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網路編輯與守門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網路編輯與守門

報紙的編輯要負責版面和下標,電視台的編輯要負責編排每一節新聞 的播出順序,那網路新聞的編輯做些什麼呢?

不同時代中各種「新媒體」的出現,都會對於新聞產製的概念、形式 與技術等帶來一些衝擊,也因而促使新聞學領域的理論與實務不斷的擴展 與充實,新聞學領域從早期的報學,發展到後來的廣播學與電視學等。自 1990 年代中期起,由於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新聞在內容的報導上具 有多媒體性(multimediality),允許公眾有更多的回應選擇、互動性、個人 化的新聞服務,以及透過超連結(hyperlink)能提供連結到其它的相關新 聞、檔案、來源等(Deuze,2001),這對傳統大眾媒體不管是在傳播媒體經 營、傳播媒體從業人員、傳播內容及閱聽人等各方面都造成衝擊(謝瀛 春,1997)。

1998 年 5 月,聯合國新聞委員會在年會上,正式把網際網路定為報 紙、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大傳播媒體(陳萬達,2007)。有學者評論,網 路的出現是一種「新麥克魯漢主義的再起」,網路這個新興的媒介,與傳統 的媒體相比,例如廣播、電視、報紙等,更具有其獨特的特性(Robins &

Webster,1999;蔡鴻濱,2006)。

在網際網路成為新聞媒體重要的傳播管道之一後,許多新聞網站紛紛 成立,而這些網路新聞媒體因為空間、版面無侷限性,加上即時性和互動 性,又有多元管道可蒐集資訊,對於過去閱聽人總是從報紙、電視等傳統 新聞媒體獲得新聞來源的習慣,也因此產生變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世新大學曾在 2013 年 7 月公布一份《臺灣民眾媒體評鑑大調查與十年 回顧》,其中在民眾主要新聞來源調查項目,五大傳播媒介中報紙、廣播、

雜誌,均已在網路之後。而和前一年(2012)相比,雖然電視仍為新聞來 源管道的第一位,但以網路作為新聞來源的上升比例是所有傳播媒介中最 高的。(見表一)

名次 媒介 2013 年 百分比(%)

與 2012 年變化 百分比(%)

1 電視

66.6% ↑1.8%

2 網路

20.9% ↑2.4%

3 報紙

9.1% ↓3.4%

4 廣播

1.5% ↑0.2%

5 雜誌

0.3% ↓0.1%

表一:臺灣民眾主要新聞來源(資料來源:世新大學傳播資料庫,2013 年 7 月)

再以歷年趨勢圖來看,電視一直是多數民眾主要的新聞來源,而網路 從 2005 年後,比例一路上升,在 2010 年超越報紙成為民眾新聞主要來源 的第二位,並在 2013 年達到歷來最高比例的 20.9%。(圖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圖一:歷年民眾新聞來源趨勢圖(資料來源:世新大學傳播資料庫,2013 年 7 月)

然而,由於網際網路顛覆性的思考與無遠弗屆、零時差的傳播功能,

網路新聞為了追求「時效」,產生許多謬誤,小至錯字百出、大至查證不足 事後遭反駁糾正。鄭作彧(2010)在評論《沒時間思考:媒體速度與 24 小 時新聞循環的威脅》(No time to think: The menace of media speedand the 24-hour news cycle)這本書時曾提到,新聞應是一個查證、釐清事件因果 關係的資訊,但在為了填充 24 小時新聞時段而來的速度要求之下,記者無 法再慢條斯理地進行這麼多的資訊處理工作。因此新聞就只能是不斷缺乏 思考被丟出的訊息。新聞因缺乏思考的時間而錯誤百出。

Gardner、Csikszentmihaly 及 Damon 等人(2001)曾針對美國紐約新 聞從業人員進行調查,有 46%的新聞人員認為,新科技的引進為新聞工作 帶來正面之效益,如新聞消息的快速披露等;不過也有 25%的受訪者認 為,新科技帶負面影響,其中包括強大時間壓力讓新聞喪失查證時間,導 致新聞正確性的消失、新聞人員原本應有的誠實性格受到嚴重侵蝕。

若網路新聞媒體已經是閱聽人主要新聞來源,但卻因為追求時效性、即 時性,而疏忽了正確性及查證,在網路新聞中,傳統新聞學理論的「守 門」是否還存在?近年來也引發許多討論。

2012 年 12 月 21 日,中華民國法務部槍決了 6 名死刑犯,再度引發國 內對於廢死、反廢死的爭議,網路媒體「ETtoday 東森新聞雲」在 12 月 22 日登出一篇報導,指日本有一位律師岡村勳原本是支持廢死,在妻子遭仇 人殺害後,才轉而主張「反廢死」,雖然有網友在該篇報導出現後,即在文 末留言質疑內容有誤;但「ETtoday 東森新聞雲」不以為意,接著又在 26 日引用前篇報導的網友留言,再度強化岡村勳律師是「反廢死律師」的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法。

隔天有一位在日本留學的台灣網友蔡亦竹,因為接獲岡村勳本人的電 話說明,以及岡村勳所屬「日本全國犯罪被害者協會」的澄清,將該篇錯 誤報導一一更正並將文章貼在自己的部落格,引起許多網友轉載分享,該 文以「台灣的 ETtoday 欠岡村勳一個道歉」為標題,這才讓「ETtoday 東 森新聞雲」感到事態嚴重,急忙修改報導、發函道歉,但網友的批評已排 山倒海而來,媒體的聲譽也已經受到傷害。

上述的報導並沒有記者具名,而這是網路媒體常見的現象,由於網路 新聞編輯的流程產生變化,為因應網路新聞的大量及廣度,網路媒體中所 謂的「編輯」,不需要像傳統媒體編輯進行排版、不一定有線上採訪經驗,

平時工作也不需要出門採訪,而是在辦公室裡搜尋網路資訊改寫成報導。

第一篇報導就是編輯搜尋日本當地的媒體資訊而得,但其實日本媒體 原先也誤以為岡村勳本人的立場已轉變為「反廢死律師」,之後經過岡村勳 本人一一說明澄清才進行更新。然而「網路無遠弗屆」,事後更新的內容卻 沒有在網路上「一一修改」,因此造成該名編輯抓到了未更新的舊資訊而引 發後續一連串風暴。

類似事件在蓬勃發展的網路媒體新聞中屢見不鮮,網路新聞滿足了最 新發生、翻新快速、超連結等網路特性,卻經常遭網友質疑「謬誤太多」、

「未盡查證」、「這也是新聞?」

國內學者林鶴玲(2001)指出,現今的網路新聞和過去傳統新聞客觀 性確實產生衝突,例如網路匿名消息來源,造成記者採訪與查證不易,而 記者把網站上的資料、民調當作事實或不當引用與解讀等,都違反新聞對 於追求事實的原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也由於網路匿名的特性,陳秋雲(2005)便指出,網路媒體記者漸漸 不需要親自和消息來源接觸、採訪消息來源,甚至未經消息來源同意,便 複製其網路言論或以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訊息撰寫成新聞報導。然而網路媒 體太過依賴網路消息,訊息是否正確往往因為即時新聞的壓力無法事先查 證;此外,網路也讓新聞不再像過去那麼強調客觀與中立,新聞守門審核 的門檻大幅降低(林照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