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教師知覺學校對「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行政 支持與補救教學效能之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對各層面的差異與解釋力,本章 就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分節論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育是國家競爭力的根基,也是促使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教育是國家經 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投資,人生而平等,在民主的國家中,「教育機會均等」

是人民的基本人權之ㄧ,各國政府無不將「教育機會均等」視為教育改革的 核心理念,給予弱勢族群學童積極性的差別待遇,期望能提升教育品質、國 家人力素質和促進社會流動,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才能實現社會公平 正義。

邁入二十一世紀,為提升國家競爭力,世界各國無不積極從事教育改革 工作。2002 年美國布希總統簽署《不讓孩子落後法案》(No Chi ldLef t Behind Act );2005 年英國公布《更高標準與更好的學校:給家長與學生更多的選擇》

(Higher Standards, Bet ter Schools for al l : MoreChoice for Parents and Pupi ls)教育 白皮書;2001 年德國提出教育上需要努力從事的七個行動領域等,以提昇國 小學童學習品質為目標,對文化不利的弱勢學生提供學業輔導和給予支持性 的照顧;日本則於2003 年提出「關於適應新時代教育基本法與教育振興計劃 的構想」之最終報告案,藉由全國學力和學習狀況的調查,掌握小學六年級 生與中學三年級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狀況,檢測教育政策的實施結果,並提 出因應對策及改善方案,協助弱勢學生學習以提昇其基本能力(李玲美,

2013)。

近年來台灣有許多重大的教育改革,包括:中小學教科書由部編本改為 審定本;中小學課程由一綱一本改為一綱多本;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

2

實施;及 2014 年推行之十二年國民教育等等……,教師身處於教育第一線,

同時也肩負著教育改革成敗之重要關鍵。

隨著經濟的發展,M型社會的來臨,不僅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更讓弱 勢族群顯得無助與無奈。呂晶晶(2008)認為,目前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與 不利的社會變遷脈絡下,台灣教育在家庭投資與支援、城鄉教育資源、學生 學習成就等方面呈現雙峰現象,種種現象突顯了教育機會不均等愈來愈嚴重,

離教育正義的實踐愈來愈遠。

政府基於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教育機會均等的精神,每年編列不少經 費推動照顧弱勢族群學生。我國政府為解決家庭貧富不均、文化不利等問題,

仿效英國教育優先區計畫的精神,從1996年開始全面實施「教育優先區計畫」;

2003年結合政府與民間組織引進大專志工輔導學習弱勢學生之「關懷弱勢、弭 平落差課業輔導」;2004年規劃了「國中基測成績PR值低於10之人數達到該校 應考學生數的25%以上國中」提昇方案、試辦「退休菁英風華再現計畫」;2005 年規劃「攜手計畫-大專生輔導國中生課業試辦計畫」,以大專學生就讀學校 所在縣市就近提供課輔;為彰顯教育機會均等及社會公平正義之理想,終於 在2006年度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將上述計畫之精神統整,匯聚國中小 現職教師、退休教育人員、大專學生、國中小儲備教師、及其他具有大專相 關科系學歷之社會人士等教學人力,針對原住民、低收入、身心障礙、外籍 配偶子女、農漁民免納所得稅家庭子女等需要補救教學之國中小學生於課後 進行課業輔導(盧威志,2008)。

2014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上路,欲達成提升中小學品質、成就每一 位孩子、厚植國家競爭力等三大願景,建構把關基本學力之檢核機制,並落 實補救教學,提供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以達成「確保學生學力品質」、「成 就每一個孩子」的目標,便成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核心課題之一。教育 部自2013年開始正式推行「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整合了 原本的「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及「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目的即在提供學習 成就低落之國中小學生課業補救教學及適性多元學習機會,補救教學越早介

3

入越容易有成效,有補救教學需求的學生,不再限制身分,均須參加篩選測 驗,測驗結果資格符合者列為補救教學之受輔學生,關注到其他不具弱勢身 分之國中小學習低成就學生。

因此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即是以照顧弱勢族群,縮短城鄉學習落差,彰顯 教育正義精神為目的,希冀藉由每一位參與教師、承辦人員的力量,帶好每 一位學生,達成積極性教育機會均等的意義。隨著「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

)理念的發展,教育部對於已經實施數年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的成效也非常重 視,因此,除了安排訪視委員至各縣市的訪視外,也將此一方案,列入年度 中央對地方「統合視導」的項目中(教育部,2013c)。

過去的相關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係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或針對某一 教學的主題或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實證研究,研究者認為教師乃教學現場直 接面對學生的第一線人員,但是針對補救教學以教師知覺學校行政運作對於 教學效能的研究,卻是付之闕如,因此,研究者欲著手探究國小教師知覺學 校對「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行政支持與補救教學效能之關係。

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參與此方案,也投入大量時間、人力、物力積極輔 導學生,研究者從教育部推行攜手課業輔導計畫時期即擔任中、高年級授課 教師,補救教學方案實施後亦持續擔任學校補救教學師資,對於教育現場學 生學習成效的落差、教師教學面臨的問題、學校行政推展的困境深有同感,

有感於教師為教學現場第一線人員,對於補救教學的推展與落實影響甚巨,

研究者參閱相關文獻、研究及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的績效評估檢核表,希望能 藉由問卷調查,探討高雄市國小教師在補教教學實施方案中知覺行政支持與 教學效能之關係,透過教師的自我知覺,有效增進教學專業與教學效能,期 許做為教師實務改善和學術研究的參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