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報新聞、將新聞傳播給閱聽人、閱聽人接收新聞並理解使用(周慶祥、方 怡文,2007)。在這些過程中,每道關卡都有人扮演「新聞守門人」的角 色,去決定哪些新聞應該傳送給閱聽人,哪些新聞是沒有存在意義的。

但隨著科技時代來臨,網路新聞處理過程中,編輯的角色出現了相當 大的改變,網路驚人的即時速度、巨大的訊息承載量、多媒體的呈現方 式、個人化需求的倍增、超文本的大量運用、幾無阻礙的相互交流,使傳 統編輯過渡到網路編輯之後,在角色功能與工作內容上發生了相當的變化

(吳嘉馨,2003)。而隨著編輯的角色改變,這樣的「守門機制」在網路 媒體是否仍然存在?

第三節 全民監看理論(Gatewatching)

由於網路的特性,閱聽人可以選擇其所需要的資訊內容,同時也可以 成為資訊的傳播者、發表者,新聞的概念趨於模糊(Ward, 2002);當網路 兼具大眾傳播與人際溝通的多面向媒體,成為閱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 需品時,勢必對傳統新聞產製及專業概念產生影響或挑戰(陳秋雲,

2008)。

美國學者曾以「能攻善守的內野手」來形容網路新聞編輯,他認為這 些網路新聞編輯和傳統媒體編輯在工作上有許多差異(S. Craig, 2009):

一、受眾對網路訊息的反應不一。

二、必須及時進行內容更新。

三、持續關注受眾的反應。

四、受眾期待記者及時報導突發性新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五、必須持續關注其它網站的變化。

六、網路媒體內容涉及文字、圖像和互動性元素。

七、網路新聞幾乎沒有任何內容上的限制。

八、所有新聞都必須被存檔,以備受眾隨時使用。

九、網路媒體潛在受眾規模無限,性質很難界定。

Craig 為網路新聞媒體編輯的守門行為,提出一個新的詮釋,這也顯示 網路媒體的守門行為,應該要有不同的研究。

Stanoevska-Slabeva, Sacco, Giardina(2012)也指出,近年來,新科技 的快速崛起,公民廣泛擁有近用媒體的機會,公民可以透過部落格、維基 網站或是社交媒體等平台來參與新聞的產製與流通。

國外學者其實早已經發現,網際網路所出現的新現象之一,就是閱聽 人得到更多參與新聞產製與發行的機會,從而對媒體組織產生挑戰

(Bruns, 2003)。澳洲昆士蘭大學創意產學院教授 Axel Bruns 在 2003 年提 出「Gatewatching(全民監看)」概念,著重在媒體和文化研究的他認為,

近年來部落客和各種網路評論者形成一股龐大的「來自網路的聲音」,不時 批評、糾正並挑戰著傳統新聞媒體;使得新聞產製從以往「新聞守門

(Gatekeeping)」所構築的資訊壟斷,轉變為網路全民監看

(Gatewatching)的開放過程,一步步改變了當代新聞報導的生態。

過去傳播學者擔心網際網路的積極發展,線上新聞門戶大開,媒體的 把關恐成了「生鏽的守門人」(Levinson, 1999);Bruns(2003)認為,這個 概念可為媒體守門找到一個新的替代做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所謂的「Gatewatching」,Bruns 進一步解釋:新的網路新聞工作者其 實是結合「記者」與「專業圖書館員」;「Gatewatching」提供新聞報導的 各種消息來源,有時候也會是本身的故事。這些訊息提供者將自己定位為 一個關鍵的節點。而在這樣概念下的「gatewatchers」,雖然還是必須透過 媒體管道公布訊息,但同時又保有「為讀者提供當前關鍵訊息」的守門能 力。

對於「Gatewatching」,Bruns 認為,這將可以解決現有傳統新聞守門 的幾個問題(2003):

一、 報導內容更深入詳實,因為潛在的讀者可以透過超連結直接瀏覽原有 的來源。

二、 新聞報導的速度增加,因為網路可以即時發表,不需要等記者撰稿或 守門者決定是否發布。

三、 採訪新聞的過程變得更加透明,讀者主動提供消息來源,甚至鼓勵記 者來報導。

四、 新聞處理者的個人偏見仍然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報導,但因為讀者更容 易取得原始資料,會造成降低偏見的效果。

五、 「gatewatchers」不需要太多新聞的技巧,而是要有更廣泛的網路線上 研究能力。

隨後,Bruns 又在 2005 年發表「Gatewatching: Collaborative Online

News Production(全民監看:共同製作線上新聞)

」一書,針對全球獨立媒 體網路、維基網站及成功的科技新聞網站 Slashdot 所出現的協作出版模 式,將「Gatewatching」概念,定義為「參與式新聞、開放編輯、開放式新 聞產製」,他認為「Gatewatching」可替代或補充傳統的「Gatekeeping」進 行新聞的守門把關。

而 Bruns(2008)所提出的公民新聞概念中,則認為「Gatewatching」

的新聞來源是完全開放讓所有閱聽人提供,所有故事或報導都有可能加入 更多更深入的訊息,因為讀者(或稱網友)能夠直接去追蹤消息來源,並 透過線上即時發布,對於該則報導的討論或評論也是開放給所有用戶參 與。

第四節 新聞守門(Gatekeeping)與全民監看

(Gatewatching)

Stanoevska-Slabeva 等人(2012)將 Bruns 在 2005 年及 2008 針對新聞 守門三個階段:輸入、輸出、回應(Input、Output、Response),做了一個 對照表:在傳統媒體時期也就是「Gatekeeping」,輸入階段是由記者選擇認 為值得報導的新聞,輸出階段則是由編輯決定什麼是應該登出或刊出的報 導,而閱聽人所能做出的回應也多只是在隔天的報紙或廣播電視中,幾乎 完全封閉了閱聽人對於新聞的直接參與。(詳見表二)

Stages Gatewatching Input 輸入 Output 輸出 Response 回應

Gatekeeping

(守門)

Citizen Journalism

(公民新聞

表二: Stanoevska-Slabeva, K., Sacco, V., & Giardina, M. (2012)

過去傳統新聞訊息的來源、產出到閱聽人回饋都由新聞工作者壟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連讀者投書都是編輯篩選過的。」然而,全民監看(Gatewatching)使新 聞產製流程從封閉走向開放,現今網路中的消息來源、訊息提供都開放給 所有使用者,新聞產出成為一篇篇即時發布、共同協作的故事。如此一 來,新聞報導的速度會增加,因為新的訊息內容可以發表在最快速訊息傳 播的地方,不需要等待守門人決定是否公開記者的報導,這讓新聞採訪的 過程變得更加透明(Bruns, 2008)。

國內學者鄭宇君(2012)曾綜合 Bruns 的論點,分析比較新聞守門

(Gatekeeping)與「全民監看」(Gatewatching)兩者的不同在於,前者是 垂直式如報紙,訊息是以「沙漏狀」由少數專家流向大眾(記者決定是否 採訪、主管決定是否刊登、編輯或主編決定版面);而後者則為水平網絡 狀,眾多的消息來源以點對點方式連結(新聞上線後,網友即時互動分享 按讚或留言指出謬誤)。

此外,Bruns 也提出「Produsage(生產性使用者)」一詞,說明所有資 訊的使用者都可編輯訊息而成為內容產製者,「生產者、分配者和消費者之 間的關係已無法明確區分。」當各式社群網路平台、回應工具的增加,更 形成 Produsage 的「即時回饋」,例如大家常在社群網站上即時分享新聞、

八卦,使用者的評論與回應也使訊息意義不斷增加。

Bruns 對於「Produsage(生產性使用者)」的觀點,更真實點出了目前 的網路媒體生態,無論是獨立部落客(如朱學恒)、或者是網路平台

(PTT)、社群團體(臉書粉絲團),這些監看者不只是看新聞,並透過搜 尋評估內容的正確性及真實性,檢視報導中的謬誤、連結評論或提出質 疑。這些監看者具備擴散分享的權力,讓某篇新聞效應擴大,進而影響事 件的後續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劉蕙苓(2014)也指出, 1990 年代起,記者上網蒐集資料與新聞背 景、利用搜索引擎查尋相關訊息及閱讀相關新聞的現象早已普遍。而從公 民新聞或參與式新聞的觀點,新媒體時代的消費者常藉網路或數位工具分 享觀念、形成社群,甚或動員行動(Deuze, Bruns, & Neuberger, 2007;

Jenkins, 2004)。而新聞產製由傳統媒體仰賴菁英來源導向轉變成由記者、

消息來源及閱聽大眾三方共同協作(collaborative reporting)、形塑共識

(consensual process)已是常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參章、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一節 選擇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 Robert K.Yin(2003)個案研究法中,以多個案描述性研究 法(descriptive multiple cases study) 為主軸。藉由深入訪談,獲取第一手資 料(或稱初級資料,primary data),並輔以次級資料(例如相關實證文 獻、個案基本資料、相關記錄等,在本研究中則為個案基本介紹、新聞網 頁截圖、內部公告等)相互佐證。選用個案研究法通常有以下四點理由

(邱憶惠,1999):

(一)研究者不控制整個事件的發生。

(二)欲深入瞭解關於發生事件當時的過程(how)與原因(why)。

(三)所研究具有啟示性(revelatory),希望研究結果提供整體性、深刻描 述與即時現象的詮釋。

(四)重視生活情境中,現象發生的意義。

簡單來說,個案研究法強調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強調情境脈絡而非特 定變項,在乎發現而非驗證。個案所指的並不限於人,還可以包含「非 人」,也可以是「決定」,研究為什麼作這些決定,這些決定如何執行,這 些決定有什麼結果(Robert K.Yin, 2009。尚榮安譯,2001)。

蕭瑞麟(2006)也曾指出,個案研究者最重要的責任是:讓原來沒看 見的被看見,使原來看得見的被重新認識;最高層次的個案研究,更應該 使原來不能被看見的被看見(現形)。

綜上所述,由於本次研究主要是希望了解在網路新聞的產製過程中,

網路新聞編輯在決定產出新聞時,「為何選擇這一則?」、「產製過程如何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行?」等;以及「新聞守門」(Gatekeeping)與「全民監看」

(Gatewatching)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影響,個案研究法正是一個適當的選 擇。

而在個案研究的過程中,蒐集資料的方式則是深入訪談及文件分析:

(一)深度訪談:所謂的訪談是一種交談行動,是受訪者與訪談者共同建 構意義的過程,它不是將在訪談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挖掘出,而是 不斷地在互動過程中創造出新的意義(Mishler, 1989);而訪談的分析,應 理解其訪談情境及現象的社會文化脈絡(胡幼慧,1996)。

畢恆達(1996:27-45)認為訪談(interview)通常是兩個人之間有目 地的對話,由其中一人引導,通常是研究者主動引導在先,透過談話蒐集 受訪者談話資料,在述說與問答過程中進行溝通和反思,建構一個彼此都 能夠理解的基礎資訊,藉此了解研究對象的工作轉變歷程。

而 Kahn & Cannel(1957)也曾描述訪談就好像是「一種有目的交談對

而 Kahn & Cannel(1957)也曾描述訪談就好像是「一種有目的交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