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節依據研究目的,將主要研究分析結果分為「研究準備度內涵」與「如何 發展研究準備度評量」兩個部分回答研究問題。

一、 研究準備度內涵的為何?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與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內容分析探究研究準備度的內 涵,以內容分析結果歸納出研究準備度的五大項目,包含「研究基本概念」、「文 獻回顧」、「實徵資料蒐集」、「實徵資料分析」與「報告撰寫」,根據文獻認為具 備資訊素養是進行研究活動的基礎,因此歸納準備度基礎資訊素養能力,包含「資

訊需求的釐清與辨識能力」、「資訊獲取能力」、「資訊分析評估與內化能力」、「資

表 7- 1 研究準備度內涵知識技能架構(續)

表 7- 1 研究準備度內涵知識技能架構(續)

如:Excel, SPSS

報告撰寫 資訊利用

(一) 研究準備度評量的內容架構為何?

(二) 研究準備度評量之標準化編製過程為何?

本研究發展之研究準備度評量,依照陳柏熹(2011)提出之測驗編製標準流 程與方法進行編製,首先依照評量目標考慮欲評量之內容、題數、施測環境、受 測對象等因素,進行雙向細目表規劃,選擇適用於本研究準備度評量之單一一選 擇測驗題型,依照雙向細目表之規劃進行試題編製,並邀請測驗及學科專家進行 審查,依照專家提出修改意見後進行題目的修改後完成預試評量卷,經歷邀請 60 位對於研究準備度與資訊素養教育相關研究議題較熟知的圖書資訊學領域碩 士學生協助填寫預試問卷,預試分析結果可針對試題的品質提供客觀的量化資料,

也可透過受試者建議幫助檢視試題品質,以利再次進行評量試題內容之修正及調 整,最後形成正式研究準備度評量,進行正式測驗實施。

(三) 經標準化編製過程之研究準備度評量其適切性如何?

本研究正式測驗實施依據我國社會學科六大學門之碩士研究生人數比例進 行抽樣架構與評量發放規劃,共回收 159 份有效樣本,根據正式測驗回收資料分 析研究準備度評量之適切性。

根據試題難易度與鑑別度分析來看評量試題的品質,發現在研究準備度評量 整體試題的難易度表現良好,不同難易度的試題數分布比例接近學者建議之 25%、

50%、25%,但容易題數較多出 2 題,評量整體的平均答對率為 0.66,綜合試題 難易度鑑別指標與受試者成績表現結果,分析本研究準備度評量之難易度,屬於 中間偏易的難度,符合本研究發展準備度測驗類型評量之難易度需求,且研究準 備度評量中,評量高分組平均答對率 0.86;低分組平均答對率 0.42,整體評量鑑 別度為 0.44,較預試時的 0.32 提高 0.12,根據鑑別度指標來看整體評量的鑑別 度表現也達到非常優良之標準。

根據信度與效度分析來看本研究發展之準備度評量是否可有效達到檢測受 試者研究準備度之功能,透過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發現折半信度為 0.80,而 Cronbach’s α 係數為 0.81,整體而言,研究準備度評量內部一致性信度達 0.8 以 上,根據學者 DeVellis (1991/1999)所提出的看法,認為 α 係數介於 0.70 於 0.80

之間屬於相當不錯,0.80 以上則非常好,亦表示本研究發展的試題都應具備檢測 研究準備度相關知識技能之潛在特質的功能。

關於本研究準備度評量具有良好內容效度證據,首先在內容發展上,本研究 是根據文獻探討與研究法課程教學大綱內容分析為基礎,採標準評量編製程序編 製,此外本研究準備度評量是資訊素養與經研究法教學領域專家協助審查與修改,

計算兩位專家對研究準備度評量試題的評分,CVI 值分別為 0.67 與 0.82 ,平 均值為 0.74,針對不足之處本研究也根據專家給予的意見,新增備用試題、修 改試題陳述使之流暢明確,故本研究準備度評量具良好內容效度。

建構效度的部分,採用團體差異比較法分析接觸研究所教育時間不同的碩士 一年級生與二年級以上學生的答題表現;以及有學習過研究法課程經驗與沒有修 過研究法課程經驗的受試者的答題表現,也發現接受研究所教育時間較久的同學,

以及有修過研究法相關課程經驗的同學之答題表現較優,證實本研究發展的評量 工具,可以鑑別出研究準備度不同的受試者,意即可有效檢驗受試者研究準備度 的差異。

整體評量表面效度而言,透過分析受試者填答本研究準備度評量的感受,與 研究預期達到引起學生對自我研究準備度的關心和激發研究相關技能學習興趣 的效果相符,最後關於測驗環境的問題,受試者對於本研究線上評量易於操作之 意見,落在同意與非常同意區間,表示本研究準備度採線上施測方式對於大多數 受試者來說是便利操作的。

綜合本研究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發展之研究準備度評量工具具備一定的信 度與效度,是適用於本研究所取樣之社會學科範疇的碩士研究生使用的研究準備 度評量。雖然受到本研究範疇與限制的影響,未能進行較大規模的題庫建立和測 驗實施活動,是否適用於大範圍之社會學科碩士研究生使用的部分仍有待後續研 究發展的考驗,但是根據本研究的結果與發現,可作為未來後續的研究準備度相 關評量工具發展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