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社工和青少年同志服務的經驗探究

第三節、 社工的挑戰

當問到受訪者在與青少年同志工作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問題、困境或挑戰?

這個問題都讓受訪者們想很久,大家最先的回答總說還好,但在將受訪者的經驗 整理後我認為可由從處遇上、社會環境、和社工個人三個層面來呈現。

一、處遇

社工的工作不會只跟青少年一起,也會面對到要身旁人各式各樣的想法,自 己本身的想法和態度,不見得會跟工作上被期待的是一致,小D 說他自己認為,

同志「這是每個人的選擇」但是「即便我覺得我看待同志的議題是很開放的,可 是回到一個工作的領域上,你還是有被期待的壓力。」,像是工作之中,碰到其 他人希望你扮演導正青少年的角色,也像是上一節提到了在跟家庭工作時家長的 期待,這也變成關於和家庭工作、處理親子衝突是受訪者面對到覺得最困難的地 方:「家庭真的是一個最難最難然後也是一個最大的壓力源。」(美美),除了面 對到的是不同期待的人,更重要的是,社工本身也有自己對這個議題的想法,在 這樣情境之下,更難同時進行處遇。可能會像小米,很直接的說:「我不會就是 完全照媽媽的期待走啦!如果他想要輔導或改變這個學生性向,反而我會讓他有

72

些觀念。」、「我覺得反而是旁邊的人要有一些呃,比較多元的想法,對,我不覺 得那小孩的狀況是需要被改變,因為我們會認為那本來就是天生,對,然後如果 對方不覺得是一個困擾的時候,我們就覺得是給予尊重。」不過美美就很敏感到 自己雖然是認同同志的,但在這時候是不是該價值中立?或是一定要價值中立嗎?

如果社工明顯的站在孩子的這方,「是不是就阻斷了他(

指家長

)能夠很自在的 去說出他的反對?」美美沒有給答案,但這的確是每個社工在工作中需要不停問 自己的,到底自己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踩著什麼樣的立場?

另外一個沒有答案的是,社工到底該如何去和青少年討論同志這件事情?訪 談中會看到有些社工是擔心青少年的,但這樣的擔心卻很難去跟他們討論。在這 個階段的他們,注意力其實都還是在自己身上,要深入的說和青少年們去討論同 志、認同、甚至社會環境怎麼看同志是困難的,那也不是青少年所關心的,他們 只想知道怎麼好好談戀愛、不要被排擠或有麻煩。所以社工是必須要更去敏感青 少年的狀態的,有時候看起來適應良好、或是沒有困擾,其實不代表著他們沒有 疑惑,這也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

我要更敏感一點就是他們對於那個議題自己的接受度,就是有時候我 覺得看你來他們好像已經接受,或者是好像很平常,但是我覺得,好像我需 要去問一下,就是我還是會好奇說,你有掙扎嗎?還是你自己也還過不 去?…她是女生,就很多女生就會倒追他這樣子,可是她是說其實自己會擔 心說會不會老了就自己剩一個人,因為不能結婚,然後我就說,原來妳會擔 心喔…因為她都國高中,所以你會覺得,反正談感情又沒怎麼樣,可是她說 當她年紀越大的時候,她就發現可能他認識很多年紀比較大的T,她就發現 她們真的老了都是自己一個人…後來我才知道說她們對她們的感情好像是 看不到(終點)…因為沒有辦法有法律約束,或者是沒有辦法真的跟這個人 說,我們結婚或怎麼樣,他說他到那個時候才開始覺得,我不會老了自己一 個人吧。(小安)

敏感度的重要就是要提醒著社工,不要去輕忽了這些壓力源的存在對於青少

73

年而言的影響性。蕭燕婷(2004)的研究中,同樣觀察到這個世代的青少年同志 在表面上似乎少了刻板的「悲情」形象,但實際上要去探究到底悲情與否,是包 含著許多複雜面向,表面上的不悲情,實際上可能是不願意去面對,在社會結構 仍是不保障同志的前提下,未來是不可預知的,不如選擇及時行樂,但這樣選擇 的背後透露的卻是對未來不安,因為同志目前仍是缺少了異性戀所有的正當性和 選擇權,這或許不是現階段所看的出來的,但卻會一直影響著青少年。

二、社會環境

這個部分比較我認為比較是社工所展現的無力感,目前在青少年同志的工作 似乎僅能停留在比較個人層次的陪伴和支持,對於外在環境的不友善,是社工現 在比較難以去突破。但這樣的不友善對於青少年的傷害,社工一樣是看在眼中 的:

我不覺得這些孩子跟其他的有什麼不同,那可能真的的確比較有壓力 來自於很多眼睛吧!很多社會寄予給他們的壓力…同志青少年比較辛苦的 是成人怎麼看待他們這件事情。(美美)

我很難去改變他周遭的人怎麼去看待這個孩子,他選擇他喜歡的那個 性別是同性的這個部份,是比較難去跟別人講的,別人還是會用比較標籤啦,

或是說比較不好的方式來對待他,不合理的方式,而且都是用嘲笑的,那其 實對他的那個,我覺得對這個孩子的心理傷害還蠻大。(菜菜)

對於周遭的人怎麼去看他們這件事情感到無奈,因為我們能做的就只 是陪伴他。(阿梓)

因為我們的那個傳統的價值,好像這些孩子,應該說,不只是這些孩 子,就是同志,比較難被接受,所以說要幫他們做什麼,真的是要從教育開 始,就從最基本的、最根本的,每一個人,有沒有那樣子的,就是眼光去看 他們,不要用異常的眼光去看他們,我覺得,但這個很難做到。(阿梓)

小D 也觀察出類似的狀況,他所觀察到的是青少年在校園環境中因性別氣質

/傾向的不同,而遭排擠的現象:

74

像有一些二級的個案輔導那邊在接的也有一、兩個我覺得都是因為特 質比較陰柔,或譬如說身材嬌小啊!然後嗯!就比較容易人際關係不好。或 者是說就被…我覺得其實有一些都已經到被霸凌的階段啦!不過我覺得霸 凌這件事情我都覺得那定義很不清楚。但是就是說被關係的排擠啊!然後被 冷嘲熱諷會有。(小D)

學校中的三級預防輔導策略,像這類以性別氣質/傾向不同而遭排擠或有困 難的孩子,基本上會停留在二級由輔導老師做處理,除非嚴重到因此受到霸凌或 拒學,學校社工才會介入。

可是基本上像這種情緒困擾啊、或者是說他自己就自己傾向的這種認 知跟了解。那比較單一是個人的部份的話,基本上都嗯!而且它沒有因為這 樣子導致嗯!譬如說社交功能的喪失,或什麼等等。或者是沒有影響到他的 就學。基本上我們都會留在二級。(小D)

學校社工在這個部分能夠使上力的看起來是比較少的,目前受訪者也沒有接 到這樣狀況的個案。然而,現實上是校園中的不同性別氣質/傾向的青少年,很 難在實務上被好好處理,小D 提到的是現在很多的宣導跟法令其實是有發揮作 用的,大家都知道什麼是不能說、不能做的,但也容易淪於檯面上的政治正確,

「都不直接用說:ㄟ!你是娘娘腔。這種手法去挑戰你,他可能會用其他的方式。

譬如說在課堂上可能弄你的桌椅啊!」,這樣造成了一個很難處理的窘境,法令 和實務上出現了落差,當變成了一種很細緻的歧視行為,助人工作在這裡變得無 法直接的去做什麼,尤其管了之後也不見得是有幫助的,並且這樣的行為又是很 難被問出來,有可能還是「被定義在正常的社交環境裡面」,被這樣對待的孩子 也很難去說出口:

我覺得孩子通常還是會盡力的想融入團體…我覺得他們自己可能都知 道,但他們口頭上都不會承認是因為自己娘娘腔。(小D)

久了也變成青少年同志就很容易的隱身起來,我們都會知道該怎麼樣保護自 己,當青少年觀察這個環境對他是不是友善,自然的就不會現身,也會學習隱藏

75

自己的特質。再進一步的,同時也發現像這樣的因為性別氣質/傾向不同而造成 的負面後果,發生比較多的是在青少男身上,「目前來講,比較就是比較娘娘腔 的男生,或者是比較陰柔的男生還是比較容易被霸凌,排擠!」(小D)青少女 在這個階段反而好像是可以很自在的性別的光譜中穿梭,「女T25比較不會被…像 剛剛那個娘娘腔的那個男同志被排擠的那個,比較不會那麼嚴重,我也不知道為 什麼。」(菜菜)受訪者提到的是傳統性別的價值束縛:

男生我覺得對於性傾向還是有很多的就是傳統的那個東西在。那女生 因為感情好嘛!然後她們有時候就算沒有真的在一起也會互叫老公、老婆。

我覺得女生反而在團體裡面比較不被排斥。(小D)

在整個社會的一個價值裡面,我覺得他們好像比較不允許男生喜歡的 是同性,真的會給他的那個標籤跟那個會非常的重!那女生其實她可能只是 想說反正就是長的比較像…就表現出來比較像男生,然後可能她們平常跟女 生這樣比較…就是姐妹這樣子,他覺得還好,可是男生他們就覺得好像大家 的接受度就低,而且是低很多我自己覺得啦!(菜菜)

從受訪者點出的現象,可以看到父權體制所宰制著的性別秩序,傳統性別規 訓中的男VS 女、陽剛氣質 VS 陰性氣質,生理男性代表的是陽剛、生理女性代 表的是陰性,這樣的性別刻板依然存在著,也深深的影響著青少年同志的生活,

從受訪者點出的現象,可以看到父權體制所宰制著的性別秩序,傳統性別規 訓中的男VS 女、陽剛氣質 VS 陰性氣質,生理男性代表的是陽剛、生理女性代 表的是陰性,這樣的性別刻板依然存在著,也深深的影響著青少年同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