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6.2 研究限制與省思

本文當初的研究目標為希望能夠做出具有全面性的「給」與給字句的研究,

但是自身為以日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掌握好每個「給」與給字句的用法、特 徵及功能實在相當困難,且受限於時間和篇幅,故只針對規範、使用頻率高、日 籍漢語學習者時常犯錯的幾項用法進行討論與分析。至於表被動義(passive)、

致使義(causative)、命令(command)的「給」的用法、「給」的歷時性研究、「給」

的詞性問題等皆不在本文範圍內,希望日後能有全面性的研究作品。

此外,由於歷史因素,兩岸分隔已歷經半個世紀以上時間,在語言上也逐漸 產生差異。「給」字的使用也不例外,在生活中經常聽到只在台灣地區才使用的 給字句,例如:「他給我打。」、「少來,還給我裝死。」等等。正是因為如此,

本文所收集的語料來源限於以台灣地區的近、現代作家的作品,導致在使用區域 上和文體上有所局限,且作家的寫作風格亦可能影響分析結果。

另外,「給」和給字句在實際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若能在加入口語語料,

進行會話分析,應該能夠使研究更具全面性,也更貼近真實。再來,因時間因素,

未能以問卷調查方式,量化學習者的偏誤並未能將研究結果落實到實際教學中,

皆為本文的限制。期待以本文為基礎,做為後續研究的參考,使得研究更為完善。

參考文獻

王力(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北京商務院印書館。

王惠(2005),〈從構式語法理論看漢語詞義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495-507 頁。

古川裕(1997),〈談現象句與雙賓句的認知特點〉,《語言文字學》第 5 期:83-86 頁。

古川裕(2001),〈外界事物的“顯著性”與句中名詞的“有標性”〉,《當代語言學》第 3 卷 第 4 期:264-274 頁。

左秀靈主編(1991),《當代日華辭典》,台北:建宏出版社。

申佳姬(2008),《現代漢語「給」句法、語義分析與教學排序—以韓國學習者為例》,

台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向若(1960),〈關於「給」的詞性〉,《中國語文》第 2 期:64-65 頁。

朱德熙(1979),〈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方言》第 2 期:81-87 頁。

朱德熙(1983),〈包含動詞「給」的複雜句式〉,《中國語文》第 3 期:161-166 頁。

江美儀(2010),《漢語「只」與日語相對應形式的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曉煒(2003),〈雙賓語結構和予格式結構的關係分析〉,《外國語》第 2 期:18-24 頁。

呂叔湘主編(1980),《現在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宋文輝(2007),《現代漢語動結式的認知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煒(1995),〈句子給予義的表達〉,《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2 期:125-132 頁。

李臨定(1984),〈雙賓句類型分析〉,《語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大學出版社:27-40 頁。

李臨定(1990),《現代漢語動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沈家煊(1995),〈“有界”和“無界”〉,《中國語文》第 5 期,總第 248 期:367-380 頁。

沈家煊(1999),〈“在”字句和“給”字句〉,《中國語文》第 2 期,總第 269 期:94-102 頁。

屈承熹(2006),(中譯本)《漢語篇章功能》,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原著),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俊榮、江華(2005),〈“給予”雙賓式與与格式共存的動因〉,《語文研究》第 4 卷,總 第 97 期:11-26 頁。

林旭巧(2008),〈給字句和日語授受動詞的格標記對比〉,《讀與寫雜誌》第 5 卷第 11 期:39-61 頁。

俞咏梅(1999),〈論“在+處所”的語義功能和語序制約原則〉,《中國語文》第 1 期:21-29 頁。

施關淦(1981),〈「給」的詞性及與此相關的某些語法現象〉,《語文研究》第 2 期(總 第 8 期):31-38 頁。

胡竹安(1960),〈動詞後的「給」的詞性和雙賓語問題〉,《中國語文》第 3 期:5 頁。

馬貝加(2002),《現代漢語介詞》,上海:中華書局出版。

馬慶株(1983),〈現代漢語的雙賓語構造〉,《語言學論叢 第 10 輯》北京大學中文系《語 言學論叢》編委會編。

高亮(2005),〈關於漢語的“給”和日語的“くれる”“あげる”〉,《韶關學院學報》第 26 卷,第 11 期:79-83 頁。

張伯江(1999),〈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中國語文》第 3 期,總第 270 期:175-184 頁。

張寧(1998),〈漢語雙賓語句結構分析〉,《面臨新世紀挑戰的現在漢語語法研究》,山 東教育出版社:212-223 頁。

許余龍(2000),《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郭力(2011),〈日語授受動詞與漢語“給” 字句的對比研究〉,《長春教育學院學報》第 27 卷第 1 期:99-101 頁。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陸儉明(1988),〈現代漢語中數量詞的作用〉,《語法研究和探索 4》,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

陸儉明(2002),〈再談“吃了他三個蘋果”一類結構的性質〉,《中國語文》第 4 期,317-325 頁。

傅雨賢、周小兵、李煒、范于良、江志如(1997),《現代漢語介詞研究》,廣州:中山 大學出版社。

湯廷池(1979),〈國語的雙賓結構〉,《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225 頁。

99-111 頁。

黃居仁、張莉萍、安可思、陳超然(1999),〈詞彙語義和句式語義的互動關係〉《中央 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會議論文集之二》:1-21 頁。

黃宣範(1990),〈中文在言談結構上是個受格語言〉,《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 文集》,1-10 頁。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永新(1995),《語言對比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齊滬揚(1995),〈有關介詞「給」的支配成分省略的問題〉,《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 4 期:83-89 頁。

劉丹青(2001),〈漢語給予類雙及物結構的類型學考察〉,《中國語文》第 5 期:378-398 頁。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等(2000),《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163-164 頁。

劉永耕(2005),〈動詞“給”語法化過程的義素傳承及相關問題〉,《中國語文》第 2 期:

130-138 頁。

鄧守信(1983),《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義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總則〉,《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第七冊-教學應用組:170-176 頁。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首屆國際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03-111 頁。

鄭雅霞、黃居仁(1988),〈國語中的雙賓動詞〉,《華文世界》48 期:43-48 頁。

戴浩一(1988),〈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黃河譯,1988),《國外語言學》第 1 期,

11-19 頁。

顧陽(1999),〈雙賓語結構〉,《共性與個性:漢語語言學中的爭論》,北京:北京語言 文化大學出版社:60-90 頁。

顧陽(2000),〈試論漢語雙賓語結構的語義和句法特徵〉,《語法研究和探索(十)》中 國語文雜誌社編:121-134 頁。

Chafe, W. L. (1984). How people use adverbial clause. In C. Brugman and M. Macauley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Annual Meeting of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437-450.

Ber;eley, CA: Berkeley Liguistics Society.

Chafe, W. L. (1987). Cognitive Constrains on Information Flow. In R. Tomlin(Ed.),

Coherence and grounding in discourse. Amsterdam: John Bnjamins :21-52

Fillmore, C. J. (1968). The Case For Case. In E. Bach and R.T. Harms(Eds.)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1-90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oldberg, Adele 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s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U. K.

Heine, B., & Kuteva, T.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r, One-Soon. (2006). Justifying part-of-speech assignments for Mandarin gei, Lingua 116 Huang, Chu-Ren. & Ahrens, Kathleen. (1999). The Function And Category Of gei in

Mandari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 27,No2:1-26

Li, C. N., & Thompson, S. A. (1981). Mandar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iyagawa, Shigeru. & Tsujioka, Takae. (2004). Argument Structure And Ditransitive Vrebs in

Japa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No13:1-38 Quirk et al

Saeed, J. I. (2003). Semantics .Oxford:Blackwell

Teng, S.- H.(鄧守信)(1980). The semantics of causatives in Chinese. In S.-H. Teng(Ed.).

Tsao, Feng-fu. ( 曹 逢 甫 ) (2011). Argument structure change, reanalysis and

lexicalization: Grammaticalization of transitive verbs into ditransitive verbs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Newes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in Chinese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TiLSM) .236):275-303

上野惠司(1989),《你問我答》,白帝社。

小泉政利(2009),〈日本語二重目的語動詞の概念構造と統語構造〉,《語彙の意味と文 法》:285-305 頁。

今井俊彥(2002),〈中国語における二重目的語文の希少性〉,《中国語学》249 号:229-246 頁。

ル の 意 味 と 相 関 す る―心理実験 に基づ く 日本語の構 文研究 へ の提案 ―〉,

《Cognitive Studies》13(3):334-352 頁。

永江貴子(2005),〈祈使句における“幫” と“給”の選択について―台湾国語の普通語 の比較から―〉,《中国語学》252 号:196-209 頁。

永江貴子(2009),〈台湾国語における受益者マーカー ~普通語との比較から~〉《文 化外国語専門学校・紀要》:19-37 頁。

佐々木勲人(1994),〈受益表現について—『てあげる、てくれる』との比較を中心に〉,

《九州国際大学教養研究》第 1 号。

杉村博文(2007),〈中国語授与構文のシンタクス〉,《大阪外国語大学論集》第 35 号:

65-96 頁。

松村明編(1971),《日本語文法大辞典》,明示書院:415 頁。

新村出編(2003),《広辞苑》,岩波書店第五版:504-505 頁。

輿水優(1993),《NHK 気軽に学ぶ中国語》,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伊藤醇編(2003),《中日辞典》,小学館第二版:496-497 頁。

金田一春彦(1988),《日本語新版(下)》,岩波書店:320-336 頁。

【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

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語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