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理念與研究設計

壹、研究理念與觀點

過去在實証論的研究典範之下,立基於客觀的科學方法,對先見抱持負面的 的看法,認為研究者要避免將自己的「主觀」加在研究之上,以免「污染」了研 究。然而,詮釋學則指出先前理解的必然性。依照海德格的看法,理解先於認識,

在進行理性認識或理論認識之前,必須存有某種「前見」,才能對它進行認識,認 識的結果又構成新的前見,構成了一種詮釋學的循環(Plager,1994),透過這種不 斷往復的循環,對它的認識變得越來越清楚。再觀之高達美的論點,人的理解根 本不是方法的問題,理解是一種發生、是一種遭遇,因此成見並不是負向的。成 見是人的歷史存在狀態,與歷史互相交織,成為理解的基本視域,個人必須在其 歷史的存在中,展開理解活動,因此源自個人歷史的成見,不可能完全消除。綜 合而論,海德格的前理解和高達美的視域所指稱的皆是所謂的先見,亦即詮釋者 與被詮釋者交會之前,存在其內心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二者各自的前理 解或先見經由交會,形成高達美所謂的視域的融合(鄒川雄,2003)。因此,哲學 詮釋學持的是一種「非客觀主義的意義觀」,認為意義並非已經存在那裡,有待 我們去「發現」,意義是在對話協商、產生出來,並無最終正確的解釋,只有透 過對話達成暫時的共識。哲學詮釋學取向的研究旨在處理文本或社會現象的意義,

強調沒有一個超然於具體處境的立足點,所有研究都必須從研究者身處的社會文

化傳統所提供的前見或先前判斷作為出發點,經由部分與整體之間不斷往返的詮 釋循環,且此一循環過程強調理解的發生是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間的視域融合。

研究不只是對於「外在」現象的瞭解,它反映了我們的先前理解,詮釋者在詮釋 的循環中還須不斷進行反思,它讓我們反省自己原來是這樣看世界的,以修正自 己的先前理解,而對文本或現象的理解最終會達致自我理解,因此每一個研究會 牽涉到研究者的自我學習與轉變。

本研究採取建構主義的觀點,認為個體乃是自己的歷史家,人對於自我的理 解即是一種自我建構,同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一種建構的過程。其次,本研 究基於現象學與詮釋學的差異,以詮釋學為取徑。若站在現象學的視角,係以存 而不論的原則進入對方的世界,並放下研究者個人的觀點,期望讓現象還原至其 本質,亦即本質早已隱身於現象之後,經由還原逐步揭露讓本質浮現,而詮釋學 的「理解」和現象學的「還原」不同,詮釋學的「理解」並不預設在現象的後面 存有什麽,而認為隨著理解的過程,現象的意義會有所改變,最後所出現的可能 不是本質,而是更新的理解,也就是說可能永遠不會有終極的理解,所以稱為詮 釋的循環。簡而言之,現象學在持續的還原過程中顯露本質,詮釋學則是在理解 或詮釋的循環裡,不斷地創造了現象的意義。因此,本研究認為詮釋者與被詮釋 者互為主體,詮釋的結果乃是雙方共同創造出來的,雙方在相互交流中達到互相 理解,完整的理解是詮釋循環中浮現,詮釋的結果可能超出原本說話者或詮釋者 的預期,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結果,正如 Kockelmans 於 1975 年指出,詮釋學取 向社會科學的目的瞭解社會現象的社會意義,且此意義是社會成員所互為主體共 享的意義(引自畢恆達,2001),意義是歷史性的。因此,本研究試圖以詮釋學的

「理解」精神深入專業助人者的內在經驗世界,瞭解臺灣社會團體工作專業養成 與發展的歷程與脈絡,探索在社會團體工作專業養成歷程中,對於社會工作者來 說,社會團體工作是什麼?社工作者的這個人怎麼存在?本研究不僅探索專業發 展的歷程,更要理解團體工作專業發展對社會工作者這個「人」有著什麽樣的意

義?高達美認為從事研究時,不僅是獲得知識的工具性過程,更是人類創造及在 創造自己的過程,即對真理的追尋則是再造自我的方式;又如海德格所言,知識 的獲得與獲得的過程對人的影響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意義正是詮釋學從經典考 據走向存有的關鍵,詮釋學從相同文獻中看到不同面貌,這正說明本研究為何探 討的是社會團體工作專業的養成與發展歷程,卻聚焦於專業養成歷程中之「意 義」。

貳、研究設計

一、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

(一)研究者

本研究的取徑,從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的互動去理解意義與存在,重視研究 者與被研究者的相互建構過程,故研究者亦是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接觸團體工 作與團體動力已有十三年的時間,這十三年期間參加了五百多小時的團體動力訓 練,並在社福機構帶領志願服務人員團體、家屬團體、社會工作人員成長團體、

進行團體督導與團體動力訓練等,團體工作的實務經驗與團體動力訓練的扎實根 基,遂成為本研究重要的資源。

(二)研究參與者與選樣設計

本研究為探索與了解社會團體工作者成長與專業養成歷程,研究參與者需具 有一定之實務經驗與年資,才能夠窺見發展與轉化之脈絡,以形成豐富的文本,

故本研究參考社會工作師法範定之專科社會工師資格以及高雄市推行社會工作專 業分級制度,兩者均認定資深社工員或專科社工師應試資格需具有實務年資五年 以上者。因此,本研究以具有社會工作師考試應試資格且社會工作年資在五年以 上,同時需有社會團體工作實務經驗者為研究參與者。

其次,本研究依據 Papell 與 Rothmanm 回溯社會團體工作發展歷程中所標示 的社會目標傳統、治療取向及交互模式三種模式,訪談不同團體工作模式之實務

工作者,並未聚焦於單一模式。此外,為深化不同發展階段的變異性,參考學者

(黃彥宜,1988;李增錄,1996;林萬億,2006;莫藜藜,2007)對近代臺灣 社會工作專業化的歷史發展階段之區分:1945 至 1970 年的開疆闢土與篳路藍縷 的階段、1970 至 1990 年的塑造專業形象的時期、1990 至 1999 年為專業發展的 黃金十年,最後則是專業制度發展期,本研究邀請社會工作實務始於1970 至 1990 年、1990 至 2000 年及 2000 年以後三個時期之社會工作者,盡量達到每個模式都 含括不同年代之受訪者,惟社會目標模式未邀請到2000 年以後的研究參與者,這 也反映臺灣社會團體工作發展以醫療與交互模式為主流的現象。

本研究自 2015 年 10 月起以立意抽樣與滾雪球抽樣方式選取研究參與者,主 要透過研究者本身的人際網絡、已接受訪談者之引介或由實務工作者與團體工作 領域學者之共同推薦,召募和邀請受訪者,並得到知情同意後參與本研究。本研 究之訪談對象均為女性,最資深之社會工作者其團體工作實務年資超過三十年,

最資淺者則為六年。有關本研究參與者主要運用之團體工作模式與運用的年代整 理如表3-2。

表3-2:研究參與者主要運用之團體工作模式與運用年代

團體工作模式 1970 至 1990 年 1990 至 2000 年 2000 年以後

社會目標模式 2 人 1 人 無

醫療模式 2 人 1 人 1 人

交互模式 2 人 4 人 2 人

1.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團體模式區分依據以最主要之運用模式或由研究參與者自行認定為區分。

二、資料蒐集

詮釋學的知識主要來源是日常實踐活動,人的行為變成被研究和解釋的文本

類比(對應),以發現隱藏的或模糊的意義。文本類比的資料可以來自訪談、參與 觀察、日記以及人類行為的樣本(Leonard,1994)。因此本研究的資料來源包括深 入訪談法、研究參與者個人生命故事或反思札記及研究者日誌等。

(一)深入訪談

海德格提出了存有開顯自己及其世界的三種方法,即心境、理解和言說,並 認為「存在於世」就是存在於言說之中,因為只有在言說中,「存在」才能被表現 出來(Leonard,1994)。高達美在真理與方法一書中,開闢出藝術、歷史和語言這 三種通往真理的「非方法」大道,認為藝術與歷史這兩種模式終將統一於語言之 上;語言並不只是符號工具而已,語言既是人的存在,也是真理的展現,真理必 須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科學所抱持的理想,是要標示精確明晰的概念,所以科學 不得不把「言詞」轉變成為「符號」。然而,一旦把言詞看作符號,就剝奪了言詞 的原始力量,使其僅是一種工具或標示。高達美認為在某種意義上來看,語言當 的確是一種工具性符號,或達到目的的手段,這目的就是交流思想。但是從另一 種意義上看,語言並不僅只是思想,而且還是存在的一部分。這也反映出海德格 的觀點,人並未主宰語言、控制語言,而是語言在訴說人。

詮釋學認為詮釋是循環的,是透過提問與回答這個往復的過程獲得理解,因 此訪談為一交談活動,是受訪者與訪談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Mishler,1986)。

在訪談時,受訪者和訪談者作為存有者,召喚自己所歸屬的語言,共同打開研究 領域,讓受訪者、訪談者及文獻都可以進入,透過對話,參與其中,將彼此的視 域拋出並展開交流,而理解與前理解、說的和不說的、已知的和未知的,在此構 成了一種辯證性的關係(余德慧,2001)。在訪談中,對話的雙方都是在主題引 導之中,不是只有受訪者的主體性被呈現,訪談者的主體性也得以自由開展,可

在訪談時,受訪者和訪談者作為存有者,召喚自己所歸屬的語言,共同打開研究 領域,讓受訪者、訪談者及文獻都可以進入,透過對話,參與其中,將彼此的視 域拋出並展開交流,而理解與前理解、說的和不說的、已知的和未知的,在此構 成了一種辯證性的關係(余德慧,2001)。在訪談中,對話的雙方都是在主題引 導之中,不是只有受訪者的主體性被呈現,訪談者的主體性也得以自由開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