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

本研究選擇的主題及對象是身心障礙者,因為已經在身心障礙相關領域工作 多年,也長期與身心障礙者共同生活、互動,因此對這個主題有深厚的思考和感 觸。這是選擇此一主題做為論文研究的原因,希望能將工作中的熱情及思考深 化。選擇身心障礙主題的好處是因為已經有了許多來自專業知能及經驗的先前理 解,在訪談的時候可以減少徘徊在經驗表層的陳述,而比較容易有更深入的探 問,例如不需花費時間在說明輔具的功能或構造等等,而對於研究參與者所陳述 的經驗情節也比較容易理解,可以聚焦在感受或想法的敘說。然而在過程中也會 擔心是否因為自己的習慣,而將該關注的經驗視為習以為常,因此不斷地檢視和 澄清成了在資料處理時的重要步驟。原本以為對這個主題已有深入的瞭解,應該 可以很容易進行,然而在整個研究進行過程中,也引發了對於身心障礙這個概念 的許多重新理解和反思,是非常大的收穫。

壹、看見生命經驗的獨特性

一開始的研究設計,是要訪談各種不同障別不同程度的身心障礙者,期望從

146

不同障礙者的不同生命經驗之中,發現身心障礙者可能共同經歷的認同模式或歷 程,以做為理解其他身心障礙者的參考。然而真實訪談了許多位身心障礙者,包 括前導研究及正式研究中的參與者,有些有著類似的障別和障礙程度,但卻有全 然不同的認同過程,主要的原因來自對自我的障礙解讀和性格特質的差異。

身心障礙者的生理及心理成長過程中,障礙都是一個無法忽視的重大主題,

因此在建構自我概念的過程,身心障礙的標籤永遠難以去除。不論是自己或他 人,都無法忽視障礙而單獨凝視身心障礙者本身。就如同每一個人的成長經驗和 自我認同的歷程是殊異性的,身心障礙者亦然,一個可見的模式或歷程對於在提 供資源及服務時也許需要,但更重要的卻是不把模式強加在人的身上。

貳、訪談過程中的再理解

在多次訪談以及大量資料整理過程中,讓我有機會對於原本以為熟悉的身心 障礙者成長故事,有了更多的理解。例如身心障礙者有時選擇使用主流的語言去 陳述自己,並不是因為認同,而是生存必須。在以非正式訪談的方式接觸不同的 身心障礙者,以便發展訪談大綱時,一位全盲的受訪者,在我詢問為什麼總是以

「我看到外面有人」、「那個女的長得很正」這種不是他所經驗的視覺語言來說話 時,認真地回答我:「因為如果不這樣說,就會無法融入同學的話題,就會被孤 立排擠。」,在過去我只會思考到這是在主流論述的壓迫下干擾了自身對世界的 定位及認同,所以才遵循追隨的結果。又例如阿芳在談到綁鞋帶自己可以做到,

卻無法綁頭髮的時候,身為自以為很瞭解身心障礙者需求的我也心中一驚,恍然 大悟於綁鞋帶和綁頭髮原來是基於不同的行動歷程。這種經驗在訪談過程中不斷 重複發生,許多位受訪者的資料雖然沒有進入本研究中,但卻成為在研究準備階 段中,幫助我時時警覺保持開放心態聆聽的重要推手。

對身心障礙者的理解,在從前來自於工作經驗以及專業知能研習,然後在論 文準備階段的文獻整理及思索,幫助我看見我們對於身心障礙者的理解及對待方

147

式,來自於種種社會價值觀的思維及框架,看得清楚才有改變的可能,於是思索 一條不同的理解道路成為重要的事。而最重要的,透過訪談,讓我可以對原本理 解的身心障礙者生活經驗能夠有機會在對話、敘述中澄清檢核,不斷理解再理 解,能夠對參與者的真實經驗及思考更加貼近。

參、專業工作中檢討反思

也許從一個人的經驗去理解另一個人的經驗原本就是困難的,也或者是不應 該的。即使如我長期與身心障礙者一同工作,有時也不免從過去經驗出發而遮蔽 了看見一個人本質的機會,例如在接觸到第一位全盲的學生時,花了很多時間去 接觸、觀察、一起行動,以瞭解全盲的視障者在生活及學習的各種需求,當時我 也特地去學習視障電腦的使用方法,以便可以更貼近其各種活動的習慣和方式,

提供更好的服務。然而整個服務系統在接觸到第二位全盲學生時,一切的適應就 快速很多,少了細細的詢問和觀察,而很快速的代之以列出各項可能需要的服務 類型,一一核對勾選需求及服務的連結。這個過程快速,但卻總讓我覺得我好像 比較認識前者,後來的這位視障者卻在過程中被化約成需求評估,而減少了做為 一個人被認識的可能性。我能夠細數第一位的所有興趣、喜好、生活習慣、缺點、

專長等等,對第二位或者更多的服務對象卻少了這些。

這當然不只是我個人的問題,即使透過反思和時時提醒自己關注人多於障 礙,而我也自認是個具有這樣特質的人,卻還是發生如此的事。整個資源服務提 供的機制和行政系統有著不可抗拒的力量一直走向系統化提供評估及服務的去 個人化趨勢。一如在建制民族誌的研究方法中常被舉出的例子:社工如何透過填 寫各種表單評估案主,以確認自己的工作完成,同時更確立了社會工作的專業(王 增勇等譯,2012),我對自己的工作的反思也於焉產生,總在服務提供時不斷思 考,我們所提供的真的是對的嗎?是對身心障礙者好的嗎?是他們想要的嗎?或

148

者我們也複製了那其實我並不認同的分類標準,從身份的認定去決定了一個人被 對待的方式,讓身心障礙標籤遮蔽了一個人的本質。強調注重個人的社會功能及 主觀意願的身心障礙鑑定新制(ICF),在目前這樣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政策方案執 行之下,是不是也一樣用主流觀點對身心障礙概念的認定,強加在身心障礙者自 身的認同之上,創造出一個可以被救助的階層,以凸顯社會的進化?

障礙常常來自於環境及規範,在不想成為共犯的同時,卻又受限於身在體制 中的角色和職責,一時之間並沒有辦法找出更好的協助模式,而在思索的同時卻 又已經不斷在複製和實施現有的不夠好的運作機制。這是我多年以來一直苦思的 重要議題,也會是未來一直努力的方向。

14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王勇智、李文玫(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 法的實務指南(原作者:J. A. Smith)。 台北:遠流。

內政部(2012)。身心障礙者人口統計。取自內政部統計處

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方麗琴、潘裕豐(2010)。傑出身心障礙者創造性人格與生活經驗研究。創造學 刊,1(1),123-154。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8)。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台北:

五南。

王振德(1977)。國中階段肢體殘障學生之自我觀念與人格適應。教育研究所集 刊,20,623-634。

王國羽 (2003 年 11 月)。身心障礙研究概念的演進:論障礙風險的普同特質。

「2003 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邁向新世紀的公平社會—社群、風險與不平等」

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灣社會學會。

王增勇、范燕燕(譯)(2005)。傅柯與社會工作(原作者:A. S. Chambon)。台 北:心理。

王增勇、唐文慧、陳伯偉、許甘霖、徐畢卿、陳志軒、梁莉芳(譯)(2012)。為 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原作者:M.L. Campbell & F. Gregor)。

台北:群學。

田哲榮、司徒懿(譯)(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原作者:D. Sliverman)。 台北:韋伯文化。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原作者:J.

150

Lofland & L. H. Lofland)。台北:學富文化。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原作者:M. Lichtman)。 台北:學富文化。

吳佳綺(譯)(2010)。質性研究的分析(原作者:G. R. Gibbs)。台北:韋伯文 化。

李英琪(2012)。ICF 基本概念與精神。取自

http://www.tfb.org.tw/new/ICF/icf_1000418.html

李翠玲(1991)。傑出肢體障礙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研 究學刊,7,197-209。

李麗慧(2001)。關於兩個女人的「變」—受創婦女轉捩現象之探討(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汪靜如、林純真、高麗娟(2010)。敘說探究:一位全盲女同志認同歷程。身心 障礙研究,8(3),165-180。

沈清松(2000)。呂格爾。台北:三民。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2001 年 11 月 21 日修正)。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1 年 06 月 29 日修正)。取自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46

周月清(1997)。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

五南。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原作者:K. Woodward)。台北:韋伯文化。

林芳哉(2008)。跨越障礙的藩籬—一位國小肢體障礙教師的生命敘說(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金定(2008)。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ICF)」:理論架構 範圍、分類與編碼原則。身心障礙研究,6(2),102-127。

林金定、研嘉楓、羅慶徽(2009)。推動以 ICF 為基礎的身心障礙者鑑定標準之 困境與建議。身心障礙研究,7(1),1-18。

151

邱大昕(2011a)跨領域視角下的身心障礙研究。科學人文跨科技計畫電子報,4。

取自

http://shs.ntu.edu.tw/shs/?p=6736

邱大昕(2011b)。誰是身心障礙者:從身心障礙鑑定的演變看「國際健康功能與 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的實施。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2),187-213。

姚上海、羅高峰(2011)。結構化理論視角下的自我認同研究。理論月刊,3,46-49。

洪有義(1978)。肢體殘障學生的內外制握信念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1,

113-122。

唐宜楨、陳心怡、吳慧菁、鄭詩蓉、高藝洳(2009)。身心障礙污名認知與污名 主觀經驗—以精神疾病患者及脊髓損傷者為例。身心障礙研究,7(4), 230-244。

特殊教育法(2009 年 11 月 18 日修正)。取自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27

張世雄(2008)。身心障礙研究、社會建構與生命歷程政策。台灣社會福利學刊,

張世雄(2008)。身心障礙研究、社會建構與生命歷程政策。台灣社會福利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