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資料的管理、分析與檢核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管理、分析與檢核

本研究主要參考張芬芬(2010)提出的質性資料分析步驟進行資料分析,以下兩段就

資料管理與資料分析詳敘做法。最後,本研究將資料檢核列為提昇研究品質的重要步驟,

此處將說明本研究如何處理資料詮釋的有效性(validity)與可信度(reliability)。

壹、 研究資料管理

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有三:其一是訪談資料,其二是文件資料,最後是研究者觀察後 所寫的筆記。為了便於整理與分析,本研究所有資料皆依「資料類型-資料來源-取得日期」

方式予以編碼,使其具有組織系統性。在訪談資料部份,18 位參與者以英文字母 A~R 依 序作為資料來源代碼,「I-A-20110302」表示是 2011 年 3 月 2 日對低年級施老師訪談而來 的逐字稿。在文件資料部份,教師層級提供的文件,繼續沿用訪談代碼的英文字母;其餘 資料來源分成碧海國小學校層級、藍天縣地方層級與中央層級,以英文字母 S-U 依序作為 代碼。例如,「D-T-20110301」表示於 2011 年 3 月 1 日所取得有關藍天縣層級的文件資料。

在觀察筆記部份,「N-20110102」代表研究者於 2011 年 1 月 2 日所寫的觀察紀錄。本研究 於附錄七至九呈現訪談紀錄、文件清單與觀察紀錄時,皆已按照上述規則,註明每筆資料 之引用編號。

貳、 研究資料分析

研究資料完成管理編碼後,本研究參考張芬芬(2010)所建議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在個案教師個人釋意分析部分,我先發展描述施老師的個案內容,等到完成施老師個案結 構之後,採取相同模式處理蘇、倪老師的資料。在個案教師個人釋意的環境脈絡分析方面,

研究資料依照學校層級與地方層級予以分類。不過,資料處理與分析並不是一個線性過 程,比較接近循環過程,必須來來回回檢視資料。底下簡述本研究進行的方式。

一、 文字化:整理逐字稿

除了現成的文件資料之外,本研究的訪談與觀察資料皆需經過「文字化」階段,轉化

成文字資料,即是謄錄╱轉譯逐字稿。這項工作相當繁瑣,嚴格來說,此一階段仍是資料 整理的工作,完成文字化後才能進行後續的資料詮釋,讓資料獲得意義。

本研究在試探性研究初期(2010 年末與 2011 年 1 月)密集地進行四場訪談,當時累 積的錄音資料長度有 4 小時之多,平均要花費 4 倍時間整理逐字稿。經指導教授指示後,

轉錄時可朝向整理成「較精簡、去蕪存菁」的文字資料,繁瑣壓力遂告解除,正式研究時 繼續採用此一原則。轉譯逐字稿時,會在 A4 紙張左側依序編好行號,以便日後可以方便 檢索;右側預留 1 3╱ 空間,供後續閱讀時可以摘出要點之用,請參見附錄十所提供的「轉 譯逐字稿」示例。

二、 概念化:根據初步閱讀要點尋找合適的分類系統

閱讀文件資料或轉譯逐字稿時,當覺得某段文字適合賦予某個「概念」時,即會在該 段落空白處寫下所想到的「概念」,亦即一般俗稱的「編碼」(coding);而且,此時是 屬於「描述性編碼」或「開放性編碼」。累積愈來愈多閱讀研究資料所產生的編碼,此時 需這些累積出來的編碼整理成「編碼清單」,看看有無可能形成類別與層級,並嘗試尋找 其內涵與結構,形成「編碼系統」;此一階段是屬於「主旨編碼」、「核心編碼」或「主 軸編碼」(Miles & Huberman, 1994/2006)。表 3-5 是根據研究問題二所確立的編碼系統。

三、 重返資料檢視主題、發展個案的描述

完成張芬芬(2010)所建議的前兩個步驟後,我會再度閱讀訪談逐字稿,企圖找出有 無被遺漏的內容。藉由來來回回的檢視過程,多次為研究資料尋求其的使用價值,為本研 究「編碼系統」的內涵與結構做添補。而且,也繼續進行張芬芬(2010)所建議的「圖表 化」(以圖表濃縮資料,測試初步發現)、「理論化」(將資料整合在一個解釋架構中,

找到深層結構)等工作。

表 3-5

與可信度(reliability),即是量化研究所稱的信度、效度問題。Merriam(2009, p.229)列 出質性研究常用的 8 種提升嚴謹度的策略。本研究採用 4 種策略(三角校正、參與者檢核、

同儕審查、稽核追蹤)進行資料檢核,分述如下。

一、 有效性的處理

質性研究者常從方法、分析者、資料來源,以及研究所使用的理論觀點等四個面向進 行「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強調使用多元資料來源或多種資料蒐集方式,甚至多邀

幾位審查者(investigator)加入,以確保所浮現的研究發現具有有效性。就本研究而言,

在資料蒐集方式已經使用訪談、文件與間接觀察等多元方式,且資料之間經常進行相互比 對;其次,不同參與者之間訪談內容相互校正,;再者,本研究也進行參與者檢核

(member-check),把研究分析的初步結果提供給研究參與者檢視,得到他╱她們的回饋 意見。最後,研究者定期與指導教授針對研究資料進行討論,也不定期與藍天縣一位已獲 博士學位的他校小學教師針對研究資料進行對話,這些都是本研究對研究資料進行有效性 的處理。

二、 可信度的處理

對質性研究而言,可信度的問題是「研究發現是否與蒐集資料一致」(Merriam, 2009, p.221 ) , 關 注 的 是 研 究 者 是 否 照 顧 到 研 究 過 程 中 的 每 一 步 驟 ( Miles & Huberman, 1994/2006)。Merriam(2009, p.222)建議三角校正、同儕審查(peer examination)與稽核 追蹤(audit trail)可以用以處理確保質性研究的可信度,前兩者已在前段有效性中討論過。

稽核追蹤就是「日誌」(log),紀錄、解釋研究者如何達到這樣的研究結果,描述研究進 行當中,對方法、過程下決定時之細節與想法。具體來說,我經常針對研究過程撰寫省思 札記,反省研究者本身對研究的影響。本研究在本章第二節有關「學校場域的選擇」,即 是稽核追蹤的實例;研究過程中,也定期與指導教授就研究進程該如何推展進行討論,以 增加研究的可信度。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本節說明研究者在本研究之角色,以及本研究對研究倫理的考量。

壹、 研究者的角色

質性研究的特點之一,就是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因此,研究者本身的知能、經

驗、研究素養……等等,皆會影響到研究的品質與結果。以下從職場及研究經歷兩個層面 來說明研究者的角色。

一、 職場工作經驗

第一章已經提過,我在高中畢業後,進入師院社教系就讀,1996 年投入教職。2000 至 2002 年,曾留職停薪進修教育碩士學位;2003 至 2005 年借調至藍天縣教育局資訊網路 中心,其餘時間皆在藍天縣鄉下小學服務,未曾調校。在校服務的 14 年裡,有 5 年擔任 高年級導師,帶過 4 屆畢業班;有 9 年擔任科任教師兼辦行政工作,曾任教過電腦、體育 與社會,兼任過資訊組長與生活組長。累積 18 年的國小服務經驗,除了沒有任教過低年 級之外,對國小現場的生態與文化有深入的瞭解,對研究將有所助益。反過來說,我在教 育職場的經歷,也有可能已對國小教育生態形成定見,或是有習焉不察之處,這將影響到 本研究之進行。對此,我會加強進行自我省思工作,多與指導教授討論,或進行同儕審查

(如本章第五節所述)予以克服。

在教學方面,近幾年曾任教社會領域,這可說是與重大議題課程關係最密切的學習領 域。我很喜歡利用大眾傳播媒體所報導的事件,來進行課程內容的增補工作。以 2011 年 3 月的教學紀錄來說,我為六年級學生所準備的補充資料就有:「什麼是人權?」影片、「廣 西窮校學童坐棺材上課」新聞評析、「酸雨議題報導」、「2006 年吉尼號外海油污事件」紀 錄片與《雨呀,請你到非洲!》專書導讀……等等。這些補充資料有些是涉及人權教育議 題,有些則是與環境教育議題息息相關。選取題材時,往往也會使我去思考與既有課程的 關係:是要與課程相呼應呢?還是跳出課本的範疇?這些反省都有助於我與研究參與者針 對重大議題課程進行對話。

最後,在多數同事眼中,我是能接受新觀念、新科技的人。他╱她們常因電腦、影印 機的操作問題,向我提出協助的請求;或者,我常常會主動介紹科技新知、社會時事給同 僚們。因此,我常常有機會可以觀察同事們對一項新興事物如何賦予意義化的過程。這些

經驗也有助於我將其轉移到本研究之上,藉由理解本研究參與者的多元感受,來探討重大 議題課程或整體課程改革的實施問題。

二、 研究知能訓練

碩士班時,我就讀於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曾到高雄師大修習過楊巧玲老師的「質的 研究」課程,也曾到屏東師院博士班旁聽過高敬文老師開設的「質的研究方法專題研究」。

碩士論文是「走近教師網路社群:一位國小老師的部落格網誌之研究」,以「敘事研究」

方式分析一位國小女教師的部落格網誌書寫活動,對質性研究有了理論與實際運用的基 礎。

進入博士班後,攻讀的領域是「課程與教學組」,修課以各種課程相關理論與研究議 題為主。尤其,博二上修習「課程統整問題專題研究」,是以「社區議題探究課程」與「社 會行動課程」為學期報告主題,對於如何將議題探究之精神,運用於課程內容選材與教學 設計,有些許心得與收穫,可遷移至本研究情境繼續沿用。博二下選定指導教授後,開始 定期與郭老師見面討論論文方向。初期,郭老師指定閱讀 Miles & Huberman(1994/2006)

質性資料分析專書,也鼓勵我跨校至台灣師大選修卯靜儒老師開設的「論述分析」課程,

增強我對相關研究方法之學習。中期,我們討論焦點逐漸鎖定政策實施領域,師徒共同閱 讀 Honig(2006)專書的若干章節,進而接觸到釋意理論的觀點,奠定本研究的立論基礎。

貳、 研究倫理

陳向明(2000)曾提到質性研究中的倫理道德問題,不僅涉及所有與研究有關的人、

機構,也貫穿於研究全程,而且其本身具有十分豐富的層次。她所彙整的倫理問題有 4 項,

本研究採用的做法如下所述。

首先,本研究是「志願參與」。我邀請研究夥伴參與研究時,均詳細說明研究目的、

首先,本研究是「志願參與」。我邀請研究夥伴參與研究時,均詳細說明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