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成五節作為研究開頭之論述。首先,第一節論述本研究背景與 動機,並在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而第三節則是針對本研究 之專有名詞定義進行名詞釋義,第四節就本研究所採之研究方法進行說 明;最後於第五節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一)台灣少子女化現象衝擊幼教機構發展

邇 近 世 界 經 濟 合 作 與 發 展 組 織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的報告顯示,台灣的生育 率於世界排名中敬陪末座,而據內政部統計,2010 年上半年出生嬰兒計 82,712 人,與 2009 年同期相比減少了 8.9%。折合 2010 年初出生率為 7.2%續創新低,較 2009 年之初出生率 8.29%減少了 1.08 個千分點。部 分原因為國人忌諱生肖屬虎(2010 年)有關,而除了生肖使出生率稍有 消長外,據內政部統計(內政部統計處,2011)也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在 1985 年後低於 2 位,即 1 位婦女一輩子生不到 2 個 孩子,至 2009 年更低於 1 位。(中國時報,2011)台灣少子女化情況空 前嚴重,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台灣去年(2010 年)總生育率再創 歷年新低點,跌破「一」字大關,從前年的 1.03 驟降至 0.895,已成為 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回顧台灣十年來出生人口數,從 2000 年台灣的 出生嬰兒數為 30.5 萬人,從此一路下滑,至 2008 年跌破 20 萬人,2009 年降至 19.1 萬人,至 2010 年只剩 16 萬 6,886 人,而出生人口在這十年 中減少了 45.6%。

而「少子女化現象」最立竿見影的打擊,並非未來的勞動就業市場,也 不是未來的教育,而是現今的幼教業者;各研究者紛紛針對少子女化的 衝擊,影響範圍逐漸擴大的教育困境,換而言之,此一衝擊無異是幼教 產業所有利害相關人的共同挑戰,其中包括幼教機構經營者、幼教從業 人員、接受幼教教育的幼兒與家長,甚至是有義務維繫幼教系統完善運 作的政府主管機關。2000 年全國幼兒園家數為家 6493 家,2010 年 71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家,幼兒園家數成長了9.5%;相反的出生人口減少 45.6%,由此可知,

幼兒園的經營更是困難。

(二)托育公共化政策使得公辦民營幼兒園資源基礎有效運用及兼顧幼 教機構之發展更多元化

2004 年修正《幼稚教育法》,加入第四條之一項「公立幼稚園得委由 私人辦理,其資格條件、程序、審核、管理及考評等,由直轄市或縣(市)

政府定之」,為公辦民營幼兒園的設置立下法制基礎,同時也促發政府和 民間企業合作推展幼教的契機。近年來推動公辦民營幼兒園的政策施 行,隨著「托育公共化」的施政方向逐漸升溫,除了內政部兒童局宣布 採取活化閒置空間之概念,運用各地方國中或國小閒置場地,附設公辦 民營幼稚園,亦積極規劃中央撥款補助非營利組織,引進民間經營能力,

共同經營友善教保園所,2011 年五都選舉,臺北市及新北市(以下謹將臺 北市及新北市合稱為「大台北地區」)之候選人亦提出相關政見,足見奠 基於選票極大化的政治考量,無法迴避托育公共化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臺灣經濟的起飛以及民眾對於政府應建立更完善的社會 福利制度需求日益殷切,使得「托育公共化」的需求成為政府推動幼兒 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然而,公立幼托園所雖然收費低廉,但卻由於公 立幼托園所受到政府諸多法規與行政制度的約,使得過去常衍生經營效 率不佳、辦學品質不如私立園所的問題。然而,私立幼托園所則雖然經 營效率及辦學品質較佳,但卻有收費較高、以營利為導向的問題,而導 致在貧富差距下的弱勢家庭幾乎負擔不起私立幼托園所的學費。在托育 (或幼教)公共化及私有化的兩大取向中,藉由政府及民間資源共同投入及 尋求合作,來為幼教機構的經營找出最佳發展模式,於是促成「公辦民 營幼兒園」這種創新經營模式的誕生,並期能兼具兩者在幼教發展上的 優勢。

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實施幼托整合制度的國家,幼兒教育及照顧 法於2012 年上路,改變長期以來的幼兒托育、教育分流雙軌制,元旦起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正式上路,所有幼稚園、托兒所將有一年的時間 轉型,統稱為「幼兒園」。政府借鏡北歐國家經驗,由教育部為單一窗口 提供連貫­及綜合性的服務,提供幼兒更優質和平價的教保服務(兒童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育及照顧法,2012)。

以大台北地區(包括臺北市及新北市)而言,新北市朱立倫市長在今年 也表示(自由時報電子報,2011),將在 2011 年開辦四所優質、平價的 公立托育中心,在未來四年內規劃設立至32 所。並基於優質與平價的原 則,讓在學幼兒之收費上限低於 6,000 元。以年齡將托育環境也區分為 0~1 歲與 1~3 歲兩部份,並多元化的提供日托、延長托育、臨時托育及 假日托育等托育服務。強調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一方面將利用學校之閒置 空間設置公立幼稚園,照顧偏遠地區孩童;另一方面在都會區以「公辦 民營」方式經營。而於2011 年新設立的國小皆須設幼兒園,讓公共托育 完整延伸至 3 歲以上的幼兒教育,讓孩子的托育、教育都能獲得更妥善 照顧。

另外,朱立倫市長也期望透過外部機關團體資源的投注(新北市教 育局,2011),使校園內使用率較低的教室,能活化再利用。因此,配合

「活化空間」計畫,新莊區民安國小提供 4 間教室,來設立辦理公立托 兒所場地;新莊區昌平國小辦理「公辦民營幼兒園」等。朱立倫市長也 建議學校教室未來可與社區及民間團體資源結合運用,增強社區與學校 的互動關係,進而達到社區化教育功能。因此,為了在幼托整合之際及 照顧學齡前幼兒目標下進行,教育局將會定期彙整評估學校空間使用狀 況,提供辦理公共托育中心及「公辦民營幼兒園」適合場地,營造學校 與社區良善的互動關係,希望能創造教育新價值。

從上面了解,政府當局也擔心大量設立公立幼兒園,會導致大量私 立幼兒園關閉,而大量設立公立幼兒園對於台灣幼教的發展不見得是良 性的方向,因此希望結合公家資源及私人企業化與幼教育理念的經營才 是正確的方向,尤其是雙方資源的投入必有加乘之作用,使得這十多年 來「公辦民營幼兒園」另有一番良性的發展。

二、研究動機

(一)少子女化現象使得幼兒園家長滿意度為資源基礎投入之重要觀察 指標

2011 年 9 月全台公辦民營幼兒園共有 43 家如表1-1-1 所示。其中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新北市公辦民營的中原幼稚園(位於新莊區中信國小內)也於2011 年 6 月30 日因招生不佳而轉為私營。

由上述得知,大台北地區公辦民營幼兒園,雖也由政府招標篩選出 來,而 2011 及 2010 年共有兩家經營不善或其他因素結束公辦民營之園 所。台灣公辦民營幼兒園近半數都在大台北地區,本研究深入了解哪些

「資源基礎」的投入對於「家長滿意度」是有效的,當作未來招標的條 件,使的公辦民營幼兒園能成功的營運下去,以減少失敗的機會。

在競爭激烈的教育市場與少子女化的催化下,幼教業者經營不易。

公立幼教機構不能再仗恃著經費由政府補助,必須擺脫受保護心態,來 提升品質及競爭力(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黃義良,2007; 張 明輝,2001)而私立幼教機構並不只是追求利潤,也必需善盡社會責任 與企業倫理。為探討造成經營效率良窳的影響因子,「家長滿意度」就是 幼兒園經營一項重要觀察指標。同時,如何提升公辦民營幼兒園「家長 滿意度」,其策略性資源基礎的投入是絕對必要的,但要投入何種策略性

「資源基礎」?就必須透過公辦民營幼兒園策略性「資源基礎」之各個 子構面對「家長滿意度」影響來瞭解其種類與程度如何?因此也成為本 研究動機之一。

(二)幼兒園品牌權益已成為幼兒園未來發展的重要策略

相對於現代而言,在早期出生率高的年代中,多數家長必須一次面 對許多孩子的教育問題與生活經濟問題,也因此對於學校的選擇較為粗 糙,幼兒教育並未十分受到重視。大多數的幼教經營者無須重視品牌之 議題,更不用說「品牌權益」如何影響著幼教經營。然而,近年來情勢 與過往大不相同,胡英楗(2007)指出在教育市場化、少子女化的現況 中,幼教經營競爭愈趨激烈。公私立幼教機構在面對教育市場化,家長 具有教育選擇權、教育補助券及顧客導向的思維。若要回應少子女化及 幼托整合甚至是全球化等重大變革,就必須產生新的觀點與方法。回顧 Gary(1991)指出教育是一種服務。一個成功的服務組織,必須有其獨 特的行銷取向,即必須視學生為顧客,如重視他們的發展和需求。Kotler

(1982)也指出運用行銷與品牌來提升教育參與的必要性。因此,學校 若能運用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學校競爭力,並且提升學校績效與學校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質,打造學校特色,進而建立差異性的學校品牌,來吸引優秀學生和老 師,是目前學校極為重要的課題(吳清山、林天祐,2007;陳玉君,2003)。

過去幼教機構的經營方式轉型成功,在多數學者認為,是因向企業組 織借鏡:幼教機構學習模仿企業經營理念與策略來促進教育改革(徐大 偉,1997;黃郁芬,2005;張明輝,1999;張明輝,2002;葉連祺,2003;

蔡俊傑,2003)。黃義良(2007)也指出品牌領導的觀念正是幼教機構經 營的利器,然而光有品牌領導是不夠的,進而品牌經營,最終要增加品 牌權益,只有如此才能增加幼兒園的附加價值。因此目前「品牌權益」

在教育產業研究中仍是新興議題。

在教育產業研究中仍是新興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