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空間領導之概念與理論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以校長空間領導與組織承諾之關係進行研究,故本章將闡 述空間領導與組織承諾之內涵與理論基礎。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 探討空間領導之內涵及相關理論;第二節探討組織承諾之內涵與理論 分析;第三節則接續探究空間領導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以作為本研 究之研究理論立基。

第一節 空間領導之概念與理論分析

「空間」(space)一詞抽象而複雜。依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之解 釋,係指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以長度、寬度、高度的方式表現 出來。教育領域對空間的研究,學者多用學校建築(school building)、

教育空間(educational space)、教育設施(educational facilities)等詞 界定之。除針對教育空間的規劃進行有系統的研究,21 世紀伊始更從 空間本身延伸至學校行政者如何運用教育空間的各種行為加以探討。

故本節從領導的意涵、領導理論的發展探討起,其次釐清空間領導的 源起、理論基礎及模式以梳理出空間領導的理論層面。

壹、領導的概念

茲以「領導之意義」、「領導理論之發展」兩大項分別敘述以奠定 本研究之基礎:

一、領導的意涵

有人聚集的地方形成組織,為求組織的目標與績效,自然有領導 者的產生。現代社會組織越趨複雜,領導者因應不同組織而有相應且 多元的領導行為,使領導相關之研究歷年來汗牛充棟,所發展出學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與走向各異。

領導(leadership)一詞在商業字典係指組織中引領群體至一致行 為的活動。此項活動過程包含包含清楚的願景,提供可以實現願景的 資訊、以及能平衡不同的利益衝突(balancing the conflict interests)。

在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的意涵,則有帶領、指導、指揮、引導(to lead)之意。

茲將中外學者對領導的看法與見解分述如下:

張春興(2008)認為團體中可以對成員的行為產生影響力、並可 以支配成員行為的過程,稱之領導。領導者在此活動過程中均有兩項 特性:引領他人達成團體目標並維繫團體成員的關係。是故領導者所 展現出來的領導行為,便會因團體性質不同而有所差異。

領導的基本重點便是方向(direction)與影響力(influence)(Louis, Drezke & Wahlstorm, 2010)。方向和影響力相輔相成,兩者的終極目 標則是「改善」(improvement)。教育領導最終目的便是促進學校的改 變,改變得更好、更優質。

謝文全(2007)指出在團體的情境中,領導者與成員互動已發揮 其影響力。湯志民亦指出領導系領導者透過資源運用形成影響力,以 引導組織成員向共同目標邁進的歷程。

Owens 在《教育組織行為》一書中指出領導是懷有特定目的的領 導者在與他人互動時,集結制度、政治、心理等資源,以激發和滿足 從屬者的動機。領導者是否成功,可從與部屬間是否團結一致?是否 共同分享組織未來的發展?有激發部屬的努力使願景實現?或是否能 激發部屬達到組織目標來決定(引自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2000)。 事實上,領導與管理時常被混淆,甚至常被互用。組織行為大師 Robbins(2008)直言領導是影響團體朝向願景或目標達成的能力,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理則是因有正式與合法的權威力量所展現的能力。另外,領導與管理 追求的目標不同,領導最終在於工作效能的提升,管理強調工作效率 的提高(吳清山,2014)。爰管理不一定能保證有效的領導,但有效的 領導下管理效能自然也不會差。英國諾丁翰大學出版《成功的學校領 導》(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hip)亦特別區分領導與管理來說明何謂 領導。領導應包含願景、策略、轉換能力、人、做對的事。與之相對 的管理則以執行、操作、手段、建立系統為其內涵。學校領導者所應 具備的特質應包含:(一)提供願景。(二)發展與蒐集共同的目標。(三)

促進教育的發展與組織目標。(四)回應多元需求。(五)對未來有遠 見。(六)擁有教育的創新精神。(七)將資源與成果做連結。(八)打 造學校成為有活力的教育空間。(九)充分授權同仁。(十)確保課程 內容與學習歷程是現代化的(Day & Sammons, 2014)。

此外,澳洲教育部所頒布的校長國家專業標準(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Standard for Principals)(2011)將卓越的教育領導分為幾 個面向探討。首先,教育領導所需的條件必須包含願景、知識與個人 特質。在前述三個基礎上,教育領導者的行動實踐有五大面向:(一)

能領導教學與學習。(二)發展自我也幫助他人自我發展。(三)領導 改進、創新與改變。(四)作為學校管理的領導者。(五)投入與社區 的互動。

而教育領導者以行動落實領導作為,帶動高品質的學習、高品質 的教學,最終引導學生個體的成功,成為世界的公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二、領導理論的發展

教育界經常流傳的一句話:「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學校」。作 為學校效能的重要影響因素,學校領導者對教育領域的重要性不在話 下。且因領導行為十分複雜,又常為組織成敗的關鍵(秦夢群,2010), 因而「領導力」成為教育領域學術與實務研究的重要議題。

傳統教育領導理論的三大走向:特質論(trait theory)、行為論

個人特質、社 會互動技巧 知識與理解

願景與價值

能領導教學與學習

發展自我也幫助他人發展

引領改進、創新、改變

作為學校的管理的領導者

投入與社區的互動

高品質的教學與學習 成功的學習者、自信與創造力的個體、世界的公民 領導條件

專業實踐

圖 2- 1 澳洲校長國家專業標準

資料來源:Australian Professional Standard for Principals (P.7), by Astralian Institute for Teaching and School Leadership, 2011, retrieved from

http://www.aitsl.edu.au/docs/default-source/default-document-library/aust ralian_professional_standards_for_principal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behavior theory)與權變論(contingency theory)去分析與檢視有效 學校領導者的各種態樣。至 1980 年代後因教育思潮的快速改變而發展 出多元的教育領導類型,使新興教育領導的研究前仆後繼而來。本研 究所探討之空間領導相關理論,亦是隨著這股教育思潮逐漸受到重視。

以下茲就教育領導模式與主張,分述如下(秦夢群,2010a;謝文 全,2007;Robbins & Judge, 2008;黃家齊、李雅婷、趙慕芬,2014):

(一)特質論的探討

早期對於領導者的研究著重於領導者之所以能成功,其所具備那 些人格特質或條件?特質論假定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必定有某些特質,

這些特質會轉化成其外在之行為。國內外學者試圖從利用各種科學方 法,區辯領導者與非領導者,並歸納出成功領導者的樣貌。

Stogdill 歸結成功領導者的特質包含才能、成就、責任、參與、地 位、情境等六大類,並更細分 163 項領導者的特徵(引自秦夢群,

2010)。這些特徵雖大抵涵蓋領導者之所以成功的部份特質,但隨著教 育環境的複雜化,領導者之所以能成功,靠的或許並非單單前述的幾 項特質。Marron 與 Cunniff(2014)指出,為妥善處理高度複雜的教 育議題,創造力在卓越的領導者身上不可或缺,而所謂有創造力的領 導者,則必須具備熱情(heart)、同理心(empathy)、熱情(passion)、

堅持不懈(perseverance)、策略(strategy)與速度(speed)。

(二)行為論的探討

1960 年代始,領導的研究逐漸轉移至領導人之行為,從領導者與 決策有關的行為、領導者的社交行為上著墨。學者稱領導理論的研究 中心從「誰是領導者」轉變為「領導者有何作為」(秦夢群,2010a)。

行為論的研究最早及最有代表性的兩大門派分別為俄亥俄州立大學與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前者主要將領導行為歸納為倡導結構(initiati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Structure)與關懷(consideration)。領導者為了達成組織目標,要求 成員完成工作任務稱為倡導,在此歷程中對部屬的信任與尊重則為關 懷。後者的研究,則將領導行為分為員工導向(employee-oriented)與 生產導向(production-oriented)。且密西根研究者的結論指出,領導者 的員工導向行為,可以提高團體的生產力與員工的高滿足。

不過,行為論兩大學派的研究並未成為領導理論的定型,乃因兩 者均未將領導成功與失敗的情境因素列入考量,故而衍生權變領導與 整合理論的興起。

(三)權變論的探討

雖然特質論的研究至今歷久不衰,然而在眾多實證的研究已證明 特質論存在著許多漏洞,單一領導行為或領導特質已不足以說明領導 成功之原因。因此,對於領導研究的逐漸走向新的形式與變革,擺脫 過去領導權力由上而下的單一模式,1970 年代成為主流的權變論,便 是轉而同時探究領導者、部屬與情境三者的互動關係。例如 Fiedler 主張個人有所謂的領導風格,可能是關係導向或工作導向,以兩種領 導風格為基礎,其行為應視其領導所在的情境表現與改變,正如大型 學校的校長所運用的領導行為必定和小型學校有所差異一般,校長除 適應不同學校背景外,更可引導並創造利於自身運用領導行為的情 境,以讓領導發生作用,增強自己的影響力。

除 Fiedler 提出之權變論外,House 的路徑目標領導理論(path-goal theory)在這股主流研究中亦備受推崇。House 認為,領導者存在的目 的是協助被領導者完成任務與組織目標。領導者必須協助被領導者界 定那些可以達成目標的途徑,並試圖排除在達成任務的歷程中可能遭 遇的阻礙。

(四)整合論的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後現代社會,學校因教育思潮的改變而使學校 領導的功能與發展更趨多元化。蔡進雄(2013a,2013b)依據教育領 導理論歷年來的發展,分析近年學校領導的新趨勢。在理論方面,從 轉型領導到分散式領導,強調校長適度授權與建立有效能的團隊;在 領導者方面,從過去帶有英雄色彩的領導者,如負有「綜理校務」之 責的校長,轉變為帶有合作、共同治理面向的領導方式;在學校文化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後現代社會,學校因教育思潮的改變而使學校 領導的功能與發展更趨多元化。蔡進雄(2013a,2013b)依據教育領 導理論歷年來的發展,分析近年學校領導的新趨勢。在理論方面,從 轉型領導到分散式領導,強調校長適度授權與建立有效能的團隊;在 領導者方面,從過去帶有英雄色彩的領導者,如負有「綜理校務」之 責的校長,轉變為帶有合作、共同治理面向的領導方式;在學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