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背景與動機

身處於資訊科技發展快速的知識經濟時代,資訊掌握與知識創造能力是提升 自我競爭力並跟上大時代變遷潮流的關鍵,而高等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專業 領域的深入探究,並訓練學生如何透過思考與研究創造知識,亦致力於提升學生 做研究的素養,使學生未來在不同學習領域或職場上具有競爭力。現今我國高等 教育發展快速,大專院校畢業生與研究生人數逐年成長,引發國家社會關注高等 教育學生的研究與學習表現,近年來研究素養的議題在國際上漸受重視,但國內 對於學生在從事研究活動時應該具備的知識與技能為何卻甚少探討。因此,探究 研究準備度的內涵,是本研究所關切的主題,本章分作四節,將本研究之研究背 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範圍與限制、名詞解釋,分別詳述如下。

第一節 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我國大學院校數量成長快速,根據教育部統計處 2002 年至 2011 年統 計資料顯示,10 年內公私立大學共增加 55 所,大學生人數增加 262,070 人;研 究所增加 1,384 所,學生人數增加 80,688 人(教育部統計處,2012a),隨著學歷 貶值的現象產生,不少大學生在畢業之後選擇繼續升學,國內研究生人數明顯有 逐年成長趨勢,平均每年增加約 130 所研究所,將近增加 8000 多名研究生。

在高等教育發展快速的同時,也引發如學歷貶值、高學歷高失業率等諸多社 會現象議題的討論,2007 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針對高學歷高失業 趨勢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四民眾認為學生本身觀念與態度是主要原因,有九成二 民眾認為欲改善高學歷失業問題,學生應培養多項專長,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由此可見社會大眾認為現今高等教育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學習能力仍需加強(師大 新聞,2007)。面對資訊科技發展快速的知識經濟時代,資訊的掌握與知識創造 是學生提升自我競爭力的主要關鍵,因此,資訊素養即為學生專業技能與學習能

力提升之關鍵,高等教育學生之資訊素養能力在國際上也同樣被視為最近與未來 須持續關注的關鍵議題,例如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最新 2012 年《美國圖書館現況報告》(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Report 2012)將 高等教育學生之資訊素養視為關鍵議題,該研究報告指出大多數的學生自認缺乏 做研究的能力,其中有六成的大學生表示無法評估資訊的品質與可信度,七成以 上的學生表示不知道要去那裡找文章,四成的則學生不知道如何整合所蒐集到的 資料,這些數據皆突顯出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中特別是在學習資源的掌握與批判 性思考等學術研究方面的能力,更應加強教育與引導(ALA, 2012)。

由於教育政策與文化發展的不同,在美國的大學教育十分重視學生獨立思考 與研究探索的能力,因此研究素養被視為高等教育學生資訊素養教育課程的一環。

而在 2000 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RL) 所 提 出 的 美 國 高 等 教 育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標 準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中涵蓋與研究能力相關的素養指標,

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指標包含資訊需求的認知與辨識能力、資訊有效獲取 能力、資訊評估能力、資訊利用能力、資訊倫理與資訊安全的認知和運用能力,

共五大能力標準構面,各標準構面之下涵蓋二十二項能力表現指標與八十七項成 就標準(ACRL, 2000)。除了資訊素養能力標準的建立之外,最新美國研究圖書館 學會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在美國已經有將近一半的高等教育院校將資訊素養能力 納入學生的學習成果內涵之中(ALA, 2012),更再顯示國際上對高等教育學生研 究能力教育特別著重於培養學生之資訊素養。

綜合上述的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可以了解到,高等學生在進行研究時應具備的 知識技能,資訊素養只是基礎,更進一步的研究準備度,應包含進階的資訊獲取 與處理技巧以及專業的研究知識。但是,長久以來高等教育將研究生應備的研究 知識技能視作資訊素養教育的一環,忽略了研究專業知識技能本身的獨立性與重 要性,對研究準備度內涵的研究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為何也缺乏了解。

近年來,不少國內外學者對於層出不窮的各類素養概念不清,亦被混淆誤用

等情況,提出釐清各類素養概念重要性,同樣的研究準備度之概念與內涵也極具 釐清之必要。然而,回顧國內與研究生、碩士生能力表現之相關研究,發現大多 以探討研究生在各階段的心理、態度和自我期許、研究行為為主題,例如資訊尋 求行為、資訊管理行為、閱讀行為研究等,相較之下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素養議 題則較少被深入討論,因此本研究希望針對我國碩士研究生之研究準備度議題進 行較深入的探究,釐清其概念與內涵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另外,就學生角度而言,大學生在進入研究所之後的學習歷程不同於大學階 段,王汎森(2005)認為研究生和大學生最大的不同在於大學生基本上是來接受 學問、接受知識的,然而研究生則應該準備要開始製造新的知識,因此在學習歷 程轉換同時也將面臨許多新挑戰,例如閱讀大量原文書、學術期刊、學習研究知 能與技巧等;楊淨涵(2009)指出碩士生課業的壓力由碩士班學習型態的改變、

課程難度與作業量的提高、時間緊迫,特別是在論文的研究與寫作時備感壓力,

而研究者也切身感受到身為研究新手,在面對學習型態的轉變和論文的壓力時的 徬徨和無助,因此認為若能在進行正式學術研究與論文撰寫之前,瞭解應充實之 能力以及具備之心態,相信不論是在心理狀態的準備或是實際學習研究能力的培 養都會有許多幫助,此則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二。

除了研究準備度概念與內涵的釐清之外,研究相關的知識技能教育的推動也 十分重要,觀察過去研究能力教育推動情形,可看出大學圖書館一直扮演重要的 角色,例如吳美美(2010)曾分析由美國大學遠距教育和圖書館員發起的「遠距 校園圖書館服務」(Off-Campus Library Services Conference)會議主題分布,發現 會議主題即分為資訊素養、圖書館利用教育、研究素養三類。而在我國逢甲大學 圖書館分別於 2009 舉辦「研究素養精進坊」以及 2012 年舉辦「學術論文精進坊」

等課程,其教學內容包含特定資料庫的指導、問卷調查與 SPSS 統計軟體運用、

報告撰寫與文獻蒐集、學術引用與書目管理、標準資料查尋、電子書利用、產業 研究資料庫操作等,研究能力教育發展與推動都與大學圖書館服務息息相關。

Covello (2010)曾於回顧數位素養評估研究中提出透過適當的數位素養評估

工具發展與實施,有幾個重要性,包括:其一可有助於數位素養教育的提倡;第 二可做為數位素養教育課程之創新發展和課程變化的指引;第三可引發學生自主 學習;第四可幫助建立數位素養技能和知識的明確定義。同此可知,若是期望了 解碩士研究生之研究準備度內涵,並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與研究能力提升教育的發 展,可透過發展適當的評估工具來實現。因此本研究旨在發展我國社會學科碩士 研究生研究準備度評量,透過發展過程中釐清研究準備度之概念與內涵,並描繪 一個適用我國社會學科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準備度概念架構,而研究結果也期 望可作為學術圖書館和系所提供碩士研究生教學指導之參考,並且幫助學生在進 行研究前對自我的研究準備度有所了解,進一步引發其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