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法,探討高中職普 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的現況、輔導前的準備、進行輔導的困難、困 難時所獲得支持情形度及自我成長,本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如下。

壹、 研究目的

一、 了解臺中市高中職學校推動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現況 二、 了解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實施情形

(一) 了解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的現況。

(二) 了解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前的準備。

(三) 了解普通班學生進行身心障礙同儕輔導的困難。

(四) 了解普通班學生參與同儕輔導遇到困難時所獲得的支持情形。

(五) 了解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後的自我成長。

三、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普通班學生實施現況之差異情形 四、了解同儕輔導員對於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感受

貳、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以下問題:

一、 臺中市高中職學校推動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現況為何?

(一) 臺中市高中職學校推動之現況為何?

(二) 普通班學生成為同儕輔導員的方式為何?

二、 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實施情形為何?

(一) 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的現況為何?

(二) 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前的準備情形為何?

(三) 普通班學生進行身心障礙同儕輔導的困難?

(四) 普通班學生困難時所獲得的支持情形為何?

(五) 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後的自我成長?

三、 不同背景變項的普通班學生實施現況之差異情形為何?

(一) 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普通班學生實施現況之差異情形為何?

(二)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的普通班學生實施現況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 同儕輔導員對於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感受為何?

(一) 同儕輔導員曾為受輔者提供的輔導或協助內容為何?

(二) 同儕輔導員曾經接受的輔導相關課程為何?

(三) 同儕輔導員在進行同儕輔導時曾遇到的困難為何?

(四) 同儕輔導員在遇到輔導困難時,曾獲得的支持為何?

(五) 同儕輔導員在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後的自我成長為何?

(六) 在同儕輔導的過程中,讓同儕輔導員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為何?

(七) 在同儕輔導中,同儕輔導員最大收穫為何?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一、 身心障礙學生(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依據《特殊教育法》(2013)第三條,所稱身心障礙,指因生理或心理之 障礙,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具學習特殊需求,須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之協助 者;其分類如下:智能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腦 性麻痺、身體病弱、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發展遲緩 及其他障礙。

本研究所稱之身心障礙,是指經過臺中市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鑑定且獲得 鑑定文號,安置於臺中市公私立高中職學校普通班級之身心障礙學生。特殊教 育法第三條第二項第十二款「發展遲緩」之定義為年齡六歲以下,與本研究著 重於高中職教育階段未符,故刪除此障礙類別,其餘十二類,其分類為智能障 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情緒 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及其他障礙。

二、同儕輔導(Peer tutoring)

魏麗敏(1997)指出同儕團體是青少年成長階段的重要基礎,借助同儕的 角色進行共同學習、互相教導,除了增進學習效果,更促進人際溝通,達到輔 人自導的效果。程小蘋(1997)認為同儕輔導是指學生經過篩選,給予有系統 的訓練,在人際溝通、問題解決、以及作決定能力之培養,在教師督導下進行 同儕輔導,在生活、社交互動及其他方面協助同儕成長並發展有效的因應技巧。

本研究所指之同儕輔導包含教導、協助與支持的概念,即涵蓋學業學習、

學校生活適應、協助人際互動、心理支持與關懷及其他相關協助。此外本研究 設定受輔導對象為普通班之身心障礙學生,提供輔導者為普通班學生,以了解 學校身心障礙同儕運作情形,及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實施現 況。

三、同儕輔導員(Peer tutor)

李泰山(1995)指出同儕輔導員是經由短期訓練以協助同儕及部分輔導工

作,需有計畫的訓練,方能成為半專業人員,發揮良好助人功效。且同儕輔導 員的角色並非教學助理,應是同儕輔導員能力,給予合適的協助任務;並不是 只針對學科學習的直接教學,而是形成廣泛的支持系統(Carter & Kennedy, 2006)。

本研究所指的同儕輔導員係指就讀臺中市公私立高中職普通班學生,以自 願、教師推薦或其他方式參與身心障礙同儕輔導,在課業、班級適應、學校生 活、人際互動、心理支持等方面,給予身心障礙同儕協助。且為了瞭解普通班 學生對於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看法及從中所獲得的成長,研究者將針對普通班 學生參與同儕輔導的現況、輔導前的準備、進行輔導時的困難、困難時所獲得 的支持情形、及自我成長情形等五面向進行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臺中市普通班學生參與身心障礙同 儕輔導之現況。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同儕輔導之內涵,第二節討論同 儕輔導之實施,第三節歸納身心障礙同儕輔導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同儕輔導之內涵

本節主要目的在探討同儕輔導之內涵,分為以下四個部份。第一部分先從 不同學者對於青少年身心特質、認知學習理論為基礎,討論同儕互動間的雙方 影響。第二部分由國內外普通教育、心理輔導工作、融合教育議題等,說明同 儕輔導的發展。第三部分則歸納並說明同儕輔導中較常見的名詞,以瞭解同儕 輔導的意義與類型。第四部分從教師、同儕輔導員、受輔者(身心障礙學生)

的角度,說明實施同儕輔導的正向功能。

壹、同儕輔導的基本理論

一、Erikson 的心理社會論

Erikson 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會遇到不同的社會適應危 機,在不同階段中發展不同的關係。其中第五階段為青少年面臨自我統合和角 色混淆的發展危機,若發展順利能實現自我並找到自己的方向,反之則會造成 混淆而迷失自我(張春興,1998)。此階段重要的他人為同儕,尋求同儕的認 同,建立在社會團體中的自我價值與地位(蕭若瑤,2013)。

二、Vygostsky 的近側發展區

Vygostsky 於 1962 年提出鷹架理論(Scaffolding),認為環境中透過成人 或有能力同儕的互動學習,能提升個人能力。且強調透過年齡相近的同儕協 助,其思考與推理能力較相似,能發展出超越個體本身的認知水準和潛力。運 用能力好的同儕擔任協助者,對於較弱的學習者能有更明顯的進步,此方式讓 對於學習者及協助者都能有所提升(林穎昭,2010)。

三、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1997)提出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會受個人認知、行為 和後天環境的影響,強調觀察學習與模仿學習。藉由觀察並學習模仿行為能提 升學習者的自我表現,且經由正向的學習楷模,學習者能觀察他人的行為,對 其行為分析,並從中了解行為的意義與價值,能讓學習者有模仿的楷模,刺激 學習者想進步的動機,進而增進自信心(周富美,2010;許莉真,2001;蕭若 瑤,2013)。

四、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

Piaget(1973)以生物學家的觀點提出認知發展論,認為知識可透過同化 和調適來達成知識基本概念的「基模」。個體在接受新知識時產生失衡,會驅 使自己改變有的基模而達到平衡。張春興(1998)認為兒童與成人的思維不同,

教學者必須設身處地以其角度面對問題,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成效。且合理的學 習能培養認知成長,透過溝通、發問的方式幫助學習者有效學習,同時對學習 者和協助者都能提升認知(邱上真,2000;許莉真,2001;黃政傑、林佩璇,

1996)。

高中職階段學生正值青少年時期,面臨尋求自我。透過與同儕之間互動,

尋找自我價值與定位,在同儕團體中透過觀察找出自己的楷模對象,學習並模 仿楷模對象,透過此對象能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及行為。對於高中職階段青 少年而言,與同儕建立關係相較於成人有效,同儕之間有相近的價值觀、青少 年文化與話題,對彼此有認同及影響力。

由上述專家學者的論述中,可知同儕對於青少年具有強烈的影響力,在同 儕的影響之下,個體透過觀察、模仿,以刺激學業、社交、生活技能等方面的 學習。而同儕間的互動中,除了增進彼此密切性,也同時提昇雙方的各項能力。

貳、同儕輔導的發展

英國的教育實行家 Andrew Bell,提出導生制的教學實驗,為同儕輔導最

早具有規模的教育方法。Bell 於 1789 年前往印度一所英軍遺孤慈善學校任教,

由於不滿學生缺乏紀律、學習效率的緩慢、以及教師的無效教學等,欲調整該 校的施教方針。然而由於當地教師、助教的反對與抗拒,因此轉而利用一名 18 歲的學生作為導生,施行導生制的教學實驗,實驗的結果受到肯定,並被 推廣到世界各地。導生即為同儕輔導員的角色,在教師的妥善教導後,將習得 的概念向其他同儕指導、分享,也推展教師的教育理念(黃光雄,1986)。透 過同儕輔導的過程,Bell 發現同儕與同儕輔導員都能更有效率的學習經驗(呂 敏慧,2007;莊臆鈴,2012)。

而十九世紀的西方國家,則廣泛運用同儕輔導的理念。在西歐國家中,以 優秀同學扮演小老師代替教師角色的「導生制」,為同儕輔導被廣為推行的開

而十九世紀的西方國家,則廣泛運用同儕輔導的理念。在西歐國家中,以 優秀同學扮演小老師代替教師角色的「導生制」,為同儕輔導被廣為推行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