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研究設計

3.3.1 研究法

本研究在探討以不同的視覺引導教學設計於示例教學上,對學生的學習成就和認知 負荷是否產生影響?實驗設計以課堂授課為主,在不違反正常教學進度與不破壞授課班 級的完整性之下,盡可能避免其他的干擾因素,本研究使用準實驗研究法。

就內在效度而言,本設計的優點在於有實驗、控制兩組可供比較。學生之上學期階 段性評量及前測成績顯示兩組並無顯著差異,各方可能干擾因素如:教學時間、教學內 容、測驗工具與時間也妥善控制。

至於缺點方陎,因受詴班級採便利抽樣,非原任教班級其心理因素,如對老師的熟 稔程度等無關變項較無法控制,故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各有原任教班與非原任教班級。在 本研究中,除事先以代課方式自然進入非原授課班級中彼此熟悉外,仍先告知所有學生,

因研究者製作了一份多媒體教材,希望藉由實際上課了解教材設計是否得當,因此需要 多些班級來體驗,好讓研究者可以精益求精,將教材修改得更加完善。因此受測的四個 班級學生皆認為上課所看到的多媒體教材是相同的,藉此減低受測學生的敏感性等心理 干擾因素。

3.3.2 研究變項與假設

1. 研究變項

(1)控制變項

A. 授課教師:授課教師皆為同一人,為避免學生新奇效應,非原授課班級於實驗 前偶爾借課至該班以多媒體進行教學。

B. 授課環境:皆在原班級教室上課。

C. 教材內容:實驗組和對照組上課的教材主題單元、授課時間均相同。

D. 測驗問卷: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教學實驗後所作的階段學習成就測驗(後測)及 認知負荷問卷量表,其題目內容、施測時間、給分標準均相同。

55

(2)自變項

教材設計方式:實驗、對照組兩組教材設計比較如表 23:

表 23

教材設計比較表

實驗組 對照組

適性指標 ˇ ˇ

代數教材設計原則 ˇ ×

實驗組:教材以代數教材設計原則設計,教材元素由適性指標引導學生學習。

控制組:教材以傳統循序方式來設計,教材元素由適性指標引導學生學習。

(3)依變項:

A. 階段學習成就(轉化測驗)

B. 認知負荷(認知負荷評量)

2. 研究假設

在謝東育(2009)的研究顯示,使用適性指標設計原則結合代數教材設計之教材在 補教教學課堂授課中,學生的學習成效會優於沒有代數教材設計原則的課堂授課。依據 其研究可知代數教材設計原則對於補救教學的學生是有助益的。若將其應用在常態教學 上,學生的學習成就是否也有顯著差異?本研究基於上述問題,並根據文獻探討、研究 目的和研究問題提出以下的假設:

假設1-1:以不同的視覺引導教學設計於示例教學上,對於整體學生的學習成就表現有 顯著差異。

假設1-2:以不同的視覺引導教學設計於示例教學上,對於未學過學生或已學過學生的 學習成就表現有顯著差異。

假設1-3:以不同的視覺引導教學設計於示例教學上,對於不同學習成就學生的學習成 就表現有顯著差異。

假設2-1:以不同的視覺引導教學設計於示例教學上,對於整體學生的認知負荷有顯著 差異。

56

假設2-2:以不同的視覺引導教學設計於示例教學上,對於未學過學生或已學過學生的 認知負荷有顯著差異。

假設2-3:以不同的視覺引導教學設計於示例教學上,對於不同學習成就學生的認知負 荷有顯著差異。

假設3:以不同的視覺引導教學設計於示例教學上,會產生專業知識反轉效應。

3.3.3 實驗流程

本研究教學階段、實驗流程與時間分配如下表 24:

表 24

教學實驗總流程表

階段別 步驟 內容 時間

前置 I 前測 15 分鐘

第 一 階 段

I 課程教材教學(代入消去法) 45 分鐘 II 階段學習成就轉化測驗(後測) 20 分鐘

III 認知負荷量表 5 分鐘

第 二 階 段

I 課程教材教學(加減消去法) 45 分鐘 II 階段學習成就轉化測驗(後測) 30 分鐘

III 認知負荷量表 5 分鐘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