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法」課程內涵知識技能分析

第四章 「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內容分析

第一節 「研究法」課程內涵知識技能分析

本研究內容分析之分析對象即為「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由於考慮不同學 科領域之研究方法之差異以及研究領域學科知識的限制,本研究選取研究者能理 解的社會學科領域的各類「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作為分析樣本,由我國(教育 部統計處,2012d)社會學科領域相關系所中,首先依照教育部統計處公告之學 科標準分類之六大學門及其學類數比例(教育部統計處,2012c)分兩階段進行 配額便利取樣與立意取樣,抽樣架構如表 4-1。

表 4- 1 「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分析抽樣架構

學門 學類數 (比例) 第一階段取樣 (比例) 第二階段取樣 (比例) 傳播學門 9 (0.20 ) 9 (0.20) 3 (0.20 ) 商業及管理學門 10 (0.22 ) 10 (0.22 ) 3 (0.22 ) 社會服務學門 4 (0.09 ) 4 (0.09 ) 2 (0.13 )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10 (0.22 ) 10 (0.22 ) 3 (0.22 ) 法律學門 3 (0.07 ) 3 (0.07 ) 1 (0.07 ) 民生學門 9 (0.20 ) 9 (0.20 ) 3 (0.20 ) 共計 45 (1.00 ) 45 (1.00 ) 15 (1.00 )

第一階段於各學類取樣 1 所研究所作為樣本,共獲得 45 分研究法課程之教 學大綱,第二階段採立意取樣方式,根據研究需求進一步篩選具備新穎性(根據 研究樣本蒐集時間,較新穎之教學大綱樣本為 100 學年度或 101 學年度)、其內 容與研究方法以及論文寫作教學相關,並且詳列每周課程內容規劃之「研究法」

課程教學大綱內容分析樣本共 15 份,各分析樣本簡介詳如附錄二。

為使研究分析便利進行,將選取之 15 個分析樣本整理為格式一致之分析文 本,以課程(course)之英文首字母C作為編號開頭,各分析文本編號依序為 C01 至 C15,各分析文本內容詳如附錄三分析文本內容詳如附錄三。

本節主要說明經由「研究法」課程內容分析發現其中內涵之研究應備知識技 能為何,並列舉三至五項課程單元案例作為佐證,列舉課程單元案例的方式,透 過換行縮排,採新細明體字體,並於其後空兩格以中括弧標示案例出處,例如:

研究概念之介紹(研究、理論、學說與模型) [C03_01]之案例出處為分析文本編 號 C03 之單元編號 01,文本編號與單元編號以底線連接。

本研究進行「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之內容分析程序,首先採進行初步編碼,

透過閱讀各「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分析文本之內容,給予各分析單位初步的編 碼,接著整理代碼清單,將內含概念相同的編碼聚集、合併,並以名詞為的命名 原則形成研究專業知識技能類目,將研究專業知識技能類目之主類目與其子類目 關係釐清,形成初步編碼系統,再利用初步編碼系統對所有分析文本再次進行分 析編碼檢驗初步編碼系統的適切性,並適當給予調整形成完整編碼系統,最後歸 納出完整的「研究法」課程知識技能內涵架構。

經由分析發現有部分課程單元實際並無教學內容,例如課程簡介、期中、期 末考試、註冊、選課、放假公告等,因此不納入本研究分析討論,而針對有實際 教學內容之課程單元進行分析與歸納,發現各研究法課程教授的內容涵蓋「方法 論與研究取向」、「測量、樣本與信效度」、「研究倫理」、「研究意識與研究問題」、

「學術文獻蒐集與評析」、「取樣方法」、「資料蒐集方法」、「質性資料分析方法」、

「量化方法」、「混合式資料分析方法」、「書寫格式與技巧」以及「報告與討論」

等研究專業知識技能,共十二小類,可進一步歸納為「研究基本概念」、「文獻回 顧」、「實徵資料蒐集」、「實徵資料分析」與「報告撰寫」五大主題,其架構如圖 4-1 所示。

圖 4- 1 「研究法」課程之內容架構

1. 研究基本概念

經由分析發現在各類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中,最初幾周課程單元的主題皆與 研究的基本概念有關,可分為「方法論與研究取向」、「測量、樣本與信效度」、「研 究倫理」和「研究意識與研究問題」四類(如圖 4-2),在本研究取樣分析之 15 個課程中,有 14 個課程教授與「方法論與研究取向」相關的單元;有 14 個課程 與「測量、樣本與信效度」相關;有 8 個課程與「研究倫理」相關:有 7 個課程 教授與「研究意識與研究問題」相關的單元。

「研究法」課程 內容 1.研究基本

概念 1.1方法論

與研究取向

1.2測量、樣 本與信效度

1.3研究 倫理

1.4研究意識 與研究問題

2.文獻回顧-- 學術文獻蒐集與評析

3.實徵資料 蒐集

3.1取樣方法 3.2資料蒐集

方法 4.實徵資料

分析

4.1質性資 料分析方法 4.2量化資

料分析方法 4.3混合式資

料分析方法

5.報告撰寫 5.1書寫格式

與技巧 5.2報告與

討論

圖 4- 2 與「研究基本概念」相關的研究法課程內容

1.1 方法論與研究取向

「方法論與研究取向」是在正式進入研究活動前應了解的研究基本知識,通 常將研究的意義、本質與根源、研究的方法論和研究取向以及相關典範等議題在 最初幾周課程進行綜合說明與討論,實際案例舉例如下:

質化研究的本質及根源 [C13_03]

社會科學研究,研究面向,理論與研究 [C01_04]

研究概念之介紹(研究、理論、學說與模型) [C03_01]

科學與研究(二)1 研究過程的步驟 2 為什麼要進行社會研 [C05_03]

1.2 測量、樣本與信效度

「測量、樣本與信效度」是在研究歷程中,規劃及進行研究設計的應備重要 知識,由教學大綱之分析可看出其中包含質化與量化研究的概念化、操作化與測 量方法等,實際案例舉例如下:

研究概念之設計及操作化(尺度、信度與效度) [C03_03]

質化與量化的研究設計 1.量化設計議題 2.質化研究設計之議題 [C05_11]

質化與量化的測量 [C08_06]

研究規劃與設計:4.研究設計 5.概念化及測量 6.操作化與問卷設計

[C12_04-06]

概念、變項及操作型定義、標尺 [C15_07]

1.研究基本概念

1.1 方法論與研究面向

1.2 測量、樣本與信效度

1.3 研究倫理

1.4 研究意識與研究問題

1.3 研究倫理

「研究倫理」是研究者應該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應該能夠了解與社會學科 研究相關的敏感議題,包含與研究相關的政治議題、研究對象的隱私及安全保護 議題,另外,也強調在研究評估與學術傳播時的倫理與道德規範,例如研究的公 正性、尊重智慧財產等,將案例列舉例如下。

課程介紹,社會研究的倫理和政治議題 [C01_01]

第五章研究與學術倫理 [C02_06]

研究評估及學術倫理 [C03_15]

社會研究的倫理與政治議題(一)1 倫理問題和研究者 2 有關研究對象之倫理 議題 [C05_08]

社會研究的倫理與政治議題(二)1 研究的政治性 2 客觀性與價值中立 3 研究 發現的傳播與應用 [C05_10]

1.4 研究意識與研究問題

「研究意識與研究問題」是在研究歷程之初,進行研究主題發想和聚焦的應 備知識與技能,包含了解何謂問題意識以及如何透過文獻的回顧規劃並確立研究 主題等,實際課程案例如:

什麼是「問題意識」(problematic)? [C07_01]

規劃及確立研究主題 [C10_02]

研究主題的設定(作業:設定研究主題) [C15_03]

此外,研究者應具備提出明確研究問題的能力,經由分析樣本之觀察,發現 形成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必須經歷文獻的回顧、問題的選擇、佈題和提出假設等 步驟,亦指出在形成研究問題時,需要具備與研究相關背景知識以及研究問題設 計的技能,實際課程案例如:

第三章研究問題的呈現 [C02_04]

問題的提出與佈題 [C04_06]

提出主要問題 [C06_10]

2. 文獻回顧 - 學術文獻蒐集與評析

經由分析發現在各類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中,教授與「文獻回顧」相關知識 技能的課程單元以「學術文獻蒐集與評析」教學為主,在本研究取樣分析之 15 個課程中,有 3 個課程教授與「學術文獻蒐集與評析」相關的單元。

「文獻回顧-學術文獻蒐集與評析」的知識與技能也是重要的教學主題之一,

課程重點在培養學生具備學術文獻蒐集、閱讀和評論的能力。經由研究法課程分 析發現,不少課程單元專門講述學術文獻閱讀與評論之技巧,也在課程中透過學 術文獻實例探討活動引導學生閱讀與評論學術文獻的能力,其案例如下:

圖書館資料查詢技巧圖書館 [C01_03]

文獻探討與回顧 [C10_03]

研究報告範例討論 備註(上課內容):同學報告 a-e 的歷程、老師講解分析閱 讀和研究報告評論的要領 [C14_03]

3. 實徵資料蒐集

經由分析發現在各類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中,教授與「實徵資料蒐集」相關 知識技能的課程單元,包含「取樣方法」、「資料蒐集方法」兩個主要的教學主題

(如圖 4-3),在本研究取樣分析之 15 個課程中,有 9 個課程教授與「取樣方法」

相關的單元;有 15 個課程教授與「資料蒐集方法」相關的單元。

圖 4- 3 與「實徵資料蒐集」相關的研究法課程內容 3.實徵資料蒐集

3.1 取樣方法

3.2 資料蒐集方法

3.1 取樣方法

在研究歷程中,取樣是選擇研究對象的一個過程,而「取樣方法」是掌握經 濟而有效取得代表性樣本,以精確地推論母群體特性的方法,也是影響資料獲取 方式及數量的關鍵,經由分析發現,在研究法課程中教授的取樣技術,包含說明 不同研究取向適用的取樣的方法、技術,以及如何決定樣本和樣本大小等,實際 案例如下:

量化與質化抽樣 [C06_06]

抽樣方法(機率抽樣及非機率抽樣方法) [C03_10]

選擇抽樣樣本 [C10_07]

決定樣本大小 [C11_12]

3.2 資料蒐集方法

「資料蒐集方法」是各類研究法課程中最主要的教授內容,經由分析發現,

依照課程主題的不同,所教授研究方法之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各類研究方法課 程,分為以研究法為單元主題,講授某種研究方法的特色、研究資料蒐集的程序、

技術等;另外則是以配合研究方法使用的資料蒐集技術為單元主題,講授研究資 料蒐集的方法、操作技術。

在社會學科研究領域當中,常見的研究方法例如田野(實地)研究法、實驗 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歷史比較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將案例列舉如下。

田野研究 [C06_07]

實地研究法 1.實地研究法的邏輯 2.觀察並蒐集資料 3.實地研究訪談

[C05_16]

第十八章實驗性與準實驗研究一 [C02_12]

調查研究(一)1 調查研究的邏輯 2 建構問卷 [C05_12]

歷史比較研究法 1.歷史比較研究計畫步驟 2.歷史脈絡中的資料與證據 [C05_17]

行動研究法 [C13_14]

配合研究方法的使用之資料蒐集的技術包含問卷調查、訪談、焦點團體、民 族誌、參與觀察、實驗與次級資料蒐集等,將案例列舉如下。

配合研究方法的使用之資料蒐集的技術包含問卷調查、訪談、焦點團體、民 族誌、參與觀察、實驗與次級資料蒐集等,將案例列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