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行車活動與騎乘者

自行車活動為本研究的重點,整理、分析與歸納以下資料:自行車活動內 涵、自行車活動相關研究。

壹、 自行車內涵與活動發展

自行車通常指兩輪的路上車輛,在台灣一般稱為「鐵馬」、「孔明車」、「單 車」、「腳踏車」,過去主要是做為交通工具或運輸工具,現在則成為運動器材,

提供休閒活動,調適心情,強健體魄的工具,也可作為人際關係交流的連結。

世界自行車發展甚早,原始草圖在 1490 年就由達文西繪製,但一直到十八 世紀末才被發明製造並開始改良(范智明,2008),1874 年才有了現代化行事 的自行車,有了帶動前後輪的鏈條,1886 年才由「腳踏車之父」John Starley 設 計出和現在樣式相同的車型(余俊德等,2010)。

而台灣的自行車發展,日治時期由日本傳入,初期並不普遍,以送貨用為 多,直到日治末期,才開始引進自行車做代步工具與運輸載貨、做生意的載 具,平均三戶會有一輛腳踏車,台灣光復後自行車開始自製,且價格較低廉,

約是進口車一半價格,1950 至 1960 年代的台灣,因政府進口替代到出口擴張政 策,開始大量生產,並出口零件至國外,因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世界 自行車需求大增,台灣自行車產業成長茁壯。隨著經濟發展,1968 年起,大量 的輕型機車由日本引進,自行車反而成了落後的交通工具(李佩璇,2009),

12

1980 年代,台灣生產的自行車有 92%出口外銷,此時年外銷數量高達 1023 萬 9473 輛,為 1970 年代 40 倍之多,因而得到「自行車王國」的稱號,僅 8%的自 行車內銷,自行車活動風氣尚未盛行。

初期自行車多扮演交通工具,在歐洲國家持續改良下逐漸盛行,在 1896 年 第一屆奧運時,就已列入比賽項目,因此,自行車運動競技的功能很早就已經 開始,二十世紀末開發中國家仍以自行車做為代步工具,但歐美國家卻早已將 自行車轉換為觀光、休閒、運動與健康的工具(范智明,2008),二十一世紀隨 著環境議題的重視,全球暖化、聖嬰與反聖嬰現象輪替,愛護地球、節能減碳 的風氣盛行,人們開始想要簡單的過生活,樂活風氣興起,而越來越走向休 閒,並與觀光產業結合。

自行車運動與觀光結合在歐洲推行許久,甚至有自行車假期公司的設立,

提供各國遊客觀光選擇,在台灣自行車觀光,在 2002 年行政院推動旅客倍增計 畫,為吸引歐美客源,開始規劃綠色休閒觀光路網,2006 年提出九大特色自行 車道計畫,2007 年國片「練習曲」中的一句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 不會做了」,帶動更多人去從事自行車環島,經濟部更提出自行車環島認證計 畫。

在台灣自行車漸漸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買汽車送自行車,鐵路加鐵馬的兩 鐵旅遊方式,健身又環保的工具推行,也使自行車交易量不斷提升,車款、功 能不斷推陳出新,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的自行車環遊故事,

更帶動台灣的自行車活動,政府設立自行車道、鐵馬驛站等,讓自行車活動成 為「樂活」的代表,2014 年行政院提出「鐵馬全台好行,樂活健康臺灣」,透 過自行車道的延伸,從 2008 年 900 公里到 2014 年增加至 4016 公里,增加 4.5 倍,並預計 2015 年底前完成全臺自行車路網,透過自行車活動,促進觀光在地 產業、創造地方就業機會、達到節能減碳與運動休閒的功能。因此,政府透過 自行車專用道吸引大量遊客,形成一種休閒產業(黃冠詒,2010)。

台灣的自行車專用道發展最初於台北市敦化北路(賴允荃,2008),當時僅 為設置於道路兩側之專用車道,方便自行車活動者使用,之後,因應行政院體 委會、經建會、教育部在硬體與軟體上推廣,硬體上持續建設自行車專用道,

13

除在原有道路劃設專用車道,也開始設計自行車專用道路,與車道分隔以增加 安全性與舒適度(廖佾晨,2008),例如:設於河堤邊、公園內、重新利用舊鐵 道等方式,創造更適合的休閒空間,軟體上進行校園推廣,鼓勵學生騎自行車 或走路上學,從小養成觀念,而不在依賴電動交通工具,不只可以強健身體,

也可進行環境教育、愛護地球。

在自行車活動的發展越來越蓬勃下,越來越多活動參與者出現,依照遊憩 專門化的劃分可以了解活動參與者涉入程度的改變,隨著參與活動頻率與知識 技能等活動逐漸累積,轉為生活重心,因此可依照生活方式、過去經驗、經濟 投入來衡量(陳梅君,2008)。若用於自行車騎乘者身上,依其擁有車輛的程度 與使用頻率區分為:非經常性騎乘者、偶發性騎乘者、經常性騎乘者、自行車 愛好者,不同程度的活動參與者,可能受到背景、經驗、態度和動機的不同有 所影響(廖佾晨,2008)。

自行車騎乘者從政府到企業、學生,紛紛響應,打造運動島的活動在每個 鄉鎮推行,自行車網站、BBS 社團,大家互相揪團騎乘,從學生成年禮到各式 挑戰賽、三鐵,公、私營企業紛紛打出自行車活動,台灣自行車活動越來越蓬 勃發展。經建會 2008 年統計資料,台灣地區自行車族有 80%以休閒為目標,,

而自行車騎乘人口由 2006 年 5.7%到 2008 年提升至 8.3%,成長率高達 45.6%,

可見自行車活動已成為台灣民眾休閒運動新趨勢(林伶怡,2012)。

貳、 自行車活動相關研究

國內大多數對於自行車的探討多以探討自行車性能,如剎車系統、變速設 計等,或是產業行銷模式、自行車道設計等,自行車騎乘者多以休閒滿意度或 社會資本連結為目的,較少探討個人心理動機連結。與本研究較相關部分做整 理,以自行車騎乘者類型、影響自行車活動的因素等。

一、 自行車騎乘者:

東英格蘭旅遊局依參加自行車活動頻率與自行車擁有情況區分(行政院體委 會,2002):

14

(一) 休閒騎乘者屬一般型騎乘者,多偏好較短距離且低速的自行車活動,且 多與親朋好友同行。

1. 非經常性休閒騎乘者:騎乘者可能只有少數騎乘經驗,大部分沒有 自己的自行車,或有自行車也幾乎沒有騎乘。

2. 偶發性休閒騎乘者:在天氣良好時會騎乘外出遊玩,但冬季很少騎 乘,大多擁有自己的自行車。

3. 經常性休閒騎乘者:較不受天候季節限制,即使冬季仍會偶爾使 用,幾乎都有自己的自行車。

(二) 自行車愛好者:又稱進階型騎乘者,無論任何季節都會騎乘外出遊玩,

必定擁有自己的自行車且配有安全帽、水壺、車燈、簡易維修工具等設 備,喜愛長距離騎乘且習慣在不同環境中使用自行車(林佳璇,2011)。

二、 影響參與自行車活動的因素

(一) 個人特性差異:不同的騎乘者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年齡、婚姻狀 況、收入水準、資訊來源等皆會影響。以性別而言,男性明顯高於女 性,但近年來女性騎乘者有增加趨勢;年齡而言,21~40 歲比例較 高,但加入自行車隊則以 41~50 隨為多;收入水準多數研究落在 2~5 萬元(余瑋舲,2009)。不同的騎乘經驗,參與活動頻率高低,不同路 線的體驗等,經驗越豐富越願意從事較高難度的自行車活動;而有同伴 一起參與活動也較易提高騎乘機會。不同的騎乘設備,自行車類型、相 關配備的準備,一般騎乘者多以變速車、淑女車、公路車等,進階騎乘 者多以登山越野車為主,並願意投資相關設備購置,如:水壺、馬鞍袋 等。

(二) 自行車道騎乘環境滿意度:自行車道的設置,提供騎車者多樣化的選 擇,一般騎乘者主要考量安全性、舒適性,以休閒健身為目標;進階騎 乘者考量冒險性、挑戰性。

(三) 自行車騎乘者場所依戀:場地依戀指人對自然或特殊地點的依戀,包含 場所依賴、場所認同、場所偏好(陳心怡,2004)。場所依賴表示騎乘 者對這個環境或自行車道可以獲得滿足,且喜歡這路線,認為是最好

15

的。場所認同表示騎乘者認為這個環境或自行車道具有意義性,且有深 入瞭解,並具有認同感與感情。場所偏好表示騎乘者段環境的喜好程 度,例如:喜歡騎乘自行車道、距離住家近的、坡度變化小的、沿線風 景佳的、荒野自然性高的路線。

(四) 自行車旅遊:一種新型態的觀光模式,在台灣自行車商、旅行社紛紛推 出自行車旅遊活動。在旅遊過程中,自行車是主要的運輸工具,並提供 遊憩體驗,時間並不限長短,因自行車的機動性、方便性,並帶有運動 體能之功能(周佳容、王月鶯、陳國勝,2012)。參與方式可分為團體 騎乘,如車隊、旅行社發起之旅遊活動,及個體騎乘,如個人發起的家 庭騎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