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研究主要為調查身心障礙國中資源班學生在網路使用情形以及網路 素養的現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進展,網路成為人們生活當中的必需 品,在青少年發展的階段中,網路更是成為青少年社交休閒及學習的工 具。比爾蓋茲先生的著作《數位神經系統》,一書當中曾提及「……收集、

管理和使用資訊的方式,決定了你的輸贏。」(樂為良譯,1999)未來人 才在面對新時代的衝擊挑戰時,唯有懂得善用資訊來創造優勢者才能獲 得最終勝利。

而面對身心障礙學生於網路使用上的現象以及在網路素養能力上的 探討卻較少被大眾所重視,多數的研究在探討身心障礙學生的身心特質 及個人權益,並對於怎樣去提升身障學生不足的能力、增進身心障礙學 生適應未來生活所需之能力,藉此提出課程設計或是教學輔導策略,然 而較少的研究會注意到身心障礙學生在使用網路時的狀況與身心障礙學 生其網路素養能力。因此,本研究期待能瞭解國中教育階段的身心障礙 資源班學生在使用網路的情形以及其網路素養的現況,並據研究結果給 予教學者相關建議。

本章區分成三個節次,第一節次陳述研究的背景及動機、第二節次 說明研究的目的和問題、第三節則是詞彙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全球化興起之網際網路

科技日新月異,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越來越普遍,更成為每一個 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國外 We Are Social 和 Hootsuite 兩大網 站共同發布的《2017 全球網路使用調查報告》(DIGITAL IN 2017:

2

GLOBAL OVERVIEW)中表示超過全球一半的人口都有網路使用行為,

而其中也指出地球上超出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擁有手機、超越全球 50%的 人操作智慧型手機,且來自手機的網路流量更是多過於全球一半的人數。

報告中指出在 2017 年全球網路的用戶到達 3.77 億人口,平均比 2016 年 增加 50%;在全球社交媒體用戶到達 2.6 億人口,同樣增加 37 %;而在 全球數位行動用戶高達 4.92 億人口,同樣增長 66%並且在全球數位行動 社交媒體用戶則達到 2.56 億,同樣增長 34%(Kemp,2017)。從上述的 數據中可看出,網路使用已然是全球化的趨勢。並且網路的使用不再限 於家用電腦或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更是人手一機,隨時隨地上網無所 不在,行動網路的崛起也是不可小覷。

貳、我國網路使用現況

在國內同樣也有 TWNIC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布告之《2017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文件中說 明其估測台灣 12 歲以上之上網人數達 1760 萬人、全國整體上網人數已 達 1879 萬人,總體上網比率為 80%(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台灣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依據美國 comScore 公司的 comScore MMX 數據 資料庫所公布的 2017 年 06 月台灣網路使用狀況資料中,有 1,254.7 萬不 重複使用者花費 247 億分鐘使用網路,使用者平均上網時間為 1,966.5 分 鐘,平均一天使用 65.55 分鐘(黃郁欣,2017)。從以上所言,可以發現 使用網路的行為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而在這股全球的趨勢中,

身心障礙的青少年是否也趕上這股浪潮呢?

在教育部「104 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報告」中指出,學生 大多上網地點在家中、平均上網時間更是比課業上網時間高出 1.7 到 3.3 倍,且學生在手機的使用率也達 87.5%(教育部,2015)。因此青少年在 使用網路的媒介不只是電腦,更多的是普及率相當高的手機,且手機的

3

機動性更造成使用時間的快速成長。對於青少年來說,不論使用電腦或 是手機上網,網路所帶來的影響深遠、無遠弗屆,不僅可以快速閱覽資 訊、蒐集資料、拓展人際交友、進行休閒娛樂,更甚是青少年對於自我 認同形成的主要因素。

但網路的蓬勃發展,除了帶來更方便、更快速的時代交替,卻也是 容易造成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謝龍卿(2004)提出使用網路的行為和 網際網絡成癮之間有顯著的影響。青少年接觸網路的經驗越高,具有霸 凌動機者則越容易發生網路霸凌行為(曾琬鈴,2010)。潘嘉和、李雅玲、

周碧瑟、璩大成(2016)指出網路的過度使用會增加憂鬱症的出現率。

因此,青少年在網路的世界中是否具備適當的網路常識素養及正確的使 用知識,更是目前教育現場迫切需要關切的議題。

從上述可知,青少年在網路的使用上有許多面向需進行探討,而身 心障礙的青少年在使用網路行為上更是容易因其障礙特質而面臨許多的 困境與難題,而身為教師的我們是否瞭解學生在網路使用行為的情形與 其是否具備網路素養的基本能力,並且據此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課程去因 應呢!在林千惠、胡雅各(2007)研究中指出,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 普遍具有使用網路的經驗,不論平日或假日每日上網時間至少達一小時 以上,其使用目的以玩線上遊戲作為娛樂及線上聊天的人際互動為主。

參、真實案例的反思

在研究者任教的學校中設有不分類資源班,其中大多為輕度障礙的 學生,某次在課堂中,一位亞斯伯格症的學生提及他在社群網站(Facebook)

中擔任電玩遊戲粉絲頁的管理員,不但要制訂粉絲頁的規則、還要進行 公告,更需要在版上有網友產生爭執時成為協調者。這令研究者感到非 常詫異,因這位學生常常在校內和老師或同學發生衝突,卻能夠在網路 上成為一名公正的協調者。

4

不但如此學生在網路世界中的情形更是超乎教師的想像,另有一位 智能障礙輕度的學生,在校學業表現較為困難,甚至需要接受職能治療 進行精細動作的練習,卻在九年級下學期會考後的英文課期間,展現出 令人驚訝的超常表現!原來課堂中教師透過線上英語單字的遊戲來讓學 生增進學習動機與重複練習,沒想到需要透過手指操控鍵盤的精細動作 卻一點也難不倒學生,表現出驚人的耐力與動作協調能力。透過課後的 訪談才知,學生每天在家都會使用電腦或手機上網打電動遊戲,因此在 手指操控能力上有著如此神速的進步呀!

除此之外,就連上影音網站,大多數的智能障礙學生皆能清楚的告 訴教師應該輸入什麼樣的關鍵字才能快速找到所求的資訊,一次又一次 的跌破教師的眼鏡,難以想像這些在我們心目中有著心智功能障礙的學 生們,在網路的世界中彷彿找到全新的自己。

然而除了上述這些學生表現出正向且積極的另一面以外,也曾有過 學習障礙的學生在課後悄悄的和老師表示,班級中最近流傳甚廣的新聞,

竟是廣而散播的同班同學不雅照片!然而在這位學習障礙學生告知教師 以前,校內並沒有任何一位教師發現這項行為,直到東窗事發才得知,

幾乎年級一半的學生們皆看過甚至是傳播過照片,因此事件之廣大,造 成多位同學記過處分,而這位學習障礙的孩子也是其中散佈照片的一員。

事後經由教師輔導過程了解到,這位學障孩子對於散播不雅照片並不以 為然,也是如此才能大大方方的和老師說起這件大新聞,故從中可以發 現學生對於網路上的法律知識較為淺薄,更是懵懂無知以此沾沾自喜,

因此面臨到犯錯所需遭受的懲罰。

對此也有過輕度智能障礙的學生在暑假期間和網友見面,卻因此發 生不安全性行為,引發後續一連串問題。而在教師輔導過程中,學生坦 承對於網路交友的好奇與情感的需求,進而不斷的加深和網友見面約會 的親密程度,卻因為不知道如何獲得正確的資訊,也不知道該如何告訴

5

信任的大人,所以演變成無法收拾的場面。然而面對學生這些困擾,卻 也提醒了研究者輕度障礙的學生們在網際網路上所面臨的種種誘惑、在 在發人深省,其中涉世未深的學生更是容易一腳踏入無底深淵、無法自 拔。

無獨有偶,在臉書粉絲頁中,曾發生過資源班情緒行為障礙的學生 在地方版粉絲頁留下恐嚇威脅的言語,在校園中引起各種恐慌,更是引 發教育局處極度重視、配合警方協助調查,從中釐清學生的真實身分、

理解雙方事故糾紛,協助排解情緒、傾聽理解事由,並加以輔導管教。

才解除一場無聲的煙硝戰火,卻也再度提醒研究者在網路的普遍下,許 多小小衝突皆起因於一個眼神、一句留言,若不能了解學生實際生活於 網路中的真實樣貌,便無法和學生有著良好的互動。

透過研究者這三年以來的觀察和實際與資源班輕度障礙學生的相處,

這一些不論是學生分享自身經驗的話語或是研究者親眼觀察的現象都對 研究者產生很深刻的印象與震撼!因此這令研究者開始反思,學生在網 路世界的表現不但教師無法親眼所見、更無法實際感受,但所有的教師 卻大都清楚知曉多數的學生課餘閒暇幾乎多有使用網路的行為。不僅如 此,教師知情卻少有過問或是詳細的明白學生在網路使用行為上的情形,

更甚是鮮少有教師對於身心障礙的學生將網路素養相關議題提供課程服 務或是教學應用。

有鑑於此,應對身心障礙國中資源班學生在網路使用行為情形上有 所了解或是認識,並且在認知到學生在網路使用行為面臨的狀況後是否 能適切地提供相關介入輔導策略來協助學生,是能給予教師後續的建議,

有鑑於此,應對身心障礙國中資源班學生在網路使用行為情形上有 所了解或是認識,並且在認知到學生在網路使用行為面臨的狀況後是否 能適切地提供相關介入輔導策略來協助學生,是能給予教師後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