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食安問題亮紅燈,這樣的新聞議題幾乎每天出現。2008 年中國大陸地區爆發三聚氰 胺毒奶粉事件、2011 年臺灣食品安全因為食品中摻入塑化劑事件而舉國譁然(沈宗原,

2014)。食品安全議題不僅影響個人身體健康,對於正在成長發育的幼兒而言,影響更 為深遠。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臺灣 2011 年爆發的塑化劑事件是一連串的食安問題,事件爆發後,衛生署(現今 衛生福利部)公告「塑化劑污染食品之處理原則」,在五大類食品上,下達提出安全證 明的要求,其中包括「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膠 囊綻狀粉狀之型態」等,若未能提出證明,將停止販售,然而,此一事件已重創臺灣形 象(沈宗原,2014)。政府、業界、民間為食品安全的三大支柱,其中又以政府位居要 角,國際共識皆認為政府應在食品安全部分有所作為,若缺少了政府的管理,不但食品 安全沒有保障、連帶影響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行政院衛生署,2008)。為此,政府更 於 2014 年 2 月 5 日將原先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改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在法 規制定上對食品安全的約束更為嚴謹。食品安全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只要是能避免食 物危害人體健康,發揮食物的效用均屬之。民以食為天,飲食的安全乃大眾相當關心與 在意(張正民、蔡中和,2004)。

研究者搜尋「食品安全」相關文獻發現,藥物食品檢驗局早於30年前即有針對進口 食品類使用著色劑之情形進行調查研究,兩年後,再抽驗市售進口糖果、餅乾內著色劑、

人工甘味劑、防腐劑的標示與含量(朱華、李樹其,1988),雖年代甚遠,但當時對餅 乾、糖果類食品已重視其食品添加物的含量,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2014)對食品

添加物的界定,將食品添加物的種類區分成17類,分別為:防腐劑、殺菌劑、抗氧化劑、

漂白劑、保色劑、膨脹劑、品質改良劑、營養添加劑、黏稠劑(糊料)、著色劑(色素)、

香料、調味劑(人工甘味劑)、結著劑、食物工業用化學藥品、溶劑、乳化劑與其他類。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更將食品添加物規格,和檢驗方法放置網站供民眾下載查閱,

其品項更高達461種,民眾不僅擔憂食品添加物所帶來的身體風險及心理風險,同時也 認為其可能帶來財務風險(周佳容、陳國勝,2010)。

食品添加物中的著色劑廣為人知,添加色素的食品在外觀上增加賣相,吸引消費者,

可是過量的著色劑對身體的危害在許多實驗研究中被證實。紅色六號色素是臺灣最廣為 使用的食用色素,研究顯示可能會造成幼兒過敏現象(傅偉光,2008)。隨手拿取身邊 常見乳酸飲料,其原料除了水、鮮乳以外,高果糖糖漿與香料皆添加在內,可見食品添 加無所不在,若是食物成為過敏的來源,民眾對食品的選擇和過濾就顯得相對重要了。

董氏基金會(2007)年調查4-6歲幼兒飲品的攝取情形中發現,有47%的幼兒每天至 少喝一杯飲料,而有將近八成的幼兒有每天喝含糖飲料的習慣。盧立卿、楊蕓菁與尤宣 文(2013)研究臺灣學齡前2-5歲幼兒含糖飲料攝取情形,研究發現調味及發酵乳品的 攝取比例最高,顯示幼兒在含糖飲料的攝取上,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孩童在四歲時 零食的攝取量平均一天約36.1克;油炸類的食物約7.5克;含糖飲料約為159.5克。四歲孩 童零食攝取的頻率很高,尤其是甜食類的零食,幾乎每天一包(紀伊真,2008)。飲料、

餅乾幾乎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在便利的環境下,對於取得這些高油、高糖、

高鹽的食品相當容易。嚴金恩與趙哲毅(2012)在零食攝取的研究中指出,在樣本數165 位幼兒中,有89%的學齡前幼兒平時有攝取零食的習慣。有攝取零食習慣之學齡前幼兒 的鈉攝取量顯著高於無攝取零食習慣的學齡前幼兒。

以上實證研究指出,幼兒在攝取食品上,接觸零食與飲品的機會頻繁,幼兒本身篩 選能力較弱,研究者的教學現場中常遇到幼兒帶零食來學校分享的行為,零食種類甚多,

色素與添加物的含量在包裝上雖有標示,但大部分皆不清楚,幼兒的分享行為建立在零

食上,研究者覺得甚為不妥,在食品安全的「安全與健康的飲食習慣」上,似乎是幼兒 需要瞭解並且能有良好行為的面向。綜合上述,幼兒在「安全與健康的飲食習慣」的認 知與行為為何?此為本研究欲探討的動機之一。

食品安全面向甚廣,除了「安全與健康的飲食習慣」面向以外,研究者透過自由時 報電子報、聯合新聞網搜尋近5年來食品安全相關新聞事件後發現,除了不當的食品添 加,諸如:使用不當的添加物、或是添加不符政府規定的添加量以外(盧惟中、游昌樺,

2013;林恕暉、林相美、楊雅民、魏怡嘉,2010),在我們盛裝食品的容器上,也有不 肖廠商使用有毒溶劑擦拭餐盒(黃寅,2013),更有變造有效日期再重新販賣的事件(黃 文鍠、黃 旭 磊,2013)。食品容器中所含的環境賀爾蒙,雙酚A(bisphenol A, BPA),

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質,檢測塑膠食品容器中雙酚A的含量,可了解食品容器的安全性,

避免對人體過度的傷害(張美華等人,2011)。國外研究中指出,在調查使用母乳親餵 的嬰幼兒與用奶瓶餵食的嬰幼兒體內雙酚A的含量,結果顯示,利用奶瓶餵食的嬰幼兒 體內雙酚A的含量顯著高於使用母乳親餵的嬰幼兒(Rhie, Nam, Oh, Kim, & Lee, 2014)。

由此可知,食品容器內化學物質的含量對幼兒的影響不容小覷,幼兒若能瞭解「盛裝容 器」的正確選擇方式,就能將環境賀爾蒙對身體的危害降低。綜合上述,幼兒在「盛裝 容器」的認知與行為為何?此為本研究欲探討的動機之二。

在琳瑯滿目的陳列架上要選擇一件食品,會受到甚麼因素的影響呢?Elliott and Brierley(2012)針對加拿大1到6年級的幼童進行食品標示的研究,結果發現幼童主要是 透過食品包裝上的顏色、圖像與廣告判斷訊息,要從這其中找到安全又健康的食品,光 靠這些方式是沒有辦法的,幼兒若能瞭解到,經由政府認證的食品,會得到該產品認證 的食品標誌,幼兒就能透過政府認證的食品標誌準確、快速的選擇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綜合上述,幼兒在「食品標誌的認識與選擇」的認知與行為為何?此為本研究欲探討的 動機之三。

學會自我進食是幼兒期的發展任務之一,不良的飲食習慣將會影響到成年期(陳毓

璟、林宜靜,2003)。若能在幼兒時期給予孩子正確的食品安全知識,改善飲食習慣,

將能減少些許健康問題。為此,研究者不斷思考在班級中以食品安全教育介入的課程,

來影響幼兒選擇安全食品的行為。在黃旻瑛(2013)「健康飲食課程實施對國小學生健 康飲食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中指出,實驗組在接受過健康飲食的課程後,在認知 上的測驗分數優於控制組。楊小淇(2010)「營養教育介入對幼兒蔬菜攝取之影響中」

發現,經過教育宣導之後,幼兒對原本不敢吃的蔬菜,有部分幼兒增加了喜好,接受度 有提升的作用。翁瑛嬬(2006)的「一所幼稚園小班進行良好飲食教學之行動研究」同 樣指出利用教育的力量可以建立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透過相關研究也可瞭解到,「幼 兒性別」、「幼兒年齡」與「照顧者的教育程度」皆會影響到幼兒對飲食方式的認知與行 為(黃曼音,2013;楊小淇,2010;郭蕙慈,2002),此三個背景變項,是否影響幼兒 在食品安全認知與行為上的表現,是本研究希望探討的重點。

當今研究中,國小學童部分,有少許針對含糖飲料、零食攝取的調查研究;而在幼 兒階段多著重健康飲食的宣導與調查,對於幼兒「食品安全的認知和行為」文獻甚少,

研究者希冀利用食品安全教育的介入,能在前測中了解幼兒對食品安全現況的認知與行 為;在後測中能了解藉由教育介入後,幼兒對食品安全的認知與行為總量表得分上能否 提升,也藉由教師教學省思、幼兒學習單、親師交流回饋資料,了解幼兒食品安全教育 介入的成效性。研究者希望藉由教育介入的力量,透過食品安全的三大面向「安全與健 康的飲食習慣」、「盛裝容器的認識與選擇」及「食品標誌的認識與選擇」讓幼兒對食品 安全更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