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發現

第一節 研究歷程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發現

本研究是以行動研究的方式,在國小三年級的英語補救教學中,運用合作學 習策略,以 103 學年度上學期的觀察與資料搜集,來探討合作學習對於學生與教 師的影響?並在過程中了解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與限制為何?本章 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研究歷程;第二節合作學習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效與同儕互動 的影響;第三節研究過程中的發現與問題。

第一節 研究歷程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在了解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困境,並謀求解 決的方法,所以在研究之初,研究者對學生施以「合作學習的英語學習情形前測 問卷」(如附錄十一)調查,統計結果如下表 4-1 所示,發現有 58%的人會期待上 英語課,75%的人自覺聽到英文字母或句子都知道意思,75%覺得英語課有趣,

雖然有 58%的人不喜歡寫英語作業,33%的人因為英文考試不佳而不喜歡英語,

但是仍有 66%的人覺得英語很有用,且 41%的人會自動複習英語。研究者在前 測問卷中,以開放性問題詢問學生覺得學英語的感覺像什麼,有 4 位學生覺得像 苦瓜,因為很苦,其他學生覺得像蘋果或糖果很甜;此外,學生覺得學習英語最 快樂的事是可以玩遊戲,最痛苦的事是考試與背生字。研究者從上述結果判斷,

學生需要更多英語練習機會,透過多元有趣的英語作業,提升對學習英語的興 趣,以達到改善英語成積與提高英語學習成就的目的。

表 4-1 合作學習的英語學習情形前測

題目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人數百分比 人數百分比 人數百分比 人數百分比

1.我期待上英語課每次

都希望快點上課。 4 33% 3 25% 4 33% 1 8%

2. 聽 到 英 語 字 母 或 句 子

時,我都能知道意思。 3 25% 6 50% 2 17% 1 8%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3. 在學校的時候,和同學

上英語課很有趣。 6 50% 3 25% 3 25% 0 0%

4. 英語上課的時候我聽不

懂,我就不想學了。 1 8% 1 8% 3 25% 7 58%

5. 我喜歡寫英語作業。 3 25% 2 17% 4 33% 3 25%

6. 我覺得英語很有用。 4 33% 4 33% 3 25% 1 8%

7. 我不喜歡英語考試,每

次都考 60 分左右。 4 33% 0 0% 4 33% 4 33%

8. 每次學習英語後,我會

自動在家複習。 4 33% 1 8% 5 42% 2 17%

續表 4-1

本研究的歷程,共經過兩次的分組。第一次分組是依據研究初期的英語前測 結果,將學生依學習成就、上課表現、性別、能力等分組,如第三章中的表 3-2 所示,此一階段共歷經九週的英語學習,研究者在過程中發現,第二組的 Je 生、

Ga 生與 L 生程度較需要加強,尤其是 L 生常遲到,所以想將他們拆開來,而第 一組的 Ian 較活潑且程度尚可,應可協助教導其他同學,所以第十週開始,研究 者將學生再次分組如下表 4-2,

表 4-2 第二次學生分組情形

組別 組員 1 組員 2 組員 3 組員 4

第一組 T Ga J Gi

第二組 E Je H L

第三組 Sh B I Ch

畫線者代表男生。

壹、 教學第一階段(103 年 9 月 18 日至 103 年 10 月 15 日)

本研究是利用每週兩節早自修的時間,來進行英語補救教學,採用的是合作 學習的 STAD 教學法。STAD 合作學習模式為,全班授課、小組活動、小考測驗、

小組表揚,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各組組員輪流擔任組長、觀察長、紀錄長、檢查

©

教室用語最適合以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教學活動來進行,透過大 量的聽指令和動作的反應,讓學生透過小組 Simon says 的活動來反覆練習教室用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現得很安靜,可能是第一次上課,在老師介入之後,學生能小聲地擔任 Simon,

輪流說教室用語。

T 生、H 生和 I 生都積極參與 TPR 活動,

T: 剪刀石頭布。

(全組: 剪刀石頭布) H & I : T先講。

T:要猜拳三次(不要動錄音筆) I: T先吧!

T: Gi先說啊(玩老師說啊)!

I: Stand up. (錄音1030918T1-1) 但Gi生的表現就不那麼積極了,

Gi:我不想當Simon(全部組員再次猜拳決定誰當Simon)。

(錄音1030918T1-3)

T 生、H 生和 I 生都有擔任 Simon 完成小組 TPR 活動,Gi 生只有被動反應 教室用語,沒有擔任過 Simon。研究者注意到這點,在之後的小組活動中,請小 組長多注意 Gi 要參與小組活動,在之後的幾次練習之後,Gi 生在小組長與同組 組員的帶領下,也能漸漸敞開心胸,將自己融入小組討論的活動中。整體而言,

從錄影資料(錄影 1030918)中,研究者觀察到全班都有積極的配合 TPR 活動做出 各種教室用語的動作,而且組員輪流進行了多次的練習。

後來經過幾次練習,Gi 生在老師與組員的協助下,學會問答日常用語,

H: Hi! How are you?

Gi:...

師:回答啊! I'm fine. Thank you. 他不會你們就要教她怎麼念?

Gi:I'm fine. Thank you.

師:換你問他們兩個。

Gi: Hi! How are you?

H: I'm fine. Thank you.

師:然後呢?

Gi:Hi! How are you?

T:I'm fine. Thank you.(錄音1031002T1-2)

從上述對話中,雖然一開始 Gi 生比較慢進入狀況,但是在老師從旁協助之 下,他可以說是漸入佳境。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從各組的作業單填寫中,可以了解小組討論時的情形,例如第一組(作業單 103W07T1)中,每位組員都會寫自己的英文名字與年齡,再對照錄音資料(錄音 1031003T1-2),學習進步較慢的 Gi 生也在老師與同學的協助下,逐漸跟上組員 的學習腳步,

T 生、H 生&I 生:Gi 生講話太小聲。

師: 你要大聲一點。

H生:他說他的英文名字叫做Gi-gi。

師:假如他不會你們就要教他,一個字一個字的教。

I生:是我教她,還是你教她﹖

T生: How old are you?

師:Gi生你要說,I'm eight years old.

Gi生:I'm eight years old.

師: (對Gi生說)換你問別人,What's your name?

Gi生:What's your name?

H生:My name is Hank.

Gi生: How old are you?

H生:I'm nine years old. (錄音1031003T1-2)

從上述對話中,可以看出 Gi 生的聲音太小,以至於組員很難聽得到,在老 師指正之後,Gi 生也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完成句型問答練習。Gi 生原本個性就比 較內向文靜,需要有同學或老師引導才能漸漸步入學習正軌。

在本階段的課文教學中,由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互相問答,來熟悉英語句型,

T:不要動啦!(I一直想動錄音筆T試圖制止他) (老師提醒小組可以開始練習會話)

T:Hi!I'm Tiffany.What's your name?

H:My name is Hank.

I: My name is Ian.

H: Hi!I'm Hank.What's your name?

Gi: I'm Gigi.(錄音 1030919T1-2)

上述對話內容是第一組組員互相問英語名字所錄下的錄音內容,T 生向第二組的 H 生詢問英文名字,H 生回答後,問第一組的 Gi 生他的名字,Gi 也正確地予以 回應。從對話中看出 I 生想動錄音筆,結果被 T 生阻止了,資料(日誌 1030919) 中,也記錄了 I 生不守秩序,突然對著錄音筆大叫以及和其他同學爭吵,老師適 時介入予以制止。

從各組作業單的紀錄,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合作學習情形,從資料(作業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單 103W04T3)中,研究者發現第三組很認真註記了每位組員的小組活動得分,

分別是 B 生得了 8 分、Ch 生得了 6 分、Sh 生得了 9 分、J 生得了 7 分,充分顯 示出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第三組有認真在討論與紀錄。此外第一組的作業單中,

也記錄了組員 I 生、T 生與 Gi 生的得分,分別是 7 分、12 分與 4 分,只有 H 生 的得分紀錄空白,因為上課時間有限,每次下課時都緊接著第一節課要上課了,

所以研究者來不及詢問原因,但從 H 生的小考測驗資料(測驗 103T01S01)中,十 題的小考題目中,H 生只錯了兩題,顯示 H 生的發音學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

二、 加強指導學生填寫觀察紀錄表與自評表,並維持秩序

剛開始時,學生第一次接觸到觀察表都不清楚要怎麼寫,研究者即教學者利 用每次上課中,組間巡視的機會,多次講解如何紀錄,然後各組紀錄長慢慢都能 進入狀況,詳細紀錄組員小組活動時的情形,例如在資料(文件 1030924T1)中,

紀錄長為 Gigi 在觀察表中寫著,Ian 在這一次的小組討論中,沒有認真擔任角色 任務,而且它有吵到別人,秩序尚待加強。研究者對照(錄音 1030919T1-1)的資 料發現,第一組的 Ian 常破壞小組討論氣氛,

I: What's your name?(I突然對著錄音筆大叫)(老師予以制止) (老師指導觀察表要如何記錄同學表現)

T:那不是你的。

I:我沒有親它。(其他同學大笑哈哈)(錄音1030919T1-1)

教師一邊指導學生小組討論完成作業單與記錄觀察表,一邊需注意Ian的秩序問 題,研究者觀察其它小組討論,發現其他組並沒有會破壞秩序的組員,

Gi:I將紙張丟過來丟到我的眼睛。

師:I向G說對不起,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I:我已經跟他說過(對不起)了(下課鐘聲響)。(錄音1030919T1-4)

從上述資料中,研究者發現 Ian 個性較天真,老師只是希望小組討論時,大 聲一點,Ian 竟對著錄音筆叫著說出英語句子,或是會突然離座甚至亂丟紙張,

他表示已經說了對不起,似乎是知道做錯了。

在資料(省思 1030918)中,研究者發現雖然都是第一次進行小組活動,但各 組反應不太一樣,第一組與第二組都秩序良好,但是第一組無法決定「Simonsays」

(老師說)的活動,要由誰來當 Simon;第二組則是互推其他組員來當 Simon,最 後老師建議他們猜拳決定;而第三組研究者覺得他們太安靜了,主動介入教導學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生輪流當 Simon,組員們都很小聲的學習說 Classroom Language,完成第一次的 小組討論活動。

E 生擔任記錄長時,對於如何登記觀察表仍有疑問,Je 生在老師組間巡視時 告訴老師這種情形,老師解釋之後,E 生順利完成觀察表的填寫。

E生:怎麼紀錄ㄚ﹖我忘了?

Je生:你可以記錄圈圈,代表他表現很棒,三角形代表表現還可以, 打叉叉代表表現很差。

Je生:老師,他不懂ㄟ。

師(對E生說):都有做,就以圈來表示,講的較少,就打叉;他(E生)不懂,

你們可以跟他講。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觀察表) (錄音1031003T2-2)

研究者時常利用組間巡視時,加強學生觀察表與自評表的填寫。從學生自評 表的填寫,可看出學生對自我學習的評價,比如說H生在自評表(自評表103E03T1) 中,在「有努力和組員討論作業單」的表現中,他自己寫沒有參與討論,顯示高 成就者將歌詞填寫完了,以至於其他組員沒有討論到生字怎麼寫,影響合作學習 效果。研究者經過反省之後,覺得學生不會填寫歌詞中的生字,表示是對生字不 熟,所以決定修正生字的作業單形式,改為從字母亂數表中找出生字,讓學生可 以在小組中一起找出,由字母組成的生字,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第八次的小組討論的作業單,研究者設計為字母亂碼表,希望每一位小組組 員都能盡一份力量,來找出老師指定的英語生字。從第一組的作業單資料(作業 單103W08T01)與第三組的作業單資料(作業單103W08T03)中,研究者發現這兩 組的組員,把作業單上指定要找的字都找出來了,而第二組的作業單(作業單 103W08T02)中,只有eight這個生字沒有找到,其他四個字都找到了,表現還算 不錯。因為第二組的L生今天請假了,所以研究者從觀察表(文件1031008T2)的紀

第八次的小組討論的作業單,研究者設計為字母亂碼表,希望每一位小組組 員都能盡一份力量,來找出老師指定的英語生字。從第一組的作業單資料(作業 單103W08T01)與第三組的作業單資料(作業單103W08T03)中,研究者發現這兩 組的組員,把作業單上指定要找的字都找出來了,而第二組的作業單(作業單 103W08T02)中,只有eight這個生字沒有找到,其他四個字都找到了,表現還算 不錯。因為第二組的L生今天請假了,所以研究者從觀察表(文件1031008T2)的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