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FRBR、RDA 與電子資源的編目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FRBR、RDA 與電子資源的編目

一、 FRBR 意涵

在電子資源愈來愈蓬勃發展之時,由於圖書館的館藏型態轉變緣故,

導致編目議題愈趨明顯,成為圖書館的圍繞中心議題,加上電子書的出現,

之所以是否要編目?哪些要編目?編目政策為何?編目規則的適用性如 何?是否所有的資料都要整合到 OPAC 之中?全納入 OPAC 有何優缺?方 法為何,是否需要一本一本編目?相關流程又有何是需要調整的?

1991 年 IFLA 組成研究小組著手研究「書目記錄功能基本需求」,該 計畫目的在於:1.提供個清楚的結構化架構,以連結書目記錄中的資料,

滿足讀者需求;2.建立國家資料庫系統之概念性架構;3.建議一國家書目 記錄的核心層級。FRBR 採用實體(entities)、屬性(attribute)、關係

(relationship)這三層架構來分析書目著錄的對象。而書目關係一共六種:

1.作品對作品;2.內容版本對內容版本;3.內容版本對作品;4.載體版本對 載體版本;5.載體對項目;6.項目對項目。「書目記錄基本需求」的主要概 念是將書目著錄的對象分為三群,第一群敘述實體間存在的三層關係模式,

即實體、屬性及關係,而實體是讀者興趣所在,又分為四種:1.作品;2.

內容版本;3.載體版本;4.單件。

然而,電子書方面的使用也是編目的考量因素之一,例如:教學需要?

如何增加館藏能見度?而在面對較古老藏書時,該如何因應?這一切都需 要謹慎的來做規劃。由於編目人員在進行技術編目時,是以編目規則為依 據,而編目規則長久以來又是以圖書資料的載體(carrier)為著錄基礎,

在電子資源發展以前,均以圖書資料的載體為主,而已此為著錄基礎一直 以來都能夠發揮效用,一旦電子資源的出現,礙於資源數虛擬狀態,沒有 實際感,使得以往的編目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後,AACR3 要問 世以前,就採了煞車,最終發明了 FRBR 這個概念,在發展的同時其實也 加注了很多期待在裡頭,希望就此可以把全世界的知識一併串起,以作為 知識組的一個強而有力的工作後盾。書目關係(Bibliogrphic relationship)

是界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體在書目世界中的階層性關連,目錄之目的與 功能就是藉由書目之間的關係與連結而達成的。透過書目與書目的關係,

可建構出書目記錄中個實體之間的關聯性,無疑地是一種能讓讀者更有效 率地使用圖書館目錄的途徑。而電子資源的產生使得原有資源間的書目關 係變得更為複雜,FRBR 的出現,希望能藉由此架構出書目間的階層關係,

就能提供更好的服務給使用者。

1990 年代初期,IFLA 編目組(Cataloging Section)主持成立書目記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功能需求研究小組,決定在小組提出“基本級國家數目記錄”標準前,基 本暫停原計劃每五年一次的 ISBD 系列的修訂工作。1997 年《書目記錄的 功能需求》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簡稱 FRBR)

完成後,ISBD 修訂工作重新啟動。迄今已有“連續性資源”ISBD 修訂工 作重新啟動。迄今已有“連續性資源”ISBD(CR)、“總則”ISBD(G)和“專 著”ISBD(M)修訂完成,“輿圖資料”ISBD(CM)正在徵求意見過程中。在 書目著錄國際標準走上正軌後,IFLA 編目組開始著眼於統一各國的編目 條例,將檢索點及規範記錄問題一併納入國際標準。(2005,胡小菁)

編目條例一般包括著錄規則、檢索點選擇和檢索點確定三個部分。世 界各國採用不同的編目條例,著錄部分以 ISBD 這一國際認可的標準為基 礎,但在檢索點(款目、標目)部分個國有較大差異。相對而言,西方各 國編目條例在檢索點的規定上較為接近,基本遵循「巴黎原則」,即 1961 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編目原則會議採納的「原則聲明」(Statement of Principles)。只是這 40 多年前針對印刷圖書、卡片目錄規定的編目原則,

在多媒體、網路時代已有諸多不適應之處。因而有了建構「國際編例條目」

的起步發展,也就是修訂與擴展「巴黎原則」以適應目前的狀況,並使新 的編目原則不僅在西方而且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第一屆國際編目條 例專家會議是於法蘭克福召開,會議目標是:通過促進圖書館目錄使用書 目紀錄和規範紀錄內容的標準化,在世界範圍內提高共享編目資訊的能力;

2004 年舉行第二屆國際編目條例專家會議,則進行了少量修訂,擴大原則 對國家的適應程度,進一步鞏固了它在未來國際編目條例編制過程中的領 導地位(2005,胡小菁)。

在巴黎原則誕生至今的 40 多年間,無論是文獻的載體還是文獻管理、

文獻利用的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法蘭克福原則繼承克特、阮干那桑和 柳別斯基的的編目思想,採用 FRBR 的實體─屬性─關係模型,在肯定巴 黎原則進行修改與擴充。按 IFLA 編目組的設想,法蘭克福原則最終將取 代巴黎原則,用以指導國際編目條例的編制。為探入研究法蘭克福原則,

揭示國際編目理論的最新發展,以下對這兩個原則創作一些比較。(2005,

胡小菁)。

1990 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所舉辦的書目記錄研討會中,建議訂定國際 性的基本(或稱核心)書目記錄標準,而 FRBR 即是其中的一項決議,該 計畫之目標包括下列幾點:1.提供一清楚的結構化架構,用以連結書目記 錄中所記載之資料,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2.提出一個基本層級記錄需求,

供全國書目代理組織以為依循;3.建立基本層級的國家書目記錄標準(即 會議中所稱之核心層級標準)。該計畫的研究成果有二,一為提出書目記 錄的功能需求,另一則是以實體關係模式(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簡 稱 ER Model)之方法建立了作品模式。(2004,張慧銖)1998 年國際圖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館協會聯盟(IFLA)出版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 一書,意為『書目記錄功能需求』,簡稱 FRBR。FRBR 最終報告之出版,

曾引起熱烈迴響。目前以有六種語言出版品,但尚未有正式中文版發行,

若 FRBR 得以執行會造成本世紀的最大改變。(民 92,淡江大學資訊與圖 書館學系)FRBR 決議目標有三個:(1)提供一清楚的結構化架構,用以連 結書目記錄中所記載之資料,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2)提出一個基本層級 記錄需求,供全國書目代理組織以為依循;(3)建立基本層級的國家書目記錄 標準(即會議中所稱之核心層級標準)。其有三個重要概念即實體(entity)、

屬性(attributes)、關係(relationships)。

二、 FRAD

既 FRBR 之後,由於在 FRBR 的最後報告導言中指出權威紀錄的全部 屬性及關係仍不完全適用於 FRBR 的模式。為了接續 FRBR 工作,在 1999 年 4 月,在 IFLA 書目控制組(Division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與國際書目 控制及國際機讀編目格式計畫(University Bibligrphic Control and

International MARC Programme, UBCIM)兩單位共同成立權威紀錄功能需 求及編碼工作小組(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Numbering of Authority Records),簡稱 FRANAR,積極發展發展權威資料概念模式。主席為 Francoise Bourdon。Bourdon(2011)指出成立 FRANAR 工作小組的原因 有三:(1)需要國際標準權威資料號碼(ISADN);(2)需要權威紀錄的功能需 求;(3)需要與當前的權威資料國際研究保持接觸。它的工作任務有三項任 務:(1)確定權威紀錄的功能需求,接觸 FRBR 的工作;(2)研究國際標準權 威資料號碼(ISADN)的可行性及使用,決定何種權威紀錄類型需要 ISADN,

檢視 ISADN 號碼的可能結構及所需管理類型;(3)擔任 IFLA 與其他權威檔 相關機構的協調單位。(陳和琴,2008)

FRAD「權威資料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Authority Data, FRAD)是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FLA)權威記錄功能需求及編碼工作小組 (FRANAR)發展中的權威資料概念模式草案。基本理念也和 FRBR 一樣,

都是在描述「實體-關係模式」,重點在於實體,為了能夠結合實務與功能,

也同時希望能辨識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功能,換言之,概念模式的基本目 標在於建立迎合使用者需求之資料結構化架構;而 FRBR/FRAD 概念模式 的目標主要在於澄清權威紀錄識別碼與標準號碼的功能,並且評估權威紀 錄國際分享與使用的潛在性。FRAD 的模式目的有下列兩個目的:(1)為權 威紀錄中所記載的權威資料提供一明確的定義及結構,以迎合紀錄使用者 的需求;(2)於圖書館及各界,協助評估權威資料的國際分享與利用。其範 圍是以高層次包括所有類型的權威資料:(1)名稱權威資料(個人、家族、

團體、地名);(2)題名權威資料(劃一題名及合集劃一題名);(3)名稱-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名權威資料;(4)主題權威資料(主題標目、索引典用詞及分類表);(5)識 別碼(標準號碼、代碼等)。(陳和琴,2008)

使用者方面,使用者工作(User tasks)或譯為「使用者需求事項」,相 當於「功能」。(一)舊版權威資料概念模式(Patton, 2003)定義了八種使用 者工作,並分成兩大類:1.資源發現(1)尋找:尋找符合陳述標準之實體;

(2)辨識:辨識實體;(3)控制:控制目錄及書目款目所使用的標目形式;(4) 相關:奠定或闡明某一實體與另一實體間的關係。2.資料管理(1)處理:憑 藉標準化電腦作業處理某一紀錄或標目;(2)分類:為字順或數字編排的目 的而將紀錄或標目做一分類;(3)展示:款目、標目或資料欄位;(4)整合:

現存權威檔中的紀錄、款目或標目。(陳和琴,2008)

三、 MARC21

機讀編目格式(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簡稱 MARC)起源於 1965 年美國國會圖書館發展一套標準化的資料記錄架構,作為圖書館間書目資 料交換的準則。爾後,各國依國家民族文化、歷史背景、語言特性修訂適 用於本國的編目機讀格式。隨著國際間書目交換活動日益頻繁,使用不同 MARC 格式的圖書館間需投注大量的時間、經費和人力進行格式轉換。1977 年,IFLA 國際圖書館聯盟推出 UNIMARC 格式,希望做為各國機讀格式 的交換格式。(林秋薰,民 100)

MARC21 格式類型一共五種,分為書目格式(Bibliographic Format)、權 威格式(Authority Format)、館藏格式(Holding Format)、分類格式

(Classification format)、社群資訊格式(Community Information format)。

四、 RDA 意涵

RDA(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資源描述與檢索,正是因應數位 環境而設計之架構,提供了更彈性的資訊組織方式,能發揮導航功能,幫 助使用者快速查詢館藏及連結相關資訊,提高圖書館在網路環境之能見度,

其於書目世界之重要性不言可喻。發展 RDA 的重要組織之一 RDA 發展聯

其於書目世界之重要性不言可喻。發展 RDA 的重要組織之一 RDA 發展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