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青少年同志圖像

著進入社會工作和同志的服務對象之討論,並也同時透過多元文化的助人觀點去 探索目前同志議題在其中的討論。

第一節、青少年同志圖像

青少年同志的認同過程應該是一個「自我再發現」的過程,也就是意識、

知道自己性傾向與大部分人不同,重新去瞭解、探索、接納自己的過程(邱珍琬,

2002)。

一、發展和挑戰

青少年被視為介於兒童期與成熟期之間的過渡階段,不再是孩子、但也還 不是大人,這是一段自我發現之旅,青少年感受到生理上的成長與改變、認知能 力上的增強,這都讓青少年更在意自己是誰、扮演何種角色,開始想「我是誰?」。 通常這時期被分為兩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是從生理上發育開始延伸到14 至 16 歲,此階段青少年會希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試圖發展同儕的認同;第二個階段 是尋求成熟的自我認同和偶伴的探索。我們會看到尋找自己、建立自我的認同是 青少年時期重要的任務,而「性自我」(sexual self)的認同包括在其中,當中的 概念包含了性認同(sexual identity)、性別角色(sexual role)與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引自邱珍琬,2002),這是青少年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去忽略的重要 課題,而對與主流性傾向不一樣認同的青少年同志,這成為更加挑戰的過程,這 是他們特殊的發展任務,必須面對社會污名、學習面對具傷害性的環境,建立自 我接納的價值觀(蔡春美,2011)。

這也就是說,在本質上青少年同志與異性戀青少年在發展歷程是無差別的,

唯一的差別就在於社會對於同性慾望的負面態度與信念導致的敵意和污名,使得 青少年同志必須承受額外的壓力。然而,事實上對同性感到慾望其實是沒有問題 的,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早在 1973 年就將同性戀

8

從精神診斷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中移 除,賴孟泉、紀品志(2009)整理出國外眾多醫學界對性傾向去病理化的聲明,

如美國精神醫學會曾兩度發表聲明表示:「反對任何基於認為同性戀本身為精神 疾患、或是個案應當改變其性傾向的假設,而進行的精神醫學治療(例如矯正療 法)」,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於2006 年的教育文件中指出:「不論青少年具 有何種性傾向,都可以選擇其性行為和生活風格的表達方式…改變性傾向的治療 不應該進行…他對於已經在掙扎中的青少年而言,可能會因增強其負面思考與情 緒,而導致更多混淆與焦慮。」

許多學者曾提出同志認同階段的模型,如Cass(1979)提出的同志認同的 六階段歷程,分別為認同困惑(identity confusion)、認同比較(identity comparison)、

認同容忍(identity tolerance)、認同接受(identity acceptance)、認同驕傲(identity pride)、認同整合(identity synthesis);Troiden(1989)將同志認同面對的挑戰 分為四階段,感覺階段(sensitization)、認定混淆(identity confusion)、認定假 設(identiy assumption)、認定(commitment);D’Augelli& Petterson(2001)則 提出發展里程碑(developmental milestones),提到在同志認同中有些重要的時刻:

意識到污名、發現到我不太一樣、這不太一樣似乎是來自性別、抗拒和否認、了 解到性傾向、接受認同、尋找同志社群、性傾向是一個人的一個部份。這些模型 的發展,歸納了同志認同歷程中的共同性,能夠去理解同志在認同之中所經歷,

從困混與察覺、探索與比較、寬容到接納進而建立統整的同志自我認同(趙淑珠,

2008)。對於助人工作者而言,認識這些認同的模型,可用來協助自己洞察案主 可能的狀態,以提供不同階段中青少年同志的適切服務,不過當中仍需要注意發 展觀點都隱含著簡化、忽略各階段來回循環的可能性,服務中每個人的差異性和 背景條件仍須放入一同評估甚至優先於考量。

而透過D’Augelli(1998)的研究發現,認同的歷程對青少年同志而言是漫 長且孤獨的,他們大約10 歲開始就會意識到自己的不同,在 14 歲的時候開始定 位自己為同志,但卻要到16 歲才第一次向其他人出櫃,與父母出櫃則在 18 歲。

9

大約6-8 年的時間,這群青少年同志僅能獨自應付,這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是有 很大的影響。但不論是出櫃或不出櫃,都是困難的,持續的隱瞞性傾向,青少年 同志就只能繼續生活在擔憂之中,但出櫃也需要同時面對可能失去家庭支持的風 險。

然而沒有一個異性戀青少年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因為他們的性傾向被視為 理所當然、是自然的,比較不會有一個異性戀青少年在性自我的認同上不敢對他 人啟齒。青少年同志基本上是在毫無準備之下成為性少數的群體,相較於其它弱 勢群體的青少年(如身障、少數族群)所擁有的各種來自家庭、社群、信仰、社 會的支持,青少年同志是缺乏這些資源,他們無法與家人和友伴談、校園社區中 相關知識資訊匱乏,也少了正向的楷模,多數時候僅能在異性戀的環境和被壓縮 的空間中發展(Morrow, 2004),甚至發展「地下化」,僅能聚集在某些場所,這 些都是出於異性戀社會或是家庭對同志族群的不容忍(邱珍琬,2002)。

也就是說身處於此種情境下的青少年同志,許多人會壓抑自己的性別認定、

感受到被同儕拒絕、感受到社會對同性關係的制裁壓力,因而經常會經歷到疏離 和發展上的問題(Jose,Craig,&Kathy, 2001/2007)。Just the Facts Coalition 為美國 APA(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與其他 12 個與健康、教育、心理諮商、

社會工作相關組織所組成的聯盟6,他們於2008 年聯合發行了一本寫給教育工作 者關於青少年性傾向的手冊,其中也特別提到經驗到這種被排斥忽視的青少年同 志,其生心理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並同時整理各種相關實證後發現青少年同志 的確有較高比例上的情緒困擾、自殺傾向、危險性行為與物質濫用,與前言中所

6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 Interfaith Allianc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School Social Work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0

提及的青少年同志所面臨的危險因子7不謀而合。除此之外,也造成青少年同志 中有高比例是無家可歸的狀況,而同時無家可歸的青少年同志又會有更高的風險 去面對到這些危險(Ray, 2006;Durso&Gates, 2012)。

綜合以上,我們能夠發現青少年同志在發展上並非真的是有「問題」,許多 時候都是受到社會結構因素影響下所產生的結果,因為這些壓力而需要去躲藏,

需要去思考出櫃與不出櫃,或因不友善環境遭到暴力與孤立的對待,才使得他們 出現「問題」,該思考的不會是如何改變同志性傾向,而是如何去除同志性傾向 被污名的現況,以提供支持資源陪伴他們成長。

有鑑於此,NASW(2002f)在盤點了青少年同志所面臨的困境之後,整理出 了以下幾個社會工作可介入協助與提供服務的方向,藉由這些服務去回應到青少 年同志在生活中所面臨到的困境和挑戰:

(一)建立青少年同志的支持團體(Support Groups):提供一個安心環境,讓青 少年能夠分享訊息、討論性別認同的發展、發展社會性技巧,減少青少年在情緒 上和社會上的孤立感。

(二)成人支持(Adult Support):以提供青少年如何對家人出櫃的支持性服務 為主。

(三)加強安置服務在青少年同志的適用性(Out-of-Home Care Settings):以協 助因為性傾向失去家庭支持、或是遭到暴力對待的青少年同志。

(四)HIV 預防(HIV Prevention Programs):降低高風險的性行為。

(五)社會服務(Social Services Programs):除了特定的問題外,許多青少年同 志也會因為想要尋找能夠信任且在乎和接受自己的人,或是想要得到與同志相關 的資訊,而尋求專業的社會服務。

(六)對抗孤立(Combating Isolation):青少年同志的孤立有三種型式,第一為

7情緒困擾(Emotional Distress)、孤立(Isolation)、內化的恐同/恐跨心理(Internalized Homophobia/Transphobia)、憂鬱(Depression)、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自殺(Suicide)、

暴力對待(Violence/Victimization)(包含了語言暴力、身體暴力以及來自專業助人者具有歧視性 的處遇)、家庭衝突(Family Conflict)、學校表現(School Performance)、性傳播疾病和懷孕(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and Pregnancy)

11

認知式的:缺乏對同志知識的了解和沒有楷模;第二是情緒式的:在身處的環境 中感受到的是只有自己一人,和其他人是分離的;第三是社會式的:不論在家庭、

同儕、學校等地方,都覺得孤單。因此去看見青少年同志的無援是重要的,並能 藉由提供電話、或線上式的服務等多元化和匿名性讓其感到安心。

(七)利用認知行為介入方式(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減緩憂鬱和 絕望感(Alleviating Depression and Hopelessness)。

二、青少年同志在台灣

2012 年友善台灣聯盟8進行台灣同志壓力處境的調查,共蒐集了2758 份的 問卷,其調查結果初步顯示有23%的受訪者在 18 歲以前處在完全沒有同志資源 的狀況中,58%的受訪者有曾經受他人傷害的經驗,包含了語言暴力(91%)、

人際排擠(54%)、直接肢體暴力(14%)、性暴力(3%),這些經驗多數來自國 中階段(59%),而國中階段同時也是最多受訪者表示曾有自殺企圖的階段,有 29%的受訪者曾因為同志的傾向而有自殺的企圖,又有 18%自殺未遂。藉由調查 的結果,我們可以看見台灣的青少年同志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是無資源的窘境、

受傷害的風險,並有高比例企圖以自殺作為解決這樣處境,這和國外的青少年同 志經驗是有所對照之處,也顯示了此議題的討論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去理解 是什麼樣的脈絡之下,導致了這樣情形的發生?然而台灣同志相關研究中青少年 議題同樣是弱勢(趙彥寧,2000),在對青少年而言主要活動場域的家庭和校園,

對於青少年同志而言也都是充滿著異性戀色彩,多數時候是不友善且增添了其壓

對於青少年同志而言也都是充滿著異性戀色彩,多數時候是不友善且增添了其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