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緣起與目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壹、研究緣起

台灣近幾年來致力打造出友善之無障礙環境,並針對此目標訂定了《建築物無障 礙設施設計規範》,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針對此規範進行多次研究與專家座談會,目的 在於希望藉由此法來營造對於身障者友善之環境,其中身障者與無障礙環境這兩詞卻 包含多種情況,本研究遂針對身障者中之視覺障礙者進行研究,過往許多文獻指出相 較於其他身障者而言,視覺障礙者在台灣之公共環境裡想取得環境之訊息是備受限制 的,因現有之公共環境傳達訊息主要管道還是以視覺為主,造成視覺障礙者從環境汲 取訊息之困境,進而使空間認知變成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視覺障礙者依照其視覺障礙 影響行動能力分為全盲與低視能,而全盲與低視能又可藉由萬國式視力表之數值來判 斷其障礙程度,換句話說,並非所有視障同胞都不具有視覺這項功能,但是目前相關 規定對於視覺方面的引導都較無法有效給予視障同胞明確的指引。

目前我國相關無障礙法規裡,針對視障同胞的規定是大綱型而無明確而詳細之內 容,且在參考相關文獻後發現這些規則之擬定並未真實的顧及視障同胞之心理感受與 實用性,例如於捷運站內之引導人員,並非所有視障人員都需要這項服務,在過往文 獻的訪談裡面就指出受訪者希望獨自行走於捷運站內、自行上下車,而非被動式的被 牽引。

在引導設施方面,可藉由觸覺、語音、邊界線或其他相關設施共同搭配組成,然 後觸覺方面目前主要以導盲磚為主,但現行情況常常有導盲磚設計不良、損毀或是期 通路上被堆放雜物而導致視覺障礙者行動受阻甚至無法找尋到導盲磚。語音部分卻也 非良好之解決辦法,因在公共場所之音源過於多樣,使得視障朋友在接收訊息時之困

2

難,而以上描述皆假定為一般無災難發生時,若遇災難發生時,視障朋友所要過濾的 訊息又更加的複雜、不明顯,也相對不及時,此往往會造成許多的遺憾。

貳、研究緣起

現行《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對一般行動不便者,已有無障礙標誌之繪製 規定(詳該規範第九章無障礙標誌),另對於視覺障礙者則有引導設施之原則說明(詳該 規範附錄 3 設施設計指引),惟這些規定或原則多為概略性之設計補充敘述,對視覺障 礙者無障礙環境之建置仍有不足,缺乏相關資料補充。

考量國內有關視覺障礙者空間認知與無障礙環境環境之建置相關資訊甚少,《建築 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之無障礙指標系統應考量高齡者之肢體、視覺等退化情形,

就公共空間之資訊引導,亟應考量不同空間屬性、不同障別特性及不同使用者等行為 模式,尤其是視覺障礙者在高齡化後,其處境與行動更為不便,本研究計畫期透過資 料蒐集與探討,建立視覺障礙者之引導設施設置原則,例如透過鈴聲、觸摸等感測設 施,以有效提昇視覺障礙者在空間之認知與環境之無障礙。至於有關視覺障礙者空間 引導設施,則包括無障礙資訊地圖之建立、視障輔助設施等建置。

3

參、研究目的

一、蒐集國內外各建築類型視障空間資訊之引導裝置有關案例 15 則以上。

二、提出不同空間屬性之無障礙環境視障資訊引導設置原則,以提升視障者空間 認知與行走無障礙之可及性。

三、研擬強化《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有關視障者於空間認知中,無障礙 環境建置之資訊引導內容。

四、針對不同公共場所之使用後心得與在都市間行走時的使用者心得與建議提出 規範修正之建議。

五、以視覺障礙者之經驗及需求出發,擬定短期、中長期之無障礙環境改善計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