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根據文獻探討結果本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主要是在敘述電子資源 編目工作、編目的規範與標準和館員的需求三個核心在圍繞,電子資源編 目工作點出有哪些工作;編目規範與標準點出有哪些編目規範與標準;編 目館員有哪些需求。而之間的關係也與架構圖一併呈現。

本研究的三個核心即一為電子資源編目工作;二為編目的規範與標準 三為編目館員的需求。它們三者間互相影響,(1)電子資源工作應用編目規 範標準,而編目規範標準影響著電子資源編目工作;(2)電子資源編目的編 目規範使用;(3)電子資源編目館員的需求。

電子資源編目工作包含:電子資源種類、電子資源選編政策、電子資源著 錄層次、電子資源主題分析、MARC 的使用;編目的規範與標準包含:中國編 目規則、AACR2、CMARC、MARC21、FRBR、RDA、FRAD;館員的需求包含 教育訓練、廠商提供 MARC 檔之需求和人員流動需求。

RDA、FRD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使用質性的訪談法和個案研究法兩種方法並行,希 望藉由個案研究來聚焦研究,且找的圖書館也都具有規模的條件下;訪談 方面,主要是訪談編目館員,訪談對象一共 6 所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臺 灣大學圖書館、政治大學圖書館、師範大學圖書館、輔仁大學圖書館、淡 江大學圖書館,訪談結果有利於瞭解更多有關新時代電子資源編目工作的 現況及館員面臨的困難與期望,並同時根據編目現況探討適合國內的編目 制定與作法。

一、 個案研究法

在定義方面,個案的狹義,就是指個人。廣義來說,個案可以是一個 家庭、機構、族群、社團、學校等,個案不僅限於一個人。個案研究是指 對特別的個人或團體,蒐集完整的資料後,再對其問題的前因後果做深入 的剖析。因此個案研究是為了決定導致個人、團體,或機構之狀態、行為 的因素,或諸因素之間的關係,而對此研究對象,做深入研究。

個案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幾點:(1)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2)提出解決問 題的方法(3)提供預防措施;(4)提升組織機構的績效;(5)提供具體的實例;

(6)協助個案發展潛能;(7)提供假設的來源。

效度方面,有分為構念效度、內在校度和外在校度。構念效度要滿足 構念效度的測試,研究者必須要確定研究中包括了兩個步驟:1.選擇特定 類型的改變作為研究的對象(與研究原始的目的有關);2. 說明所選擇對 這些改變的衡量,的確反應出了前面選擇的特定改變類型。內在效度方面,

它是要建立一個因果關係,以顯示某些條件可引導至其他條件,並和虛無 的關係區別。內在效度只有對因果性(或解釋性)的個案研究而言才是重要 的,此時研究者試著要決定事件 x 是否會導致 y 事件。外在效度方面,建 立一個研究的結果可以被概化的範圍。這是關於研究發現是否可以推論到 研究的個案之外的問題。另外所謂的信度,即說明如資料收集過程等研究 的操作因子,可以重複實施並得到相同的結果。

本論文將用個案分析法來分析編目館員的系統使用情形,希望能透過 個案比較的方式達到更進一步內容整理,瞭解現在的編目館員之編目心聲,

也以便更清楚的知道事情的背後所夾帶的訊息。本研究一共訪問 6 所圖書 館,國家圖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政治大學圖書館、輔仁大學圖書館、

師範大學圖書館和淡江大學圖書館,希望藉由訪談館員,進而邏輯的分析 並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二、 訪談法

訪談法示一種質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它必須透過參與觀察、內容分析、

深度訪談以及其他質化研究技術所做觀察的非數字性評估。質化分析既是 科學也是藝術,其具備自己邏輯與技術,有些技術可藉由電腦程式獲得強 化。而出來的最終結果為非數字性檢視的,其目的在於發現資料的深層意 義與關係模式。而其理論代表了我們對生活運作的最佳理解,當研究愈能 確認某些特定概念間的特定關係時,我們的理解會愈符合現實。而尋找主 題模式不外乎周旋於以下六項:頻率、程度、結構、原因、後果。在信效 度方面,效度方面,簡單來說就是你要測量的是否就是該測量,在於解讀 時不可抱持偏見態度,研究結果要建築在能代表客觀且獨立於人類思想而 存在的真實現象;信度方面,又可稱可靠性,是指能獨立測量或觀察同一 事物好幾次,該測量能產生同樣資料。而對社會研究而言,信度概念應注 意 1.觀察的事務可能不斷變化;2.研究者會被測量活動影響。而在做資料 分析時需注意到「主觀因素」,應避免全觀的解釋偏誤,且對隱私的保護 也是必要的。(Babbie, Earl,2010)

深入訪談(In-depth interview)根據 Tayor 和 Bogdan(1984)的定義,

深入訪談及「研究者與受訪者面對面重複的交互作用」主要目的仍在瞭解 受訪者以本身的語言陳述他們對其生活、經驗或情況的觀點等。深入訪談 主要的假設為:(1)研究者與受訪者間之重複性接觸(encounters),意味著可 能花費較長的研究時間;(2)研究者與受訪者之接觸,不同於以往調查研究 之角色不平衡狀況,意味著深入訪談兩者角色較為平等;(3)受訪者的角度

(觀點)出發及被賦予高度的價值;以及(4)藉助受訪者熟悉及自然的語言 以瞭解其內心世界的觀點。所有種類的深入訪談基本上以半結構式或開放 式的研究問題為主,而其訪談的技巧是類似的,訪談中可以以較客觀的角 度來瞭解受訪者的真正觀點與想法,因此受訪者表達的真實性變成 研究 效度的主要依據,所以如何確保受訪者所言為真?(林金定等,2005)

本論文將運用深度訪談法來進行編目的問題和編目館員問題的探究,

希望能經過親自接觸的訪談來進一步瞭解不同組在編目時所面臨的困境,

屆時希望能藉由編目自動化系統的功能及編目館員的使用心聲,兩者作一 個結合的結果,來探究究竟臺灣的編目在工作上出了哪些問題。訪談的設 計,會以電子資源編目為主要功能作為問卷的設計為出發點,而後分為電 子書、電子期刊、資料庫、網路資源為主軸的切割點,最後使用橫剖面的 方式把結果串起來做比對,並分析館員的談話內容作為分析的依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圖書館編目部門及個案簡介

(一)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原稱中央圖書館,民國 22 年籌設於南京,建館期間,因 連年戰亂,輾轉播遷,自南京而重慶,再由南京來臺北,流離道途,倍遭 艱辛。43 年始在南海路復館,75 年新館落成,遷到現址服務,85 年改稱 國家圖書館,到現在已有八十年歷史。

自動化始於民國 69 年,當時研擬「國家自動化作業計畫」,以建全國 資訊網,發展中文資訊服務系統為目標,也在此時訂下中國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方面除了落實全國出版品送存制度外,還典藏全國各大學學位論文,

而國圖本身也擁有一些善本藏書。而國家圖書館有關編目的工作是被編制 到「館藏發展及書目管理組」裡,而編目相關工作主要有以下:(1)書目控 制技術與規範之研訂、增修及推廣;(2)圖書資訊編目作業之規劃、協調及 推動執行;(3)國家書目與權威紀錄之規劃、協調及推動執行;(4)國家書目 品質之控制及管理;(5)國家書目國際交換之規劃及推動執行。

(二)臺灣大學圖書館

1928 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之初,以原臺北高等農林學校校舍為基礎,

圖書館亦於同年 3 月由總督府營繕課負責興建館舍,稱為「臺北帝國大學 附屬圖書館」。1945 年臺灣光復,同年 11 月 15 日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 學」,改組後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亦同時改隸,溯至本館創設,

至今已有 80 餘年歷史。

館藏方面,各個館藏書刊資料為配合校內師生教學研究學習之需要為 主,舉凡文、理、法、醫、工、農、管理、公共衛生、電機、社會各領域 之圖書、期刊、小冊子、視聽資料等均予收藏,為國內收藏資料量最多的 圖書館(連結至業務統計)。

料逾五萬件,厥為國內各大學之最,如淡新檔案、明版線裝書、琉球歷代 寶案、西洋搖籃期刊本等均至為珍貴。另外,臺灣史文獻、東南亞研究等 資料,及日治時代之日文文獻亦相當豐富。

寄存圖書館之一,並與六十餘個國家地區、二千餘個學術及研究機構維持 出版品之交換贈送關係,達到促進校際、國際間之學術交流之目的。

有關編目作業的工作方面,臺大圖書館在組織編制上把此單位名叫做

「書目服務組」,主要任務有以下五大項:(1)書目服務業務之規劃與評估;

(2)書刊資料之分類與編目;(3)權威控制與書目維護;(4)書目國際化與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