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節根據本研究四大方面的研究目的、十三個研究問題,分別闡述研究結論。

研究目的四大方面包含研究生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閱讀態度、閱讀行為、閱讀策略,

以及閱讀後覺察;研究問題中閱讀態度包含研究生對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重要性認 知、情緒性感受為何?閱讀行為包含取得管道、閱讀時段與地點、閱讀持續時間、

閱讀頻率,以及閱讀動機為何?閱讀策略則是在「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

「省思與評鑑」閱讀歷程階段,共九個閱讀策略使用情形為何?閱讀後覺察為紙 本閱讀與數位閱讀後是否符合期待、閱讀遭遇困難、數位閱讀對原來的閱讀行為 產生影響。

一、受訪研究生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閱讀態度

本研究取樣的研究對象,儘管數位閱讀的資歷不太一樣,但每位受訪者目前 仍然有繼續閱讀電子書的習慣。以下分別從研究生對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重要性認 知與情緒性感受來說明研究生的閱讀態度。

(一)重要性認知:認為紙本書與電子書都十分重要,但主要考量因素不同

本研究發現每位研究生皆認為紙本書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電子書則是大部 分受訪者認為是重要的,少數研究生認為電子書在他們目前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度 還不算高,需要的資源從紙本書取得即可,不一定要有電子書;然而,讀研究所 期間,有感受到電子書愈來愈重要。可見研究生的確有大量閱讀文本的需求,除 了從小到大習慣閱讀的紙本書外,電子書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特性可以滿足研 究生的閱讀需求。

紙本書重要的因素主要有容易作筆記、方便研讀、隨時可閱讀、休閒閱讀上 重要、數位閱讀易造成眼睛不適感、並非每本書都會出版電子書等因素;電子書 重要的因素則是關鍵字搜尋功能便利、方便攜帶、取得便利、隨時可閱讀、做研 究上重要。

(二)情緒性感受:在閱讀紙本書時,比較多是正面積極感受,然而僅有兩位研 究生已經習慣數位閱讀,其他多為負面消極感受

研究生在閱讀紙本書時,多是正面積極的感受,如對實體書的喜好、易專心 閱讀、享受閱讀過程、易不知不覺讀完整本書、已習慣讀紙本書等;對電子書的 感受則是少部分已經習慣讀電子書,多數在數位閱讀時易有疲勞感、不易專心閱 讀,以及為了做研究而不得不讀等負面消極的感受。本研究發現研究生僅管在認 知上知道電子書十分重要,然而在實際數位閱讀經驗中,其實尚未完全習慣與適 應數位閱讀模式,因此時常有易感到眼睛不適與不易專心等限制。

二、受訪研究生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閱讀行為

本研究以關鍵事件法探討研究生上一次紙本閱讀與數位閱讀的經驗,其中紙 本書與電子書閱讀行為主要包含取得管道、閱讀時段與地點、閱讀持續時間、閱 讀頻率,以及閱讀動機。研究發現研究生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閱讀頻率與閱讀動機 差不多,然而在取得管道、閱讀時段與地點、閱讀持續時間上有些差異。

(一)取得管道:受訪的半數研究生會購買紙本書,電子書則多是透過免費管道 取得,顯示研究生似乎尚未有購買電子書的習慣

研究生上一次取得紙本書的管道主要有圖書館、實體書店、網路書店,以及 從所上書庫借閱;電子書取得管道則有從 google 搜尋引擎、圖書館取得,以及從 他人取得檔案。取得紙本書管道方面,有研究生習慣先到圖書館借閱需要的書籍,

若是確定喜歡並希望收藏的紙本書,便會另外到實體書店或網路書店進行購買,

也有部分研究生平時就有買書的習慣,便無須受圖書館借閱期限的限制;取得電 子書管道的部分,不少研究生直接到 google 搜尋引擎的介面上檢索電子書書名,

尋找相關可用資源,另一部份的研究生則是到圖書館電子書平臺檢索需要的電子 書,或是到國家圖書館建置的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檢索電子學位論文。

在本研究結果中發現,研究生受訪者尚未有購買電子書的習慣。

(二)閱讀時段與地點:多在家中閱讀紙本書,較常攜帶電子書隨處閱讀

研究生上一次閱讀紙本書與電子書的時段與地點,多數的研究生習慣在家中 閱讀紙本書,較少數則是在圖書館、學校進行紙本閱讀;閱讀電子書的時段與地 點則是每位研究生都非常不一樣,有的在家裡、在學校、在圖書館、在咖啡廳,

或是在公車上進行數位閱讀。研究生若是習慣用電腦來閱讀電子書,通常會選擇 在家裡、在學校研究室、在圖書館等固定的地點進行數位閱讀活動;若是平時有 用平板電腦、手機等行動載具閱讀電子書的習慣,則會在咖啡廳、公車上等任何 方便閱讀的地點閱讀電子書。

(三)閱讀持續時間:大多是 30 分鐘至 1 小時左右,但閱讀持續時間長達 1 小 時以上的人數,紙本書閱讀的人數為電子書閱讀的兩倍

研究生上一次紙本書與電子書的持續閱讀時間可分為任何空閒時間、30 分鐘 以內、30 分鐘至 1 小時、1 小時以上。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研究生閱讀紙本書 與電子書持續時間大約都是 30 分鐘至 1 小時左右;然而,若是閱讀持續時間長 達 1 小時以上,紙本書閱讀的人數為電子書閱讀的兩倍,可以呼應前面研究生認 為數位閱讀易感到眼睛不適,因此閱讀時間無法持續太久。

(四)閱讀頻率:無論是紙本閱讀或數位閱讀,閱讀頻率高低皆取決於是否有明 確閱讀目標

研究生上一次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閱讀頻率可分為每天、1 週 2-3 次、每週、每 月。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生閱讀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頻率,主要不是受閱讀文本形式 的影響,而是視閱讀目的而定,若是研究生在閱讀時有明確的閱讀目標,通常閱 讀頻率會更為頻繁,例如研究生有寫論文的需求、想盡快了解書籍內容、即將畢 業有撰寫履歷的需求等,便會在短時間內頻繁地進行閱讀;因此,無論是紙本閱 讀或數位閱讀,閱讀頻率高低皆取決於是否有明確閱讀目標。

(五)閱讀動機:可分為個人興趣、自我學習、他人推薦、研究需要、上課需要、

工作需要等六大動機,根據不同動機與需求選擇閱讀紙本書或電子書

整體上,研究生的閱讀動機主要分為個人興趣、自我學習、他人推薦、研究 需要、上課需要、工作需要等六大動機。研究生在不同的閱讀動機下,閱讀紙本 書或電子書的人數,在比例上沒有特別的明顯差異,可以看出每位研究生會依據 不同的動機與需求,選擇閱讀紙本書或電子書。

三、受訪研究生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閱讀策略

本研究訪談研究生的紙本閱讀與數位閱讀經驗,以瞭解研究生在「擷取與檢 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三個閱讀歷程階段中,共九個閱讀策略使用 情形。

(一)研究生在不同閱讀歷程中,通常會依據紙本閱讀時習慣使用的閱讀策略來 進行數位閱讀

研究生在不同閱讀歷程中閱讀策略使用,主要在於研究生平時已建立的紙本 書閱讀策略,通常會依據原來的紙本閱讀習慣來閱讀電子書,例如在「擷取與檢 索」閱讀歷程階段,研究生通常會設定閱讀目標,除非是在無意間讀某本書,才 會在沒有設定目標下就開始閱讀;在「統整與解釋」閱讀歷程階段中,若是研究 生平時習慣有自我提問的閱讀策略,那麼無論是數位閱讀或紙本閱讀都會以自我 提問方式來幫助理解;在「省思與評鑑」閱讀歷程階段中,大部分研究生在完整 閱讀後,會為當次閱讀經驗給予書籍閱讀評價,並思考閱讀價值。由此可知,研 究生在不同閱讀歷程中,時常會依據紙本閱讀時使用的閱讀策略進行數位閱讀。

(二)部分的數位閱讀策略會因電子書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研究生在不同的閱讀歷程中,紙本書與電子書閱讀策略使用比較不同的地方,

會由於電子書多是免費、取得便利等特性,研究生傾向快速閱讀,若是發現不合 適便會立即汰換並尋找下一本書,例如在「擷取與檢索」閱讀歷程中,關於「猜 測文章內容」閱讀策略,電子書通常會在搜尋介面出現摘要資訊,可以即時閱讀,

因此不會特別猜測電子書的內容,不合適便汰換,然而紙本書不常有摘要資訊,

須根據封面資訊對文章內容進行猜測;在「統整與解釋」閱讀歷程中,關於「根 據內文自我提問」閱讀策略,由於電子書取得便利,比較不會有自問自答的習慣,

若是不符合需求便會直接予以汰換;在「省思與評鑑」閱讀歷程中,關於「省思 內容並給予評價」閱讀策略,由於電子書取得便利並且資源多是免費的,無須多 想便可以把電子書分享出去,所以紙本書通常會給予評價,電子書則幾乎不會。

不少研究生也反應電子書在作筆記上沒有紙本書便利,因此在「統整與解釋」

閱讀歷程中,關於「劃重點及註記」的閱讀策略,電子書格式由於不方便直接進 行筆記註記,通常須額外在其他軟體上進行筆記整理,紙本閱讀則多數會直接註 記在文本上;在「省思與評鑑」閱讀歷程中,關於「重新審視文本重點」的閱讀 策略上,紙本書在閱讀後會審視先前註記的文本重點,電子書則是會因不易作筆

閱讀歷程中,關於「劃重點及註記」的閱讀策略,電子書格式由於不方便直接進 行筆記註記,通常須額外在其他軟體上進行筆記整理,紙本閱讀則多數會直接註 記在文本上;在「省思與評鑑」閱讀歷程中,關於「重新審視文本重點」的閱讀 策略上,紙本書在閱讀後會審視先前註記的文本重點,電子書則是會因不易作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