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之貢獻在於了解地方政府在實踐審議式民主時,政策會遭遇到什麼 樣的問題,並據以提出相關的政策調整建議方向。例如:本研究探討青年議會 的政策在規劃初期如何去協調主管機關、局處認知落差。在執行過程中,面對 參與程度不足、制度紊亂不堪等困境應該如何解決。除了以質性訪談的方式搜 集青年代表在審議過程中的參與經驗外,也針對臺中市教育局公務人員在承辦 相關政策時的心路歷程進行探討與分析。兼顧參與者、制定者的多元面向進行

審視。並以審議式民主理論的原則加以檢驗,評斷該政策執行的結果。最後以 量化分析的施政總質詢的內容,進一步探討審議式民主與代議式民主所關注的 議題是否有所差異,提供對於審議式民主的實證研究上更為寬廣的視野。

本研究的限制有二,首先,研究中的受訪者主要針對積極參與審議式民主 的青年代表為主,可能忽略消極參與、無法參與或不願參與的青年代表之想 法。尤其在審議式民主的原則評估上,主要仍是以積極參與者的想法經驗作為 分析的標的,因為研究上的限制,難以針對被排除在制度以外的公民進行訪 談,僅能由積極參與的青年代表進行分析判斷。

第二,研究的另一個限制,就是基於時間的限制。在時間面向上,因為訪 談進行的時間在第三屆青年議會第一會期結束後,距離上一次質詢已經相差近 半年、且臺中市政府又經歷過一次政黨輪替,可能會因為個人的記憶流逝、外 在的情境轉換,使得訪談內容無法完整呈現青年議會實際的樣貌。

上述的研究限制與初步發現,可以供未來相關研究作為參考,進一步擴大 研究樣本、採取不同面向的研究方法,進行更全面、系統性的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2 國民幸福指數專刊》,臺 北:行政院主計總處。

汪子錫,2016,〈e 民主時期的政治信任研究:對於臺灣 2016 年選舉結果的觀 察與評價〉,《中國行政評論》,22(3):38-56。

李仲彬、黃東益,2011,〈審議式民主在臺灣實務推動的定位與價值:從公民 會議的經驗分析〉,《競爭力評論》,14:57-71。

李略,2010,〈公民參與和審議式民主〉,《行政:澳門公共行政雜誌》,

23(4):919-925。

吳依珊,2015,〈當代青年政治參與、公民能力與政治效能感之研究〉,《國 教新知》,62(1):21-33。

林子倫,2008,〈審議民主在社區:臺灣地區的經驗〉,「海峽兩岸參與式地 方治 理學術研討會」論文(9 月 22-23 日),臺北:中國大陸研究中 心。

林水波、邱靖鈜,2006,《公民投票 VS.公民會議》,臺北:五南。

林國明,2005,《審議民主公民會議操作手冊》,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 會。

林國明、陳東升,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 驗〉,《臺灣社會學》,6:61-118。

林國明,2014,〈審議的不平等:臺灣公民會議的言說互動〉,《臺灣社會 學》,27:1-50。

林國明,2016,〈誰來審議?臺灣民眾對審議民主的支持程度和參與意願〉,

《臺灣社會學》,31:43-97。

范雲,2010,〈說故事與民主討論-一個公民社會內部族群對話論壇的分 析〉,《臺灣民主季刊》,7(1):65-105。

陳東升,2010,〈到審議民主之路一臺灣的實踐與反省〉,John S. Dryzek 著, 刊》,146:23-32。

黃東益,2003,〈審慎思辯、議題資訊與核四政策偏好-一個審慎思辯意見調 自我轉化機制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25(1):39-71。

黃東益,2008,〈審議過後-從行政部門觀點探討公民會議的政策連結〉,

《東吳政治學報》,26(4):59-96。

黃東益、施佳良、傅凱若,2008,〈地方公共審議說理過程初探:2005 年宜蘭 社大公民會議個案研究〉,《公共行政學》,24:71-102。

游清鑫、蕭怡靖,2007,〈以新選民的政治態度論臺灣民主政治的未來〉,

《臺灣民主季刊》,4(3):109-151。

劉正山,2009,〈當前審議式民主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中國行政評 論》,17(2):109-132。

劉侑學,2014,〈臺灣青年失業:趨勢與成因的考察〉,《社區發展季刊》,

146:77-93。

劉義周,1994,〈臺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1):53-73。

劉嘉薇,2006,〈大眾傳播媒介與大學生政治信任感關聯性之研究〉,《東亞 研究》,37(1):162-196。

蕭麗芬、蔡靜慧、黃雲龍,2018,〈青年領袖培力與成人夥伴關係初探〉,

《休閒研究》,7(2):55-68

羅晉,2008,〈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 與發展〉,《中國行政》,79:75-96。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二):質性研究法》,臺北:東華。

貳、西文部分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216-244.

Babbie, E. R.著,李美華、孔祥明、李明寰、李承宇等譯,2004,《社會科學研 究方法》,臺北:時英。譯自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2001.

Balch, G. I. 1974. “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esearch: The Concept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Methodology 1(2):1-43.

Barber, B.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gdewic, S. P. 1992.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B. F,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ed. Crabtree, & W. L. Miller. Newbury Park: CA: Sage, 45-69.

Bohman, J.1996. Public Deliber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Borgida, E. , Worth, K. A., Lippmann, B. , Ergun, D. and Farr, J. 2008, “Beliefs about Deliberation: Personal and Normative Dimensions. ”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64(3): 551-569.

Burgh, G. & Yorshansky, M. 2011. “Communities of Inquiry: Politics, power and group dynamic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43(5): 436-452.

Burton. P. 2009. “Conceptu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in Measuring the Benefit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West European Politics 15(3):263-284.

Button, M. & Mattson, K. 1999.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Practic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Civic Deliberation.” Polity 31(4): 609-637.

Button, M. & Ryfe, D. M. 著,Gastil, J.& Levin, P.編,劉介修、陳逸玲譯,2005 著,2012,《審議民主指南:21 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臺北:群 學。譯自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5.

Campbell, A., Gurin, G., & Miller, W. E. 1954. The voter decides. Oxford :Row, Peterson, and Co Press.

Dalton, R. J. 2008. Citizen politics: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Washington, DC: CQ Press.

Elster, J. 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tmann, A. & Thompson, A. 1996.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著,林朝成譯,1990,《溝通與社會演化》,臺北:結構群文化。

譯自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Germany:Beacon Press. 1981.

Jorgensen, D. L.著,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

譯自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89.

Lane, R. E. 1959. Political Life: Why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New York:

Free Press.

Loader, B. 2007. “Introduction. Young Citizens in the Digital Age: Disaffected or Displaced?” In Young Citizens in the Digital Age: Political Engagement, Young People and New Media, ed. Loader, B. London: Routledge. 1-17.

Reich, W. 2007,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the Classroom: A Sociological View.”

Educational Theory 57(2):187-197.

Stillwaggon, J. 2011.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Recognition, revolution and political renewa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43(4): 351-364.

Tavernier, F. 2004. “The Students’ Role in French Academic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9(4): 497-505.

Yang, K. F., & Holzer, M. 2006. “The Performance-Trust Link: Implications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1): 1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