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實施

第六節 研究發展歷程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研究過程中的反省與發現,皆來自研究者本身,若引用他人資料會加註並於參考 資料中記載。

二、 研究者與受試者的關係

本研究的參與者是三年級的學生,所以在研究之初會先告知級任導師,尋求 其協助於班親會時告知家長,讓家長及學生了解本研究目的與實施程序,且會尊 重研究對象個人意願,允許隨時退出研究。為了保障研究對象知的權益,研究者 備有書面的研究同意書(如附錄十三),供家長與研究對象瞭解本研究的目的。

若有需要為了取得真實資料而隱瞞研究對象時,會盡速於研究結束時,告知這麼 做的原因。對於研究過程中所蒐集到的資料,研究者採取保密措施,以維護研究 對象的隱私權。研究結束時,會立即適時告知研究對象相關研究內容,以免有所 誤解。

三、 研究者與其他研究人員的關係

本行動研究採取迴遞式研究設計,正式研究前已對合作學習相關文獻深入蒐 集、分析並了解,研究過程隨時請教指導教授或專家,與合作學習相關的理論知 識,並尋求校內教師或同儕的實務經驗分享,務求資料處理與分析能客觀、公正。

研究結束時,研究者針對研究過程與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供後續研究參考。

第六節 研究發展歷程

「凡事豫則立,不欲則廢。」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必須依據一系列的程序 與步驟,來進行研究歷程(潘淑滿,2003)。研究者須依循一定之程序反覆進行;

而每個循環包括:(一)了解和分析實務工作困境與問題;(二)有系統研擬行動 策略以改善實務現況與困境;(三)執行行動方案策略與評估成效及(四)澄清 新產生之問題或情境,並進入下一個循環(蔡清田,2000)。

研究者在學期初經由英語前測(如附錄二)測驗成績,篩選出對於英語二十 六個字母與低年級所學日常用語,仍不熟悉的學生數名,再加上幾位英語高成就 與中成就的學生,共十二位學生作為被研究對象,希望藉由合作學習,增進英語 中低成就學生,三年級英語生字、句型與日常會話能力。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本節就課前準備與研究流程分述如下。

壹、 課前準備

首先,參考黃政傑、林佩璇(1996)教學前的五項準備工作:決定小組人數、

進行學生分組、分配組內角色、安排教室空間、準備教材,分述如下:

一、 決定小組人數:

根據文獻探討資料顯示,合作學習小組人數以4~6 人最佳,人數太多小組 討論時間需要很長,這對於現行小學每節課僅有四十分鐘來說,實施有困難;小 組人數太少,無法收合作學習分組討論的學習效果。所以,本研究的小組人數以 四個人為一小組,盼能發揮「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精神,激勵小組學習。

二、 進行學生分組:

合作學習的小組分組強調異質性分組,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共十二人,英語學 習成就有高、中、低成就學習者。研究者將其依據性別、前測分數、能力等分成 三組異質小組。盼能經由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基 礎能力。

三、 分配組內角色:

每個小組組員都有學習工作與支援工作,黃政傑、林佩璇(1996)將小組組 內角色,分為主持人、紀錄員、報告員、觀察員、檢查員等角色;教育部國中小 教學資源研發中心(2012),將小組內角色分為小組長、資料長、紀錄長、檢查 長等角色。本研究每組組員有四人,所以本研究參考上述資料將組內角色分為組 長、紀錄員、檢查員與觀察員這四個角色。組長的角色為,領導小組學習,主持 小組討論,分配發言機會,維持小組秩序;記錄員隨時將組員的學習結果,紀錄 在學生分組討論觀察表中;檢查員負責確定組員都學會了,指定組員說明答案或 解法;觀察員負責觀察組員間社會技巧的表現(黃政傑、林佩璇,1996);此外 所有組員都應認真參與合作學習討論。研究者希望每位小組組員,都能輪流擔任 組長、紀錄員、檢查員與觀察員這四個組內角色,因為有助於學習同儕社會技巧。

四、 安排教室空間:

本研究的研究場域即研究者的上課教室,黃政傑、林佩璇(1996)指出妥善 的空間安排應設法助長小組成員在學習工作的努力,並避免其他小組帶來的干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擾;方便教師行間巡視與教師講述時能面對黑板(教育部國中小教學資源研發中 心,2012)。所以本研究將小組內的座位盡量接近,以方便小組內討論;但是小 組間的座位盡量擴大,以免小組討論時互相干擾到其他組討論。本研究將座位安 排如下圖 3-3:

圖 3-3 教室座位圖

十二人分成三組,第一組有組員 T、I、H、Gi 四人;第二組有組員 E、Ga、

Je、L 四人;第三組有組員 Sh、B、J、Ch 四人。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 學習小組的合作默契需要時間培養,至少讓各組有六至十週的時間學習如何相 處,之後教師再依據各組員進步情形予以重新分組並換座位。

五、 準備教材:

黃政傑、林佩璇(1996)指出教材是指教學時所需的種種材料,包含教學內 容、教學流程、作業單、評鑑工具等。本研究所實施的合作學習策略為 STAD 策 略,教學前需準備有作業單、答案單、組員發言與討論觀察表每組各一份,小考 測驗卷每人一份。研究者為了解學生對於應用合作學習進行英語學習的態度與看 法,準備好一份正式訪談大綱,以了解學生在教學實施前(如附錄八)與實施後

(如附錄九)對英語學習的成效。

貳、 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參考蔡清田(2000)行動研究實施程序(如圖 3-1)。由 於行動研究是一螺旋的循環過程,須經由規畫、行動、觀察、反省、再規畫等迴 遞式研究設計的步驟,達到研究目的。所以研究歷程中,依據規劃而採取教學行 動後,若研究者觀察到有需要改進之處,會隨時加以修正、再規劃、再行動,以 謀求解決教學實務問題。

Blackboard

T I 第一組 H Gi

E Ga 第二組 Je L

Sh B 第三組 J Ch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一、 研究準備階段:(自 2013 年 7 月至 2014 年 1 月)

研究者擔任中年級英語教師已有五、六年的時間,上課時大多是以講述法配 合課本的學習相關遊戲、歌曲、動畫等,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玩電腦遊 戲時,頗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樂趣,但是偶有幾位較活潑或低學習成就者,似乎遊 戲也難引起他的學習動機,甚至有部分學生因為早已學過課本內容,所以遊戲不 但難以引起他的興趣,還會讓他覺得無聊而以擾亂上課秩序的方式來發洩。研究 者思考是否能運用合作學習的學習策略,來讓有學習過英語多年經驗的學生協助 較少英語學習經驗的學生,並透過進步分數換算表來了解學生進步情形,提升英 語的學習的深度與學習結果的效度。研究者利用圖書館資源或上網搜尋相關學術 網站,充實有關合作學習相關文獻探討資料,開始著手準備合作學習教學研究,

盼能藉由合作學習加深與加廣學生的英語學習經驗。

二、 研究發展階段:(自 2014 年 2 月至 2014 年 8 月)

研究者記得在大學時期曾擔任微積分小老師,協助同寢室的室友複習老師 上課教的微積分,雖然那時自己對微積分並不是很懂,但是卻發現在教別人的同 時,自己也複習記憶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再次地加深印象。所以,如果能將合作 學習靈活運用於英語教學上,對各種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說都能提升學習效果,研 究者決定以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探討合作學習融入英語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 響。在這一階段繼續文獻探討的努力,並著手敘寫研究計畫第一章研究動機、目 的、研究問題等,並適時請教論文指導教授,修正論文不足之處。

三、 研究第一階段實施與反省修正:(自 2014 年 9 月至 2014 年 10 月 15 日)

新學習新氣象,在開學前一、二週,先實施英語二十六個字母與日常會話的 測驗,測驗分數僅供研究者決定研究對象的參考依據,研究者將從測驗結果中,

選出十二位學生,作為英語合作學習教學的研究對象,利用每周四與周五早自修 的時間,來實施合作學習教學。因為在研究發展階段,研究者曾訪問兩位實施合 作學習的老師,兩位皆表示快接近期中、期末考時,合作學習的教學不得不暫停,

因為教學進度嚴重落後,所以為了不影響學生的期中與期末考,研究者決定利用 早自習時間實施合作學習英語教學。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主要藉由進步分數換 算表與討論與發言觀察表的資料,來界定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輔以訪談、觀察 記錄、問卷、學生作業單或學習單、錄音、錄影、研究者省思札記等多元的方式,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蒐集相關資料,以進行資料初步分析,並不斷從反省與批判中,修正合作學習教 學策略。研究者從錄音與錄影等觀察紀錄中,發掘問題、感想與建議,從中找出 需要修改的策略,藉以完成行動研究解決問題的研究目的。

四、 研究實施第二階段(2014 年 10 月 17 日至 2015 年 1 月 13 日)

經過教學實施第一階段之後,研究者發現有些同學例如 I 生與 T 生,小組討 論時容易有爭執,I 生個性較活潑,而 T 生一板一眼絲毫不肯妥協,兩人不適合 在同一組,研究者將他們兩人分開,T生仍然在第一組而 I 生改為第三組。此外,

原本第一組的 H 生,經過研究第一階段 H 生已有所進步,研究者將他調到第二 組負責教導程度較弱的 L 生,因為他們兩人原本就是同一班級,較熟悉對方。

原本在第二組的 Ga 生,調到第一組,因為他的個性較溫和,不易與人起衝突,

和 T 生相處較不會有摩擦。原本第三組的 Joe,為了平衡每組四人的小組人數,

和 T 生相處較不會有摩擦。原本第三組的 Joe,為了平衡每組四人的小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