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

本研究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去探討大學申請入學原住外加名額,並提出 一些方式以改善原住外加名額之問題。原住外加名額自民國 92 年大學多元入學 開辦以來就已經存在,原住外加名額的法源依據主要係以「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 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為主,教育部也指出該辦法是「考量原住民社會文化與 生活習俗迥異於一般社會,加以社經地位較居劣勢」的原住民學生,所給予的積 極優惠措施。本研究從教育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去探討大學申請入學原住外加名 額,若先從入學機會均等來分析,原住民外加名額可以使原住民學生在申請入學 的錄取率提升,使得一般學生與原住民學生相比較下,可以保障原住民學生的入 學機會,但外加名額制度的設計卻未考量到原鄉原住民學生與都會原住民學生在 教育資源、成長環境之差異,使得原鄉原住民學生與都會原住民學生在錄取率上 有所差異,是屬於原住民學生之間群內差距之問題。另外在教育過程的分析中,

發現原住民學生透過外加名額進入大學就讀後,缺乏課業上的輔導措施以及缺乏 接觸自己族語、文化的機會,雖然教育部有推動原住民學生的輔導措施,但執行 成效上似乎不如預期,而本研究提出五項做法希望可以改善原住民外加名額,以 達到教育機會均等的效果。以下將針對第四章的分析內容,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發 現以及後續研究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本研究主要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來分析申請入學原住民外加名額,本研 究認為教育機會均等係指在入學機會均等的前提下,達到追求教育過程機會均等 和教育結果均等,並且因為弱勢族群學生社經背景、文化因素之差異,適時的給 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或是「補償性教育」。本研究雖然將教育機會均等分為 入學機會均等、教育過程機會均等、教育結果均等三個階段,但主要從入學機會 均等和教育過程機會均等來加以分析,並未從教育結果均等來看,仍然可以回答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從入學機會均等論申請入學原住民外加名額

入學機會均等係指不可因為任何因素,使學生參與入學考試而有所限制,並 且根據學生社經背景、能力之差異,適時的給予積極優惠措施。原住民外加名額 是原住民學生升大學上積極優惠措施之一,申請入學原住民外加名額制度運作的 結果,可以使原住民學生錄取到比未受保障前更好的學校,或是跟一般學生相比 較下可以有比較高的錄取機會。過往許多學者的研究指出(蔣嘉媛,1997;顏國 樑,2001;全正文,2006;周惠民,2008;楊芢棉,2010;陳枝烈、歐秀梅,2010),

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可以提升原住民學生的入學機會,雖然申請入學外加名額的 保障措施跟指定科目考試加分的措施不同,但確實反映出過往的研究結果,可以 保障原住民學生的入學機會,使原住民學生錄取到其心目中理想的校系,過往的 研究主要係以科目考試加分的措施為主,但申請入學因為制度上設計的不同,而 有不同的錄取方式,申請入學可以保障原住民學生的入學機會的原因有三點,首 先原住民學生自成一個比較的系統,不用跟一般學生一起比較,錄取的標準相對 降低,所以原住民學生的錄取機會提高;再者,原住民學生跟一般學生相較下競 爭的對手較少;最後,再加上原住民外加名額的數量高過於原住民學生的報名人 數,因此原住民外加名額可以達到保障原住民學生入學機會的效果。

原住民外加名額雖然可以使原住民學生進入到更好的大學就讀或是錄取到 其心目中理想的校系,可以保障原住民學生的入學機會,但卻和當初保障原住民 學生的理念不符,教育部在 92 年的時候指出原住民外加名額的法源,「原住民學 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主要是「考量原住民社會文化與生活習俗 迥異於一般社會,加以社經地位較居劣勢」的原住民學生而給予各種積極優惠措 施,而當前原住民外加名額真正受到保障的是以都會原住民學生為主,都會原住 民跟一般人的生活、教育資源、社經背景等等,並無太大的差異,真正與社會文 化與生活習俗迥異、社經地位較居劣勢的是以原鄉原住民為主,本研究發現在申 請入學外加名額的制度下,並未將都會原住民學生與原鄉原住民學生分開比較,

制度的設計沒有去考慮兩者在教育資源、成長背景之差異,而使得都會原住民學 生在申請入學考試上的表現上不如原鄉原住民學生,外加名額的制度雖然保障了 原住民學生的入學機會,但並未真正保障到社會文化與生活習俗迥異、社經地位 較居劣勢的原鄉原住民學生,凸顯出原住民學生地域上的差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若將原住民學生跟一般學生相比較之下,原住民外加名額之積極優惠措 施,可以達到入學機會均等的效果,但若將都會原住民學生跟原鄉原住民學生相 比較之下,無法達到入學機會均等的效果,因為都會原住民學生跟原鄉原住民學 生在客觀因素上有所限制,例如教育資源、成長環境等等,但原住民外加名額之 制度設計並沒有因為這些原因,而適時的給予其積極性的差別待遇,造成都會原 住民學生跟原鄉原住民學生在申請入考試表現上的落差。

若從 William N. Dunn 所提出的政策評估標準的六個面向加以分析原住民外 加名額在入學機會均等的問題,可以發現因為具有回應性與適當性的關係,原住 民外加名額是個必要的措施,但實施的結果卻缺乏效能性、公平性的關係,凸顯 出入學制度設計上的缺陷,使得都會原住民學生藉由外加名額申請上大學的機會 佔了較大的優勢。

貳、從教育機會均等論申請入學之原住民外加名額

教育過程均等係指學生入學後,學校必須在相同的條件下使學生接受適性教 育,而這些條件除了經費、師資、設備等的均等,亦必須針對學生社經背景、能 力之差異,適時的給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在先前的研究指出(謝嘉璘,2006;

鄭勝耀、W. Jacob,2007;陳枝烈、歐秀梅,2010),原住民學生入學後容易產生 學習壓力與心理壓力,而本研究發現外加名額入學的原住民學生也有相同的問題,

當原住民學生透過外加名額的管道進入大學就讀後,因為其所就讀是比原先更好 的大學,因而在課業上會比較容易落後一般的學生,但當前各大學缺乏輔導原住 民學生課業、生活上的機制,使得原住民學生會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雖然目前 國內有八所大學設置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來加以輔導原住民學生,但執行之成效 似乎有限。另外,當前各大學也缺乏原住民文化與語言學習的相關課程,原住民 學生在大學教育階段缺乏學習原住民文化與語言之機會,其所修習之課程跟一般 學生並無太大的差異,無法特別凸顯出原住民學生之特性,原住民學生透過原住 民外加名額的方式進入大學,且多元入學講求多元學習,更應該在此重視原住民 學生文化、語言上的培養,而教育過程均等講求必須針對學生社經背景、能力、

文化之差異,適時的給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很顯然我國大學該如何給不同的學 生不同的教育方式,是未來值得思考之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若從 William N. Dunn 所提出的政策評估標準的六個面向加以分析原住民外 加名額在教育過程均等問題,可以發現,原住民外加名額的制度會缺乏效率性、

效能性、充分性、公平性、回應性,因為在原住民的教育制度中,我們很強調原 住民的升學問題,反而忽略身為原住民根本文化的學習以及原住民學生入後的適 應問題,民族教育以及原住民學生的輔導措施是當前原住民教育所正缺乏的。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從教育機會均等來探討原住民外加名額,並從入學機 會均等跟教育過程均等來分析,並未從教育結果均等來分析,但結果已經足以說 明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從前述分析可知,對於都會原住民學生與原鄉原住民學生 之間的入學機會均等以及原住民學生進入大學後的教育過程均等是值得檢討之 處,因此申請入學原住民外加名額並未達到教育機會均等之理念。

申請入學原住民外加名額之制度設計在當初其實是個立意良善的入學制度,

希望可以達到保障「社會文化與生活習俗迥異於一般社會,加以社經地位較居劣 勢」的原住民學生,但隨著社會發展、文化同化、經濟發展等因素,原住民外加 名額實施的結果卻漸漸背離本意。現在的原住民外加名額反而是使社經地位、教 育資源、教育環境和一般學生並無太大差異的都會原住民受到保障,而大部分「社 會文化與生活習俗迥異於一般社會,加以社經地位較居劣勢」的原鄉原住民學生 反而無法受到保障。本研究主要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去探討申請入學原住民外 加名額,並從入學機會均等以即教育過程均等去加以分析,之後提出一些制度面

希望可以達到保障「社會文化與生活習俗迥異於一般社會,加以社經地位較居劣 勢」的原住民學生,但隨著社會發展、文化同化、經濟發展等因素,原住民外加 名額實施的結果卻漸漸背離本意。現在的原住民外加名額反而是使社經地位、教 育資源、教育環境和一般學生並無太大差異的都會原住民受到保障,而大部分「社 會文化與生活習俗迥異於一般社會,加以社經地位較居劣勢」的原鄉原住民學生 反而無法受到保障。本研究主要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去探討申請入學原住民外 加名額,並從入學機會均等以即教育過程均等去加以分析,之後提出一些制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