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3

第五章 結論

顏色革命與阿拉伯之春的革命過程有同有異,而之後的政治情勢更出現不同 的發展脈絡,媒體環境與新聞自由度也隨著政治情勢擁有不同發展,本文透過檢 視各國的媒體環境與結構、革命中大眾媒介所發揮的功能與角色以及革命後媒體 環境的轉變,試圖解釋大眾媒介在革命過程中的重要性、影響性,以及革命後媒 體環境與政權的關聯性。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歸納、總結研究發現,第二節則 試圖提出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991 年蘇聯解體,民主制度風潮席捲許多後共國家,有些國家確實已踏上 民主化道路,成為一民主國家,但多數後共地區國家即使擁有選舉等制度,實質 上仍屬於威權政體,因這些選舉制度僅是當權者獲得執政正當性的一個手段,因 此,2003 年至 2005 年間的顏色革命爆發後,引發學界討論,認為這是骨牌效應 的最佳例證,也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後續,不過,經過時間檢驗,發現喬治亞、

烏克蘭與吉爾吉斯仍存在著競爭式威權體制,並未完全走向西方式民主。

整體而論,喬治亞的媒體環境還算自由,至少在所有獨立國家國協內,新聞 自由相對較高,而其媒體發展程度相較於蘇聯時期,也高出了十倍之多,無論是 自由之家、無疆界記者組織、國際研究與交流委員會以及世界銀行的評比,喬治 亞的新聞自由度表現中上,雖然國營媒體在全國的覆蓋率與收視率占絕大多數,

且政府也對當地媒體有所管控,甚至傳出攻擊、騷擾、恐嚇記者等事件,但並非 嚴控,反對派仍有資源跟金錢經營電視台,網路與社群媒體的使用也並未被政府 加以干預,當地民眾能選擇收看哪家電視台,不用受限於政府,值得注意的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4

喬治亞民眾接收訊息的主要管道是電視,而非網路及社群媒體。

因喬治亞的新聞自由度尚稱中上,故當民眾抗議選舉舞弊時,反對派支持的 電視台才能在過程中不斷揭發政府弊端,像是報導當局貪污、腐敗的新聞以及大 幅報導政府公布的選舉結果不正確等,民眾收看這些報導後引爆怒火,在反對派 動員下,上街抗議,要求總統謝瓦納澤下台,重新舉行選舉,以示公平。傳統媒 體能在革命中發揮這麼大的功用,自然與喬治亞堪稱自由的媒體環境息息相關。

不過,在玫瑰革命後,喬治亞的媒體環境也面臨危機,因新一任的總統薩卡 希維利並未提升新聞自由度,反而出現一個情景:原本在謝瓦納澤時期支持反對 派的媒體,在革命後成為主流媒體,報導的新聞內容與方向都偏向薩卡希維利,

沒有達成新聞的公正與客觀。

相較於喬治亞,烏克蘭的媒體環境則相對貧瘠,最主要還是因為庫其馬政府 對媒體擁有一套「主題式」篩選措施,透過這套措施,指示媒體應該報導什麼,

不該報導什麼,進而操控媒體聽命於政府,只報導有利於政府的新聞,此外,在 庫其馬政府當政時期,烏克蘭記者遭攻擊、騷擾、恐嚇,甚至謀殺的事件層出不 窮,儘管如此,仍有反政府的記者、部落客與青年組織用盡各種方式揭露政府不 法,與此同時,也有在反對派支持下所成立的電視台,該電視台在橙色革命中發 揮相當大的功用。

這也是為何烏克蘭的橙色革命會成功的原因之一──即使許多媒體操控在政 府手中、審查制度橫行,但因青年組織、部落客以及反對派懂得使用網路動員民 眾,透過網路沒有時間與地理限制的優點,將民眾抗爭的景況拍下,並上傳到網 路,同時也將庫其馬政府的貪腐情況公諸於世,號召民眾上街抗議,最終促使政 權輪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5

橙色革命後,烏克蘭的新聞自由度大幅躍升,但也僅停留在部分自由階段,

這也跟新上任總統尤申科沒有促進新聞自由有關,甚至許多記者與編輯被政府要 求向尤申科政府效忠,新聞的報導方向也必須是有利於尤申科,此情況跟喬治亞 雷同──由反對派支持的電視台,成功推翻舊有的領導人後,往往成為新的主流 媒體,媒體環境並沒有因此發展更為完善,因革命僅造成政權輪替,而非民主化,

權力在菁英間輪轉,革命的成功只是使另外一個菁英獲得權力而已。

阿拉伯國家與後共國家統治方式不同,但大體而言,也屬於威權政體,2010 年底,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更令學界驚嘆──沒有料到「鐵板一塊」的阿 拉伯世界居然會爆發革命,甚至民眾還成功推翻原先的領導人,並造成示範效 應,繼突尼西亞後,埃及、敘利亞、利比亞、葉門等國家也陸續爆發革命,雖然 並非所有國家都成功「改朝換代」,但這波革命已引發全球關注。

突尼西亞的媒體環境表現非常差,幾乎是年年不自由,甚至在 2009 年與 2010 年,在無疆界記者組織所評比的國家媒體自由度排名幾乎墊底,因媒體不是被國 家掌控,就是被親政府的人所把持,班阿里政府同樣要求媒體必須進行自我審 查,同時開始對社群網站進行監控、封鎖,甚至要求民眾到網咖使用網路前,必 須先註冊自己的姓名與個人資料。

儘管如此,因社群媒體的傳播速度太快,加上民眾已對現狀不滿,當布瓦吉 吉自焚的景像被上傳到 YouTube 上時,立刻引爆民眾怒火,一傳十、十傳百,

原本的和平示威抗議轉變成流血革命──班阿里採取鎮壓手段,使抗爭民眾更加 不滿,在憤怒情緒的催化下,強烈要求班阿里下台的意願就愈強烈。

其實在突尼西亞民眾大量使用社群媒體以前,班阿里並沒有重視網路可能造 成的威脅性,即使有管制,也未如中國嚴格,而這也跟使用網路的人沒有政治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6

向有關,突尼西亞民眾使用網路,多半是為其娛樂性,在茉莉花革命後,才正視 社群媒體、網路是有政治功能的。

突尼西亞較值得為人稱道的是革命後的媒體環境,新聞自由大幅躍進,媒體 不再受到政府嚴厲管控與操縱,記者在報導新聞時,無須擔憂自我的人身安全,

也無須特意討好政府,新聞品質與數量也有所進步,這跟革命後過渡政府所採取 的領導方式有關。

跟突尼西亞不同,埃及的媒體環境較為自由,且境內媒體發展相當多元,獨 立媒體也相對多家,埃及民眾接收訊息的管道不僅電視,還有報紙,當然,即使 媒體環境相對自由,記者遭攻擊、逮捕、起訴的事件仍頻傳,媒體的自我審查制 度也存在,不過,相當重要的是,穆巴拉克重視網路發展,在政府大力推廣下,

使用網路的人愈來愈多,而透過手機上網或使用社群媒體的情況愈來愈普及。

受到突尼西亞革命成功激勵,埃及也爆發革命,且抗爭的時間還比突尼西亞 短,僅十八天就迫使在位卅年的穆巴拉克下台,跟社群媒體的使用息息相關,像 是在臉書設立「我們都是薩依德」的粉絲專頁、上傳薩依德之死的相關影片到 YouTube,以及使用推特迅速推文等,替枉死的薩依德打抱不平,點燃民眾怒火,

終於促使穆巴拉克辭職。

值得注意的是,覆蓋率與收視率遍及整個阿拉伯半島的半島電視台,在突尼 西亞與埃及革命中扮演相當重要角色,當兩國的網路或部分媒體被封鎖時,半島 電視台仍實況轉播,且不僅透過衛星電視,也使用社群媒體與網路,報導最新情 況。

雖然顏色革命與阿拉伯之春發生時間相隔數年,引爆點也不同,革命過程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言之,媒體環境開放與否,仍跟政府所採行的政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