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

採用敘說研究方法的人多半經驗反覆、甚至倒序書寫,先訪談、謄寫敘說內 容、反思,再回頭探詢文獻資料。研究者無法在敘說之前就去定義研究參與者,

而必須將研究參與者的敘說置於脈絡中去理解,研究目的在如何運用後設認知去 觀照日常生活的現象,亦即不先行定義,研究者先反思自己如何看待研究參與者 所呈現的敘說內涵,再深究要用什麼樣的理解或概念工具去「看」到。詮釋心理 學主張,在獲得內容性的知識之前,研究者必須清楚自己是用什麼樣的角度看到 內容(余德慧、徐臨嘉,1993)。

本研究資料分析採用 Riessman (2003)所提出之再呈現的五種層級,如 Riessman(2003)所言,五種層級之間有些部分是相互滲透的,亦如余德慧、徐臨 嘉(1993)所提出之觀察,研究者於過程中確實經驗反覆書寫與思考的歷程,因 此就五種層級之內涵說明如下,然實際研究過程並非單一方向地從關注至閱讀的 順序進行,層級間的彼此滲透與反覆是每個敘說研究者必經。另,Riessman 著重 解釋研究者於五種層級所處的位置與所為的適當作法,研究者於以下說明納入研

61

究參與者的參與內涵,嘗試將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放在一起思考,使得敘說研究 裡互為主體的意圖得到保留。

一、關注經驗(attending to experience)

個體應用的類比(analogy),或 Goffman 說的「我們的詮釋架構」決定其如何 檢查世界,決定個體要針對事件問什麼問題,決定個體建構怎樣的現實,甚至決 定參與探尋的人要體驗怎樣的「真實」結果。參與者及研究者各自使用的類比決 定其將從世界分出什麼樣的特性(廖世德譯,2001)。

(一)研究者

研究者於關注時是有所選擇的,在未經反思的整體(基本的經驗)裡做了選 取。在此層級裡,藉由思考,研究者以新的方式主動地建構了真實(王勇智、鄧 明宇譯,2010)。基於個人生命脈絡中的覺察、省思,從對研究者有意義的視角出 發,於整體研究歷程中,不斷經驗此層級。

(二)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的說與不說、說什麼、怎麼說,構成其生命的情態,並以其敘說 向聽者、觀看者呈現自我,一面說、一面選定了參與者自己的生命故事。研究參 與者以新的方式主動地建構了真實。

二、訴說經驗(telling about experience)

(一)研究者

以研究參與者的意圖為主要旨趣,讓研究參與者能以自己的方式訴說其故事

(余曉雯、蔡敏玲譯,2003)。而研究者並不是一個純然的聆聽者,僅關注敘說者 所呈現的現象世界;研究者得不時提出問題、有所懷疑,並且尋找缺漏縫隙、矛 盾牴觸、沉默無語和隱而未說的部份 (吳芝儀譯,2008)。人們所說的故事不外 正面、負面和試著從某種狀態轉移到另一種狀態這三種類型,研究者運用回應有 助於對比和具體指明這些故事,以及它們的意義模式(黃素菲譯,2006)。

62

作為研究者,可以選擇何時讓錄音器材轉動,會選擇要問的問題,包含研究 者語調肢體的回應,皆在鼓勵或阻擾參與者提供更多的細節,或改變其敘說方向,

甚至進入研究現場的方式,在在影響研究者的關注層面。表面上看來客觀的訪談 錄音,其實已經是一種帶有脈絡的文本建構過程(余曉雯、蔡敏玲譯,2003)。

(二)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透過多次訪談,以生命史為焦點,回憶自身的生命經驗。在訪談 互動過程中,研究參與者主動建構著自己的生命故事(丁興祥,2012)。因個人並 非歷史的「旁觀者」而是「詮釋者」,生命敘說讓參與者在親身經歷的基礎上,保 留主觀的情感和詮釋成分,不是被動地回應外在的提問,而是主動地以適合自己 的方式加以鋪陳敘說(王興中,2006)。誠如 Merleau-Ponty 所言:「我們的語言能 力使我們進入其基本知覺和情感的經驗範疇裡,找尋一個真實,是容易受到言詞 理解所影響,而且這個企圖向前引出了一個意義性解釋,來說明這個基本層次中 的我們經驗」(轉引自王勇智、鄧明宇譯,2010)。研究參與者的加油添醋汲取於 其文化脈絡。

此外,意義有時也會以其他方式而有所改變,因其是在互動過程的第二層級 中建構出來的,這個故事是說給特定的人(在本研究中為研究者)聽,如果聽眾 是其他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版本。在此情況之下,研究參與者自然不是在客觀中 立的處境下呈現其經驗(王勇智、鄧明宇譯,2010)。敘說時,由於研究參與者面 對訪談者(在本研究中亦為研究者)而說,研究參與者猶如登上舞台,這個隱喻

(metaphor)是 Turner(1987)在「表現人類學」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即把說話當 作“I show you about something, you show me about something”的時候,因為彼此相 對,兩人此時便登上舞台。因此我說話的相關性必須面向你,且面向方式是以整 個我自己去面對的,就如在舞台上面對面表演般。此時表演舞台具有歷時性,隨

63

時間發展,因此,研究參與者在說話時,敘說資料的內容也一直在變 (余德慧、

徐臨嘉,1993)。

三、轉錄經驗(transcribing experience)

(一)研究者

當訪談錄音帶被謄寫成文本,「說話」就被固定下來,形成一個封閉及共時 性(synchronic)的形式(form),對於經驗的呈現將是更不完整、部分的且具選 擇性的。由於我們不可能了解客觀現實,因此,所有的「知」都需要去詮釋(廖 世德譯,2001)。沒有所謂口語語言的真實再呈現,即謄寫逐字稿本身也是一個 詮釋的歷程,何者應被包括和如何安排及呈現?不同的謄寫方式反映謄寫者的意 識型態立場,因而創造不同的意象,影響讀者對這個敘說的理解(王勇智、鄧明 宇譯,2010)。Ricoeur(1974)說明如果所有知識皆須在時間系列下發展,則知 識將永遠無法穩固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暫時將知識共時化(synchronized)。當 把知識暫時性的固定為靜態結構後,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發現結構的動 力(dynamics),並進一步將結構做開放的詮釋(余德慧、徐臨嘉,1993)。

研究文本的創造亦是詮釋的過程,因為文本是研究者用以說明敘說探究裡何 謂資料的方法,且資料通常隱含著其為研究經驗之客觀再現的觀念(余曉雯、蔡 敏玲譯,2003)。研究者建構研究文本時所做的,是在某項個人經驗裡或是跨越 幾項個人經驗中,是在社會場景裡,尋找模式、敘說線索、張力、以及主題(余 曉雯、蔡敏玲譯,2003)。透過書寫,研究者於過程中不斷地思考、澄清問題、

發現問題並試圖解決問題,同時也在書寫中檢視自己、覺察自己的改變,並在書 寫中留下一路走來的足跡(何粵東,2005)。研究者就像是在描述著自己內在的 一個經驗,在對話裡將行動演出,研究者的陳述是一個關於發生了什麼的故事,

描述那時的環境、角色、開展的情節,用其觀點縫補著故事,以使研究者對所陳 述的解釋變得清晰(王勇智、鄧明宇譯,2010)。

64

(二)研究參與者

協同確認逐字稿內容與敘說經驗之相符程度,從中回看關注經驗裡說與不說、

說什麼、怎麼說所構成的自我。

四、詮釋-分析經驗(interpretating-analyzing experience)

Riessman (2003)所提出的第四層級為「分析經驗」(analyzing experience),

單就「分析」來看,較接近帶著研究者的主觀評價去拆解參與者,相反地,敘說 研究著重於脈絡中去「看」見參與者,因此不稱作「研究對象」,以減少被動性,

稱為「研究參與者」,突顯研究者與參與者的互為主體性。然而,既是互為主體性,

亦不可能去除研究者的立場,研究本身必須具有建設性,所謂敘說帶出的「意義」。 為保有本研究參與者的主體性,同時建構研究價值,研究者將第四層級視為「詮 釋」性的分析。事實上,當研究者與參與者一起在同一空間裡進行訪談,說明此 次訪談的目的,詢問問題,找出回應之間的關係,以及共同參與和創造訪談氣氛 時,即已做出某些詮釋的選擇。任何閱讀都免不了要進行詮釋,且事實上,即使 在形成文本的階段,特別是進行生命故事訪談的對話行動時,溝通、瞭解和解釋 等外顯和內隱的歷程中,都免不了詮釋的介入(吳芝儀譯,2008)。第四層級亦是 如此,研究者對於參與者敘說的再詮釋即為對研究者的分析,故稱此層級為「詮 釋-分析經驗」(interpretating-analyzing experience)。

(一)研究者

對敘說研究而言,從對經驗現象的探索開始,要比從各種方法論架構的比較 分析更具成效(余曉雯、蔡敏玲譯,2003;何粵東,2005)。Husserl(1965)認 為要界定一個人是怎樣的人,可以從其如何將事實轉變為認識的過程來界定。意 即從一個人如何對待他的處境,在脈絡(context)中如何轉化事實為意義來理解 這個人。因此,研究者必須從人在環境中尋找「置身」(situated)的意義 (余德 慧、徐臨嘉,1993)。分析敘說資料,其實就是在建構研究參與者的資料,建構的

65

方法必須來自一個邏輯的形式( logical form)。即研究者於內容框外的理論與內層 理論範疇下的交互作用。內容框外的理論指的是研究者後設認知到自己以什麼樣 的角度或觀點來看到內容;內容理論即第二章文獻所探討的各項學理內涵(余德 慧、徐臨嘉,1993)。

進行研究時先把局部細節抓出來,然後找出或推論出脈絡的框視(余德慧、

徐臨嘉,1993)。意即將一系列的談話加以剪裁,使其合於一個報告或書面的內容,

並試圖理解其意義以及創造戲劇性的張力。形式、次序、呈現的風格、如何安插 訪談中所得到的生命片段,皆涉及決策的過程。對於成果的預期性反應,亦不可 避免地會影響哪些內容被涵蓋、那些被排除(王勇智、鄧明宇譯,2010)。必須

並試圖理解其意義以及創造戲劇性的張力。形式、次序、呈現的風格、如何安插 訪談中所得到的生命片段,皆涉及決策的過程。對於成果的預期性反應,亦不可 避免地會影響哪些內容被涵蓋、那些被排除(王勇智、鄧明宇譯,2010)。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