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編目自動化的意涵、功能與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編目自動化的意涵、功能與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電子書與電子資料庫的編目。各館對於電子資源的編目政策大致上與傳統 圖書資料相似,只要是訂購者及訂購所贈之電子資源一律進行編目。此外 對於免費的電子資源,若屬於選擇政策範圍內者也會列入編目,不過,其 中另外 6 所單位則對網路資源列入編目項目抱持保留態度,因而該 6 所機 構只做網路資源的篩選、整理與提供連結工作,並未將網路資源納入館藏 資料庫中。(陳和琴,民 96)

第二節 編目自動化的意涵、功能與發展

一、 編目自動化意涵與歷史沿革

圖書館自動化(Library Automation),(Library Mechanization),或

(Data Processing in Libraries)有兩種意涵:一.廣義:舉凡運用機械設備 取代人工,用機器來處理圖書館業務,統稱為圖書館自動化。二.狹義:運 用電腦來處理圖書館的作業及提供服務,諸如“採訪、編目、期刊管理、

出納制度、參考諮詢、行政管理”等均屬之(民 80,張鼎鐘)。而圖書館 自動化可分為行政管理的自動化和技術處理的自動化,編目的自動化就屬 於後者,圖書館技術處理的自動化作業也就是書目資料的自動化作業;這 一類型的自動化作業在圖書館中最受注意,因為它關係到目錄的編制、書 目的控制、書目資訊的檢索與分享,以及資訊交流網等圖書資訊的根本問 題,1860 年帶後期美國國會圖書館所發展的「機讀編目格式」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 Communication Format,對於這一類的圖書館自動化有 很廣泛及深遠的影響(民 73,徐小鳳)。

圖書館歷經兩個世紀,從傳統卡片時代到電腦時代,英國圖書館學家 蘇坦(S.Sutton)於 1966 年首次提出「二元圖書館」(Hybrid Library)這名詞,

其中演化有四種型態:傳統圖書館、自動化圖書館、二元圖書館以及數位 圖書館。傳統圖書館的特徵是有圖書館建築、實體館藏、具體圖書資訊,

然而服務因實體因有時間與地理侷限;自動化圖書館則是將圖書館作業自 動化,並且將各子系統整合在一起;而二元圖書館是印刷與數位化資訊平 衡的圖書館,逐步邁向數位化圖書館發展,傳統與數位館藏並存,不僅可 查詢本館館藏,而且藉網路不受時空限制而利用遠端數位資源;數位圖書 館則是圖書館館藏均為數位化資源,使用者藉由電腦與網路檢索與取用遠 端資訊資源。(胡述兆,王梅玲,2003)

由上可知,二元圖書館即是紙本資源與電子資源共同存在之舞台型態,

也由於電子資源角色的參與,使得圖書館編目自動化之功能不斷精進與改 善,有關於圖書館作業自動化,最早要追溯至 1950 和 1960 年代,此時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萌芽階段,其時是使用一般性的技術和電腦進行大規模的行政、讀者服 務和技術服務等工作的自動化,直至 1970 至 1990 年代之間,圖書館自動 化方才開始普遍,各類型的圖書館紛紛採用電腦協助圖書館的大部分作業。

圖書館自動化的年代分歧有四個階段,以下是有關編目自動化的重要大世 紀,分別是:(1)1960 年代,美國國會圖書館初次提供機讀編目格式,初始 訂定機讀編目格式(Machine Readable Cataloging,簡稱 MARC)格式,而後 此一標準化的機讀編目格式也很快地被其他圖書館所採用;(2)1970 年代,

書目供用中心開始蓬勃發展,1971 年時,國際圖書館電腦中心公司(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簡稱 OCLC)正式推出電腦連線聯合目錄及編目系 統,為首次可線上共同編目,而當時的資料供給都需仰賴 OCLC(張鼎鐘,

民 80)。

直至 1975 年,美國各州圖書館均參加了 OCLC 網路,進行技術服務自 動化。1978 年,由史坦福大學發展的大型圖書館書目電腦作業分時系統 (Bibliographic Automatic of Large Library Operations Using a Time Sharing Systems,簡稱 BALLOTS),現改名為研究圖書館資訊網路(Research

Libraries Information Network,簡稱 RLIN),也開始對其他圖書館提供服 務。西部圖書館資訊網(Western Library Network,簡稱 WLN),原名為 Washington Library Network,在 1978 年底也擁有 32 個線上會員,並出售 編目軟體給圖書館;(3)1980 年代,從 1970 年代後期到 1980 年代初期這段 期間,圖書館自動化方式開始由多個子系統所組成,編目模組就屬整體自 動化系統的其中一個子系統,而當時並未同時共用一個檔案,由於使用者 在使用上需要查詢不同檔案來滿足需求,因上述原因,而在進入 1980 年 代開始,圖書館便開始將檔案作整合的動作,使所有的書目紀錄都可以被 不同的功能所共用,無論讀者或館員,都能輕易地使用。;(4)1990 年代以 後,最重要的就是系統上的整合,將原本獨立作業的線上目錄、資料庫查 詢系統和文件傳遞系統整合在一起,而加上此時的 CD-ROM 的出現。(胡 述兆,王梅玲,2003)

國外的圖書館編目自動化起步之早,臺灣方面直到民國六十八年(西 元 1979 年)圖書館方始有中文自動化作業的開跑,初始的處理作業都是 以西文資料為主,最早要追溯至民國六〇年代國立清華大學物理中心圖書 室嚐試著利用 IBM1300 型電子計算機處理該中心的圖書目錄及期刊目錄,

可惜前後只進行了半年時光便終止下來,緊接著當時成立不久的中山科學 研究院圖書館利用 CDC Cyber 72 型電腦進行了西文資料的電腦化工作。

臺灣雖母語為中文,但最開端處理的卻是西文資料而非中文資料,其問題 點就在於中國文字的結構之複雜,許多文字工作的研究者卯足了勁兒剖析 中國文字的組合元素,哪怕方案使盡,終究無一被公認為既完善又可被廣 為使用的版本,加上中國文字在電腦裡的排簡方法上均有檢索上的漏洞,

所以無論在人力或物力上,速度就顯得慢許多,而西文資料由於國外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之早,因此在資料庫的轉移工作方面就來得容易多。

到了民國六十八年國立中央圖書館(現今的國家圖書館)和行政院主 計處電子處理資料中心合作,運用王安 2200 VS 型電腦系統,建立了中文 期刊聯合目錄,共計紀錄 171 個公私立學校或機關圖書館中的 7805 種期刊,

這個資料庫和臺灣師範大學的中文資料庫一樣,主要的功能微整批作業,

以便編印出最新的書目資料,之後臺灣才開始中文資訊的自動化處理,此 工作也深受各資料單位及圖書館的重視,另外一方面,中文資訊處理的研 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環境,由大家的經驗累積,使得中文資訊處理技術有 著長足的進步,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國字整理小組編訂了中文資訊交換碼,

交由中國圖書館學會出版了第一冊及第二冊,圖書館自動化規劃委員會機 讀編目工作小組制定了中國機讀編目格式,這些工作將對發展中的開放性 (Public Access)中文資訊系統產生許多有利的影響。(徐小鳳,民 77)

二、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概述

資訊科技在近年來的進步幅度比以往更大,也大大改變了圖書館自動 化系統的功能面貌。正由於自動化系統的發展深受資訊科技的影響,因此 當資訊科技快速進步之時,自動化系統的功能也日益多樣起來、架構也越 來越複雜,圖書館或圖書館員在進行圖書館自動化的建案工作時,所需要 考量的各種因素也會隨之越來越多,各考量因素之間的次序、取捨、組合 也成為一大課題,使得科技因素在圖書館自動化的程序中的重要性越發提 高。

以目前所見,圖書館員之所以必需將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加以調整、移 轉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圖書館的服務項目與內容必需有所改變;

二是新一代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其功能必需因應科技的發展而有新增、

整合或將舊系統的功能移除;三是圖書館必需更新自動化系統功能配合外 在營運條件的變化,以改善圖書館的營運;四是考量其它未來可能 對自動 化發展有影響的技術。以下分別略述之:圖書館的服務項目與內容必需有 所改變隨著時代的進步,讀者對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尤其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中的 WebPAC,是讀者接觸圖書館館藏的第一道入口,

因此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也必需在功能上進行調整,方能因應讀者對圖書館 服務品質之要求。

服務品質要求:(1)電子期刊及電子文獻的連結功能現今大學圖書館的 讀者已經習慣於使用電子期刊及其它電子資料,因此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需 能支援圖書館提供相關的服務。越來越多的文件以電子全文的方 式供應,

加上 Hyperlink 和 Open URL 技術的成熟,許多自動化系統也開始提供所 謂的「參考文獻連結」(Reference Link)功能,將線上目錄與文獻傳遞連 結起來,使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可以範圍擴大到引證資料(Citations)與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使讀者可以由引證文獻、目錄直接取得電子全文;(2)館際合作服務效 能的提升在過去,館際合作相當程度要倚賴人力的維護與運作,除國外已 成功將書目中心服務、文獻供應中心和館合機制結合起來之外,國內的館 際合作系統發展可以說和自動化的發展史沒有太大的關聯;(3)自動化系統 公用目錄服務功能的提升。目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中的公用目錄,多半已 經由文字模式進步到圖形介面或視窗版(Window),並進而使用 WWW 介 面,有些系統甚至還能顯示書影、連結書評;(4)整合檢索服務的提供最典 型的整合檢索(Metasearch、Federated Search),是當讀者輸入一組檢索字 彙之後,經由適當的技術(例如 SFX ),便可以同時自多種的資訊來源中 獲得檢索結果。(2005,吳紹群)

根據羅君玉對「台北地區大學圖書館使用中國機讀編目格式之研究」,

樣本一共 19 所台北地區的大學,中編方面,其中有 13 所採用 CMARC,6

樣本一共 19 所台北地區的大學,中編方面,其中有 13 所採用 CMAR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