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食品安全的意涵與現況

國際間,食品安全事件屢見不鮮,食安問題變成國際間首要重視的社會問題,各國 為防止不良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紛紛成立食品安全的監控單位。以下針對食品安全 之定義及現況進行探討,接著再依據國內食品安全之現況,歸納出本研究欲探討的食品 安全構面。

一、食品安全之定義

關於食品安全定義,在學術界至今尚缺乏一個明確的、統一的定義。而國際間關於 食品安全的定義起自 1972 年至 1974 年爆發的世界性糧食危機,世界上許多國家面臨糧 食短缺的問題,為此,聯合國在羅馬召開世界糧食大會,發表了食品安全的定義(傅崇 德,2013)。近年來,各國因食品安全危機爆發,紛紛制定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的 定義多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 WHO)、聯合國糧食與農業 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 FAO),WHO 與 FAO 共同建立之國際食品衛生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簡稱 CAC),上 述三者,清楚的訂定出食品安全的定義,讓民眾與食品製造業者對食品安全有更具體的

了解。研究者將國內外組織機關與專家學者對食品安全的定義整理成表 2-1-1。

表 2-1-1

國內外組織機關與專家學者對食品安全的定義 組織機關與學者專家

(年代)

食品安全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

(WHO, 1996)

「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 題。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

(FAO, 1974)

食品安全為人類的一種基本生存權利,應當保證任何人在 任何地方,都能得到為了生存與健康所需要的足夠食品。

國際食品衛生法典委員會

(CAC, 2003)

消費者在攝入食品時,食品中不含有害物質,不存在引起 急性中毒、不良反應或潛在疾病的危險性。

監察院

(2011)

食品從生產、製造到消費者購買後,均必須確保食品在安 全及衛生之情況,其食品安全性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非腐敗、變質或未成熟者。

2.不含有毒、有害物質者。

3.不染有病原微生物者。

4.不含有不潔物或異物者。

陳政忻

(2011)

食品安全為食品本身對消費者的安全性,除食品本身必須 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外,本身不得含有可能引起食源 性疾病之汙染物。

綜合表 2-1-1 國內外對食品安全的定義,食品安全首重在食品本身沒有被有害物所 污染,並能滿足人類生存的需求。研究者認為,食品安全是消費者能攝取到不會引起食 源性疾病之食品,並且確保其無毒、無汙染並能維護人體健康。

二、食品安全問題

國際間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傳,對食品安全立法最早的美國,雖然在食品安全上 下足功夫,但幾乎每年都仍發生食品安全公共事件,2010年發生的雞蛋被沙門氏菌汙染,

約1,500人受到影響,起因為雞蛋供應商飼料遭受汙染(陳政忻,2011)。我國食品安全 議題自2011年塑化劑風暴爆發後越發重視,從大家耳熟能詳的食品添加起雲劑事件(黃 景義、許朝凱、祝瑞霜、陳立奇、李婉媜、姜郁美、林奇宏,2012),2013年5月的毒澱 粉不當添加(高毓霠,2013),到2013年年底的棉籽油混充食用油的不法行徑(張傳家,

2013),臺灣的食品安全問題陸續浮上檯面,研究者整理相關研究與新聞事件資料,將

研究者 類中的di-n-butyl phthalate (DBP)、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數值皆未達危

研究者

綜觀表2-1-2食品安全問題現況,研究者發現食品安全發生的面向主要可分成:「食 品添加物的危害」、「食品容器的化學物質干擾」、「食品標示的明確性」三大方向。研究 者認為,食品添加物的危害在年幼的孩子身上越發明顯、而食品容器的化學添加物,也 是現今外食家庭必須重視的、食品標示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過多的食品添加物,並注意食 品的來源與政府的認證,故研究者將針對這三大面向作為文獻收集的範圍與研究的方 向。

三、本研究探討之食品安全三面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本研究主要以食品安全的三個面向為探討方向,分別為「食品添加物的危害」、「食 品容器的化學物質干擾」、「食品標示的明確性」。在探討食品的安全性之前,研究者認 為應先了解這些不當的化學添加物或有毒物質,在不當添加或是過量的使用下對人體健 康的危害情形,茲將三大面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分述如下。

(一)食品添加物種類、使用目的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食品添加物種類甚多,近年來由於食品安全問題嚴重,民眾認為食品添加物對身體 並非有益,同時也可能產生負面作用,所以不僅要擔憂食品添加物所帶來的身體風險及 心理風險,同時也認為其可能帶來財務風險(周佳蓉、陳國勝,2010)。研究顯示,幼 兒在零食與飲品的攝取上比例偏高,並有接近五成的幼兒是每天一杯飲料(葉芳瑜,

2013),這類的食物通常添加許多化學添加物,諸如:紅色六號色素、香豆素(Coumarin),

這些食品添加物對人體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危害(傅偉光,2008;黃川原、吳建民、劉 嘉銘、蕭水銀,1999;Rajan, Simon, Bosso, & 2014)。國內已針對食品添加物明確規定 其可添加的範圍與劑量,並規定在食品包裝上必須標示添加的內容物供消費者參考,食 品安全衛生管理法(2014)將食品添加物的種類區分成 17 類,研究者分別陳述其添加 頻率較高的食品、使用目的與食用過量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三個部分,內容詳見表 2-1-3。

表 2-1-3

種類 添加頻率較高

資料來源:周琦淳等人(2010)。食品安全全書(頁 25~26)。臺北市:城邦文化;梁 雲芳(2006)。小心黑心食物(頁 100~104)。臺北市:三采文化。

綜合上述,食品添加物於日常生活飲食中隨處可見,國人防不甚防。雖然食品添加 可分成天然添加物與化學添加物兩種,其使用量也有法令規定,且大部分食品添加物的 添加量也都在政府明訂的範圍內(黃康帆等人,2010;田金平、林阿洋,1997;高雅敏、

林邵竹、陳炳宗、張碧秋、周薰修,1997),但相對於攝取食品時份量的不相同,食品 添加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會有所增減。研究者認為,要避免攝取過多食品添加物,除 了多攝取當季新鮮的食物外,若要選擇加工食品,其在挑選上則需更加謹慎與細心。

研究發現,幼兒偏好含糖飲料,零食的攝取更是普遍(盧立卿、楊蕓菁、尤宣文,

2013;嚴金恩、王慧瑜,2013),因此本研究將幼兒常攝取之加工食品所含的食品添加 物認知列入教育介入的課程內容,使幼兒了解其對身體健康的危害。

(二)食品容器的種類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除了食品添加物對人體的危害以外,食品容器的化學物質對人 體的影響亦是國內外相當重視的議題(張美華等人,2011;陳昭雄、方國權,1995;Rhie et al., 2014)。我國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2014)第十六條中規定,食品器具、食品容 器或包裝、食品用洗潔劑若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製造、販賣、輸入、輸出或使用:1、

有毒者;2、易生不良化學作用者;3、足以危害健康者;4、其他經風險評估有危害健 康之虞者。美國塑膠工業協會(1988)提出塑膠分類的編碼方式,包含塑膠分類標誌,

或稱為塑膠材質編號或塑料編碼,塑膠材質的標誌主要由三個箭頭形成之三角形,中間 的數字代表該塑膠之材質,1~7 號分別顯示不同的塑膠材質,消費者可透過許多產品資 訊選擇適合食用的食品容器。不同標號的塑膠容器,其適合盛裝的食品也大不相同,若 不謹慎選擇適當的食品容器,可能會造成有毒物質溶解於食物中而被人體所吸收

例如,

柳橙汁若遇到聚苯乙烯材質的塑膠容器,會造成容器腐蝕,所以編號 6 號聚苯乙烯材質 的塑膠食器就不適合盛裝柑橘類的飲品(洪素卿等人,2011)。研究者針對塑膠容器編

碼 1 到 7 號的塑膠原料,整理其材質、特性、製作的塑膠製品與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如表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2-ethylhexyl) phthalate

,簡稱 DEHP】,有致 癌的風險,也有可能影 響發育中的男性生殖 器。

高密度聚乙烯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簡稱 LDPE)

塑膠容器

(Polylactic Acid

,簡稱 PLA)

資料來源:日本塑料工業協會(The Japan plastics industry federation)(2008)。塑料特 性和主要用途。取自http://www.jpif.gr.jp/2hello/conts/youto_c.htm;華杏出版機構(2010)。

塑膠類包裝容器材質知多少。取自http://www.farseeing.com.tw/2005/club/club_issue.php?

class=5&datevalue=1285862400_1288540800

由表2-1-4可得知,雖然環境中的塑膠製品相當多,但是不同的塑膠材質,耐熱程度 與抗腐蝕程度皆不相同。在購買食品時,若能考慮到盛裝容器的安全性與適當性,相信 將會減少有害物質的攝取。這些塑膠材質中,部分若使用不當會釋放塑化劑,國人暴露 在塑化劑的途徑,塑膠製的食品包裝是一個很重要的來源,要杜絕危害身體健康的有毒 物質,禁止PVC材質用於食品包裝是一必要手段(孫瑞陽,2013)。而環境賀爾蒙雙酚A 也是一大隱憂,許多科學研究證實,雙酚A會存在於塑膠容器中,若使用不當,則會對 人體產生健康風險(陳妙佩等人,2013;馬春艷等人,2002;Angela, Susana & Mark, 2009)。 研究者認為,塑膠食品容器雖取得與使用方便,但對人體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覷的,在使 用塑膠食品容器時,應根據塑膠分類標誌,妥善選擇適當的塑膠材質,並注意其耐熱溫 度,才能避免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三角編號1~7號製成塑膠製品繁多,其中,「三角標誌5號」為盛裝熱飲最適當的塑 膠容器,而「三角標誌6號」則為盛裝幼兒常飲用的養樂多飲品,這兩類塑膠製品與幼 兒生活息息相關,若能透過教育介入,讓幼兒了解其正確的使用方式,將可避免其對身 體健康的危害。

(三)食品標示的種類與內容

根據我國商品標示法(2011)規定,商品於流通進入市場時,生產、製造或進口商 應標示下列事項:1.商品名稱;2.生產、製造商名稱、電話、地址及商品原產地;3.商 品內容:主要成分或材料,以及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等;4.國曆或西曆製造日期。

根據我國商品標示法(2011)規定,商品於流通進入市場時,生產、製造或進口商 應標示下列事項:1.商品名稱;2.生產、製造商名稱、電話、地址及商品原產地;3.商 品內容:主要成分或材料,以及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等;4.國曆或西曆製造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