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實證分析

第二節 空間自相關檢測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空間自相關檢測結果

一、 全域型空間自相關分析

本研究使用 Moran’s I 指標,檢測建築物重開發於臺北市整體範圍之空間自 相關程度。下圖 4-2 為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之 Moran’s I 散點圖,由圖 4-2 可以看 出,Moran’s I 值僅為 0.1043,觀察值中沒有出現明顯的趨勢線,顯示樓地板面 積淨增加率於臺北市之整體空間範圍內,並不存在明顯的空間自相關。

圖 4-2、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空間相關散點圖

二、 地域型空間自相關分析

雖然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在臺北市整體空間範圍內不存在明顯的空間自相 關,但是由於臺北市整體空間範圍極大,又因為實行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故,造 成許多里的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為 016,可能會抵銷臺北市整體範圍之空間自相 關程度。因此,本研究仍使用 Local Moran’s I 作為 LISA 指標,來觀察樓地板面 積淨增加率,是否於臺北市各區位產生空間聚集的現象。圖 4-3 為樓地板面積淨 增加率 LISA 值於臺北市空間範圍之分佈圖,由圖 4-3 可以觀察到在臺北市之中,

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出現高-高、低-低、低-高三種空間聚集模式分佈之區位。而 這些區位之 LISA 值在 95%之信心水準下達到顯著,代表該區位空間聚集之情況 是由系統性的空間交互影響所造成。

16 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為 0 的里共計 41 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圖 4-3 可以看出,臺北市各里之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有兩個顯著的高-高 聚集之處(A、B),以及一個顯著的低-低聚集之處(C)。圖中 A 區大致為內湖 區之捷運內湖線新通車沿線路段以及內湖科學園區,包含中山區金泰里;內湖區 金湖里、湖元里、湖興里、石潭里、西湖里、港墘里、瑞陽里、港都里、紫雲里 等地區。而在 A 區之周邊範圍,則出現數個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顯著較低的里,

鄰接於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高-高聚集之 A 區,形成低-高聚集的空間分佈模式,

包含松山區莊敬里;中山區北安里;內湖區蘆洲里、麗山里、紫星里、港富里、

明湖里、秀湖里、瑞光里。圖中 B 區則大致為信義計畫區,包含信義區西村里、

興雅里、三張里、三犁里。

圖中 C 區則大致為萬華區與相鄰之中正區部分區域,約略分成三個次區域。

其一為和平西路二段與中華路二段所圍之區域17,包含中正區廈安里、忠勤里、

永昌里、永功里、龍興里;萬華區新忠里、新和里、凌霄里。其二為萬華火車站 前與艋舺大道沿線之舊艋舺區域18,包含萬華區青山里、糖蔀里、雙園里、和平 里、和德里。其三為西園路二段與萬大路所圍,鄰新店溪之河堤區域19,包含萬 華區忠德里、孝德里、榮德里、銘德里、華中里。

17 依據臺北市政府劃定之臺北市次分區,約為青年次分區。

18 依據臺北市政府劃定之臺北市次分區,約為龍山次分區。

19 依據臺北市政府劃定之臺北市次分區,約為東園次分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3、樓地板面積淨增加率 LISA 值分佈圖

A

C B

程度最高,相關係數分別為 0.455、0.421 與 0.412,其數值為正表示影響方向與 預期相同,戶數變動率和人口變動率增加、且曾經發生過政府主導土地開發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