誘魚的原理。從最 早以火把為光源開始,其間也經歷了以電石(磺)加水,俗稱「磺火」的誘魚法,

到現今已演進到以燈光來集魚的便利方法。

同樣都是使用燈光聚魚,但早期傳統集魚燈的強度及照射範圍較小,許多魚 群因此可逃過一劫而繼續在海中成長、繁衍,並成為日後維繫海洋生態系的重要 成員。但隨著機電科技的進步,船上所裝載的集魚燈功率愈來愈高,數量也愈來 愈多:「我們用棒受網作業是用燈光來聚魚,以前燈光的光度總數是幾千燭光而已,

但是現在已經發明到幾十萬燭光了」(KL-B-01-P8)!在大家都希望利用強大燈光 來吸引更多、更遠的魚群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儼然已成為一場燈光的武器競賽,

亦使得原本有機會可以喘息的魚隻也難逃一死,徹底擾亂海洋的生態平衡。

由於目前所普遍使用的集魚燈採鎢絲、複金屬燈泡或高壓汞燈等氣體放電燈 具,高功率消耗轉換來的能量除光線外,並伴隨產生大量的熱能與紫外光,對於 船員工作環境與健康也造成極大威脅(方銘川、沈聖智、莊昇偉,2010),因此漁 民在強光下作業時都得要配戴斗笠、墨鏡及身著長袖衣褲,如此高效率的集魚燈 不僅危害漁民健康,被強光吸引而來的魚群當然也深受其害,許多受訪者表示常 在有高效率集魚燈作業的附近海域,觀察到魚的眼睛會因為無法承受所接觸到的 亮光而導致失明或死亡:「因為那是都用強光下去照,如果他沒有捕到、有照到魚,

那魚的眼睛就瞎掉…,魚的眼睛瞎掉就會死掉啊!牠沒有捕起來的魚還是都會死了!

死了、爛掉。…啊我底拖有時候(遇到)他們沒有捕完的,我拖起來,都是爛掉」

(KH-K-03-P8)。照理說,原本幸運逃脫的漏網之魚可以繼續存活下來,卻因為在

強光的照射下導致失明而死亡,而犧牲了許多無辜的生命,毫無節制的使用集魚 燈,已對於台灣沿近海域漁業資源造成極大衝擊。

隨著科技的進步,這幾年已有新型 LED 集魚燈的產品問世,所標榜的除了避 免漁民曝露在危險的紫外線之下,亦大大降低燈光的耗電量,以減少作業成本的 支出,但是否也意謂著這項新興的發明,又將更有助於集魚燈長時間的廣泛使用 呢?這不免讓人擔心起海洋資源是否會因此更快消耗殆盡?

插翅也難飛

科技的影響無所不在,從尋找魚群的探魚機、聚集魚群的集魚燈,乃至最後 捕撈階段的網具,都在不斷的改良之下使捕魚變得更有效率。早期在民生物資十 分缺乏時,漁網的製作僅以天然植物纖維如棉紗、亞麻等作為網具的主原料,雖 有較易受潮及損壞的缺點,卻也較為環保,後來隨著漁具材料的開發,漁網已改 以各式合成化學纖維製作,網繩除了更輕巧、不吸水的特性外,強度及耐磨性也 提升了,於是網子可以愈造愈大,再配合上機械化的操作,很難有漏網之魚。

受訪者認為漁具的改良與進步是使得漁業資源衰退的原因之一,其中雙拖快 速網、扒網(三腳虎)及刺網因捕捉效率太高而備受爭議,也呼應了前面所提的

「超量」概念。雙拖快速網是由二艘拖網漁船共同作業,合力將一只漁網拖行於 海裡,因網口極大,又俗稱「天地網」,在海底就像天羅地網般把大魚小魚都一網 打盡,受訪者形容這種漁法的特性為作業快速,魚群通常難以脫逃:「二艘船,然 後馬力很大,網放下去,速度很快,比魚還快,就把牠捉起來了」(TT-C-01-P5)!

另一種則是俗稱三腳虎的扒網漁船,作業地區以澎湖離島、台灣東北部及西 南海域為主:「它(三腳虎)就是網子大,一整個包起來…比以前圍網的還要厲害」

(KL-B-03-P5)!漁撈原理與過去的鯖鰺大型圍網相似的扒網漁船,作業時通常 為一艘動力漁船,或者再配合小艇或燈船,合力使用有囊類的圍網來包圍魚群,

由於網子極大,效率高,再加上集魚燈的輔助,漁獲量已位居沿近海漁業之冠 1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2)。受訪者在談及效率其高的扒網漁船皆感到相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2)。受訪者在談及效率其高的扒網漁船皆感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