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重大議題課程政策

何謂課程政策?課程政策有著哪些特性?這是探究課程政策的基本問題。1990 年代之 前,如同Frey(1991)的意見,課程政策常與「課程政治學」(curriculum politics)一詞互 用;因此,翻開西方課程領域的主要書籍,甚少發現有專書、專章或專文在談論「課程政 策」。直至P. W. Jackson主編《Handbook of Research of Curriculum》時,由Elmore, Sykes &

Spillane(1996)撰寫的「課程政策」一章6,嘗試為課程政策研究提出探討架構;Short(2008, p.420)認為這組架構能從幾個不同角度來概述課程及課程政策,代表著課程政策正式成為 教育研究的一個領域,深具開創性。

Elmore et al.(1996, p.186)最大的貢獻,是先以公共政策觀點來討論課程,再逆向以 課程論點討論公共政策,具體說明課程政策所蘊含的複雜意義。首先,從公共政策觀點看 課程,是將課程視為公共政策的內容,由公共政策的過程來探討課程政策議題的形成原 因、官方倡導行動的形式、課程政策與實務的關係。他們認為課程政策不只是課程制定者 蘊藏於法令規定中的意向,還有由意向而來的行動;是權威的命令,也是一種對於手段、

6 此文收錄於《Handbook of Research of Curriculum》第 7 章,本研究引用的是 1996 年第 2 版,與國內學界 慣常引用由 R. Elmore 與 G. Sykes 兩人於 1992 年所撰寫的版本是完全相同的,但此版卻增加第三位作者:J.

P. Spillane。為免誤會,特此說明。

目的之不確定預測;雖是官方行動的決定,更會受到其他影響力量的左右;不只是完成所 欲結果的工具,也是推動政治利益的有力象徵,是一種使權威合法化的方式(p.190-195)。

其次,從課程觀點看公共政策,由於不同的課程意義會設定不同的政策討論焦點,此時的 課程政策研究是探討某個課程觀念,如何在特定時間影響政治論述、形成政策議題,是將 政策視為課程控制或內容合法化的憑藉(p.195-208)。

本節援引 Elmore et al.(1996)課程政策探究架構,輔以其他相關理論,用以剖析重大 議題課程政策的內涵與重點。所不同之處,本文先從課程觀點切入,再論及公共政策觀點。

其中,在公共政策觀點方面,本研究增引英國政策社會學有關「政策循環」(policy cycle)

的研究架構,試圖梳理形成重大議題課程的時代脈絡,彙整重大議題課程政策發展過程。

最後,剖析微調後的重大議題課程政策的政策內容與實施形式,以做為分析重大議題課程 實施的分析基礎。

壹、 從課程觀點看重大議題課程政策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初期,論者常以英國國定課程「跨課程主題」(cross-curricular themes)

比擬重大議題課程(方德隆,2002),但如黃嘉雄、黃永和(2011,頁 45)所指出的:「國 外課程甚少有重大議題或新興議題的名稱」,缺乏一個對照比較的參考對象,以致使人常 感重大議題課程的概念模糊。例如:提到「重大議題」一詞,學界與實務界常與「新興議 題」混雜使用,官方文件有時出現「新興」一詞,有時則刪除不用;學界也有聲音認為關 鍵應在「議題」一詞的性質,而非爭論「重大」與「新興」的判斷規準。本研究既以九年 一貫課程改革為主要背景,不擬在「重大」與「新興」之間做區辯,直接使用官方用語與 定義,但試圖以 E.Eisner 提出的「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概念,嘗試整理重大議題 課程所具有的多層意義,並據以說明將焦點鎖定在性別平等教育、環境教育與人權教育的 理由。

Eisner(2002, p.98)認為空無課程可從兩個層面來分析,一是學校所重視與忽略的心 智過程(intellectual processes),二是現行學校課程中包含與欠缺的內容或科目。就前者而 言,Eisner 批評美國中小學一般課程普遍忽略特定類型的智力活動;就後者而言,由於學 校課程往往非經過縝密的分析,加上課程僵化的特性使然,往往難以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 需求。在實例方面,他舉出法律、人類學、藝術(含通俗藝術)、傳播與經濟學常常是學 校空無課程的一小部分,其重要性不亞於已經列入課表之中的學習領域。簡言之,Eisner

(2002)是以「缺乏」或「懸缺」的角度來說明學校課程中所缺少、該有而未有的部分,

其基本假定是學校未教的內容或經驗與學校已教授者同樣重要,更是課程改革應注意的問 題。黃政傑是國內較早關注重大議題課程的課程學者之一,當時慣用的詞彙是「新興課程 領域」(黃政傑,1991;1997),運用 Eisner 空無課程概念分析他的說法,可以發現重大議 題課程有下列兩層意義:

一、 從社會變遷角度強調是新興需求

黃政傑(1991)指出,學校課程看似十分豐富,但是比諸整個知識領域和社會文化,

顯然依舊渺小;再加上時代環境變遷迅速的影響,實有課程可能變得陳舊且不能符應時代 潮流,空無課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可喻。因此,課程設計應是一項除舊佈新的工作,要隨 時注意新萌芽的領域。當時,他認為台灣可確認為新興課程領域者有:資訊教育或電算概 論、人口教育、性教育、環保教育、勞工教育、消費者教育、駕駛教育、死亡教育、愛滋 病教育與藥物教育……等等都是(頁 576)。1996 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也 選取反毒教育、死亡教育、環境教育、休閒教育、性教育以及兩性教育……等六個向度,

籌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探究這些新興課程領域與中小學課程結合之道。

因此,重大議題課程的性質之一,可以從課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加以探討。早期學界 多半主張:知識的半衰期愈來愈短,當知識爆發、時代社會產生了變遷,就會帶來新的知

導火線。正由於新興的課程需求不斷湧現且又持續產生變遷,課程設計者必須發覺這些新 興課程需求的重要性,決定是否予以反映、納入學校課程之中(黃政傑,1997,頁 18)。

這是與 Eisner(2002)有關課程僵化的觀點相近,也是一般普羅大眾比較接受的看法。

二、 課程也應處理矛盾問題、爭論性議題

除了從新興需求的角度,黃政傑(1995,頁 3)也提到:矛盾問題往往是課程設計者 處心積慮要排除於課程之外的,他引用 Wellington(1986)的觀點,主張學校課程應將國 際教育、性別偏見、多元文化教學、醫學問題、宗教教育、和平教育與核能問題……等等

「爭論性議題」(controversial issues)內容納入課程之中處理。所謂爭論性議題是指:含有 價值判斷因素,不是事實、證據或實驗本身所能解決的問題,並且此類矛盾問題應為大多 數人視為重要的(Wellington, 1986, p.3)。就這層意義來說,可以銜接上目前「重大議題課 程」使用「議題」一詞的本義。

根據《教育大辭書》的解釋,所謂的「議題」(issues)是指:「在生活中,無論個人或 團體,不免面對『難以取捨』的困難,即是不容易決定、而要反覆思考或討論,一再衡量 和比較,而難做定論的題目。」(國立編譯館,2000,頁 903)也就是說,我們常用「議題」

來表示對某個事件、意見或主張,尚未決定解決的途徑,或是意見紛歧,仍在考慮、討論,

而不免有所爭執的情況。Oulton, Dillon, & Grace(2004, p.412)更指出教室內所欲處理的 議題具有下列特質:

1. 社會團體對其有著不同的看法;

2. 這些團體的看法可能是基於不同的訊息,或是從不同方式詮釋相同的訊息;

3. 之所以有了不同的詮釋,肇因於不同的團體及個人因各自的世界觀有所不同;

4. 之所以有不同的世界觀,是因為個人堅持不同的價值體系;

5. 爭論性議題是無法依靠推理、邏輯或是實驗方式予以解決;

6. 隨著訊息的增多,爭論性議題是有可能得到解決的。

Sanjakdar(2005)認為教師在教室內不僅需處理與事實有關的問題,還要兼顧學生的 意見、態度、價值及信念;尤其,許多學科涉及到社會價值、家庭生活及人際關係,常常 引發爭議,教師還要處理課堂上的道德及倫理議題、相互衝突的定義、公眾辯論與行動。

她鼓勵教師在教室裡進行爭論性議題教學的優點有:

1. 許多爭論性議題均與當代社會、政治、經濟與道德問題息息相關,可讓學生學習 當前的社會規範與處理原則;

2. 就倫理立場,爭議性課程內容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的道德和價值立場,有助於學 生們的道德發展,可以培育孩子們的自主性,誠實表達意見且能尊重他人;

3. 知識的狀態及其社會建構向來是爭論性議題的重要元素,提出爭論性議題對學生 來說是積極的教育舉措,告訴學生:知識是由人所發展與建構的,並不是價值中 立的、清楚明確的或毫無問題的;

4. 以學習心理學來說,進行爭論性議題教學能夠增進孩子們討論、問題解決與做決 定的技能。

綜合上述有關「議題」性質的說法,可以發現:議題著重的不是事實的教導,而是對 於未有結論的議題進行討論、批判,以豐富學生社會批判思考能力。就 Eisner(2002)的 觀點來看,這種能力往往是學校所忽略的心智過程;多數學校課程總是極度地強調學習規 則(如:知道以正確的方式組合字母、拼讀、發音、使用文法),直到成為機械式的反應

(如:完成算數問題的速度是精熟指標),是嚴重削弱學生認知能力的養成,從而令個人 心靈趨於貧瘠。不過,一般大眾多半認為學校課程應是關注具有永恆價值、放諸四海而不

三、 本研究對重大議題課程政策的探討範疇

簡言之,本研究歸納重大議題課程的特質是:一方面是因應社會變遷所產生的新興課 程需求,另方面是要試圖處理社會上頗具爭議性、攸關社會發展,且為社會各界所重視的 公眾社會問題。回到 Elmore et al.(1996)的架構,若將重大議題課程視為一種有價值的知 識,在課程取向上是比較接近社會效能( social efficiency)與社會重建論者( social reconstructionists)。McNeil(2006)認為這兩種取向的課程目標及內容都源自於「學校應 服務社會」的初衷,課程設計要試圖反映社會的需要;只是前者向學生詳細描述其所要面

簡言之,本研究歸納重大議題課程的特質是:一方面是因應社會變遷所產生的新興課 程需求,另方面是要試圖處理社會上頗具爭議性、攸關社會發展,且為社會各界所重視的 公眾社會問題。回到 Elmore et al.(1996)的架構,若將重大議題課程視為一種有價值的知 識,在課程取向上是比較接近社會效能( social efficiency)與社會重建論者( social reconstructionists)。McNeil(2006)認為這兩種取向的課程目標及內容都源自於「學校應 服務社會」的初衷,課程設計要試圖反映社會的需要;只是前者向學生詳細描述其所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