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素養和研究準備度的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資訊素養和研究準備度的關係

自 90 年代起,美國各大學已陸續將資訊素養教育融入正式通識教育課程之 中,Shapiro & Hughes (1996)提出的高等教育之資訊素養教育課程(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中,內容包含資訊技術工具使用的素養(tool literacy)、資源掌 握的素養(resource literacy)、社會結構知識的素養(social-structural literacy)、創作 出版的素養(publishing literacy)、新興科技的素養(emerging technology literacy)、

批判思考的素養(critical literacy)、及研究的素養(research literacy)等七項高等教育 之應具備之關鍵素養。

根據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最新 2012 年《美國

圖書館現況報告》(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Report 2012)中指出現今大多數的大 學生自認缺乏做研究的能力,其中有六成的大學生表示無法評估資訊的品質與可 信度,七成以上的學生表示不知道要去那裡找文章,四成的則學生不知道如何整 合所蒐集到的資料,這些數據皆突顯出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特別是在學習資源 的掌握與批判性思考等學術研究方面的能力,應更加強教育與引導,因此,高等 教育學生之資訊素養仍為未來大學圖書館資訊素養教育發展之關鍵議題。

若在大學生的資訊素養教育中,有關學習資源掌握、批判性思考等學術研究 方面相關的素養能力已備受重視,則身為比大學生更需要研究方面相關素養能力 的碩士研究生當然更應具備專業和熟練的資訊素養能力。廖淑真(2007)在碩士 生對於資訊素養熟練度與態度調查研究中提到,處於知識經濟時代,基本的資訊 素養是碩士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且碩士生因為需要進行獨立研究的活動,因此 也應是進階資訊素養技巧的最大需求者,廖淑真在該研究中分析各國資訊素養指 標發展情況,認為 2000 年由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RL)所提出的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陸續影響如英國、澳洲、德國、

南非、南美、西班牙、瑞典、墨西哥等國的資訊素養教育發展,更帶動世界各國 制定高等教育資訊素養標準,具有國際的領導地位。

1999 年 ACRL 擬定「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草案」,2000 年正式提出

「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其內容包含「資訊需求的釐清與辨識能力」、「資訊獲取能力」、

「資訊評估與內化能力」、「資訊利用能力」、「資訊倫理能力」,共五大能力標準,

各能力標準之下涵蓋二十二項能力表現指標(performance indicator)與八十七項成 果效益(outcome),由於教育政策與文化發展的不同,西方國家之高等教育十分重 視學生獨立思考與研究探索的能力。因此,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美國高等教育資訊 素養標準內容,發現其中也涵蓋許多在研究歷程中應備的相關能力,以下將五大 能力標準內容與研究準備度相關為何分別說明之。

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第一項為具備「資訊需求的釐清與辨識能 力」,其中能力表現指標包含:

1. 能夠界定並釐清其資訊需求

2. 能辨別資訊來源之各種類型與媒體形式 3. 能考量取得所需資訊之成本效益

4. 能再次評估最初資訊需求之特性與範圍是否符合需要

在研究意識產生到研究問題釐清的過程之中,起初會對所有相關的資訊進行 搜尋,並逐漸聚焦,最後才會針對適切的特定主題進行搜尋(Kuhlthau, 2004),而 上述資訊素養表現指標之內容,由研究者意識到有資訊需求產生,接著建構初步 的研究主題或問題,作為資訊搜尋的方向,並選擇適當的工具和管道進行資訊的 探索,即是進行相關資訊搜尋和研究主題聚焦的活動,而表現指標 2「能辨別資 訊來源之各種類型與媒體形式」與表現指標 3「能考量取得所需資訊之成本效益」

則是資訊搜尋前,為使資訊搜尋活動更有效率而應備的能力,最後表現指標 4「能 重新評估最初資訊需求之特性與範圍是否符合需要」則為確認自我是否已經釐清 問題需求的能力,因此「資訊需求的釐清與辨識能力」也為研究歷程中應備素養。

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第二項為具備「資訊獲取能力」,其中的能 力表現指標包含:

5. 能選擇最適當的研究方法和資訊檢索系統取得所需資訊 6. 能建構和執行有效地檢索策略

7. 能利用線上或人工等各種不同方法取得所需資訊 8. 必要時能重新界定檢索策略

9. 能摘要、紀錄、管理資訊及其資源

當資訊搜尋歷程中研究問題或欲探究的主題明確之後,將進行特定資料蒐集,

因此「資訊獲取能力」即符合研究歷程中研究相關資料蒐集階段之所需,上述資 訊素養表現指標內容強調各種資料蒐集工具和方法的運用能力,在社會學研究中

「資料」是指研究者透過詢問、觀察情境、或是人類閱讀紀錄所蒐集到的訊息,

可分為初級資料和次級資料,因此有效的資訊獲取能力也包含各類研究方法的選 擇和使用以及資料蒐集、評估、程序和策略的發展(David & Sutton, 2004/2009),

前述各類研究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亦即表現指標 5 與 7 的內涵;而資料蒐集、評 估、程序和策略的發展亦即表現指標 6、8、9 的內涵。

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第三項為具備「資訊評估與內化能力」,其 中的能力表現指標包含:

10. 能從所蒐集的資訊中彙整主要概念摘要 11. 能建立並應用適當的準則評估資訊及其來源 12. 能綜合主要概念建構新的觀念

13. 能將新舊知識加以比較得知資訊之加值、矛盾、或獨特之處 14. 能判斷新知識對個人價值系統之衝擊並調和其間差異

15. 能透過與他人、學科領域之專家學者的對話有效理解和詮釋所得資訊 16. 能判斷是否修正最初的問題

資訊評估與內化能力,由各項表現指標與成就標準的內容可以看出,其內涵 皆為研究歷程中研究相關資料蒐集分析階段應具備之能力,主要強調將資料內容 經過內容在強調吸收內化重點資訊的能力,例如「能建立並應用適當的準則,以 評估資訊及其來源」、「能綜合主要概念,建構新的觀念」、「能將新舊知識加以比 較,以得知資訊之加值、矛盾、或獨特之處」等皆為資訊內化並產生新知識的歷 程表現,而「能判斷新知識對個人價值系統之衝擊,並調和其間差異」、「能透過 與他人、學科領域之專家、學者的對話,有效理解和詮釋所得資訊」以及「能判 斷是否修正最初的問題」等則是自我知識的提升與透過客觀或專家意見學習判斷 結果優劣的能力。

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第四項為具備「資訊利用能力」,其中的能 力表現指標包含:

17. 能應用新舊資訊規劃和開發特定的產品或作品 18. 能修正創作過程

19. 能有效地與他人分享創作成果

由其內容可以看出資訊的利用能力是指將經由資訊搜尋與研究後所獲的新 知,以完整作品的方式呈現,並且透分享使資訊具有利用之價值,因此屬於研究 歷程中研究結果呈現階段應備之能力,其中所指完整作品或產品,亦即經由學術 書寫過程所產生的研究論文或者研究報告等。

最後,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第五項為「資訊倫理能力」,其中的 能力表現指標包含:

20. 能了解與資訊和資訊科技相關之倫理、法律與社經課題 21. 能遵守取得和利用資訊之相關法律、規定、機構政策和禮儀 22. 能在作品中感謝資訊來源

資訊倫理能力之內容為資訊使用時相關的倫理道德、法律以及安全的認知和 應用能力,而在研究歷程之中所討論的倫理能力不僅資訊倫理,也包含研究的倫 理,其內涵是指在社會研究的情境之中,存在許多道德、法律等規範而在研究進 行的過程中常存在道德與法律的爭議,研究者必須自行判斷,以合乎自身研究取 向、研究信念和研究「倫理」的方式進行研究(Neuman, 2000/2002)。因此資訊素 養表現指標提到「了解與資訊和資訊科技相關之倫理、法律與社經課題」,若延 伸至研究準備度的概念,研究者對於自身研究情境中之相關倫理、法律和社經課 題也應具有了解,並且在研究過程中得各個階段皆有可能影響研究者的行為與判 斷。

綜合上述討論,本研究將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指標中的二十二項表現指標 內容與並與該能力適合應用的研究歷程階段歸納如表 2-3。

表 2- 3 資訊素養於研究歷程中的應用

本節透過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之內容與研究歷程各階段和其主 要活動分析對照,發現資訊素養能力標準,重視資訊評估和資源掌握能力,例如:

檢索策略的規劃和使用、資源的掌握、各類檢索工具的應用等,而其中也有提到 論文撰寫過程時的應備知識、技能與態度,例如:研究方法的使用、正確使用書 目與引文格式、研究計畫的發展等,還有情意態度層面的「資訊倫理」,倫理是 指當面臨法律與道德規範之爭議時應秉持適當之原則信念進行資訊使用行為,在 資訊素養指標中的資訊倫理,即強調智慧財產的重要和如何尊重智慧財產的能力,

而資訊倫理的概念應用至研究歷程之中,即是遵守與研究相關的「倫理與規範」, 由此可見資訊素養的能力是研究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也是研究準備度的 基礎,然而也看出美國高等教育所提出的二十二項資訊素養指標,只是資訊素養 指標,並無法完整詮釋研究準備度的內涵,因為其中缺乏研究所需要的實徵資料 蒐集和分析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