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0

第陸章、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本研究就網路新聞媒體 ETtoday 東森新聞 5 個案所發生的狀況,訪談 負責處理的 5 位編輯人員及 2 位編輯主管,並加入新聞報導文末編按、道 歉聲明、專文以及內部公告等資料,於第肆章從新聞訊息取得、網路新聞 查證、回應反饋機制、上線新聞改正、以及後續影響調整等面向進行資料 整理與分析,藉此了解網路新聞的守門機制。而本章總結研究則有以下發 現:

一、 新聞訊息取得

(一)網路搜尋熱門議題關鍵字,舊聞、新聞無從辨別

網路新聞編輯的工作就是內勤撰稿,他們不像記者會到線上針對熱門 新聞話題進行採訪,而是在網路上以關鍵字進行搜尋,找到與熱門議題相 關的訊息,再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來決定是否要改寫成報導。這也是很多 人會覺得為什麼網路新聞有時候一直在報「舊聞」,但從研究資料卻可以發 現,這些「舊聞」往往在點閱及分享按讚的數字統計,都有不錯的表現。

(二)網路新聞要求量多角度廣,媒體同業報導互相參考

傳統媒體中以報紙的人力最為充足,不只每條採訪路線上幾乎都配置 記者,就連各地方也都有駐地;而網路新聞礙於人力,編輯最常參考的新 聞訊息來源就是日報及晚報,早班編輯先就四大報內容摘錄成新聞頭條重 點整理;等下午晚報出刊時,若有記者未出稿或不同面向的報導,編輯主 管再請編輯改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1

而在各家媒體紛紛發展新媒體的同時,編輯可以參考的新聞訊息越來 越多。對編輯來說,如果一則新聞「大家都報了」,似乎就比較不會有問 題;若讀者及網友去比較各家網路新聞就會發現,怎麼在同一個時段,推 播或上線的新聞內容幾乎大同小異。

(三)臉書動態貼文變成名人新聞發布管道

許多讀者或網友會批評網路新聞「都在抄臉書」,但從本次研究可以發 現,不管是政治人物或影劇藝人、名人或素人,都已經習慣將臉書的動態 貼文當成另一個訊息發布管道;有時候,不是網路媒體要不要「抄」,而是 他們就希望大家來「抄」。

(四)所謂專業知識報導,很多都是參考國外論壇式網站

前面曾經提過,網路新聞訊息絕大部份都是靠搜尋而來,國外有許多 專業的論壇式內容網站,裡面的成員對於專有領域的知識相當專精;過去 在傳統媒體時代,相關訊息內容並不容易被刊登,在有了網路媒體後,這 些「高手」的聲音被解放出來。編輯並非全才,但靠著這些專業性的網 站,就能寫出一篇篇不同領域的專業報導。

(五)網友主動提供新聞訊息,參與新聞的產製

新媒體的特性就是「互動及參與」,本研究中也發現,許多讀者及網友 已很習慣隨手拍攝影片或照片,將認為是具有價值或意義的新聞訊息提供 給媒體。這正是澳洲學者 Bruns(2005)所提出的「Gatewatching」概念,

新聞的產製是一種「參與式、開放編輯及開放式」的過程。

二、 網路新聞查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一) 網路編輯的查證,首先搜尋網路和參考其他媒體

「舊聞」變「新聞」會出現幾個風險,第一個就是因為語言的隔閡,

如果改寫的編輯不具有外語的專業能力,只是憑藉基本的翻譯或 GOOGLE 工具協助,很容易出現語意落差造成謬誤。其次則是因為時代背景的變 遷,原報導已經和改寫時的狀況有所不同,若未經過查證或向當事人求 證,也會出現錯誤的內容。

最嚴重的則是在一開始的所有報導,其實就已經不正確,但可能因為 當時的申訴或更正管道沒有那麼便利,網路上流傳的內容「一錯再錯」,編 輯透過搜尋無法找到正確的訊息,但他卻以為已經做到查證的工夫。

而在參考其他媒體的方式上,基於圖片及影片授權問題,目前仍多以 文字內容為主,除非其他媒體所引用的來源是當事人或網友提供等公開資 訊,但這仍然會有風險。

(二) 網路新聞礙於即時壓力,往往先出稿,事後才求證

不論大學畢業科系是否為新聞傳播相關科系,經過主管的提醒及實務 線上訓練後的編輯,都非常理解「新聞必須查證」這件事。要向當事人求 證,一個是透過線上記者,另一個則只能從臉書私訊、手機簡訊、發電子 郵件進行聯絡溝通,但礙於即時新聞壓力,第一時間往往只能先從網路搜 尋做起。

也由於網路新聞可以隨時進行修改,這也讓編輯會以時間為理由,先 用搜尋當做已經查證「先出再說」,等到後續有當事人說法時再補進新聞內 文中。

三、 回應反饋機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一)粉絲專頁留言互動,網友可以立即反應問題

網路新聞和一般傳統媒體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互動性」,當網友藉由社 群的留言機制回應新聞內容,不論是正面肯定或負面批評,只要是具體的 意見,負責維護運作社群的編輯,都會立即在內部提出,再視情況由撰稿 者修改或必須做進一步的回覆。

(二)新聞上線後才是重點,隨時掌握專業網友的評論

上線後的網路新聞,不像傳統媒體的報紙或電視,記者只要負責交出 內容,刊登或播出以後就沒事,網路新聞撰稿者除了完成整則新聞的產 製,從標題到內文、從文字到照片;在新聞上線後,還必須時時去察看報 導下方的留言,如果有網友提出意見,若是確實、具體的建議,就要即時 回應。

此外,或許有網友是透過其他讀者的分享或轉載看到該篇報導,對於 標題或內容有意見也不會到網頁上來留言,撰稿者就必須隨時關注網路上 的討論。同事之間若在搜尋時發現相關訊息,也會相互提醒,避免造成社 群危機。

(三)不只新聞即時,接受申訴也要有新媒體概念

既然是強調即時的網路新聞,在面對讀者或網友的回應及申訴,當然 也要即時。不論是寄郵件至客服信箱、或打電話至總機;或者是直接在報 導下方留言或粉絲專頁私訊表達,對於透過各種管道的申訴、反應意見,

網路媒體的回覆都是立即處理。

即時回應的方式,不單只是為了滿足讀者及網友,編輯在面對投訴或 申訴時,其實也在學習,從中掌握網路上的趨勢和脈動,對於之後的新聞 處理在用字遣詞或寫作細節也能更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四、 上線新聞改正

(一)網路新聞可隨時修改,標題內文有錯立即更正

相較於傳統媒體一印出或播出就很難修改的處境,網路新聞的編採系 統隨時可進入修改,確實便利許多;只要收到網友反應或當事人申訴,經 過查證確認有誤,編輯就會立即進行標題或內容的修正,這雖然符合網路 媒體的即時性,但當網路新聞編輯修改內文越來越方便的同時,卻也引來 「撰稿者對於出手的報導會不會越來越不謹慎」的憂慮。

(二)避免爭議擴大,補充編按或聲明澄清的危機處理

網路新聞編輯在面對報導內容遭質疑、或是被指出錯誤,考驗的不只 是處理新聞的該名編輯,更重要的是整個新聞部的危機應變機制,這個機 制包括受理申訴的管道,例如維運社群人員有無即時回報、內部主管收到 回報後有無立刻處理以及判斷事情嚴重程度的能力。

就本研究所選定的 ETtoday 來看,該網路新聞媒體從 2012 年至 2015 年的危機應變機制,從一開始需要幾天的時間才發現,到新聞上線後的幾 小時內立即處理,已經越來越完善,但也顯示網友對於媒體的影響力也越 來越大。

五、 後續影響管控

(一)編輯的事前查證與主管的事後審稿

傳統媒體的撰稿人主要就是記者,他們所負擔的工作就是將新聞訊息 查證、採訪後撰寫成報導;而網路媒體的編輯也要撰稿,卻不像記者具備 與採訪對象的人際網絡;所謂的查證大多就是在事前以網路搜尋,整理綜 合出「大多數人有報、很多媒體有寫」的內容。而且受限即時新聞壓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很多時候都是「先出再說」。

也因為如此,網路新聞不能只靠過去的守門原則,主管的事後審稿也 是另一個把關機制;新聞上線後,「看到錯誤快改」,讓有錯誤的新聞可以 在最短時間內改正。不過,畢竟主管可能分身乏術,若有全民監看的加 入,效益勢必更大。

(二)共同守則提醒與接受申訴管道

而除了編輯的自我要求事前查證和主管的事後審核外,在制度面,

網路媒體內部仍應訂定編採共同守則,在編輯的職前訓練及在職教育課 程中不斷提醒。由於網路媒體對於編輯的遴選已未必如傳統媒體要求一定 是相關新聞傳播科系學生,在新聞專業上的訓練仍是必要。

此外,前面也曾提到「全民監看」對於新聞守門的影響及助益;網路 媒體應建立完善、透明的申訴管道,不論是具體正面的建議或非理性負面 的謾罵,都可以同樣完整呈現。運用網路彼此約束的機制,一方面鼓勵更 多網友提供正確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能減少無謂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