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探討自行車騎乘者在自我效能對行為意向的 影響關係。本章緒論說明研究背景、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重要名詞解釋,研 究的範圍與限制。共分成五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重要性,第二節研究動機,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四節名詞解釋,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究 這五個部分加以論述: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每到假日自行車道總是有滿滿的自行車騎乘者,自行車道蓬勃發展,這樣 的運動休閒方式,為地方帶來了經濟效益,也造成意識形態改變。2007 年電影

「練習曲」中,男主角騎著單車環島,實現夢想與紀錄沿途的風景與事物,「有 些事現在不做,就在也不會做了」,成為了許多人自行車環島的動力,更成了網 路上台灣人一定要做的三件事之一;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現改組為教育部青 年發展署)2011 年為鼓勵青年行遍臺灣、認識鄉土,舉辦「單車啟動,台灣 100」

焦點活動,隔年(2012),推出單車壯遊的廣告,敘述著台灣人、外國人,利用 自行車旅行,雙腳帶領離開城市,緩慢的旅行,認識台灣的人情味,自行車活 動宣傳越來越多元,「單車熱」隨之興起。

另外,許多名人的加持下,也讓自行車活動更加蓬勃,例如:捷安特

(Giant,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標於 2007 年完成台灣自行車 環島,那時他已經 73 歲了,因為身體病痛開始騎自行車,進而環島,完成後感 動了許多人,也帶起了台灣的自行車環島風氣,80 歲時他又再度環島,在環島 中也有了更多人生體悟,在他的口述書「沒有唯一,哪來第一」中說道:「如果 認為自己的體能就到這裡,就差不多只是這樣而已。」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年齡 並不是騎自行車的限制,「想要做一件對的事情」,才能真正的行動,正向的力 量是無限大的,在騎車環島出發前,當然也曾受到勸阻,但在堅持下,成功完

2

成 15 天環島,也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自行車這活動,自行車活動的推廣,讓台 灣每年五月成為「台灣自行車月」。

近年來,因為環境意識抬頭,美國前副總統高爾 2006 年「不願面對的真相」

紀錄片,台灣媒體人陳文茜號 2010 年發表「正負 2 度 C-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

紀錄片,都一再的提醒人們,當我們不斷使用石化燃料時,碳排放量無限制的 上升,大氣溫度每年逐步升高,全球暖化造成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將使得 沿海地區海水入侵、國土減少,極端氣候帶來天災頻仍,「大雨大災,無雨旱 災」成為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結果,因此,「節能減碳」也成為了現在選舉上必談 的政見。

除了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工廠碳排放量大增外,很大部分的碳排放量 是來自於汽、機車的排氣,過去旅遊業號稱「無煙囪工業」,但根據世界經濟論 壇報告指出,現今旅遊業碳排放量佔世界總量 5%到 12%,節能減碳風氣也影 響旅遊業發展,減少旅遊的碳足跡(黃詩穆,2013)。透過舉辦「無車日」活動 (每年 9 月 22 日「國際無車日」),鼓勵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如:捷運、公 車等,或是透過步行、騎乘自行車,促使人們注意過度使用車輛造成的汙染問 題,重新思考交通工具帶來的含意。

自行車活動也開啟了慢活、樂活的旅遊方式,用兩腳與雙輪去探尋這個世 界,因為速度慢且可與大自然接觸,成為政府與車商推廣深度休閒的方式,使 自行車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成為健康、生態的休閒生活,行政院體委會(現改組 為教育部體育署)2006 年提倡自行車活動為全民運動(梁榮達,2011),政府 也將每年五月五日訂為全國自行車日,各縣市舉辦相關自行車活動,吸引越來 越多人願意參與自行車活動,騎乘路線不管是有規劃的自行車道或是一般道 路,隨著騎乘時間的增加,從原本的週末休閒活動逐漸延伸到日常生活,通 勤、轉乘交通工具等。全台自行車道目前已超過 3,000 公里(教育部體育署),

分布在全台各縣市,自行車活動網站不論官方或民間設立都有許多參考資訊,

例如:交通部觀光局「台灣騎跡」、中華民國自行車協會等,有些也配合智慧型 手機的普遍,開發手機版程式,方便自行車騎乘者在自行車活動時使用;各縣

3

市、各風景區自行車道的規劃也越趨完善,提供自行車騎乘者更安全舒適的騎 乘環境。

除了自行車道的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也在台灣陸續設立,提供民眾 更便利的選擇,2008 年台北縣政府(目前已升格為新北市)設立 New Bike,但 當時人為人工租借方式,2013 年起試營運自動化租借服務,2014 年起開始與台 北市 YouBike 微笑單車逐步整合,原有 New Bike 則遷移至雙溪區、坪林區作為 低碳旅遊系統設施;2009 年高雄市率先啟用公共腳踏車自動化租賃系統(2013 年 12 月正式以 CityBike 為名);台北市的 YouBike 微笑單車(UBike)也在同 年開始示範營運,2012 年正式營運時,已有 13 萬會員,累計租賃次數超過 100 萬次;隨著租賃點的擴增,讓民眾有更多租借點選擇,使用人數也不斷增加。

其他縣市也陸續開辦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目前全台提供公公自行車租借服務 的 縣 市 包 含 台 北 市 、 新 北 市 、 高 雄 市 , 亦 有 桃 園 市 ( WeBike ) 、 新 竹 市

(WindBike)、台中市(iBike 微笑單車)、彰化縣(YouBike 微笑單車)、台 南市(Tainan Tour Bike)、屏東市(P Bike)。在此推廣下,全台自行車使用人 數不斷增加,甚至成為城市旅行的新風潮。

自行車騎持者隨著對自行車性能熟悉度逐漸提升,驅使參與者往更專業方 面去挑戰,在騎乘環境的選擇及自行車裝備,選用程度水準提高,在選擇的質 與量上也會相對地提升,使自行車活動不再是休閒運動,而是專業級的活動。

探討自行車騎乘者專業化程度,發現專業化程度對於騎乘者在選擇騎乘路線時 較為多元,也願意挑戰難度較高了路線,顯示騎乘者專業化程度對於場所依戀 具有相關性(陳心怡,2004)。

低汙染的自行車成為綠色運輸的代表交通工具,因具有省能源、低汙染之 優點,並兼具運動、休閒遊憩功能與短程接駁之特性,且可與大眾運輸系統互 補,如:鐵路、鐵馬的雙鐵旅遊等(廖一上,2010)。自行車旅遊屬於生態旅遊 的型態,透過「慢」遊的步調,帶動地方休閒產業發展,促進環境永續發展,也 造成自行車活動的蓬勃發展。自行車騎乘者休閒、旅遊等相關研究也成為潮 流,也有許多與地方依附感相關的研究,顯示自行車活動對於騎乘者與活動地

4

點具有認知或情感上的連結,個人的涉入程度會影響到地方的依戀程度(鄧秉 承,2008)。

行為意向來自 Ajzen 的計畫行為理論,提出行為意向即是可由意圖來預測 行為出現,因此對於行為意向的探討多由意圖進行測量,以推測實際行為的出 現情況(林佳蒨,2011),如:對消費者的行為展現:消費知覺影響個人態度,

出現行為意向,最終產生消費行為。行為意向研究經常用於消費行為之相關研 究;在教育研究上,則以研究對象對特定活動行為,例如:棒球訓練、有效教 學等;近年來也有許多與遊客選擇旅遊地、方式的相關研究。在本研究中,將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自行車騎乘者,是否會受到個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 為控制、行為意向等因素,對於繼續騎乘自行車的行為造成影響。

自我效能的研究,是由 Baudura 社會學習理論中的概念應用,認為人的行 為是目標導向的,是對自己能力的期待(謝偉雄、葉麗琴,2008),因此,由自 我效能的訊息,包含成功經驗、替代經驗、他人口說說服等,評估行為展現,

將結果廣泛的用以預測健康行為、生涯發展、教育理論等,並檢視該理論在不 同個體、發展階段、文化上的差異(王湘君,2012),由個人信念達成對我行為 成功的判斷,因此自我效能是屬於自我系統中動態的一環,具有統整行動的作 用(饒紋慈,2010)。若產生高自我效能,相信自我能勝任,在行為表現中較易 成功,有好的結果(林世娟,2005),因此自我效能可做為行為出現的預測變 項。在本研究中,假設自我效能會影響個人從事自行車行為的自信程度,自我 效能越高的騎乘者,對自己的再次騎乘行為越有信心,較能做出適合自己行為 的決定,相反的,自我效能低的騎乘者,則無法確定自己有信心能完成再次騎 乘自行車的行為,而個人的自我效能會受到成功經驗、替代性經驗、他人口說 說服、個人生理與心理等影響。

第二節 研究動機

開始使用自行車,大多數人起初可能是為了代步,但隨著時代潮流與文化 變遷,自行車成為時尚,吸引越來越多人的參與,每個人從事的原因不盡相

5

同,有些人為了健身、有些人為了交友、有些人為了心靈紓壓,因為不同影響 因素而影響再次騎乘自行車的行為,另外,在騎乘者自我效能較低落,則較不易 產生騎乘行為的意願,也較難再次騎乘自行車。

過去對於自行車的研究多就自行車功能的設計,以探索「騎士對於騎乘自行 車的需求與行為」為研究方向,探討自行車騎士人口數、動機與專門化程度以及

「自行車對於國人生活的影響」(梁榮達,2011),或是探討自行車活動與地區 性觀光策略的結合,公共自行車的推行對於地區的自行車活動者是否造成增量 等,或是針對自行車騎乘者在休閒態度,如:認知、情意、行為意向等探討(陳 錫平,2008),但由騎乘者的自我效能方面做研究並不多,自行車活動者從事活

「自行車對於國人生活的影響」(梁榮達,2011),或是探討自行車活動與地區 性觀光策略的結合,公共自行車的推行對於地區的自行車活動者是否造成增量 等,或是針對自行車騎乘者在休閒態度,如:認知、情意、行為意向等探討(陳 錫平,2008),但由騎乘者的自我效能方面做研究並不多,自行車活動者從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