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身心障礙理論取向

身心障礙的研究核心是以身心障礙經驗為主要範疇,涉及的是對身心障礙概 念的討論,尤其是釐清損傷、障礙與障礙過程之間的關係,採取社會學、經濟學、

政治學、哲學等多重觀點共同分析,目的是研究身心障礙為何成為社會排除與歧 視的來源之一(王國羽,2003)。

最早的身心障礙研究主要以疾病與醫療復健為主,探討障礙的產生原因,預 防身心障礙人口產生與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好的復健治療,是世界衛生組織投入研 究身心障礙人口結構模型與概念的主要原因(WHO, 2001)。後來覺察到身心障礙 者在社會中的活動,以及社會參與的差異性,並不是僅從身體心理功能的損傷就 可以解釋,而障礙也並非來自個人,更多來自於環境的不友善及不接納,於是身 心障礙研究的觀點轉為從社會層面來看待身心障礙者這個族群的社會角色、權力 位置、認同等主題,衍生出社會政策、資源分配、福利制度,甚至是主流與非主 流的論述議題。

壹、 醫療模式

早期的身心障礙概念是相對於「健康」的概念,形成身心障礙的過程

(disability process)說明了受到疾病影響所造成的不健康的狀態(Minaire, 1992)這也是最早提出的關於身心障礙的生物醫學模型(biomedical model): 健康狀態的減低導致疾病,疾病導致症狀或障礙狀態。在此模型之下身心障礙者 被視為病人,接受各種治療及復健。但此種模式並無法解釋障礙狀態穩定並不需 要接受治療的人,例如一個先天的視障者,的確有視力障礙的問題,但是並非處 於生病的狀態(王國羽,2003)。

世界衛生組織最早的身心障礙人口定義系統是建構在生物醫學模式的理論 基礎下,在 1980 年出版的 ICIDH 第一版分類系統中,提出一個解釋的模型,如 圖 1 所示:

17

首先是因為疾病、意外或是先天的缺陷或異常,所造成的生理心理系統的損 傷(impairment),這個損傷的狀態導致功能的喪失及限制,形成生活或社會功 能的受阻而有障礙,例如無法自行出門、生活起居無法自理的情形;亦即障礙

(disability)指的是和一個人所能夠和無法做到的事情有關。第三層次的殘障

(handicap)則和社會功能有關,例如在社會活動中受到排除或歧視,以致於處 於不利的地位。

(handicap)這個層次所提到的生活功能限制以及社會參與的困難,身心障礙者 的障礙過程,並不完全是個人生理心理功能受損之個人問題所導致,而是整個社 會結構和制度對於身心障礙者的需求無法滿足所造成的結構障礙(王國羽,

2003)。於是接下來的身心障礙研究,乃從醫療觀點發展轉向觀看社會文化所造 成的障礙,並發展出身心障礙的社會模式。

意外 Accident

異常

Abnormality

失能

Impairment

障礙 Disability

殘障 Handicap

圖 1 ICIDH 身心障礙分類定義

資料來源:王國羽(2003)。身心障礙研究概 念的演進:論障礙風險的普同特質。

18

貳、 社會模式

美國的社會學家 Nagi(1965)提出身心障礙的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認為身心障礙其實是人與其所處之社會環境互動下的產物。在此 架構中,身心障礙可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過程,如圖 2 所示:

當一個人受到疾病的影響,身心的正常功能造成缺損(impairment),這些 生理變化進一步限制了某些身體動作的執行(performance limitation),例如 無法行走、聽不見、看不見等等,並且進一步限制了日常生活功能,無法獨立生 活,也無法進行社會參與及社會角色的實踐,因而構成身心障礙(disability)。

根據 Nagi 的架構來看,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角色期待、環境因素、主流價值 觀、公共建設等等外在環境因素,會對個人所能夠表現的能力和限制造成不同的 差異;因身心障礙並不是個人的議題,而是人與社會互動所造成的障礙/無障礙 的變動性狀態,是社會的集體責任,也是一種人權與政治問題。

身心障礙的醫療模式與社會模式概念之比較整理如表 2:

Disease 疾病

Physiological Impairment 生理上的缺陷

Performance Limitation 身體動作上的限制

Disability 身心障礙

圖 2 Nagi 的身心障礙概念架構

資料來源:董和銳(2003)。身心障礙之概念架構與社會意涵。

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1),32-42。

19

表 2 醫療模式與社會模式身心障礙概念之比較

醫學模式(Medical model) 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個人問題(personal problem)

醫療照護(medical care)

個別治療(individual treatment)

專業協助(professional help)

個別矯治(individual adjustment)

行為改變(behavior)

照護(care)

健康照護政策(health care policy)

個人適應(individual adaptation)

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

社會融入(social integration)

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

個人與社會責任(individual &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環境改造(environment manipulation)

態度(attitude)

人權(human rights)

政治(politics)

社會改變(social change)

資料來源:林金定(2008)。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ICF)」:理論架構範圍、

分類與編碼原則。身心障礙研究,6(2),102-127。

將社會功能加入關注重點的 ICF 的分類標準將障礙視為一種動態的關係,是 一種「普同經驗」(universalism),並不是針對特殊人口而設計,而是可以普遍 適用整體人口,包括暫時性的障礙狀態。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多少都會遇到並非健

資料來源:李英琪(2012)。ICF 基本概念與精神。取自 http://www.tfb.org.tw/new/ICF/icf_1000418.html

20

Oliver(1996)認為將障礙視為個人悲劇的醫療觀點無法批判性地檢視障礙 概念,身心障礙應該被視為一種社會鉅視面和個人微視層面的互動結果。雖然身 心障礙者各自有不同的障礙經驗,但是他們共同的社會經驗是來自社會的歧視和 壓迫。然而有批評者認為雖然社會模型提供了身心障礙者社會壓迫與歧視經驗來 源的抽象層次說明及分析,且社會模型作為身心障礙運動的政治基礎,對於保障 身心障礙者權益及環境障礙排除有足夠的貢獻,但身心障礙經驗本身是複雜的概 念,社會模型無法提出一個固定的障礙類別所對應的普同性經驗結構或共同目 標。在缺乏對身心障礙者個人個別化處境和需求的關注下,社會模型容易被批判 為僅止於意識型態的辯論(張麗珍,2010)。而即使明白了身心障礙是社會互動 中所形成的功能受阻,卻也難以解釋何以在相同環境中的身心障礙者,卻可能發 展出不同的生活態度及成就。對「無障礙」的社會的想像也只能停留於對現狀的 不滿或調整,難以提出一個理想的模型去說明如何達成。

參、 個人取向

美國心理學家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將需求 區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等七類。然而發展此理論的基礎是建立在其所謂的少數自我實現的 優秀人物上,因此 Maslow 自認為其需求層次理論並不適用於這些所謂的「殘廢、

發育不良、不成熟、不健康者」,這些人應該屬於「殘廢心理學」或「殘廢哲學」

的研究對象(邱大昕,2011)。若從 Maslow 的觀點來看,身心障礙者將被視為低 層次的族群,並且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跨越障礙及自我實現。然而從另一方面來 看,需求理論如果不特別區分身心障礙者為非正常的族群,則可以看見身心障礙 者的需求其實和一般人沒有兩樣,一樣需要安全、愛與歸屬、自尊,乃至於自我 實現,只是相比起來這些需求的滿足比一般人更多障礙。至於如何去除或減低這 些阻礙,或者提供無障礙的環境,則成為協助身心障礙者或提供身心障礙服務時

21

的重要目標。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觀看身心障礙議題所出現的較新觀點是批判心理學

(critical psychology)取向的研究(Goodley,2011)。批判心理學吸收了來 自女性主義、哲學、社會學的多方理論,以另類的多元觀點去看待一個現象或事 件;研究者不再假裝自己能夠站在中立的立場去客觀地看待,或者只研究被指出 有問題的對象本身,而是能夠從個體的狀態出發,但著眼於觀看整體和脈絡;尤 其是理解一個弱勢的角色或族群如何被社會文化的主流論述有意識或無意識地 迫害,而形成目前的受限狀態,甚或透過如 Foucault 所言自我監控的機制,惡 性循環地成了造成強弱失衡局面的共犯(劉北成譯,1992)。

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相關研究較多著重在社會福利或是特殊教育領域,重點也 多在於社會福利資源及政策的影響評估,以及介入處遇方案模式的探討,或是對 於身心障礙者在學齡的各個階段的學習策略研究,亦多偏向資源應用及教育訓練 模式。相對而言,較少有文獻探討身心障礙者的人格因素及自我接納態度對於其 生活適應及各項成就表現的影響,也較少論及身心障礙者如何看待自身的障礙在 個人人格成長過程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阻力和助力。Priestley(2001, 2003)

提出結合「世代取向」(generational approach)的生命歷程研究,以擴展社會 模型的「 批判性身心障礙研究」,將身心障礙從個人問題狀態,轉變為公共議題,

從原先流行的同情施捨取向的「慈善模型」和重視復健矯治的「醫療模型」,轉 向觀看社會壓迫和文化價值特殊性建構的「社會模型」,重新定義身心障礙的狀 態及其論述(張世雄,2008)。無論是論及身心障礙者個人的適應及成就或是社 會政策層面,從個人的生命歷程著手都是較完整的觀點和取向。也因為傳統論述 將身心障礙概念化約為源自個人經驗的獨立存在事實,不論是從醫療或社會模型 都忽略了文化的面向,因此從社會模型對於功能及環境限制的觀點之外,衍生出 了「建構取向」的觀點,將文化及社會烙印的觀點帶入對障礙經驗的詮釋中,文

從原先流行的同情施捨取向的「慈善模型」和重視復健矯治的「醫療模型」,轉 向觀看社會壓迫和文化價值特殊性建構的「社會模型」,重新定義身心障礙的狀 態及其論述(張世雄,2008)。無論是論及身心障礙者個人的適應及成就或是社 會政策層面,從個人的生命歷程著手都是較完整的觀點和取向。也因為傳統論述 將身心障礙概念化約為源自個人經驗的獨立存在事實,不論是從醫療或社會模型 都忽略了文化的面向,因此從社會模型對於功能及環境限制的觀點之外,衍生出 了「建構取向」的觀點,將文化及社會烙印的觀點帶入對障礙經驗的詮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