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組織型態的選擇

第四章 個案探討及比較

第五節 組織型態的選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組織型態的選擇

文中兩個案是為了解決某社會現象發生的問題而出現,孩子的書屋起初聚 焦於社區學童教育及陪伴不足的問題,後衍伸至貧困孩童家庭工作機會的提 供;水牛書店一開始希望提供閱讀窗口給偏鄉的大人及小孩,後擴展至咖啡 廳、農產品販售及餐廳等,兩者同出發於偏鄉教育,但在運作過程做出不同營 運方式的選擇,為什麼孩子的書屋以非營利組織運行,而水牛書店及我愛你學 田則是以社會企業?本章從組織的初始條件如財務能力及社群連結切入,探討 兩者如何影響個案對於組織型態的選擇。至於第六節至第七節,將回答不同的 組織型態針對社會問題治理的可行性有何相異之處?針對團結經濟組織,理論 多半是討論組織運行的基本原則,及目前組織型態種類,雖然種類及案例很 多,但卻未針對「特定社會問題」提供組織運行模式的參考。

因此本文透過兩個案,希望能提供針對解決「教育問題」的組織模式作為 參考,又如果真如理論所講的,個案只要與組織運作理論的原則契合,也就是 說個案在這些原則都達到之下,便能達到社會治理的效果嗎?會不會因為不同 的組織型態,而產生不同的治理可行性?並從以下三個面向進行分析,(一)

教育:兩個案的教育皆針對偏鄉弱勢學童進行服務,在家庭經濟條件及學生特 性類似下,從組織的師資、環境、教材及教學內容著手,進行分析及比較,了 解募款及社會企業的方式對其師資、教育環境、教材及教學內容對教育會產生 什麼不同的影響;(二)社區服務行動:兩個案皆是由在地居民透過自發、草 根性的行動創造出新穎的社會團結組織,而社區往往作為組織服務或崛起的根 基,因此針對兩個案與社區的連結,探討組織社區服務的項目,在社區行動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何種差異;(三)財務穩定性:個案的組織型態對其財務穩定性有何影響,

個案目前一年觸及的服務對象人數及支出比例,最後探討孩子的書屋及水牛書 店如何運用新穎的手法來販售商品,以增加財務來源的穩定性。

針對組織選擇組織型態的原因,本節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孩子的書屋為 什麼選擇社會團結經濟中的非營利組織運作?以及之後又為何往非營利組織企 業化的方向走?水牛書店為什麼選擇社會企業?

一、初始條件

孩子的書屋及水牛書店的領導者皆是由下而上發起的草根性組織,從 計劃、成立、營運至扎根的過程,組織跟著領導者的引導,做出各種決 策、對治理標的提供服務、創造組織的專屬價值,與領導者息息相關的組 織初始條件對其後發展有相關影響,本小節將從組織的財務能力及社群連 結能力著手,探討兩項初始條件與其組織型態選擇間的連結。

(一)財務能力:

孩子的書屋基金會及水牛社會企業成立之前,教育分別靠著臺東教育 發展協會及旅行與閱讀基金會募款運作,孩子的書屋創辦人及夥伴一開始 沒有龐大資金,而新屋的英文班規模不大,成本主要為師資及交通費,因 此兩者皆利用非營利組織籌措資金,只是在運作的過程,兩個案皆發現募 款的困難,而後分別轉向非營利組織企業化及社會企業的方式,根據文獻 回顧,一個社會團結經濟組織必須具備足夠的資產去運作,能有取得資金 及市場資訊的途徑、具備管理能力,並且擁有自己價值觀訓練及進行社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創新的機制,才能有效解決社會問題。因此擁有財務能力是組織運作的前 提,非營利組織的收入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業務收入及業務外收入,業 務收入包括捐補助收入(個人、企業、基金會捐款、政府補助款,公私機 構專案補助款)、入會費收入、長年會費收入、委辦計畫服務收入(接受 政府或民間各單位委託代辦業務收入)、銷售貨物或勞務之收入(銷售貨 物,提供勞務、醫療、教學或出租資產及權利所獲得之收入)、作業組織 收入(非營利組織其附屬組織所產生的收入);業務外收入包括利息收 入、投資收入、兌換盈益等;至於社會企業的收入則包括,企業本身的產 品 及 服 務 銷 售 、 政 府 或 機 構 補 助 及 私 人 捐 款 等 ( 張 明 輝 及 周 筱 姿 ,

2013),本小節從孩子書屋及水牛書店的財務能力切入,探討財務取得能 力如何影響兩個案對於組織型態的選擇,並分析個案是利用什麼方式獲取 財源,在取得財源的過程會遇到什麼問題,兩個案有何相異之處。

1.孩子的書屋:

孩子的書屋基金會成立前,因為創辦人及夥伴一開始沒有龐大資金,

所以教育項目只能靠著臺東教育發展協會對外募款運作,不過剛起步的書 屋沒有名氣、規模也不大,募款成果不佳,是因緣際會遇到貴人後才獲得 第一筆大額捐款,妥善運用第一筆大額捐款後,書屋的運作才開始為人所 知,孩子的書屋基金會及臺東教育發展協會為書屋取得資源的主力,基金 會主要針對社區自給自足的目標募款,而協會則聚焦於孩子的教育,書屋 目前的募款專區針對社區家庭功能失常孩子陪伴、社區農業、社區建築、

自給自足計畫及不指定用途,也會因天災而有風災募款。擁有名氣後的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屋獲得更多支持,收到的捐款愈來愈多,也投入更多課程,就像 Pierson

(2000)指出的收益遞增(increasing returns), 當組織的收益逐漸增加 時,行為者就會繼續依循此路徑或是方法,因為沒有理由轉換,於是便產 生鎖定(locked in)的效果,會使得路徑朝同個方向進展,對孩子的書屋來 說,隨著時間的拉長,募款對非營利組織愈不可或缺,運用募款的方式行 之有年,也讓組織的服務項目愈形多元,而且擁有長期捐款支持者,每年 也都會與特定團體(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合作,雙方間的交易成本也會隨 著交易的次數增多而減少,無形中對募款形成路徑依賴。

一個捐款的行為動機可能出於人對人的關懷、單純想回饋社會、背負 很重的社會責任感或同情心、行為後的滿足成就感、宗教信仰驅使及提升 自己社會地位等,但不管捐款者的行為動機為何,組織核心理念必須在獲 得捐款者認可後,才有取得資金的可能,因此組織核心理念與捐款者契合 與否、是否能取得捐款者的信任,都會對募款難易度造成影響,組織有無 實質貢獻,並確保善用捐款及運用的透明度,孩子書屋的募款活動宗旨是 否清楚並吸引人、服務對象是否受益、總體形象是否良好,都是捐款者進 行募款會做的評估,組織與捐款者這種雙向的往來,類似一種良性的社會 交換。根據顧忠華(1999)指出,非營利組織不是政府機構,不具有強制 性的公權力,所以若能清楚了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特質,會產生正面的 社會定位。孩子的書屋替大知本社區進行的教育、老年照顧、工作提供 等,具有高度社會服務性質,定位也很清楚,書屋目前完全沒有依賴政府 補助,具有自主性,組織願意為了學童奔波募款,願意給四處被拒絕的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題居民工作機會,進行訪談時發現基金會辦公室是由魚池、羊圈改建而 成,格局簡單沒有冷氣,廚房也在辦公室裡面,不過空間寬敞、乾淨,可 以感受到員工們的犧牲及用心,整體形象良好。

過去及現今成員努力宣傳,四處奔走以獲得捐款的行為對組織來說就 如沈澱成本般,這些成本既然都已經投入了,便使成員認定以及專注在

「募款」的選項上,若要改變則需花費額外的成本。不過近兩年,領導人 認為書屋消失才代表問題徹底解決,領導人的想法對組織未來營運的方向 產 生 了 重 大 的 影 響 , 就 如 歷 史 制 度 論 所 主 張 的 , 在 特 定 的 時 間 點

(timing)隨機發生的事件可能產生巨大結果,一旦採取特定的行動,其 結果可能不可逆,因此一個重要的關鍵時刻(critical juncture),形塑了社 會生活的樣貌並進一步影響政治發展,而書屋發展的關鍵時刻便是當書屋 負責人決定走向自給自足,讓孩子的家庭擁有穩定的經濟及心理狀況,書 屋消失的前提代表孩子的教育問題都已獲得解決,所以才不需要書屋,孩 子教育問題獲得解決的前提是家庭經濟的改善,只有改善居民經濟問題,

家庭才有資源投資小孩的課業及課程,因此單靠募款並不能徹底幫助孩子 的原生家庭,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怎麼釣魚的這個想法,才會有了創 立基金會設立各部門讓居民進去工作的想法。

因為組織服務對象沒有付費能力(選擇社會團結經濟組織的原因)、

領導者沒有廣大資本(選擇非營利組織的原因),而利用協會募款進行,

時間久了便形成自我強化,但也是因為領導者突然的領悟,影響之後的轉 型,設立基金會下的各個部門,各個部門能支撐書屋每個環節的運作,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業部能種出提供孩子餐點的蔬果、運動部能規劃孩子多元課程的計畫、營 繕部能建造書屋、咖啡廳、甚至是給流離失所的受災戶暫時居住的貨櫃屋,

試圖讓基金會下的分工創造出獨立提供書屋穩定運作的可能,也透過非營 利走向企業化的路線,加入了擊壤歌商行及黑孩子黑咖啡廳,更多的工作

試圖讓基金會下的分工創造出獨立提供書屋穩定運作的可能,也透過非營 利走向企業化的路線,加入了擊壤歌商行及黑孩子黑咖啡廳,更多的工作