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總結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一、研究限制

由於研究經費有限,本研究的受訪者要麼是透過同學和朋友滾雪球獲得,要 麼是在政大的臉書專頁上徵求獲得,因此受訪者在年齡、學歷、職業分佈上比較 集中。

從年齡上看,絕大部分受訪者的年齡處於20 歲至 34 歲之間,屬於年輕世代。

從學歷上來看,絕大部分受訪者有大學及以上的學歷。從職業上看,大部分是在 校學生。此外,由於政大是一所文科學校,女生數量遠比男生多,所以受訪者的 性別以女生佔大多數。綜上所述,受訪者在性別、年齡、學歷、職業的分佈上太 過集中,對男性、中老年、高中及以下學歷、非學生人群的代表性不足。

以往的研究顯示,性別(翁秀琪,1997;Matthes et al., 2010;Ho et al., 2013)、

年齡(翁秀琪,1997;Matthes et al., 2010;Ho et al., 2013;林近,2014;Miyata et al., 2015)、學歷(翁秀琪,1997;Matthes et al., 2010; Miyata et al., 2015)

對個人的表達意願有顯著影響。因此,若能彌補在性別、年齡、學歷上的不足,

可能會獲得更加豐富的研究結果。

二、未來研究建議

(一)死硬派

在沉默螺旋的相關研究中,「死硬派」的存在不可忽視。諾爾紐曼就已經注 意到,有一些人即使處於少數意見也不害怕被孤立,仍然會表達意見。孫秀蕙

(1994)把死硬派歸納為:對某一議題有鮮明立場,而且明知自己處於弱勢卻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積極表達意見的人。她發現,死硬派在與意見相反的人討論時,其表達意願反 而更高。Matthes 等人(2010)把態度堅定程度(attitude certainty)作為死硬派 的構念,他們的研究發現態度堅定程度高的人的表達意願不受到意見氣候的影 響。

本研究中,一些受訪者展現了「死硬派」的特質:黑雲雖然認為自己屬於少 數意見,但仍然積極地面對面或在網路上跟意見相反的人討論同婚議題,他覺得 有必要把少數意見說給大多數人聽:「有件事情我反對卻沒人說出來的時候,我 會覺得很不舒服,怎麼沒人出來說話?」小花支持同婚,她認為自己處於少數,

但有段時間她曾積極地在網路上跟反對者「筆戰」。

但是根據上文分析,害怕孤立不是唯一的導致沉默的因素,本研究中的「死 硬派」也的確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暫時沉默:黑雲因為害怕破壞友誼而不去反駁持 支持態度的朋友;小花為了維護形象而不再進行「筆戰」……死硬派並非在任何 情況下、對任何人都會表達意見。那麼,在發現了一系列影響意見表達的因素後,

死硬派是否還能用處於身處弱勢、不害怕孤立、積極表達意見的構念來定義?他 們跟一般人的區別是否正在變得模糊?這些問題需要更多研究來回答。

(二)世代

世代不同於年齡等客觀條件,而是強調重大社會事件對人的影響。出生於同 一時代、同一地點、同一文化背景,參與了同樣的社會與知識潮流的個人構成了 一個世代(Mannheim, 1927;轉引自蕭阿勤,2008)。因此,不同世代之間的思 想、政治態度與行動方式都截然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蕭阿勤(2008)對比了一九六〇年代與一九七〇年代時正值年輕的戰後世代。

前者受到戰後威權統治的嚴密監控,是消極沉默的一代。而那些在七〇年代時大 約20-40 歲、受到大專以上的教育的年輕人經歷了釣魚台主權爭議、喪失聯合國 席位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刺激,由此開始思想上的覺醒,他們批判以往的「流亡」

心態、積極挑戰政治體制,被蕭阿勤稱為台灣的「軸心世代」。

安風龍(2015)則依據重要政治事件把台灣人分為五個政治世代:1931 年 前出生,經歷了國民黨撤退的第一政治世代;1931 到 1953 年間出生,見證外省 人與本省人互相敵對、台灣退出聯合國的第二政治世代;1954 到 1968 年間出生,

經歷民主運動與民進黨建立的第三政治世代;1968 年後出生,在良好的物質條 件下成長的「草莓族」;參與了太陽花學運的現在的年輕人是第五政治世代。

以上研究沒有探討不同世代在意見表達上的差別,但可以推測,最新的世代 與前幾個世代對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的看法、關於意見表達的決策過程會有巨大 差別。因此,以世代為取徑來探討沉默螺旋可能會獲得更加豐富的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世界人權日 凱道今遊行挺同婚〉(2016 年 12 月 10 日),《蘋果日報》。取 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1210/3748084 1/

〈同婚爭議:回顧台灣爭取同婚合法化30 年歷程〉(2017 年 5 月 24 日),《東 網》。取自

http://hk.on.cc/tw/bkn/cnt/news/20170524/bkntw-20170524160305851-0524_

04011_001.html

〈多元成家草案簡介〉(無日期)。取自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網頁 https://tapcpr.org/freedom-to-marry/draft-intro

〈婚姻平權立法院最新進度〉(無日期)。取自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網頁 https://tapcpr.org/marriage-equality/situation

人物組(2017 年 5 月 25 日)。〈賀!同婚釋憲 祁家威深度專訪〉,《壹週刊》。

取自 http://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300346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5)。【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七期第一次】。

未出版之統計數據。

方紫薇(2010)。〈網路沉迷、因應、孤寂戚與網路社會支持之關係:男女大學 生之比較〉, 《教育心理學報》,41(4):773-798。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導論〉,榭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 7-55。

台北:心理。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榭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 83-126。

台北:心理。

孫秀蕙(1994)。〈民意理論中的「死硬派」之研究-以「興建核四廠」議題為 例〉,《新聞學研究》,49:157-190。

翁秀琪(1997)。〈選民的意見形成-以民國八十二年臺北縣縣長選舉為例檢驗

「沉默螺旋理論」〉,《新聞學研究》,55:160-182。

翁秀琪等譯(1994)。《民意-沉默螺旋的發現之旅》。台北:遠流。(原書 Noelle-Neumann, E. [1991]. Öffentliche meinung: Die entdeckung der schweigespirale. Berlin, DE: Ullstein.)

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草案(2013 年 10 月 3 日)。

張育誠、吳鴻昌、李清潭(2015)。〈意義、脈絡、反身性:質性研究的科學性 與正當性〉,《商略學報》,7(2):71-88。

張盈堃(2003)。〈網路同志運動的可能與不可能〉,《資訊社會研究》,4: http://whogovernstw.org/2017/05/25/fangyuchen18/

黃啟龍(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 會研究》,3:85-111。

楊長苓(2000)。〈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一:訪談法(1)〉,《婦女與兩性研 究通訊》,56: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楊淳卉、鍾麗華(2016 年 11 月 18 日)。〈萬人反同婚 立院陳抗 12 小時/婚 姻平權修法前 先開公聽會〉,《自由時報》。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53220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月刊》,37

(4):17-23。

葉瑜娟(2016 年 12 月 15 日)。〈從 1 個人到 25 萬人 祁家威的同志運動長跑〉,

《報導者》。取自 https://www.twreporter.org/a/lgbt-rights-activist-qi-jia-wei 蔡蕾、趙成旭(2007)。〈我國網絡媒體與同性戀亞文化傳播〉,《東南傳播》,

9:38-39。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 1970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

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蕭昭君譯(1994)。《童年的消逝》。台北:遠流。(原書 Postman, N. [1982].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New York, NY: Delacorte.)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資訊社 會研究》,2:29-58。

簡至潔(2012 年 9 月 27 日)。〈你也可以選擇家人〉,《財訊雙週刊》,408:

62-63。

Chen, K. J. (2011). A test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on young adult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political purpos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Fox, J., & Warber, K. M. (2015). Queer identity management and political self‐

expression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 co-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spiral of silen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5(1), 79-100.

Gearhart, S., & Zhang, W. (2015). “Was it something I said?” “No, it was something you posted!” A study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in social media context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4), 208-213.

Glynn, C. J., Hayes, A. F., & Shanahan, J. (1997). Perceived support for one's opinions and willingness to speak out: A meta-analysis of survey studies on 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1, 452-463.

Ho, S. S., & McLeod, D. M. (2008). Social-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on opinion expression in face-to-face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5(2), 190-207.

Ho, S. S., Chen, V. H.-H., & Sim, C. C. (2013). The spiral of silence: Examining how cultural predispositions, news attention, and opinion congruency relate to opinion expressio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3(2), 113-134.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Dallas, TX.

Lazarsfeld, P. F., Berelson, B., & Gaudet, H. (1968). The people’s choice: How the voter makes up his mind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3rd ed.).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Matthes, J., Morrison, K. R., & Schemer, C. (2010). A spiral of silence for some:

Attitude certain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minority opin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7(6), 774-800.

Miyata, K., Yamamoto, H., & Ogawa, Y. (2015). What affects 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the hard core on Twitter? An analysis of the nuclear power issue in Japa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9(9), 1129-1141.

Moy, P., Domke, D., & Stamm, K. (2001). 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public opinion on affirmative ac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8(1), 7-25.

Nekmat, E., & Gonzenbach, W. J. (2013). Multiple opinion climates in online forums role of website source reference and within-forum opinion congruency.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90(4), 736-756.

Neuwirth, K., & Frederick, E. (2004). Peer and social influence on opinion expression:

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e spiral of silen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1(6), 669-703.

Neuwirth, K., Frederick, E., & Mayo, C. (2007). 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fear of isol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3), 450-468.

Noelle‐Neumann, E. (1974). The spiral of silence 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4(2), 43-51.

Noelle-Neumann, E. (1977). Turbulences in the climate of opinion: Method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1(2), 143-15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Porten-Cheé, P., & Eilders, C. (2015). Spiral of silence online: How online communication affects opinion climate perception and opinion expression regarding the climate change debate.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s, 15(1), 143-150.

Salmon, C. T., & Kline, F. G. (1983). The spiral of silence ten years later: A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cheufele, D. A., Shanahan, J., & Lee, E. (2001). Real talk manipulat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spiral of silence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8(3), 304-324.

Shoemaker, P. J., Breen, M., & Stamper, M. (2000). Fear of social isolation: Testing an assumption from the spiral of silence. Irish Communication Review, 8(1), 65-78.

Taylor, D. G. (1982). Pluralistic ignorance and the spiral of silence: A formal analysi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6(3), 311-335.

Willnat, L., Lee, W., & Detenber, B. H. (2002). Individual‐level predictors of public outspokenness: A test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in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14(4), 391-4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 訪談大綱

1、請先介紹一下您的基本情況(年齡、學歷、職業、性取向[是否公開]、宗教 信仰)

2、請問您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持什麼樣的態度?為什麼?

3、您參加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相關的團體嗎,無論支持或反對?您在其中擔任什 麼職務?參與過哪些活動?

4、您的家人對該議題議題的持什么样的態度?您是怎麼了解到他們態度的?家 人的態度是否对您有影響?

5、您的親近好友對該議題議題持什麼樣的態度?您是怎麼了解到他們的態度 的?

6、您的同事/同學對該議題議題持什麼樣的態度?您如何得知他們的態度?

7、您認為社會大眾對該議題的態度如何?從何判斷?

8、您認為網路上的人怎麼看待該議題?不同網站有區別嗎?您是如何了解到的 呢?

9、以上各類人群中,是否有人影響了您對該議題的態度?如果有,是如何影響 的?

10、關於這個議題,您一般會與什麼人(關係、意見)討論?與其他人為何不討 論?

11、跟家人、朋友、泛泛之交或陌生人討論的時候有何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在網路上,您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包括聯署簽名、活動打卡、

照片、轉貼等)

13、現實和網路中,您更喜歡使用什麼方式表達自己的態度?為什麼?

14、您是否有過與意見相反的人討論該議題的經歷?請詳細描述。

15、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對你來說怎麼樣?對台灣社會來說重要性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