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幼兒家長對於幼兒生命教育態度與實踐之相關研究。本章 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 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近年來全世界不論是經濟、社會生存結構與道德核心價值都在快速改變,地球生態 環境也因人為的過度開發而遭受破壞,引發大自然的反撲。而在這樣的 E 化世代與電子 科技(3C 產品)盛行潮流下,許多人日以繼夜、庸庸碌碌忙於生計,卻也不知為何而 忙;生活缺乏重心,受迫於整體經濟環境的壓力之下,除了追求物質的滿足,卻也突顯 了在精神層面的匱乏與枯竭,形成了忙碌也是「盲」碌。從醫學的報導發現,全球罹患 憂鬱症的年齡層正在不斷地往下降,校園暴力霸凌與家庭出現自殺或自殘等傷害事件卻 層出不窮;甚至社會新聞版面上出現的隨機殺人事件已不再是偶發事件,因為接二連三 的發生,不再侷限於某個地區或國家而是中外皆然的情形。

時間回溯到 2014 年 5 月 21 日,人情味豐厚的臺灣竟發生大學生在臺北捷運隨機殺 人的駭人事件,同時在那週也陸續發生兩起大學生因愛情的不順遂而殺害了對方與對方 的長輩;無獨有偶,2014 年 5 月 23 日在太平洋的對岸美國加州同樣也發生了震驚社會 的槍擊事件,雖然美國社會長期因槍枝氾濫及無嚴格控管之下所造成的槍擊事件屢屢發 生,但不同的是,發生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鄰近社區的連環殺人事件,犯 案的大學生是早有計畫與預謀,不但將計畫寫於日記中,也自拍影片說明犯案的起因及

2

動機,更主動散播流傳於網路上,這些被害者都是成人。另一事件與兒童有關的槍擊意 外事件,則在 2012 年 12 月 14 日同樣發生在美國桑迪胡克小學的校園中,當中有 28 人

(包括 20 名兒童)死亡。這是美國歷史上死傷最慘重也是兒童死傷最多的校園槍擊案。

這些社會事件不僅僅是新聞而已,反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上至教育當局、教育 學者、心理諮商師、精神科醫師、學校教師、媒體傳播者、下至為人父母的家長們,大 家都不禁要問:「這個社會怎麼了」、「教育出了甚麼問題」、「我們生存的社群病了嗎」,

整個社會價值觀與道德價值觀正遭受考驗與挑戰,這是教育的隱憂,也是我們不容輕忽 的課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2009)於天下雜誌專訪中提到,他感嘆目前時下年輕世代 對周遭事物的疏離與冷淡,並提出生命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教育,生 命教育的意義在於教導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同理別人並珍愛自然與環境。當社會變遷、

道德價值系統崩潰的時候,生命教育尤其更顯得重要。

林倖妃(2009)曾經針對全臺一千八百名國中小學的中高年級學童進行生命教育大 調查,經統計發現身處臺灣的孩子有三不:「不快樂、不喜歡自己、不喜歡上學。」最 煩惱的事情除了考試、學校課業之外,竟然是人際互動關係的困擾。由此調查資料可知,

現在的孩子對自我的認識尚未完全清楚,所以無法認同自我的價值及了解自身的優缺點 何在;對於他人與同儕互動的能力發展也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常常無法尊重別人、同理 他人,而造成人際關係的問題與挫折。

邱宜君和甘芝萁(2014)自由時報電子報指出,臺灣的孩子雖越生越少,但孩子卻 未必享有幸福與平安。臺灣兒童健康聯盟公布最新的資料顯示,「臺灣兒童福祉指數」

收集來自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等共三十三個兒童指標資料,並比較二十四個經濟合作 暨發展組織會員國(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

的狀況。依據聯合國所訂定「兒童福祉」的六個面向及可量化比較的指標中發現,臺灣 兒童的健康幸福指數總排名為第十一,但臺灣孩童在「身體安全」和「主觀幸福感」的 數值上呈現最差,分別排名倒數第二和第三,資料數字顯示臺灣的兒童不喜歡上學、對

3

生活不滿、自覺不健康的比例偏高,這和蕭富元(2009)於天下雜誌所調查的結果有雷 同之處。而且從一歲到四歲和五到九歲,這兩個年齡層兒童的死亡率竟居於先進國家之 冠,其中以意外事故的事件為最大宗。因此,從「臺灣兒童福祉指數」的數據資料說明 了臺灣孩童的幸福感偏低,死亡原因以意外事故為主因。

透過上述調查資料,提供了「生命教育」是必須也是必要強而有力的佐證,而且是 從幼兒時期開始,生命教育是紮實的教育基礎工程,整個社會、家庭與學校都需要深思,

我們要將自己、孩子及環境的生命帶往何處?我們應該如何與生存的宇宙萬物和諧共存 並且相互尊重與感謝?如何學習效法以天地自然為師?這些都蘊藏在生命教育的本質 與內涵之中,也同時是生命教育實施的目標所在(張淑美,2005)。

貳、研究動機

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好最高的時期即是幼兒時期,從兒童發展的觀點而言,在幼兒時 期奠定幼兒健全的身心發展基礎與品格教育,對將來的人格發展有重要的關鍵性影響。

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 強調,幼兒的學習是經由觀察與模仿別人的行為而引起的,在幼 兒階段最重要的模仿角色即是父母,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家庭生活是孩子 最初的學習環境,在生活與遊戲過程中,學習模仿家裡所見到的一切行為與事物。因此,

孩子的未來應從家庭開始著手,身為父母或照顧者的角色應以正確的價值觀與良善的品 格教育來帶領幼兒朝正確的方向邁進。誠如幼教之父 Frobel 所言:「教育之道無他,唯 愛與榜樣。」因此,幼兒家長對於幼兒生命教育的態度看法與具體實踐的做法,足以影 響幼兒生命教育的學習與人際互動發展的深度與寬度。

林思伶(2006)指出,只有依賴學校的課程是不足以完成生命教育的使命,而是需 要家長的配合。當家長對生活抱以熱情的態度,對人生有確切的目標,能夠了解個人生 命的意義且時時以身作則,才能成為貼近幼兒生活且鮮明的生命教育榜樣。張淑美(2001)

也認同大人自身可能更需要生命教育來成為孩子的良好典範,強調家長於幼兒時期開始

4

實施並參與生命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鄭石岩(2000)認為父母若具有開朗的人生觀與 正確的價值觀,自然而然就能散發正向積極的能量與生死觀點,在日常生活裡無形之中 便能潛移默化地為幼兒樹立熱愛生命、關懷生命、尊重生命的典範,父母對幼兒生命教 育所秉持的態度與實踐對幼兒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幼兒家長 面對幼兒生命教育的態度與想法為何及其個人在幼兒生命教育的實踐情形為何?此為 本研究動機之一。

繼臺灣九二一大地震、印尼南亞大海嘯、中國四川大地震、臺灣八八水災小林村土 石流滅村等天然災害後,最令人印象深刻與震驚的就是日本三一一的地震海嘯,那突如 其來的大海嘯毫無預警地吞噬了整個城鎮,無情的帶走千人,萬個家庭因此分崩離兮,

多少個兒童在那次的災害下成為無家可歸或是生死永別的孤兒。距離這場天然災變三年 後,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大震災受災最嚴重的岩手、宮城、福島等三縣進行幼稚園幼兒 調查,此調查發現,這些當時約莫三到五歲的幼兒,在災難發生一年半之後,其中有高 達 25.9%的幼兒出現暴力、自我封閉等行為問題,需要接受精神相關的治療照護,此比 例是未受災地區孩童的三倍之多,若未及時提供醫療協助,這些幼兒在未來的學習與人 格發展上都有可能出現障礙與問題(施逸筠,2014)。

由於地震造成的輻射外洩與輻射塵掉落,許多農地與水源成為核災之下的犧牲品,

那些受災戶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園,甚至連謀生的場所不是被海水所淹沒即是成為重 金屬的汙染土地。這些不是在在說明了人的生命在須臾間消逝,天然災害使我們不再以

「人定勝天」而自誇,無法預測的天災與人為破壞自然所造成氣候暖化及環境劇變,使 我們都應該領悟生命的脆弱與體會人生的無常。吳庶深與黃麗花(2001)及黃德祥(2000)

從生命教育的目標歸納整理生命教育的內涵主要包括四個向度:「人與自己」、「人與他 人」、「人與環境」、「人與宇宙」。身為幼兒家長對於生命教育的內涵了解多少且對於幼 兒生命教育所持的態度又為何?而家長們為幼兒預備好了嗎?為幼兒們預備好面對生 命中挫折的能量嗎?生命教育的範圍非常廣泛與深奧,廣義而言,舉凡與生命有關的教

5

育、課程、文化、習俗及個人的思想信念與生活態度等都可包含在內,主要的內涵以「人 與自己」為中心,然後向外擴展到他人、自然環境及宇宙生死的範疇;而在「人與宇宙」

的內容中,除了死亡的議題當然也包括生命的美好及生命的喜悅,但在臺灣社會風俗的 環境下,大多數的成人對於生命教育的認知會直接聯結到「死亡教育」或「生死教育」, 也會將探討死亡的議題視為無形的禁忌。因此,本研究試圖了解幼兒家長在幼兒生命教

的內容中,除了死亡的議題當然也包括生命的美好及生命的喜悅,但在臺灣社會風俗的 環境下,大多數的成人對於生命教育的認知會直接聯結到「死亡教育」或「生死教育」, 也會將探討死亡的議題視為無形的禁忌。因此,本研究試圖了解幼兒家長在幼兒生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