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和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和建議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青少女建構身體意象及憂鬱情緒經驗之關係:動勢團體 取向。首先,根據文獻進行探討,闡述身體意象的內涵與形塑原因,其次,對於 憂鬱情緒進行定義,解釋本研究所指的憂鬱情緒經驗及其影響。而因研究對象針 對國中女生,因此也對於此二面向在青春期、性別相關的議題進行探討;在文獻 探討之末,也說明動勢團體與擷取─介入之內涵及方案大綱。

本研究由研究者在任教之新北市某國中校園帶領動勢團體,招募成員為七至 八年級女生,期間全程錄影並搭配活動學習單;在八次團體歷程結束後,研究者 著手進行兩次焦點團體及四位個別訪談,並逐一繕打為逐字稿件,以主題分析法 進行本質性研究分析。第四章詳加記錄本動勢團體的方案活動,及青少女成員在 動勢團體中的身體表達與情緒抒發;第五章則針對研究目的整理訪談資料發現,

了解國中女生在建構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經驗相關的實際現況,透過焦點團體與 個別訪談對話,研究者覺察國中女生在透過團體催化後,較能細微地交流與己身 相關之想法、感受,研究者也在更內觀青少女身心的過程,與自身有所聯結。

本章共有兩節,茲將本研究的訪談資料發現,歸納為第一節研究結論;第二 節則為研究建議,以期對於教育、心理輔導人員在實務現場有所應用,及未來的 相關研究作為參考。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根據本研究目的,將研究結論綜合歸納如下:

壹、青少女建構自我身體意象之因素

在本研究的資料蒐集中,發現建構青少女身體意象有主要四因素:同儕目 光、家人評價、媒體廣告及自我特質,大致上與文獻探討中提及之重要他人、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眾媒體等形塑特點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媒體雖不在青少女實質生活,但 隨著網路與智慧裝置的盛行,無論其主動連結、或被動暴露在網路傳媒等資訊 中,都將日濡月染人們對於身體意象之心像,造成潛在的負向影響,值得教育與 心理相關人員留意。

本研究結果中,發現團體青少女們對於同儕目光最為在意,而同儕中又以異 性相較於同性同儕的受影響程度為高,尤其針對異性對於自己胸部罩杯的討論、

例行性健康檢查和廣泛性的評價,有許多受訪國中女生特別描述其遭受嘲弄與不 友善觀看的困擾。其次,在家人評價中,若給予自我負向評價或過多與他人比較,

也容易使國中女生產生對自我身體的不滿意,甚至有家人將青少女體態和成年後 是否「有人要」、「嫁得出去」畫上關聯,可能使其長期處於低自尊的自卑狀態。

而媒體廣告因素中,因應網路紅人、網路美女盛行的世代,玲瑯滿目的姣好身形 姿態滲透入青少年次文化的潮流,以及塑身、醫美廣告的鼓吹,國中女生也容易 不經思索地建立追求主流理想體態的價值觀,因而過度重視纖瘦身材,陷入憂鬱 情緒與飲食疾患的危機。最後,自身特質包括歸因模式、個人獨特身型或較為凸 顯的五官特徵,以及易生病體質影響身體活動功能等,也將影響青少女的自我身 體意象建構,此點是文獻探討較少提及,但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發現亦是一些國 中女生形塑刻板身體意象的生理因素。

貳、青少女形成憂鬱情緒經驗之成因探討

本研究訪談中,歸納國中女生們普同訴說到憂鬱情緒的三項成因:身體外 型、人際因素、自身想法偏向。鄧麗質(2008)指出青春期女生身材因體脂肪增加,

逐漸由苗條變得豐滿,體態的發展與理想身材差距較大,造成女性對於體型不滿 意,而容易感到焦慮與憂鬱;洪辰諭(2012)指出身體質量指數偏高的青少女,其 憂鬱症狀愈趨明顯。上述文獻與本研究訪談結果相符,受訪國中女生若體態偏豐 腴,幾乎都曾遭受他人評論身形,曾經或持續遭受他人對於自我身體外型的批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嘲弄,將容易形成難過、擔心等負向憂鬱情緒,並為此感到困擾。

而文獻探討中討論之形成憂鬱情緒經驗之成因,根據 Yun、Zhoulei、Hui 與 Zhenhong(2017)指出青少年女孩經歷的同伴壓力明顯增加,並且由於同伴壓力而 比男孩更容易感受到憂鬱情緒,這說明在人際關係中,青少女所感受到的情感與 壓力較男性為多,若在友伴關係中發生問題,可能更容易產生憂鬱傾向。本研究 也應證國中生因同儕影響力趨增,但其處理人際與情緒的能力尚未成熟,因此面 對人際衝突或疏離的狀況時,經常感到無助與失落,形成負向情緒。研究訪談中,

發現困擾國中女生的人際因素包含:同儕友誼、感情交往、師生關係等,當經常 從中接受到人際挫折與受傷,將易於陷入憂鬱情境循環。

文獻探討中,Beck(1964)假設負向認知是憂鬱症狀的發展及維持的主要原 因,其發現憂鬱患者的思考主題通常呈現:獨斷推論、選擇性摘要、過度概化、

個人化、極大/小化、二分化思考、自動化思考,通稱為認知扭曲。本研究訪談 發現能與 Beck 的觀點相呼應,在受訪青少女身上,其因為諸多因素綜合,導致 自我想法感到憂傷、消沉、無望,而若自身看待事情本來就偏向於悲觀思考,並 且難以抵擋他人評價眼光,甚至因而對自我感到擔憂的國中女生,經過長時間積 累,也將容易產生憂鬱情緒困擾。

另外,在文獻探討之外,本研究也發現若自身有特別引人注目的特徵,例如:

暴牙、翹臀,或者研究者在國中校園曾聽聞學生被嘲弄的特徵:戽斗、牙齦外露、

皮膚黝黑、肢體殘缺等,也是青少女容易感到憂鬱情緒困擾的成因。

參、青少女建構自我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經驗之關係

關於青少女自我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經驗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歸納為三點:

外在樣態、內在特質及採取行動。從外在樣態看來,在焦點團體訪談中,研究者 發現對自我身體意象較為滿意的國中女生,大多呈現較為勻稱的體態,在身體姿 勢也較為開放與輕鬆;然而經立意抽樣訪談的四位受訪者,有兩位的體態較為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腴,兩位則因特定部位特徵,都自述曾因而遭受嘲笑,因此對自我身體意象則較 為負向與刻板,也有較多的憂鬱情緒困擾。研究者觀察受訪國中女生的身體姿 態,若以動勢理論的「擷取─介入」之「身形力度」角度切入分析,其呈現身心 疲累的樣貌,感覺有氣無力、萎靡不振,當訪談到心中受傷的經驗時,甚至難過 得落淚不止,整體看來鬱鬱寡歡,感覺身體力道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容易受到 外在事件與內在情緒波動。

陳淑惠(2008)修訂自 M. Kovacs 與 MHS Staff 之兒童與青少年憂鬱傾向量表 中,以五面向篩選憂鬱傾向,包括:負向情緒、效率低落、負向自尊、人際問題 與失去興趣。研究者參考上述五面向,在訪談整理中發現國中女生長期的身體意 象交融憂鬱情緒,的確將造成退縮的人際互動,與低落的自信心,其人格特質、

個性、應對事物的態度經長期受挫的經驗中,容易在自我身心與人際應對形成負 向循環,形成易受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困擾之內在特質。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2017)指出青少年憂鬱的症狀可分為三大部分,包括情 緒(低落、不快樂、自覺沒有價值、易怒、自殺意念等);身體(全身不適、沒有體 力、容易疲倦、沒有胃口或多吃等)及行為(不專心、沒有精神、失去興趣、不願 上學、自傷自殺等)。本研究發現國中女生在採取行動的方面,部分與上述提及 相符合,包括有受訪者提及會想要上頂樓、透過吶喊宣洩壓力,許多青少女提到 憂鬱情緒困擾時,會有過度飲食的口慾;至於文獻中未探討到但出現的其他行 為,是一些國中女生不約而同敘述會有遮掩自覺不滿意並感到困擾的身體部位之 舉動,除了避免被他人眼光關注,也期望藉此在人群中獲得安全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