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障礙認同之概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身心障礙認同之概念與相關研究

當身份的標籤成為劃分族群的界線,認同的議題於焉產生。除了「我是誰?」

必須被回答之外,「我和誰相同/不同?」、「我屬於哪一族群?而我在其中的位置 在哪裡?」,還有「我可以選擇自己的位置嗎?」,這些問題也隨之而來。身心障 礙者的身份標籤由法規鑑定的標準而來,然而每個人對障礙卻有不同的體會和理 解,對於自己身為一個身心障礙者的事實,接納的程度及發展出的行為模式也都 因人而異,關鍵則是個體對於身心障礙的認同狀態。

壹、 何謂認同

認同(identity)讓我們能夠知道「我們是誰?」,還有我們如何和其他人,

以及我們所居住的世界產生聯繫。認同提供識別他人與自我的方法,也透過相同 或差異的辨識來界定「我們」與「他們」,局內人和局外人。同時,認同也創造 出對立的劃分,例如男人/女人、黑人/白人、同性戀/異性戀、健康的/生病的、

正常的/偏差的(林文琪譯,2006)。這種二元立場的區分過於粗糙,但也顯示我 們作為一個個體,如何選擇在群體中的位置或歸屬,此正是認同的定義。

23

認同概念在理論層次的解釋是關係取向的,意指我們在世界上某個定位,彰 顯我們與生活其中的社會之間的關連,且藉由相對的差異關係凸顯認同的存在

(林文琪譯,2006;張麗珍,2010)。Freud 從性心理發展的理論中,提及認同 的意義是努力去塑造一個人的自我,表現得像他所選為楷模的人所表現的樣子,

而且是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的選擇(黃偉卓、呂思姍、黃守宏、李雅文、黃彥勳,

2011)。而 Kagan(1958)的理論架構則認為,認同是一種獲得的、認知的反應,

這種反應的內容是將某種楷模特質變成個人心理結構的一部分,將發生在他人身 上的事物,當作好像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一般。認同也指在個體的生活實踐過程 中,與他人及社會的互動,透過內在參照系統形成自我反思,使行為與思想逐漸 一致(姚上海、羅高峰,2011)。

由各種說法看來,認同可能是一種對自我與他者的辨別、一種個人的選擇、

一種模仿及自我塑造的行動,或者是與環境互動的結果。Bronfenbrenner(1960)

認為認同有三種意義:(一)認同是一種行為:人們透過行為以及行為的感受而 決定自己的歸屬,或是表現出適合某種身份標籤的行為舉止,或從事某種行動以 加入特定組織或團隊,像是努力練習打籃球以爭取加入籃球隊的機會,成為運動 員;(二)認同是一種動機:因為有了想要成為的目標對象或楷模,而將自己的 自我概念狀態等同於期待的樣子,比方說社工系的學生雖然還未畢業,也尚未考 取相關證照或職務,但在言行、思考及自我規範,已經以助人工作者自居,並且 努力讓自己往期待目標前進;(三)認同是一種過程:認同是一個人和環境互動 所造成的結果,而因為互動的持續,認同的狀態也可能有所變動,同時受到外在 及個體內在心理因素的影響。認同的狀態也常表現於一個人如何用言語說明自 己,當我們聽到人們說出「我們中國人就是應該要遵守禮義廉恥」、「當一天和尚 敲一天鐘」、「我不像別人那樣聰明,就要比別人更努力」,或是具有特定指涉或 典故的諺語或故事,透過敘說者所選擇的脈絡、時機,以及陳述的意圖,都能看 出說話者所認同的角色及位置。

關於認同最常被提及的是 Erikson(1968)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許多發展

24

理論只著重在幼兒期的發展,Erikson 的理論卻貫穿人的一生,指出人在不同的 年紀有不同的社會心理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有一個需要解決的任務;若成功解決 了,會有正面的結果,如果沒有成功,就會導致危機。Erikson 認為自我認同(ego identity)是一種對自己身體自在的感覺、知道自己要往哪去的感覺、而且內心 確定重要他人也有這樣的認同。在其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跟自我認同有關的階段 就是青春期(adolescence),Erikson 設定的是 13 歲到 18 歲。青春期的發展任 務與危機是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這時期是自 己對自我的看法、角色任務的認定與社會地位的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青少 年會探索自己身體的形象、性別角色、探索自己未來可能的成人角色,然後根據 探索的結果形成自己的身分認同。如果這個階段被阻礙了,就面臨了所謂的危 機,青少年可能會有角色混淆、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做什麼樣的人,

也會質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另外 Marcia(1980)也提出關於青年期的 認同模式,區分為四種類型:迷失型認同(identity confusion)、未定型認同

(identity moratorium)、定向型認同(identity achievement)、早閉型認同

(identity foreclosure),說明了認同可能是階段或歷程,每個人所需要的期 程以及認同最終達成穩定的狀態都不一定相同。

身心障礙者是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到自己在某個部分與其他人不同,或者沒有 覺察有何不同,跟 Erikson 提到的青春期自我認同階段是否有關連,值得進一步 探討。當身心障礙者的障礙屬於先天性,或是在兒童時期就已經有此障礙時,他 對於自我的認同是否會更早就開始?而身心障礙如果限制了障礙者的認同探索 與選擇,即使障礙者看似認同完成,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及定位,也對自己 的障礙狀態有正向及穩定的看法,但這會不會也是一種對於主流文化觀點妥協、

甚至委屈的結果?舉例來說,一位先天肢障者可能小時候希望將來可以當消防隊 員幫助他人,但是當周圍的大人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的時候,他也許會放棄 這樣的願望而選擇其它不需要四肢健全的職業作為認同目標。當他進入 Erikson 所謂的自我認同階段時,他可能「認同成功」地選擇了坐辦公室的職業,但這樣

25

的認同成功是建立在過去社會加諸於兒童時期的他、而他也接受的限制上,而非 真正的認同成功。研究者對於這種認同發展階段理論的質疑就是:如果一個人認 為自己無法做到某些事,並且接受這樣「我就是做不到」的狀態與認知,這樣的 人可以算是認同成功或是自我實現的人嗎?相對於此,一個身心障礙者若是面對 障礙時選擇不願意接受限制,因而「超越」、「克服」而完成高於社會對身心障礙 者的一般期待的成就,這又算是認同的何種狀態?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是相互影 響的歷程,即便人們以為自己正在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這種看似自主的意志實 則都依然被包覆於社會所建構的主流論述之中。

從文化研究與社會建構論的立場來看,認同不是一種本質,而是一種自我不 斷轉換與形成的過程,這個過程建立在共享特徵與差異性上。而自我認同則意指 我們用來思考自己的方法,並依此建構出關於自我的一致性敘事,並對這種敘事 產生情感上的認同,是一種反身性與論述性的自我建構過程,所涉及的不僅是語 言意義的轉換,還有根據不同時間情境而選擇更換主體位置的過程,是多元且複 雜的主體經驗定位與再現(張麗珍,2010)。本研究之認同的定義即採取此種觀 點。

貳、 身心障礙認同與相關研究

從後現代的觀點來看,認同應該是一個流動的結構,是一個多重複雜的狀 態,關乎性別、種族、性取向、語言、社會狀態等等不同的面向都應該可以被納 入討論的範圍。而當我們討論到身心障礙者的認同時,常常在討論中隱含了一個 主流的正常人論述結構,而在對待與觀看身障者時是以差異的觀點出發(Mcllroy

& Storbeck,2011)。Shakespeare 和 Watson(2002)主張障礙與非障礙者並沒 有本質上的差別,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處於某種形式的失能狀態。May(1983)

認為這是一種從「是或不是」(to be or not to be)的二元選擇重新建構為「既 是也不是」(to be and not to be)的歷程,而 Brueggemann(2009)提出「居

26

於其間」(inbetweenity)的概念,說明認同並非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的狀態,

而是中間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游移和挪動。

身心障礙者的自我認同是以身份為核心的,並與場域的社會脈絡有關連,其 中不僅包括「位置空間性」(spatiality of position),更受到「情境空間性」

(spatiality of situation)的影響(唐宜楨、陳心怡、吳慧菁、鄭詩蓉、高 藝洳,2009)。而從語言中就可以看出,身心障礙是語言和論述權力的關係,障 礙與非障礙的歸類是透過語言進行的人為劃分;在主流優勢文化(dominant culture)的定義系統之下,用來描述身心障礙特質的語言詞彙多偏向負面的意 涵,透過語言的標籤作用而將身心障礙者塑造為無助失能的負面形象;想要改變 身心障礙者的社會處境與社會關係,需要改變知識生產的過程,和平衡身心障礙 者在知識生產場域的論述地位(張麗珍,2010;Stone, 1995)。身心障礙者在社 會互動中所常經歷的負面經驗與挫折,其實正反應了一般人對於整體身心障礙概 念的刻板印象;社會大眾集體帶著一種既定的文化思維去看待身心障礙者,而身 心障礙者身為社會中的一份子,也可能接受了這些觀看框架去看待自己,因而影 響到自我認同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 Woodward 的著作《認同與差異》(林文琪譯,2006)中,提及了身體的不 完美成為殘缺自我的外在指標。Goffman(曾凡慈譯,2010)提出三種污名:(一)

令人感到嫌惡的身體,如畸形或外觀的損傷;(二)個人特質的瑕疵:如意志力 薄弱、奸詐、固執信念、不誠實,以及反常的熱情,這些特質可以在精神病者、

令人感到嫌惡的身體,如畸形或外觀的損傷;(二)個人特質的瑕疵:如意志力 薄弱、奸詐、固執信念、不誠實,以及反常的熱情,這些特質可以在精神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