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

一、研究者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就是最好的研究工具,在進入研究場域之際必須帶著 一顆開放的心,才能對研究現象具有較高的敏感與察覺力(潘淑滿,2003)。學者 也指出,研究者的個人身份,包含性別、文化背景、社會地位和教育程度及個性 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研究的實施和觀看問題的視角(陳向明,2002)。因此在進行研 究之前,有必要先檢視研究者的個人生活經驗,並說明研究者在其中所擔任的角 色。

研究者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由於地利之便,從小便對於海洋有一股親切的熟 悉感,雖然研究者本身並非就讀漁業相關科系,但大學畢業後曾至國立海洋科技 博物館籌備處工作,亦曾擔任北海岸潮間帶生物監測計畫研究助理長達三年半的 時間,研究者的父親任職於基隆區漁會總幹事一職,研究者的先生則長期從事海 洋生物與生態學的相關研究,這些經歷都使得研究者對於海洋與漁業領域擁有更 多的認識與了解。為彌補研究者本身非漁業領域出身的背景限制,在研究過程中 除了閱讀大量文獻與報導外,亦時常至漁港和漁村觀察漁民的工作與生活,藉由 互動和閒話家常的過程,更能貼近受訪者的經驗世界,同時也增進研究者與漁民 之間的溝通技巧。而在進行資料分析的階段,研究者亦時常與父親進行討論,尤 其當遇到專業的台語辭彙時,亦是研究者可以請教的最佳對象。研究者在本研究 中將扮演著提出問題、研究對象選取、實地訪談、逐定謄稿、進行分析、研究撰 寫與報告的角色。

二、研究對象的選取

研究者在尋找對象的過程中,除了透過在漁會工作的父親協助介紹受訪漁民 外,亦利用當地漁會組織、學術研究單位(水產試驗所)及自身的交際網絡來尋 找受訪者。在對象的選擇上,則因考量使用不同漁具、漁法的漁民,對於海洋資

源的利用態度可能有所不同,也會間接影響對「過漁」的看法,故本研究採取立 意取樣,選擇使用網具類、釣具類和雜漁具類三大類中的棒受網、底拖網、蝦拖 網、定置網、圍網、刺網、扒網、一支釣、延繩釣、鏢刺具及籠具等漁民來進行 取樣。又因為漁法的使用通常與當地海岸特色、漁業資源及移民脈絡有很密切的 關係(張弘明,2006),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場域含括了台灣東部、西南部、南部和 北部四個區域,包括台東縣成功漁港、高雄市蚵仔竂漁港、屏東縣東港漁港、基 隆市八斗子漁港及宜蘭縣南方澳漁港等五個漁港,除了能夠了解使用不同作業方 式的漁民的想法外,也可以呈現出不同地區的漁民觀點。

捕撈漁業若以投資的程度來看,可分為二種型態,一種為商業性漁業,所指 的是坐擁多艘大型漁船,專門航行遠洋航線到公海或其他大洋進行捕撈的企業,

對生產活動投入密集的資本,所需的作業人力較多,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獲取大 量漁獲,這類型的漁業因牽涉到許多國際漁業作業規範的管制,背後的因素較為 複雜,考量本研究的經費與時間限制,故不在本研究的討論範圍;而另一種小規 模漁業,則是以小船捕魚的家計型漁民為主,討海單純是為了養家餬口且具有代 間傳承的特性,由於資金和設備有限,一艘船的成員通常包含船東、船長和船員,

但有些更小規模的漁船通常是船東兼船長職,由於船東或船長需負擔漁撈活動的 成本或擁有實際掌握捕撈活動的主控權,故較適合成為本研究的受訪對象。此外,

為了探究討海人對過漁的看法,研究者希望研究對象能夠實際在漁業現場中有多 年的從業經驗,如此一來才能有機會覺察出海洋資源的變動程度。因此根據研究 目的,研究對象的選取應符合以下條件者:

(一)目前或曾經以漁撈為主業,且連續長達數年者。

(二)為船隻(設備)的所有人,或參與該漁船(設備)的投資,有實質掌控漁 船作業的權利者。

(三)以沿近海漁業活動為主。

三、研究對象之背景介紹

顏寧、黃詠光、吳欣隆(2009)指出在研究的範圍內,應盡可能滿足研究的 圖像。而豐富、充實及關連性強的資料可以滿足圖像,讓研究發展得更穩健。因 此在研究之初,研究者並無預設受訪人數,直至資料飽合為止,總共訪問了 18 位 受訪者,捕魚資歷從最短 7 年至最長將近 50 年者,性別全為男性。其背景資料整 理如表 3-1:

表 3-1 協同研究者背景資料一覽表:

時間 地點 代號 相關背景

2010/10/23 基隆 KL-B-01 年約 63 歲,擁有 40 餘年的討海資歷,早期 因家境不好而投入漁業生涯。早期主要使用 曳繩釣捕捉鰹魚,目前則以棒授網和籠具陷 阱為主。船長會將每一次出海作業的天候、

海流及漁獲狀況詳加記錄,並且自行研發捕 撈設備。曾獲全國十大傑出漁民獎。船長認 為台灣是海洋國家,應該要有多一些年輕人 傳承漁業,並且帶入永續的想法,讓漁業的 經營能夠細水長流,自己也很願意跟下一代 分享捕撈經驗。

2010/10/29 基隆 KL-B-02 年約 61 歲,國小畢業後因家境不好,且找 不到適合的工作,便開始與兄長共同經營討 海事業,因近年漁獲狀況不佳,故轉型為載 客海釣。船長認為漁業漸趨沒落,所以並不 支持小孩傳承這份工作。

2010/11/07 基隆 KL-B-03 年約 51 歲,認為自己並不熱愛海洋,而是 因 為 早 期 見 捕 魚 收 入 頗 為 豐 厚 而 投 入 漁 業,並且承接父親的漁船。在 30 餘年的捕 漁生涯中,因漁獲狀況不佳而更換過多種漁 具漁法,目前則以從事沿近海一支釣為主,

雇有 4 名大陸漁工。船長認為討海相當辛 苦,在船上的生活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且在科技產品的競爭下,若沒有錢投資設備

2011/06/29 屏東 PT-D-02 年約 64 歲。國小畢業後因對唸書沒興趣且

傳承此業。

度顯得相當謹慎與保留,且顯出不是很願意 受訪的態度,在顧及研究倫理的考量之下,

研究者僅進行了簡短的訪問即結束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