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 形式之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Gei”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with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陳俊光 博士 研究生:千葉史子 撰 中華民國一〇一年七月 i.

(2)

(3)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 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中文摘要 關鍵字:現代漢語「給」、給字句、日語格助詞、日語授受助動詞、漢日對比 現代漢語介詞「給」是將給予、服務、傳達、替代等對象引進至句中的功能 詞,本文透過文獻探討與自行建立的漢日平行語料庫分析探討「給」字的語義和 篇章層面的功能,以及針對「給」構成的三種給字句(S1 句式:NP1+V+給+NP2 +NP3、S2 句式:NP1+V+NP3+給+NP2、S3 句式:NP1+給+NP2+V+NP3)進行 認知角度的分析,並且由語料庫分析了解對應於漢語「給」的日語形式。 藉由文獻探討得出,「給」字的語義功能是引進「終點格(包括給予對象、 服務對象、傳達對象)」和「受惠格(替代對象) 」至句中,各句式都對搭配動詞 的語義特徵有限制。S1 句式表示給予義,可進入此句式的動詞語義有限,S2 句 式表示給予和傳達, S3 句式表示的句義最多,即是給予、服務、傳達和替代四 種,搭配動詞的語義限制最少。S1 句式的給予義在三種給字句中最清楚,其次 為 S2 句式,S3 句式表示的不只是實物給予,是「某事件的給予」 。在篇章層面, 在 S1 和 S2 句式裡,焦點一般都是直接賓語(NP3),S3 句式的焦點則除此之外 落於「給+間賓(NP2)」後的動詞組或包括「給+間賓(NP2)」的整個謂語部分。 藉由漢日對比語料庫分析得知,漢語「給」的日語相對應形式是以「に(ni) 」 為主,是標記終點格、目標格、受惠格等各角色的格助詞。另外,漢語三種給字 句中,S3 句式的句式義相對應日語授受助動詞「てあげる(teageru) 」 、 「てくれ る(tekureru)」等形式,S1、S2 句式的句式義則只有「給予」,因此不常對應授 受助動詞。 最後,筆者解析現行對日華語教材,將對比結果落實至教學排序中,以利於 教學者教學和學習者習得。. i.

(4)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Gei”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with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bstract Key words : Chinese Adverb “Gei”, Construction grammar, Japanese postpositional particle, Japanese auxiliary verbs, Contrastive analysis “Gei” in modern Mandarin is a function word that introduces the receiver of an act of giving (i.e. the person or thing that receives that which is being given) in the middle of the sentence.. This study uses a discussion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ts. own Chinese-Japanese corpu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gei”’s semantic and discourse functions, and to perform a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sentence patterns “gei” appears in.. Finally, the Chinese-Japanese corpus is used to determine which. Japanese forms are equivalent to “gei”.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gei”’s semantic function is to introduce the receiver of an object, service or message in the middle of a sentence.. Each of. these sentence patterns limits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the corresponding verb. Sentence pattern 1 (S1) is used to express the giving of objects, the giving of services, and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and imposes relatively little limitation on its verb; however giving-related verbs rarely appear in this sentence pattern.. Sentence pattern. 2 (S2) expresses the giving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imposes the least limitation on its verb.. Sentence pattern 3 (S3), however, is the opposite, and can. only express giving, and so can only take a limited number of verbs.. S3 most clearly. expresses giving, followed by S2; S1 expresses not only the giving objects but also giving in an abstract sense.. Therefore, in terms of discourse, the focus of S1. typically falls on the verb phrase following “gei + indirect object (NP2)”; while in S2 and S3 the focus is usually on the direct object (NP3). ii.

(5) The study then analyzes the Chinese-Japanese corpus to determine that the Japanese form that best corresponds to “gei” is “に” (“ni”), followed by “のために” (“notameni”).. These two words mark goal, target and benefactive case-maker. postpositional particles, and in terms of syntactic position are not equivalent to Mandarin Chinese’s “gei”.. Additionally, of the three sentence patterns, S1 is. equivalent to the Japanese giving and receiving auxiliary verbs “てあげる” (“teageru”) and “てくれる” (“tekureru”); S2 and S3 only have the meaning of “giving”, and therefore rarely are equivalent to giving and receiving auxiliary verbs. Finally, the author analyzes Mandari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imed at Japanese learners, and integrat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to Mandarin Chinese pedagogy for Japanese students, with the hope that it will benefit the teaching and acquisi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iii.

(6) 目錄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1.2 研究問題 .................................................................................................................... 3 1.3 研究方法與範圍 ........................................................................................................ 3 1.3.1 現代漢語「給」之語義、認知、篇章研究 ................................................ 4 1.3.2 漢日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 4 1.4 本文架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給」的基本語義 ...................................................................................................... 7 2.1.1 「給」的語法化 ............................................................................................ 7 2.1.2 「給」與相關句式 ........................................................................................ 9 2.1.3 前學者對「給」的語義分析 ........................................................................ 9 2.1.4 小結 .............................................................................................................. 12 2.2「給」的格語法 ........................................................................................................ 12 2.2.1 格語法(case grammar)與介詞 ................................................................ 12 2.2.2 終點格(goal)之定義 ............................................................................... 14 2.2.3 受惠格(benefactive)之定義 .................................................................... 15 2.2.4 小結 .............................................................................................................. 19 2.3「給」的功能語法 .................................................................................................... 19 2.3.1 何謂篇章 ...................................................................................................... 19 2.3.2 信息結構 ...................................................................................................... 20 2.3.3 信息數量 ...................................................................................................... 23 2.3.4 焦點與重音 .................................................................................................. 24 2.3.5 小結 .............................................................................................................. 25 2.4「給」的認知語法 .................................................................................................... 26 2.4.1 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 ......................................................... 26 2.4.2 句子到達義 ................................................................................................... 27 2.4.3 「給」的出現位置 ...................................................................................... 33 2.4.4 小結 .............................................................................................................. 36 2.5 日語相對應形式 ...................................................................................................... 39 iv.

(7) 2.5.1 日語格助詞 .................................................................................................. 40 2.5.2 授受表現 ...................................................................................................... 48 2.5.3 小結 ..............................................................................................................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 53 3.1 研究方法 .................................................................................................................. 53 3.1.1 研究方法的選定 .......................................................................................... 53 3.1.2 語料庫建置及語料來源 .............................................................................. 53 3.2 理論架構 .................................................................................................................. 55 3.2.1 「給」和給字句的功能分類 ...................................................................... 55 3.2.2 日語相對應形式的功能分類 ...................................................................... 58 第四章 語料分析與討論........................................................................................................ 61 4.1 「給」的語義和認知層面 ...................................................................................... 61 4.1.1 S1 句式(NP1+V+給+NP2 +NP3) ............................................................ 61 4.1.2 S2 句式(NP1+V+NP3+給+NP2) ............................................................. 66 4.1.3 S3 句式(NP1+給+NP2+V+NP3) ............................................................. 70 4.1.4 小結 .............................................................................................................. 75 4.2 「給」的篇章層面 .................................................................................................. 76 4.2.1 S1 句式(NP1+V+給+NP2+NP3) ............................................................. 76 4.2.2 S2 句式(NP1+V+NP3+給+NP2) ............................................................. 77 4.2.3 S3 句式(NP1+給+NP2+V+NP3) ............................................................. 79 4.2.4 變形句 ........................................................................................................... 82 4.2.5 小結 ............................................................................................................... 83 4.3 漢日對比 .................................................................................................................. 84 4.3.1 語義層面 ...................................................................................................... 84 4.3.2 篇章層面 .................................................................................................... 107 4.3.3 小結 ............................................................................................................ 111 第五章 教學應用.................................................................................................................. 113 5.1 結構、語義的困難度與跨語言差距 .................................................................... 114 5.2 現行教材分析 ........................................................................................................ 119 5.3 教學排序與教學案例 ............................................................................................ 122 第六章 結論.......................................................................................................................... 125 6.1 研究總結 ................................................................................................................ 125 6.2 研究限制與省思 .................................................................................................... 126 參考文獻................................................................................................................................ 127. v.

(8) 表目錄 表 2-1 動詞「給」具有的五項義素 ....................................................................................... 7 表 2-2 三種給字句以及雙賓語結構 ....................................................................................... 9 表 2-3 呂叔湘(1999)對「給」的分類 ............................................................................. 11 表 2-4 鄧守信(1975)的格定義 ......................................................................................... 13 表 2-5 S1 句式中動詞和「給」字的功能 ............................................................................. 28 表 2-6 S1 句式(NP1+V+給+NP2+NP3)「給」的省略條件 .............................................. 29 表 2-7 學者對 S1 句式(NP1+V+給+NP2 +NP3)的定義 ................................................. 36 表 2-8 學者對 S2 句式(NP1+V+NP3+給+NP2)的定義 .................................................. 37 表 2-9 學者對 S3 句式(NP1+給+NP2+V+NP3)的定義 .................................................. 38 表 2-10 中日辭典(2003)「給」的主要意義 ..................................................................... 39 表 2-11 表 2-12 表 2-13 表 2-14 表 3-1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日語「に(ni)」的主要意義 .................................................................................. 41 日語「のために(notameni)」的主要意義 .......................................................... 47 日語「の代わりに(nokawarini)」的主要意義 ................................................... 47 金田一春彦(1988)對授受動詞的解釋 ............................................................... 50. 中日對比語料來源 ..................................................................................................... 54 漢語語料分佈 ............................................................................................................. 61 母語者合語感及合語法度判斷的測試結果 ............................................................. 64 S1 句式(NP1+V+給+NP2+NP3)搭配動詞語義特徵 ........................................... 65 S2 句式(NP1+V+NP3+給+NP2)語料語義及形式分佈 ....................................... 66 S3 句式(NP1+給+NP2+V+NP3)語料語義分佈 ................................................... 71 S3 句式(NP1+給+NP2+V+NP3)的句式意義 ....................................................... 75 本文對各句式之定義 ................................................................................................. 75 S2 句式(NP1+V+NP3+給+NP2)中的焦點分佈 ................................................... 79. 表 4-9 本文各句式在篇章層面之特徵 ................................................................................. 84 表 4-10 三種給字句的句義分佈 ........................................................................................... 85 表 4-11 S1 句式(NP1+V+給+NP2+NP3)語料分佈 ......................................................... 88 表 4-12 S1 句式(NP1+V+給+NP2+NP3)日語翻譯 .......................................................... 88 表 4-13 S2 句式(NP1+V+NP3+給+NP2)非使役給予句的日語翻譯 ............................. 91 表 4-14 S2 句式(NP1+V+NP3+給+NP2)使役給予句的日語翻譯 ................................. 93 表 4-15 S2 句式(NP1+V+NP3+給+NP2)非使役傳達句的日語翻譯 ............................. 95 表 4-16 S2 句式(NP1+V+NP3+給+NP2)使役傳達句的日語翻譯 ................................. 96 表 4-17 S3 句式(NP1+給+NP2+V+NP3)給予句的日語翻譯 ......................................... 97 表 4-18 S3 句式(NP1+給+NP2+V+NP3)服務句的日語翻譯 ....................................... 101 vi.

(9) 表 4-19 S3 句式(NP1+給+NP2+V+NP3)傳達句的日語翻譯 ....................................... 104 表 4-20 各句式日語譯文語序分佈情況 ............................................................................. 108 表 4-21 S1 句式(NP1+V+給+NP2+NP3)日語譯文語序與焦點之關係 ........................ 109 表 4-22 S2 句式(NP1+V+NP3+給+NP2)日語譯文語序與焦點之關係 ........................ 110 表 4-23 S3 句式(NP1+給+NP2+V+NP3)日語譯文語序與焦點之關係 ........................ 110 表 4-24 漢語與日語之表層結構共同點 .............................................................................. 111 表 5-1 漢語「給」的結構困難度及漢日跨語言差距 ....................................................... 115 表 5-2 漢語「給」的語義困難度及漢日跨語言差距 ....................................................... 117 表 5-3 各教材對「給」字與給字句的解釋 ....................................................................... 120 表 5-4 漢語「給」各項語法點的教學總排序表 ............................................................... 122 表 5-5 針對日籍學習者漢語「給」的教學案例 ................................................................ 123. vii.

(10) 圖目錄 圖 2-1 圖 2-2 圖 4-1 圖 4-2 圖 4-3. 包容原則 ..................................................................................................................... 18 順序原則 ..................................................................................................................... 35 「終點格」之定義 ..................................................................................................... 73 漢語 S3 句式(NP1+給+NP2+V+NP3)中「給」的日語對應情況 .................... 105 漢語 S3 句式(NP1+給+NP2+V+NP3)的日語對應情況 .................................... 105. 圖 5-1 漢語「給」字的結構困難度之教學排序 ............................................................... 117 圖 5-2 漢語「給」字的語義困難度之教學排序 ............................................................... 118 圖 5-3 漢語「給」字的教學排序 ....................................................................................... 122.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跨語言對比研究主要目的是對兩種或多種的語言進行盡可能的深入比較,並 探索不同語言的內在特徵(許余龍,2000:11)。透過漢、外兩種語言的對比, 能夠掲示各自系統的語法特點,比單純學習一種語法要容易理解和掌握(趙永 新,1995:20)。人們在生活中也會以「比較」的方式,對事、物進行了解,並 釐清兩者的差異。透過對比研究,我們便能知道哪一部分是兩種語言的共性,哪 一部分是單一語言的特性。語言對比的任務就是要掲示不同語言之間的異同之 處,此乃跨語言對比研究最大的貢獻。 展開兩種語言的對比研究對對外漢語或日語教學有相當的意義。研究學生的 認知系統有助於教師以學生的認識為視角進行教學設計或執行教學,也有助於理 解學生的母語及其思維方式,而能夠分析出學生學習的難點。王力(1985:395) 曾經說過:「對外漢語教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漢外語言的比較教學。要突出難 點。所謂難點,就是外國人學起來困難的地方」。因此,漢日的跨語言對比,對 語法理解的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上皆有助益。.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無論是漢日、日漢辭典,我們極少看見 A 語言的某一個詞彙對應到另一種 B 語言時,在 B 語言的辭典上只以一個詞彙來表示其對應形式,除非該詞為名詞、 量詞、繫詞等,如漢語「蘋果」,日語相應形式為「りんご(ringo)」。若為動詞、 形容詞、功能詞的對比,則較難在兩種語言當中找出一對一的對應關係,尤其是 功能詞。因為功能詞在大多情況下不能單獨出現,必須與其他成分共存。功能詞 便是本論文的研究重點,即漢語功能詞「給」和其相對應的日語形式為何。漢語 「給」,不僅在語法上因與各類不同的動詞共存而表現不同的語法功能,同時也 受到句法功能、其他句子成分的制約。在日語中,能夠對應到漢語「給」的形式 相當多元。而漢語「給」和日語相應形式在詞類劃分上亦無法對應。 「給予」是人類共同的一個經驗,也是共同的認知。在現代漢語裡,表達「給 予」行為的最基本方式就是使用動詞「給」 。隨著人類的活動發展, 「給予」行為 1.

(12)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也派生了各種不同方式,如「遞(將實物傳送給對方:我遞了他一枝煙。)」 、 「賣 (以金錢與物品交換的方式將實物給予對方:我賣他一本書。)」等較直接的給 予行為、 「寄(將實物寄送給接收者:我寄給他一封信。) 」 、 「買(購買實物後給 予對方:我買了一本書給他。) 」等較間接的給予行為、 「寫(信)」 、 「打(毛衣) 」 等以給予行為為目的做出來的動作等等,以各種動詞來表示。在表達給予義的句 子裡,「給」字不僅擔任動詞,也擔任功能詞來引進實物的接收者(給予對象) 或非實物的接收者(知識、信息等無形物的「傳達對象」) ,後來也發展出引進非 實物接收者(服務對象:「我給他開門」 )的功能。 僅看引進實物接收者的介詞組「給+x」在句子中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它的用 法複雜多樣,「給+x」在句子中可以出現在以下三個位置。 (1)我送給他一本書。= 我送一本書給他。= 我給他送一本書。 (2)我留給他一個紙條。= 我留一個紙條給他。= 我給他留一個紙條。 (3)我寫給他一封信。= 我寫一封信給他。= 我給他寫一封信。. 但是,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有這麼三種位置,對於有些動詞來說,跟「給+x」 一起用時,只有兩種說法。 (4)我打一件毛衣給他。= 我給他打一件毛衣。. 而不能說, (4´)*我打給他一件毛衣. 如上所示,「給」構成的「給字句」用法多樣複雜,增加學習者的困難和混 淆。教學者得參照句子搭配的動詞或名詞組等語義因素、各種給字句的表達意義 等認知因素以及前後文或語境等語篇因素來進行教學,以免導致學習者只使用最 熟悉的句式來硬要表達不同的給予義。 漢語與日語的不同點在於,漢語屬於孤立型語言,日語則是黏著型語言。日 語因為有各個格助詞明確標記句子成分和謂語動詞之間的關係,各詞語(詞組) 之間的順序沒有漢語重要。無論怎麼調換位置,只要有格助詞的標記,句子都可 以成立,並且表達出幾乎一樣的意義,如下例(5)所示:. 2.

(13) 第一章 緒論. (5)私は. 彼に. Watashi wa. kare ni. 我 Ø (主語標記) 他 Ø (終點標記). リンゴを ringo wo. あげた。 ageta. 蘋果 Ø (受事標記). 給. 我(送)給他蘋果。 にじゅうもくてきごこうぶん. 例句(5)是日語最典型的雙賓語結構(日語稱爲「 二 重 目 的 語 構 文 」) , 其中每個句子成分後面都帶著一個格助詞(如「は(wa) 」、 「に(ni) 」、 「を(wo) 」 ) 來標記各成分的論元角色。在日語,除了將謂語放置句尾的規則以外,基本上沒 有其他配置上的原則,因此例句(5)還有五種不同合法的排列順序,意義上也 不產生變化。因此,對以日語為母語的學習者來説,難以體會語序重要性的概念, 也難以理解漢語各給字句之間的差異。. 1.2 研究問題 鑑於以上的現象與觀察,本文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給」字在三種句式中有何功能?從格語法的角度去探討「給」字引進到句 中的成分的格角色以及各句式的搭配的動詞的語義分類。 二、三種句式在認知上有何差異?同樣表示給予義的句式之間存在什麼樣的不同 點,如給予過程的統一和分離、給予物的成功到達義、等等。 三、三種句式在篇章上有何差異?在篇章層面特別針對句子焦點進行分析。 四、漢語「給」的日語對應形式為何?討論漢語「給」和三種句式翻譯為日語時 在語義以及篇章層面的情況。. 1.3 研究方法與範圍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對比語言側重 於語言之間的不同之處,藉由一種語言相對於另一種語言而言的不同點,而能更 具體地了解各語言本身的特性,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此即成為「跨語言論證 (cross-linguistic argumentation)」,這也是在對比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而成(陳俊 光,2007:309)。. 3.

(14)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本文設定的研究題目為現代漢語「給」的語義、認知、篇章、漢日對比以及 教學應用,擬定範圍是:引進「終點格」 (包括給予對象(如「老師給每個同學 發了一份復習提綱。」) 、服務對象(如「我給你當翻譯。」 )及傳達對象(如「他 介紹幾個女孩子給我。」)以及「受惠格」的用法。由於本研究的最終目的是針 對日籍學習者的教學應用,因此日籍學習者在習得上不產生問題或困難的給字句 不列入本研究範圍,如表示允許義(=「讓」 ) 、被動義(=「被」 ) 、受損義、處置 義(=「把」)等的用法。. 1.3.1 現代漢語「給」之語義、認知、篇章研究 本文首先從深層語義著手,主要以 Fillmore(1968,1971)和鄧守信(1975) 的格語法理論為根據,探討「給」的語義以及與其賓語之間的格關係(case grammar) 。本文的第二個重點是從認知語法(cognitive grammar) ,針對三種給字 句進行研討,研究重點在於「給」字的隱現問題、 「給+x」在句中出現的位置(如, 謂語動詞前後、緊跟在動詞後和被隔開)以及各句式搭配的動詞分類等。另外, 本文也討論語篇層面的「給」 ,基於 Halliday(1985)提出的「信息結構」和「信 息數量」的概念討論三種給字句篇章方面的功能差異。. 1.3.2 漢日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上文已提,漢語和日語屬於不同語言類型。本文基於現代漢語「給」和給字 句的分析和整理,將針對漢語「給」和日語的相對應形式(如格助詞「に(ni) 」、 「のために(notameni)」或授受助動詞「てあげる(teageru)」、「てくれる (tekureru)」等)進行對比分析。 最後本文將透過漢日對比分析來釐清日籍學習者習得給字句時的狀況,探討 「給」字各項語法點的結構與語義困難度,再將「給」字基礎理論的研究結果應 用於漢語「給」和給字句的教學上。. 1.4 本文架構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及研究架 4.

(15) 第一章 緒論. 構。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回顧較具代表性的語言學家們對現代漢語「給」的語義 分類,探討漢語終點格與受惠格之相關文獻。另外,從功能語法和認知語法的角 度討論給字句,並指出日語相對應詞的先前研究。第三章是研究方法和理論架 構:介紹研究方法的選定、語料來源和理論架構。第四章是語料分析與討論:首 先從現代漢語「給」的部分進行討論與整理,釐清現代漢語「給」和給字句的語 義、認知、篇章層面的功能和特徵,接下來再與日語相對應形式進行對比分析。 第五章是教學應用:以第四章的研究結果為據,初步討論如何應用至教學中。最 後第六章是結論:本章為總結本論文的研究內容,且指出本研究的限制與未盡之 處。. 5.

(16)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針對兩種不同語言進行對比研究,必須先對個別語言有所認識,並在一定程 度上了解其特徵。本章主要探討的範圍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針對漢語「給」在 各語言層面上的呈現進行,包括語義、篇章、認知領域的全面探討。第二部分是 針對漢語「給」的日語對應形式做深入討論,包括先前學者做過的漢日對比分析。 本章將探討五個範圍,第一節回顧前者對「給」字的基本意義的解釋,第二 節為討論「給」的格標記功能和句中搭配成分的論元角色,第三節為從功能語法 的角度探討「給」和給字句的篇章功能,第四節是三種給字句的認知層面探討, 最後第五節介紹日語相對應形式。如此,從不同層次分明「給」,再進行跨語言 的對比研究。. 2.1「給」的基本語義 現代漢語「給」是動詞,也是介詞,又是助詞,即是最典型的多元功能詞彙 之一。本節將要討論現代漢語「給」的基本語義並介紹前行學者的看法。. 2.1.1 「給」的語法化 劉永耕(2005:130)對動詞「給」的語義做詳細的解釋。根據他的分析, 動詞「給」具有五項義素,如下表 2-1 所示: 表 2-1 動詞「給」具有的五項義素. 7.

(18)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以上動詞「給」的五項義素中,B 和 D 是其核心意義,這兩項義素結合起來 共同體現了動詞「給」的行為動作意義。A、C、E 則是核心義素所要求的語義 成分,是體現動詞「給」的配價要求的。當動詞「給」進入句法組織時,A、C、 E 就要求有相應的句法成分來表示它們。B 是動詞「給」能夠支配 C 的原因,D 是動詞「給」能夠支配 E 的原因,B、D 兩項核心義素使動詞「給」成為三項動 詞,即雙賓語動詞。因此這五項義素缺一不可,共同反映了生活中的「給予」行 為。 當動詞「給」的義素 C 由具體物變異為[給予者]A 所發出的行為,且其受 事不是動詞「給」的賓語,動詞「給」便語法化為介詞「給」引進實物接收者。 (6)她給他一杯酒。 (7)她給他斟上一杯酒。. 發生此語法化,首先,義素 B 會失落。動詞「給」本來比「斟」意義抽象得 多,因此,語義重心自然會移到「斟」上,「斟」成為主要動詞。動詞「給」就 無法再以它為義素,義素 C 就如此徹底失去,從而使義素 D 也失去了存在的基 礎, 「給」字就失去了動詞性,但音和形仍保持著「給」。 目前,「給」的詞性問題極為複雜,尚未得到學者一致的統一見解。例如, 朱德熙(1979)認為引進給予對象的「給」都是動詞,引進服務對象的才是介詞: 呂叔湘(1999)則認為無論引進給予對象還是服務對象, 「給」都是介詞:Huang & Ahrens(1999)將[V 給]中的「給」 (緊跟在動詞後,本文的 S3 句式中的「給」) 視為助詞,等等。以下探討中,本文由其格標記功能以及語法上的特點判斷「給」 是介詞,但是將不積極去討論「給」的詞性問題,主要以「給」字的功能作為討 論重點。. 8.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2 「給」與相關句式 現代漢語普通話有可以表達給予義基本句式有四種,如下表 2-2 所示: 表 2-2 三種給字句以及雙賓語結構 S1 句式:NP1+V+給+NP2+NP3 S2 句式:NP1+V+NP3+給+NP2 S3 句式:NP1+給+NP2+V+NP3 S4 句式:NP1+V+NP2+NP3 NP1、NP2、NP3 和 V 分別表示主語名詞組、間接賓語名詞組、直接賓語名 詞組和謂語動詞,S1、S2 及 S3 句式都可稱為「給字句」。S4 句式則是雙賓語結 構,雖然不含「給」字,但與上述三種句式關係密切,因此同時列入相關句式裡。 朱德熙(1979:153)對「給予義」作出一個有過貼切的描述並將此定義為: (A)存在著「與者(X)」和「受者(Y)」雙方。 (B)存在著與者所與受者所受的「事物(Z)」。 (C)X 主動地使 Z 由 X 轉移至 Y。 其中(A)、(B)兩條是表達給予的必備條件, (C)可理解為給予義本身。. 2.1.3 前學者對「給」的語義分析 (一)朱德熙(1979、1982)對「給」的語義分析 朱德熙(1982)在《語法講義》中指出,介詞「給」主要有三種用法。 1、在受事主語句裡引出施事,作用和「叫」 、 「讓」和「被」相似。 (8)我給他騙了。 (9)衣服全給雨水打濕了。. 9.

(20)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2、引出受益或受損的與事對象。 (10)他常常給我開藥方。 (「我」受益) (11)他給我算錯了。 (「我」受損). 3、用於帶斥責口氣的祈使句中。 (12)你給我去死! (13)你給我滾!. 另外,朱德熙(1979)對動詞「給」和三種給字句進行詳細的分析,其中說 明動詞「給」的功能是將給予對象和服務對象引進至句中。然而,本文認為朱德 熙將「給」判定為動詞是有所疑惑的,如果「給」是動詞的話,三種給字句都是 連動式結構,但是實際上「給」字後面無法加時貌標記詞「了」,表示「給」不 是實詞,而是虛詞。另外,「給」具有引進終點或受惠等格至句中的功能,即是 格標記功能,這正是漢語介詞的特徵。. (二)呂叔湘(1999)對「給」的語義分析 呂叔湘在《現在漢語八百詞》 (1999:225-227)裡,將「給」分為動詞、介 詞和助詞的三種詞性。其中將介詞「給」的主要用法分成六類,如下表 2-3 所示:. 1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表 2-3 呂叔湘(1999)對「給」的分類 詞性 (1)動詞. (2)介詞. 語義. 例句. 1、動詞:使對方得到. 那本書,我給你了。. 2、容許:致使. 給他多休息幾天。. 3、使對方遭受. 給他一個不理睬。 給你一點厲害。. 4、引進交付、傳遞的接收者 4-1、用在動詞前 4-2、用在動詞後. 家裡給小李寄來了一個包裹。 廠裡發給他一套工作服。. 5、引進動作的受益者. 給黑板報寫稿。 努力登科學高峰,給祖國爭光。. 6、引進動作的受害者. 對不起,這本書給你弄髒了。 怎麼把屋裡給我搞得亂七八糟的?. 7、 「給我」加動詞,用於命令句, 我的帽子不知哪去了,你給我找一找。 有兩種可能的意思,要根據上下 出去的時候你給我把門關好。 文區別 你給我走開! 7-1、同「為我」、「替我」 你給我小心點兒! 7-2、加強命令語氣,表示說話者 的意志. (3)助詞. 8、朝:向:對. 給小朋友講故事。. 9、表示被動:被. 衣服給雨淋濕了。. 10、用於主動句. 他把衣服給涼乾了。. 11、用於被動句. 杯子叫我給打碎了。. (三)劉月華(2001)對「給」的語義分析 劉月華等學者在《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2001:163-164)中,將「給」放在 漢語介詞的用法裡介紹,「給」的主要用法分類如下。 1、介紹事物的接收者。 (14)妹妹,我也給你帶來了幾樣禮物,你來看看。. 2、介紹出動作行為的服務對象,相當於「為」或「替」。 (15)老王,你給他解解心上的疙瘩吧。. 11.

(22)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3、介紹出行為動作的對象,有「朝」 、 「向」 、 「對」的意思。 (16)奶媽,讓我先給你拜年吧。. 4、介紹動作行為的施事,相當於「被」的意思。 (17)為什麽?少年給老人問住了。. 5、在口語裡「給+我」用於命令句中,表強迫或命令。 (18)都別急著走嗎,先給我到這邊來,還有裡邊的,都給我出來。. 2.1.4 小結 綜合上述幾位語法學者的分析可以發現,各位學者對解析「給」的語義分類 及解釋的方法或有不同。三者共同的語義解釋是:「給」具有將「實物的接收者 (給予對象=目標或終點)」 、 「行為的接收者(服務對象=為、替) 」 、 「行為動作的 對象(動作對象=朝、向、對)」和「動作行為的施事者」等成分引進至句中的功 能。其中,最後一個「施事者」雖然不在本文範圍內,但該功能與「給予對象」 或「動作對象」功能有密切的關係。. 2.2「給」的格語法 2.2.1 格語法(case grammar)與介詞 有關格語法的概念最初是由 Fillmore(1968)提出來,他於 1971 年並指出, 句子在基礎結構中包含一個動詞(verb)或幾個名詞組(noun phrase) ,每一個名 詞組以一定的格關係和動詞發生語義關係。Fillmore 解釋他的語義格時認為,他 的格語法理論與傳統的語法理論不同。在傳統的語法中存在的主語、直接賓語、 間接賓語、介詞賓語等,實際上都是屬於表面結構(surface structure)的概念。 而語義格是深層語法方面的語義現象,每一個名詞在深層結構中都具有一定的 「格角色」(case role)。這些「格」經過一定的線形化後,才在表面結構擔任主 語、賓語等功能。 語義角色概念的產生及運用反映了語言學家對句法結構與語義角色關係的 關注。鄧守信(1975)參考 Fillmore,Halliday,Chafe 的三種語法理論來研究漢 12.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語的格關係,特別著重於語義格與語法兩個層次的相互關係。他主要提出「動、 名關係的層次性」(hierarchy of verb-noun relations) ,將格範疇分為兩組: 表 2-4 鄧守信(1975)的格定義 核心格. 周圍格. (transitivity cases). (circumstantial cases). 施事格(agent). 目標/終點格(goal). 受事格(patient) 致事格(causer) 對象格(recipient) 範圍格(range). 起點/源點格(source) 途徑格(path) 伴隨格(comitative) 方位格(locative) 工具格(instrument) 受惠格(benefactive). 鄧守信(1983)表示核心格範疇的選擇從屬於動詞的論元結構,周圍格的範 疇需要以格標記詞來指明。核心格的範疇可以確定「合格性」 (well-formedness), 而周圍格沒有此能力,因為周圍格在多數情況下是可省略的(optional) 。鄧守信 將核心格和周圍格與動詞的關係分別稱呼「及物性關係」(transitivity relations) 和「周圍關係」(circumstantial relations),前者以動詞為中心不受介詞支配,後 者則受介詞支配,即是這些深層格在表層結構中帶有介詞做標記。 朱德熙(1979)對給予句有如下的描述:「與者」主動地使「事物」轉移至 「受者」。Goldberg(1995)則將雙賓語結構的核心意義描述為「一個自願施事 和一個有意願的接收者之間的成功轉移」,張伯江(1999)稱之為「有意的給予 性轉移」。在給予句中,NP1、NP2、NP3 的各成分都自扮演不同角色(role)。 劉丹青(2001)從語言共性的依據說明直接賓語(direct object:NP3)和間 接賓語(indirect object:NP2)之分。凡是賓格和與格區別的語言,都是受事 (patient)取賓格,跟其他賓語有同等的句法地位,而與事(dative)取與格,跟 一般的賓語不同。在這些語言中賓格是動詞更為直接、更無標記(unmarked)的 論元,而與格是動詞更為疏遠、更有標記的論元。因此,從語言共性來說,雙賓 語結構的受事是直接賓語,與事是間接賓語或像其他更靠介詞引進的題元一樣是 斜格(oblique)。 13.

(24)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2.2.2 終點格(goal)之定義 (一)Fillmore(1968)對「與事格(dative)」和「終點格」的 定義 Fillmore(1968)認為與事格是「動作或狀態影響所及的個體」,典型者用 “to”。終點格(goal)則是「表示物體向一個目標移動時,該目標作為移動的 終端」 。終點格的內容包含: (A)移動的源點和終點(He walked from Palo Alto to San Jose)。 (B)時間的源點和終點(He lived there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C)變化前後的狀態(He changed his name to Takamori)。. (二)鄧守信(1983)對「終點格」的定義 鄧守信(1983)將 goal 格分為「及物性關係的 goal」和「周圍關係的 goal」。 其中,後者在表層結構中需要藉由介詞做標記,他所提及的終點格介詞有「到」、 「往」 、「給」等。以下為鄧守信對終點格的解釋及定義: 最基本有很明顯的層次上,我們可以把一個物體想像為或是靜止 的,或是經歷了一個位置上的變化(即移位)。當它經歷了一個位置的 移動,我們便可以談到起始位置和終端位置。讓我們把前者叫「源點」 (source)而把後者叫「目標」(goal)。物體經歷了這個變化,是受事 (patient),其定義與變化動作動詞的受事相一致。譬如,例句「球從 桌上滾到地上」中的「球」是受事, 「桌上」是源點, 「地上」是終點(1983: 159) 。 鄧守信後來將「及物性關係的 goal」歸納為核心格裡,而稱之為「對象」 (recipient) ,如受事、客體等,並將「狀態性關係的 goal」視為周圍格的「終點 格」 (goal)。前者不帶格標介詞,後者則需要帶介詞做標記。在此,鄧守信對終 點格的定義為:「一個個體經歷移位之後所達到的地點」或「一個運動的實體指. 14.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向或到達的處所(或有生物)」 ,而經歷位置變化的個體則定義為受事格。對於終 點格的認識,袁毓林(2002)、劉永耕(2005)等學者也有相同看法。 申佳姬(2007)以鄧守信的觀點為基礎將與事格解釋為:動詞(組)指示的 事件之「關係者」或「目標對象」,但因為其能涉及的範圍太廣,直接包括「與 事格」,也包含「源點」(source)此項語義格,而申佳姬認為用一個語義格說明 「終點」和「源點」此兩個相反性質的內容不太理想。 另外,申佳姬整理了三種給字句中各個「給」字的格標記功能。根據她的解 釋,本文 S1 句式(NP1+V+給+NP3+NP2)和 S2 句式(NP1+V+NP3+給+NP2) 的「給」字都引進終點格,各句式中的介詞賓語(間接賓語:NP2)是「物品的 實際接收者」(給予對象)。S3 句式(NP1+給+NP2+V+NP3)中的「給」字則引 進「實物接收者」 、 「動作相關者」 、 「受惠者」 、 「受損者」等成分。在鄧守信的理 論上,終點格不僅是具體事物的移動最終到達點,具體事物被抽象事物取代時, 動詞(或動詞組)產出的東西可用「影響」來描述,故終點格也可以是「動作產 出的信息、態度等其影響指向或涉及的對象」 ,因此,S3 句式中「給」引進的四 者皆是某實物或某行爲移動的最終目的地,就是「動詞(或動詞組)產出的事物 或影響所涉及的目標對象」 。. 2.2.3 受惠格(benefactive)之定義 (一)Fillmore(1968)對「受惠格」的定義 Fillmore(1968)將「受惠格(benefactive)」解釋為:動作或狀態的受益者, 如“I’ve got a book for you”中的“you”,即是句中動詞所指示的動作或狀態中 得到利益的人。Saeed(2003)、湯廷池(1980)等人的意見與此大致相同。 Fillmore(1971:52)對受惠格重新進行整理和處理,取消受惠格,其理由 為:受益結構盡在有施事的句子出現,而且施事的行為被視為是有意並自願進行 的。把受惠格列入格表中,就需要有一系列相關原則,還要在格系統中加上對有 益或自願行為的說明。他的重點為: “John did it for me.(約翰為我做了那件事。)”中三個基本概念,有一個 15.

(26)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人“John”,他做了某事,是施事格,他的行為或奉獻是客體格(patient) ,方向 (direction)亦即那一行為的接收者“me”,是終點格1。. (二)鄧守信(1983)對「受惠格」的定義 鄧守信(1983)認為「受惠格」有如下的語義特徵: (A)具有「為了……的利益」的語義特徵。 (B)具有「代替(X 取代 Y 做某事) 」的語義特徵,可以引用「幫」、 「替」等 詞取代。 (C)從主語所施行的活動過程中得到利益。 根據此解釋, 「受惠格」具有「X 取代 Y 做某事」之語義特徵。按照此理論, 本文的 S3 句式(NP1+給+NP2+V+NP3)容易產生歧義,如下列例句(19)的三 個句子所示: (19)a. 我給他寫了一封信。 b. 我幫/替他寫了一封信。 c. 我寫一封信給他。. 假設,本來「一封信」是「他」要寫的,但現在「他」無法進行該動作,因 此「我」代替「他」施行「寫信」的動作, 「一封信」的接收者便不是「他」 ,而 是別人。此時,例句(19a)和(19b)中的「他」都是受惠格,「給」、「幫」和 「為」都是受惠格標記。如果「他」是「一封信」的接收者,即是「一封信」移 動的最後目的地的話,句中「給」是終點格標記,正如例句(19a)和(19c) 。 鄧守信指出:目標格可以出現在動詞前或動詞後,然而受惠格只能出現在 前,因此例句(19a)存在歧義,例句(19c)則不存在歧義。. 1. 原文為:It seems to me that sentence of the form John did it for me can be understood an involving three basic motions : the one who does something, the Agent(John); his actionor “offering”, the Object(John did it); and the “direction” or receiver of that action or “offering” (me), the Goal. It can be given a higher-sentence analysis, in other words, with Agent, Object and animate Goal, with the deed performed for somebody’s benefit being expressed as the sentence embedded in the Object case. 16.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三)劉月華等人(1996)對「受惠格」的定義 劉月華等人(1996:134)在分析介詞「給」字時,介紹以下例句: (20)農奴主給他女兒做了非常漂亮的衣服,給她戴上金色的假髮,但是仍然改不了她 那難看的樣子。. 劉月華等將例句(20)中的「給」歸納為「引進接收者」的用法裡,因此在 特定情況下可與 S2 句式(NP1+V+NP3+給+NP2)互換,如下例(20’)所示: (20’)農奴主做了非常漂亮的衣服給他女兒,戴上金色的假髮給她,. 然而,如果例句(20)的「他女兒」不是接收「非常漂亮的衣服」的人,而 是別人接收「非常漂亮的衣服」的話,即一個物品接收者亦可同時看為得到利益 的受惠者,因此可以將「給」換位「為」、 「替」 、「幫」等詞,如例句(20”): (20”)農奴主為/替/幫他女兒做了非常漂亮的衣服。. 例句(20)表示受惠義時,S3 句式便無法轉換為 S2 句式。. (四)沈家煊(1999)對「受惠格」的定義 沈家煊(1999:98)藉由認知語法「包容原則」的理論說明當動詞前「給」 (S3 句式:NP1+給+NP2+V+NP3)與含有給予義的動詞搭配時,可表示給予義 和受惠義兩種意義,動詞後「給」則只能表示給予義。 「包容原則」的定義是:如果 B 包容在 A 之內,那麼 A 就不可能包容在 B 之內。「容器」和「內容」的關係是認知上最基本的關係之一,例如首飾盒在衣 箱內,那麼衣箱就不可能在首飾盒內。具體例句如下: (21)在第三頁上我刪了兩句話。 (22)我在飛機上看見了長江大橋。. 17.

(28)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按照包容原則,例句(21)的施事主語「我」出現在「在第三頁」後面,即 在「在+x」的範圍內,因此整個事件 2「我刪了兩句話」發生在「在第三頁」裡 頭。例句(22)的施事主語「我」則在「在飛機上」前面出現,即不位於「在飛 機上」的範圍內,只有「看見了長江大橋」此動作「在飛機上」發生,「長江大 橋」不在飛機上。綜合上述的解釋,包容原則就可以呈現如下圖 2-1:. 圖 2-1 包容原則 沈家煊認為給字句也可以藉由包容原則來解釋,「給+x」包容後面的整個動 詞,表示動詞預定的目標(goal),在動詞後的「給+x」則被動詞包容,表示動 詞達到的終點(destination) 。目標總是在行動之前先行設定,理應位於動詞之前: 終點總是在動作之後才能達到,應位於動詞之後」 ,如例句(23)和(24)所示: (23)我給你買了一所房子。 (24)我買了一所房子給你。. 按照上述說明,例句(23)中「給你」出現在動詞前,因此是「預定的目標」, 可以表示給予和受惠兩種意義,句中間接賓語「你」同時擔任終點格和受惠格兩 種角色,既可以是直接賓語「一所房子」的實際接收者,又可以是行為「買了一 所房子」的抽象接收者。例句(24)則只表示給予之義,「你」是「一所房子」 的給予對象。但是,沈家煊未明確說明「目標(goal) 」和「終點(destination)」 的定義和兩者差別為何。. 2. 「事件」與「動作」的區別是:一個事件包括動作和動作的全部參與者,尤其要包括施事(S), 不帶施事的動詞組(VO)只能代表一個動作,不能代表一個完整事件,例如「他打我」是一個 事件, 「打我」只是一個動作。SVO 能代表一個事件,VO 只能代表一個動作。 (沈家煊,1999:98) 18.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4 小結 在現代漢語格語法的體系裡「終點格」和「受惠格」之間的界線曖昧模糊, 當兩者的範圍及定義不明顯的情況下,終點格和受惠格之間經常產生蘊含的關 係,如傅等(1996)說明:「受物」和「受惠」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互通,得到 了東西也可算是得到了利益。朱德熙(1979)也提出「這種服務的意義顯然是從 給予的意義派生出來的,給予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種服務」的看法。 但 是 , 上 述 說 法 皆 違 反 Fillmore ( 1971 : 38-41 ) 的 「 一 句 一 例 原 則 」 (one-instance-per-clause principle),即每一個小句中,任何一個格最多只能由 一個名詞短語(NP)擔任。 討論位於動詞前面「給」的語義角色究竟是「終點格」還是「受惠格」,目 前每個語法學者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利用現有的該兩個語義格的定義,難免產 生該兩者衝突直現象,需要另一種能區分給予和受惠的基準。. 2.3「給」的功能語法 屈承熹(2006:8)指出「篇章的要求極大地影響了句法的結構,儘管人們 認為句法為篇章提供了形式手段名,但更合適的說法也許是,篇章為句法形式提 供 了 基 礎 」。 意 思 即 為 句 式 是 基 礎 建 構 ( infrastructure ), 篇 章 是 上 層 建 構 (superstructure) 。對於句法的研究,從信息狀況(information status) 、前景/後景 結 構 ( background structure )、 從 屬 關 係 ( subordination )、 小 句 的 結 合 (clause-combining)等等面向來考察,方能得出合理又具普遍性的語法規則。. 2.3.1 何謂篇章 傳統的語法分析通常以單句作為分析的單位(許余龍,2002:202) ,然而篇 章分析則是以句群或話論為分析的語言單位。語言使用時,由於跨越句子而產生 的語言現象則為篇章下線想,因此,我們要研究並分析篇章內容必然大於單句的 長度。陳俊光(2007:48)也指出:就結構而言,篇章是一種超句法現象,相對 的,對語義而言,篇章是一種功能化現象。語言的使用通常是以篇章的形式,而 19.

(30)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不是以獨立的一個句子形式來出現的。我們要研究篇章語法需要從結構與功能兩 個主要範疇來切入,並進行討論。 許余龍(2002:203-204,211)認為:篇章不是一連串句子的組合,而是一 個語義上的統一體,只要構成一個語義上的整體,便可稱為篇章。廖秋忠(1992: 186)也指出「雖然篇章是由句子組成的,但非句子串都構成篇章,構成篇章的 要素才是重要的」。篇章具有的結構性主要體現於兩個方面:銜接性(cohesion) 和連貫性(coherence)。具體來說,前者指的是在篇章中各種語言形式、語言成 分、各句子之間的關係,較為著重於表層結構的形式與詞彙方面的聯繫。相對的, 後者指的是,篇章中各句子所表達的概念或命題之間所存在的邏輯上的關係。 Halliday(1967-1985)所指出的篇章功能(溝通功能、功能語法)是指:語 言組句成篇的功能,因為語言實際交際中的基本單位不是詞彙或句子,而是表達 完整思想的篇章,說話者藉由篇章功能是語言和語境發生關連。Halliday 提到了 三個篇章功能,即銜接、信息結構和主位結構。. 2.3.2 信息結構 (一)從已知到未知 根據 Halliday(1985:59),信息結構與已知和新知結構有關係。 「已知信息 (舊信息)」是指聽者已經知道的事,而「未知信息(新信息)」指的是新的、未 預期的或重要的而引起聽者注意的事。在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稱為「信息焦點」 (湯廷池,1986:437) 。 湯廷池對信息結構的觀點,現在漢語語言學界人士都認定為漢語基本的信息 結構的原則,即是「從已知到新知」 (the from-old-to-new principle)或「從舊到 新」的原則。也就是說,人類最有效率的溝通方式是由雙方共知的事情開始擴展。 鄧守信(1984:163)進一步注意到,就「從已知到新知」的信息結構而言,漢 語比英語更具規律性,如以下例句所示: (25)a.. 到圓山大飯店去,怎麼走?. b.?我怎麼到圓山大飯店去? 20.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例句(25b)顯得不通順,這是因為排序違反了漢語「從已知到新知」的信 息排列常規。對漢語母語者而言,更自然的表達方式是將「怎麼走」置於句尾以 傳達新信息,如例句(25a) 。. (二)句尾焦點原則 遵守「從已知到信息」原則編排信息時,內容越新或重要的信息越易於放在 句尾。換言之,沒有任何焦點標記的句子重點(焦點)自然位於句子最後端(句 尾) ,這就是「句尾焦點原則」 (end focus principle)。Ahrens(1994)曾提出過 如下的觀點: (26)a. b.. 昨天我送一本書給一個人。 哪一個人?. c. ?哪一本書?. 例句(26a)的信息焦點落在位於句尾的「一個人」上,因此例句(26b)就 質問焦點,例句(26c)則問了「哪一本書」 ,不符合「句尾焦點原則」。 (27) a. 老闆送給這個助手一家店。 *b. 老闆送給一家店這個助手。. 例句(27a)的「這個助手」是已知信息, 「一家店」則是未知信息,符合原 則。例句(27b)中,兩者的排序是「從新到舊」 ,句子就不合理。按照此原則, 在 S1 句式(NP1+V+給+NP2+NP3)及 S4 句式(雙賓語結構:NP1+V+NP2+NP3) 裡,間接賓語傾向於較直接賓語舊。. (三)對比焦點原則 另外,也有一種焦點原則是「對比焦點原則」 (the contrastive focus principle) (Tang[湯廷池],1980) ,是說話者出於對比目的而刻意突顯的信息(salient focus)。 其對比項可以是句中的某個成分,上下文提及或語境中實際存在的實體,或交際 雙方共享知識中的對象,對比焦點通常帶對比重音。. 21.

(32)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28)a.. 我要送一本書給小明,不是(給)小華。. b. ?我要送給小明一本書,不是(給)小華。. 例句(28a)是合法的句子,例句(28b)則是不自然的句子:句子前半的信 息焦點落在「一本書」上,後半部分的信息焦點則落在間接賓語「小明」上,違 反了「對比焦點原則」。 方梅(1995:279)將「句尾焦點」稱為「常規焦點」 。根據其說法,常規焦 點和對比焦點的基本差異在於兩者認定上(預設)的不同。如果雙方都知道整句 話是要表明某一個重點,那就是常規焦點(自然焦點)。反之,如果聽話者認定 的焦點並非為說話者所預設的焦點,而說話者的目的在於糾正誤解,則是對比焦 點。 根據陳俊光(2010:117-118) ,對比焦點和自然焦點的不同運作方式,還可 以從句子中介詞組與動詞的相對位置看出。漢語含有「在」的介詞組一般有兩種 位置:一在動詞前,一在動詞後,可以表達不同的語法功能(如「他在桌上放了 本書。」和「他放了本書在桌上。」) 。同樣地,含有「在」的疑問詞介詞組「在 哪裡」 ,亦可置於動詞前或其後,如下例所示: (29)a. 你住在哪裡? b. 你在哪裡住?. a´. 我住在芝加哥。 b´. 我在假日飯店住。 (陳俊光,2010:117-118). 漢語的疑問詞一般都位於句尾(如「你是誰?」 ) ,並不前移。因此,例句(29a) 「你住在哪裡?」是常規問句,位於動詞後面句尾的疑問焦點「哪裡」是自然焦 點,用於當說話者對聽話者「你」的住處一無所知時,而要求聽話者加以說明。 反之,例句(29b) 「你在哪裡住?」並非常規問句,僅適用與特定的語境。例如, 說話者參加國際研討會,知道每個參加者都被安排住處(如飯店或學校),但不 知明確定點,便採用例句(29b)的方式提問。因為句尾的動詞「住」已經是交 際雙方所共知(成為後景、舊信息),所以代表新信息的焦點便落於其前的疑問 詞「哪裡」。同時,動詞前的疑問焦點「哪裡」乃是對比焦點,其隱含的對比項 可能是說話者自己的住處,或其他參加者已為說話者所知的住處。 疑問詞「哪裡」在例句(29a)和例句(29b)中,分別是動詞後的句尾焦點 與動詞前的對比焦點,而提供新信息的回答例句(29 a´)和例句(29 b´)亦分別 22.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是句尾焦點「芝加哥」和對比焦點「假日飯店」。前者的自然焦點一般是居住較 久的地方,像住家所在的區域,如芝加哥:而後者的對比焦點通常是暫時停留的 地方,如飯店。. 2.3.3 信息數量 按照上述幾種原則,在 S2 句式(NP1+V+NP3+給+NP2)裡,間接賓語位於 句尾,自然成為句尾焦點,基本上比直接賓語新。然而,在實際語料中,如下的 例句頗多: (30) 我. 寫了 一封信 給 他。. (31)老李 送了 一本書 給 我。. 例句(30)和(31)中,間接賓語「他」和「我」都是代名詞,表示是已知 信息,比直接賓語「一封信」和「一本書」舊,那些間接賓語雖然位於句尾,但 是無法成為句子焦點。這些句子的合法性上述幾條原則無法詮釋。在此,可藉由 「語調單位」 (intonation unit/IU)來說明上述例句為何違反其他原則卻是合法。 「語調單位」的概念最初由 Chafe(1984,1987,1994)提出來,視其為口 語溝通的基本單位,並定義為「某一信息量在說話者意識、注意力或短期記憶中 的短暫停歇」 。語調單位在實際語言中的體現是指:一串語言所形成的獨立語調, 通常前後有語音停頓(黃宣範,1990:1)。根據語調單位的概念,Chafe 進一步 提出「單一新信息制約」 (one new idea constraint) ,假定在每個語調單位中新信 息不得超過一個,但在同一語調單位中可含有已知信息或「易推信息」 (accessible information),即「受前文提到的某個概念所引起的相關訊息,或是在二十個以 上的『語調單位』前已出現過的訊息」 (黃宣範,1990:3)。 陳俊光(2008:379)針對母語者進行的合語法度判斷測試中,有 59%的漢 語母語者不接受以下例句,此結果符合了「單一新信息制約」,即動詞後不能同 時出現兩個新知訊息,如例句(32)所示:. 23.

(34)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32) 已知 動詞 新知 + 新知 ?. 我. 送給. 一個人 一本書。. 此外,也有些受試的漢語教師在問卷中表示例句(32)應該改為例句(33) 或例句(33)就可以接受。 (33)我送給每一個人一本書。 (34)我送給他們一個人一本書。. 在例句(33)或(34)中,在無定名詞「一個人」前加上全稱量詞「每」或 代名詞「他們」,使之變成代表整體的有定名詞,故遠在動詞後的兩個新知信息 就只剩一個,而因此符合了單一新信息制約的原則。 單一新信息制約要求只有一個新信息可以出現在動詞後,但動詞後仍可同時 伴隨已知信息或易推信息。因此,在動詞後已知信息排在新知信息之前或之後兩 者皆可,因為已知信息已經經過加工處理,並不會增加短期記憶系統的額外負 擔。因此,S2 句式(NP1+V+NP3+給+NP2)以如下例句形式為最典型的形式: 已知 (35) 我. 動詞. 新知 + 已知. 寫了 一封信 給 他。. (36)老李 送了 一本書 給 我。. 例句(35)和(36)遵守了從已知到新知和單一新信息制約兩條原則。兩句 的句首都各自帶有舊信息的主語,並在動詞後各自只帶一個新知信息,藉由無定 賓語的形式來表示。 由此可見,S2 句式中,成為句子焦點的成分不一定出現在句尾,因此位於 句尾的間接賓語也不一定比直接賓語新。. 2.3.4 焦點與重音 馮勝利(1996,引自陳俊光,2010:136-137)考察了漢語的韻律結構和句 法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指出:漢語的確遵循句尾焦點原則,而焦點乃是通過重 音形式突顯出來的。但是漢語的句尾焦點是以動詞為中心而建立的,從語料上證 24.

(3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明動詞後不允許有兩個重讀成分,只有緊鄰動詞後的成分能攜帶重音,成為全句 的焦點,如例句(37)所示: (37)我想寫封信給他。. 重音必須由動詞指派其後的第一個成分,因此例句(37)中焦點重音只能落 在「信」上,而不能落於其後由介詞和代名詞組成的「給他」上。由此可見,漢 語的句尾焦點原則不同於英語,後者通常落於句子尾端,而漢語的句尾焦點則需 進一步受動詞建立的「重音範域」所制約。. 2.3.5 小結 在功能語法層面本文主要從信息結構的角度分析 S1、S2、S3 的三種給字句。. (一)S1 句式(NP1+V+給+NP2 +NP3) 本文認為,S1 句式的句子以最典型的形式[V+NP2(代名詞)+(數)量 NP3]出現時,因為間接賓語是代名詞,即是舊信息(已知信息),故焦點落於 句尾的直接賓語上面,以符合句尾焦點原則。. (二)S2 句式(NP1+V+NP3+給+NP2) 基於句尾焦點原則,S2 句式的句尾是間接賓語。然而,根據「單一新信息 制約」 (Chafe,1984,1987,1994)和「焦點重音原則」 (馮勝利,1996) ,動詞 後不能有兩個以上的新信息,並焦點一定由重音來標記。本文認為 S2 句式中由 功能詞「給」支配的間接賓語雖然位於句尾,但不被重讀而無法成為焦點,即 S2 句式的焦點不在句尾的「給+間賓(NP2)」上,而落於其前面的直接賓語上。. (三)S3 句式(NP1+給+NP2+V +NP3) 給字句和「在字句」在其結構以及語義上有不少共同點(沈家煊,1999) 。 「在」 字出現在動詞前面時,具有標記對比焦點的功能。S3 句式的結構與上述在字句 一樣,本文認為:是否給字句的 S3 句式也有「標記對比焦點」的功能?將第四 章進行詳細討論。 25.

(36)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2.4「給」的認知語法 2.4.1 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 「構式」 (construction)是「形式」和「意義」的結合體,如語素、合成詞、 成語、習慣用語和半固定短語,也包括搭配格式與句式等等。構式語法 (construction grammar)認為,整體意義大於部分之和,句子意義不僅來自組成 句子的詞彙意義,句法結構本身也表示某種獨立的意義。構式理論進一步指出, 與詞彙中存在多義詞和同義詞一樣,句法結構也有多義的(有基本義和隱喻引申 義) ,也有同義的。 Goldberg(1995)對「句式」的定義為:如果用 C 代表獨立句式,把 C 看成 一個形式(Fi)和意義(Si)的對應體,C 所能夠成立的充分必要條件是:Fi 或 Si 的某些特徵不能從 C 自身的組成成分或者從其他已有的句式預測出來。 沈家煊(1999)指出:不同的詞類序列代表不同的句式,一個句式是一個「完 形(gestalt)」 ,即一個整體結構,這等同於 Goldberg 所提出的構式的概念。只有 把握句式的整體意義,才能解釋許多分析類未能解決的語法現象,才能對許多對 應的語法現象作出相應的概括。 Goldberg(1995)觀察英語的各種雙賓語結構(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時 指出:雙賓語結構的核心意義為「一個自願施事和一個有意願的接收者之間的成 功轉移」。Ahrens(1995)則將其定義為「有意識地給予」(intended transfer or giving) 。以例句“Joe painted Sally a picture.”為例:其中“paint”是一個單賓動 詞,帶直接賓語“picture”,在進入雙賓語結構後,由結構賦予該句另一個論元, 而帶入“Sally”為間接賓語,整句話表示「Joe 通過畫畫,有意致使 Sally 收到一 副圖畫」。 由於英語雙賓語結構的基本認知是「一個自願施事和一個有意願的接收者之 間的成功轉移」或「有意識地給予」 ,而「給予」是該結構的核心意義,一旦句 式中出現其他動詞,該結構也多少會向這「非給予」動詞分派「給予」意義,如 下列例句所示:. 26.

(3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8)knit her a sweater (給她打一件毛衣) (39)pour me a drink (給我倒一杯飲料) (40)sing us a song (給我們唱一首歌) (41)bake him a cake (給他烤一塊餅). 上面例句(38)~(41)中的英語動詞“knit”、“pour”、“sing”和“bake” 原先不具有給予義,但當這些動詞進入雙賓語結構式後,就構成了含有「接收者」 的句法表徵。 黃居仁等(1999)、張國憲(2001)、陸倹明(2002)、王惠(2005)等人認 為:與漢語雙賓語結構與英語不同,英語雙賓語結構表示給予義,漢語雖然也表 示「有意識地使客體(本文的「受事」 )的所有權發生轉移」 ,但轉移的方向則是 多樣的,既可以是給予義,也可以是取得義。參考下列例句(42)~(44): (42)我給他一本書。 (43)我拿他一本書。 (44)我借他一本書。. 例句(42)中,「一本書」由「我」處轉移至「他」處,即外向轉移,例句 (43)則移動方向相反,「一本書」由「他」處轉移至「我」處,即內向轉移, 例句(44)包含上述兩種方向,即雙向轉移, 「一本書」既可由「我」處移至「他」 處,也可由「他」處移至「我」處。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語的雙賓語結構是多義的,句子的意義主要由謂語動詞 本身的詞義特徵決定,換言之,至於雙賓語結構,整句的意義並非取決於「全體 (構式) 」,而由「部分(動詞)」決定。. 2.4.2 句子到達義 在此,我們討論各給字句能否表示到達義這個問題。本文所說的「到達義」 是指,直接賓語轉移動作完成後,是否成功地到達間接賓語那裡,也可以說, 「主 語能否成功地將直接賓語傳遞給間接賓語」或「主語能否成功地致使間接賓語擁 有直接賓語」。 27.

(38) 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一)動詞語義和到達義 沈家煊(1999)指出:「給予」不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元素(priminitive), 而是由「轉移」和「到達」的兩個語義屬性(attribute)組成的事件(event) ,在 S1 句式(NP1+V+給+NP2+NP3)裡分別由語言形式「V」和「給」記錄, 「V+ 直賓(NP3) 」和「給+間賓(NP2)」表達,如下表 2-5 所示: 表 2-5 S1 句式中動詞和「給」字的功能 事件 給予. 語義屬性. 形式. 轉移. 「V」+直接賓語(NP3). 到達. 「給」+間接賓語(NP2). 朱德熙(1979)認為:唯有「到達義」是默認(default)的動詞(如, 「送」、 「賣」 、 「還」等)才可以進入緊縮式(雙賓語結構:NP1+V+NP2+NP3) 。只含有 給予義沒有到達義的動詞僅能進入 S1 句式(NP1+V+給+NP2+NP3)。 沈家煊(1999)也提出同樣的看法:給予類動詞(「送」、「賣」等)雖然本 身含有轉移義,但是如果不包含到達義的話,S1 句式就無法表示「轉移的成功」 , 與含有轉移義和到達義的兩個意義的動詞搭配時,句子才可以省略「給」字而成 為雙賓語結構(本文的 S4 句式)。 延俊榮和江華(2005)將動詞具有轉移義和到達義這個情況稱為「動詞有內 在終點性」 。例如,典型的給予類動詞「送」、「賣」等動詞的「終點性」程度最 高,具有內在的「到達」的語義屬性時,「給」可隱去,而不影響「給予」的表 達。其他動詞「寄」 、 「扔」等次之,因為它們僅具有潛在的終點性,而其他動詞 (如「寫」等)不具有終點性,如下列例句(45)~(47): (45) 我送給了他一件毛衣。= 我送了他一件毛衣。 (46) 我寄給了他一封信。= *我寄了他一封信。 (47) 我寫給了她一封信。= *我寫了他一封信。. 28.

(3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由此,「終點性」是另一個限制「V」和「給」並置的因素,即當動詞具有 內在終點性時, 「給」可隱去,而不影響「給予」的表達,當動詞不具終點性時, 「給」必須出現,否則就不能表示「給予」。換言之,不同動詞對「給」能否省 略的不同反應說明,不同動詞的「終點性」有程度高低之別。總之,能否省略「給」 取決於兩個因素:一為動詞本身是否含有[+給予義],另一為含有[+給予義] 的動詞有無[+終點性]的語義特徵,如下表 2-6 所示: 表 2-6 S1 句式(NP1+V+給+NP2+NP3)「給」的省略條件. 另外,延和江(2005)以「沒」和「不」兩種否定詞的不同功能來支持沈家 煊(1999)的理論。 「沒」和「不」的否定功能不同點是, 「沒」可以用來否定「行 為已經發生」或「動作或狀態已經發生」 ,就否定「離散的事件」 ,而「不」多用 來否定一個非離散的動作(沈家煊,1995) ,參照以下兩個例句: (48)a. 我不教他們英語。— 我沒教他們英語。 b. *我不教給他們英語。— 我沒教給他們英語。. 例句(48a)沒有「給」字, 「教」既可以表示已然的事件,也可以表示未然 的行為動作,而例句(48b)中「教給」只能表示已然事件,故「不教給」的語 義矛盾證明了「給」具有表達「到達」功能這一結論的正確性。他們在此認為, S1 句式(NP1+V+給+NP2+NP3)產生「突顯轉移的結果」的作用,S4 句式 (NP1+V+NP2+NP3)則沒有此特徵。 根據 Tsao(2012) ,動詞的特性由及物動詞(transitive verb)轉移至雙賓語 動詞(ditransitive verb)時,具有除了支配直接賓語外還支配間接賓語的功能, 即可構成 S4 句式(雙賓語結構:NP1+V+NP2+NP3) 。這是漢語、英語和日語共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ealth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re In Secondary

printing, engraved roller 刻花輥筒印花 printing, flatbed screen 平板絲網印花 printing, heat transfer 熱轉移印花. printing, ink-je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21 參看Masaharu, Anesaki, “Buddhist Āgamas in Chinese: a concordance of their parts and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parts in the Pāli Nikāyas”.. Transactions of the

加強「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constant angular acceleration* 恆角加速度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恆角速度. constant 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