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討海人對漁業資源變動的覺察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討海人對漁業資源變動的覺察

一、每況愈下的海洋

究竟漁民是否意識到海洋生態的劇烈改變?這樣的資訊有助於讓我們了解漁 民對資源變動的覺察程度。研究者發現,這群終日與海為伍的討海人對於海裡的 變化其實非常清楚,他們在漁撈現場中深刻感受到漁業資源隨著時間日益枯竭,

同時還能清楚描述其變化,有些變化亦與「過漁」的徵兆不謀而合。

(一)量的減少

漁業資源的變化,最明顯的莫過於「量」的改變。受訪漁民皆表示海裡的魚 變少了,從他們的作業情況就可窺知一二:

以我們以前小艘的(漁船),還沒有在捉鮪魚的時候,我們如果在捉鬼頭刀 跟傘旗魚的時候,時間如果到了,都會有那種小尾的「煙仔」在船下方吃 小魚,但是現在都不曾看過了啦!資源都一直減少了啦!(PT-D-02-P6)

漁獲量的減少是全面性的,並不因為使用不同的漁法而有所差異,不論是網 漁具類、釣漁具類或雜漁具類的漁民,他們的漁獲量與從前相比都已大不如前。

一位底拖網漁民以他的親身經驗,說明過去與現今漁獲量的變化:

以前(漁獲)都好幾桶起來,現在是用…有時候用提桶,有時候是半桶魚。

(KH-K-02-1-P10)

相較於其他漁法,對於得靠著鏢槍一隻一隻來鏢射的傳統鏢旗魚漁民來說,

更是受到莫大的衝擊。從過去旗魚季時一天平均可以鏢得六、七尾的漁獲量,到 如今常得空手而回,這之間的落差有如天與地一般:「一天…以前那個時候(鏢)

六、七尾(旗魚)都很正常。現在很少,有時候二、三天看不到一尾魚」(TT-C-04-2-P2)!

這樣的情況也使得漁民感嘆捕魚的收入常不敷成本,連自己的零用錢都不夠了,

更談不上要養家餬口。

漁業資源量的減少也反應在捕撈成本上,現在捕魚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時 間或網具才能達到過去的漁獲水準。例如早期一個人只要架設四張底刺網所得的 漁獲就能滿足生活所需,如今卻得使用十張網才捕捉得到等量的魚。

以前…我們捉底刺網嘛,一張網子是…長度啦,以前是八十公尺,以前喔,

我一個人的份量,一天只要四張網子就可以生活了。四張網子就可以捉到 魚,我們就可以過生活了。現在一個人啦,平均啦,一個人變成要十張網 子才可以生活。

受訪者除了覺察到資源量的變化以外,亦能具體說明這些改變與時間和種類上 的關係。

時間

漁獲量的減少並非發生在一夕之間,而是循著時間的軌跡和人類的採捕行為 而一點一點持續地變化著,當魚類自然繁衍的速度跟不上被捕撈的速度時,資源 量便開始往下滑,以長期來看,漁獲量是呈現每況愈下的趨勢。

研究者:那你這樣捉魚,這麼多年來,有發現魚愈來愈少嗎?

受訪者:有喔、有喔。

研究者:那情況是差很多嗎?

受訪者:魚是一年比一年少!(EL-N-02-P3)

受訪者:漁獲量是一直捉、一直減少啊!

研究者:一直捉,一直減少?

受訪者:對!一直捉、一直減少。(PT-D-02-P4)

除了漁獲量逐年減少之外,一年當中適合捕魚的旺季也縮短了,這樣的情況 尤其在捕撈特定魚類的漁民身上感受特別強烈。

我們這種鏢旗魚的,最好的時間差不多是三個多月…這樣。像他們開始…有 這個流刺網之後厚,我們這個鏢(旗魚)…最好的也差不多二個月而已

(TT-C-03-2-P3)。

長期以鏢旗魚維生的船長表示,自從流刺網在台東成功沿海大量出現之後,

就使得當地的魚群數量銳減,能捕捉到旗魚的機會也因此大大減少。在過去資源 還很豐沛的時候,大約能有三個月的鏢魚旺季,現在魚變少了,只剩下約二個月 的旺季而已。而專門捕捉紅魽鰺的刺網漁民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他提及自從漁 業資源量銳減後,從前一年到頭都可以捕捉的魚,現在卻只能在特定的季節才捉 得到:

(紅魽鰺)平常是捉不到的啦!平常很少啦!…以前是每天都…多多少少都

有,現在就是季節到了才會有(EL-N-02-P8) 。

種類

受訪漁民認為「不管什麼魚都變少了!」(TT-C-03-2-P2)以外,也注意到某些 特定魚類特別容易受到捕撈的衝擊,牠們的數量除了明顯減少外,有些甚至已在 該海域消失、絕種。首當其衝的常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魚類,或是棲息於固定 棲地,容易被捕撈的種類。例如過去台灣沿近海盛行底拖網漁法而對底質環境造 成破壞,也使得底棲性魚類特別容易受到衝擊。此外,生活史較長、成熟年齡較 晚的大型魚類,也因為成長速度慢的特性,在過度捕捉之下來不及繁衍,而淪為 犧牲品。

研究者:船長說魚比較少了,是說種類變少,還是數量,還是…?

受訪者:數量!啊種類也是有的也絕種了喔!…真的,我現在討海…絕種的 好像是像「金鐘」9那種就絕種了。…你如果回去的話你再查看看,

這種魚已經…算是在南部已經不曾看過了。(KH-K-02-P9)

也有漁民分享過去在短時間內因為以持續性、密集性的大量捕捉,而造成某 種魚類出現區域性滅絕的例子。

…我民國七十幾年,那個時候喔,圍網的時候,200、210 漁區,烏鯧,

(連續捕捉)三年絕種!…我就貪圖那個(漁獲量)…貪圖那個(漁獲量)…,

(現在)心裡很悲痛。(EL-N-01-P14)

受訪者表示曾在民國七十年代因找到烏鯧魚聚集產卵的漁場,並且引來其他 同業一同捕捉,在經過短短三年集中火力的連續捕撈後,導致該區域再也沒有出 現過烏鯧魚的紀錄。當他在談及這段往事時,臉上已無當時在海上意氣風發與滿 載回航的驕傲,而是帶著深深的遺憾與懊悔,若當時能有保育觀念,或許烏鯧魚 的命運就大不相同了。

(二)漁獲個體小型化

過度捕捉的壓力也會反應在魚的體型上。本研究中的受訪漁民從自己所慣常 捕撈的目標物種上觀察到此一現象,漁民雖然沒有測量漁獲體長的習慣,但對於 重量則很有概念,他表示:「以前我們在捉的紅魽喔,都常常五、六十斤的啊!現 在捉的都十斤、八斤的而已,很少說超過二十公斤的啦!」(EL-N-02-P3)

過去學者提出,當魚類處於如漁獲壓力增大的惡劣環境之下,會為了適應外 在不利的環境,而有成長較快、成熟時間縮短,而使極限體長變小的情況(Cushing, 1975; Ricker, 1975; Levintion, 1982, 引自李國添,2010)。

一篇標題名為「一年小一寸,鯖魚捕過頭,還來不及長大」的新聞報導,突 顯出鯖魚因長期受到捕撈壓力,而出現體型愈來愈小的情況。相關研究指出,臺 灣東北部海域的花腹鯖平均極限體長 10在 1981-1986 年間約為 44.95 公分,但至 2005-2009 年間時只剩下 37.01 公分,推測應該是花腹鯖在承受高度漁獲壓力所做 的調適現象(李國添,2010)。由於這種長期過度捕撈的情況,使得漁獲尺寸已大 不如前。

---

9中文名稱為「斑點雞籠鯧」,屬底棲魚類,棲息於沙泥底質的淺水海域。

10指某魚群所有個體在自然狀態中,所能增長之最大長度的平均值。

二、記憶中的輝煌年代

對照現今的資源狀況,很難想像過去也曾有過一段漁業的輝煌年代,在當時

「滿載」回航並非難事,甚至不必大費周章出海遠行,只要在沿岸就有讓你捕撈 不完的漁獲,足見資源豐沛的程度!

你在我們民國七十幾年的時候喔,從基隆港那邊啊,都不要…船都不用開動 喔,(釣鉤)一放下去啊,你釣到差不多現在深澳港那裡,那個都不用回頭…

不用換地方…就一直走啊,就讓你撈不完!(KL-B-03-P18)

搭著船駛出外海,所看到的情況也同樣令人感到欣喜。在過去漁業資源豐盛 的時期,漁民出海很容易就能找到漁場,甚至在前往漁場的途中常常可見成群的 魚群,因為聚集在一起覓食、巡游、翻動或跳躍而呈現的「浮花」景象,受訪者 特別強調這種熱鬧的景象必須在魚群群體大的情況,也就是魚很多的時候才看得 到,然而令人感嘆的是,如今已很少見了:

以前魚多的時候,都會看到海面上有魚在「浮花」…。群體多的話,無意間 航 程 中 來 回 來 回 就 會 常 常 看 得 到 , 就 是 因 為 他 群 體 大 才 會 看 得 到 。

(KL-B-01-1-P20)

對照現今與過去的資源變化,頗有今非昔彼之慨。從訪談結果可知,漁民皆 很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正經歷一段漁業資源劇烈變動的時期,並且參與其中,而這 樣的情況也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生計,並被迫為此做出調適與反應。面對沿近海 漁業資源的衰退,多數受訪者都表達出極度悲觀的看法,認為目前漁業資源量已 少得可憐,甚至達到難以挽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